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文化安全重要论述探析

2021-01-29陈辉吾孙志森

世纪桥 2021年6期
关键词:舆论中华总书记

陈辉吾 孙志森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厦门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3)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和保障,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安全,关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而深刻的论述,为新时代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了根本指南。

一、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逻辑起点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国家文化生存和发展免于威胁或者危险的状态”[1]。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不断增强,主要体现为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交融日益复杂、文化交锋日益尖锐。这种情况一方面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国际舞台,另一方面也给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具备强烈的文化危机意识,审时度势,居安思危,必须清晰认识当前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2]3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文化建设中始终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危机和忧患意识,这是基于他对民族文化发自内心的真挚热爱,基于其高度的文化建设使命和责任担当,基于对文化历史地位作用的深刻研判,基于国家文化建设面临严峻挑战的清晰认知,这些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危机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立足于新的时代条件,结合新的伟大斗争论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紧迫性。新的时代条件是我们思考问题、谋划工作的前提,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牢牢立足的时代基础。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文化交锋更加尖锐复杂,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抵御国际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紧迫,文化在国家综合实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新的伟大斗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必要过程,涉及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文化领域斗争则是新的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在新的伟大斗争这个宏观视域下进行,立足于为新的伟大斗争提供精神支持和根本保障。正是基于这个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3]27

二是指出了当前我国文化安全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首先是西方文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道路优越性的日益彰显,西方反华势力为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加紧对我国实施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境外敌对势力加大渗透和西化力度,境内一些组织和个人不断变换手法,制造思想混乱,与我争夺人心。”[3]35其次,近年来,国内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社会思潮纷纭激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威胁。再次,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给我国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考验。“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3]28-29最后是部分党员干部在领导文化建设过程中党性原则不强,政治敏感度不够,存在“本领恐慌”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在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上含含糊糊、遮遮掩掩,助长了错误思潮的扩散”[3]35。“有的对党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置若罔闻,根本不当一回事;有的还专门挑那些党已经明确规定的政治原则来说事,口无遮拦,毫无顾忌。”[3]2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给文化建设带来的新挑战,“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4],解决好“本领恐慌”的问题。

二、维护政党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事业安全是维护文化安全的价值旨归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渗透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尤其对于国家政治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5]毛泽东也认识到文化安全与维护社会主义政权、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关系,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造成舆论,总是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做工作”[6]。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文化安全与政党安全、政权安全和社会主义事业安全的统一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战略视野下强调维护文化安全。

一是明确将文化安全纳入总体国家安全的布局中进行认识。新时代,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在这种背景之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命题,指出“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2]5。明确将文化安全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布局中进行考量。

二是指出文化安全是其他安全和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文化安全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更是国家安全的底线和保障。任何一个国家的安全是建立在文化价值体系安全的坚实基础之上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3]21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要“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实现总体国家安全,深刻阐述了文化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三是指出确保文化安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文化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确保文化安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放到“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背景之下来认识,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主要提出了“三个事关”和“三个关乎”,认为维护文化安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99,“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3]24。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文化安全问题,是将其纳入党、国家、民族安全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来进行考虑,深刻回答了维护文化安全的价值旨归。

三、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文化安全的核心任务

文化安全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文化经济安全、文化制度安全、文化资源安全、传统文化安全、文化生态安全以及意识形态价值观安全等。其中价值观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和灵魂。我们党历来将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任务和根本标志在于确保核心价值观的安全。

一是深刻阐明意识形态与文化安全的内在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7]“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3]27一种文化的安全,首先,在于其自身有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和科学的发展道路,能够确保文化繁荣发展,生命力旺盛,而这一切决定于作为核心内容的意识形态。这是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意识形态在文化安全中的作用。其次,文化安全还体现为对外文化竞争中赢得优势、扩大影响,这同样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二是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重大,事关文化安全和国家政权安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我们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两大根本任务之一,必须“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3]21。

三是提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民族文化安全,必须要构建一个全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凝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以此强化社会成员的思想、价值和情感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视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举措,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3]124。“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3]10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广大民众团结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另一方面可以壮大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对西方文化的抵制力和免疫力,从而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四、开展舆论斗争、强化阵地意识是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

纵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斗争”哲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要进行“新的伟大斗争”,指出“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建设理念中也体现了鲜明的斗争性,指出在文化建设中要开展新闻舆论斗争,强化阵地意识,这是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是指出思想文化建设要坚持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相结合。坚持正面宣传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的基本方针,这是因为积极正面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消极负面只是次要的。此外,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困难前所未有,必须通过正面宣传凝聚意志、鼓舞斗志、激发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中,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还要开展舆论斗争,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绝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针对西方敌对势力所宣扬的“普世价值”和文化渗透,必须要“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3]28。

二是提出要强化舆论阵地意识。“阵地意识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人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3]47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阵地建设和管理,坚持守土有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舆论领域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地带,即红色地带、黑色地带、灰色地带。红色地带主要由我们的主流媒体和网上正面力量构成,黑色地带由社会上的一些负面言论和敌对势力舆论构成,灰色地带则处于红色地带和黑色地带之间的,针对三个不同地带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其次,针对互联网给舆论工作带来的诸多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网上舆论斗争,“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控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3]42。最后,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开展对外交往中的舆论工作,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当前西方主要媒体掌握着世界舆论,必须着力推进国际传播体系建设,加强国际交往中的舆论引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动员各方面一起做思想舆论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内宣外宣一体发展,奏响交响乐、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3]211。

五、挖掘、阐发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对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将之视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世界文化交锋中立稳脚跟、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坚实基础。

一是指出努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具体就是要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梳理,“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谓“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相契合、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价值挖掘出来,赋予其新的形式和内容,使其产生新的时代价值,从而获得新的发展。

二是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所在,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巩固文化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统一关系,明确指出“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116强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

三是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当今世界,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避开全球化的浪潮,必须走上世界文化舞台,参与竞争,方能获得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3]16。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3]167。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要想在世界文化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必须依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鲜明的民族特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力量。

六、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和建设一支专业的文化人才队伍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关键

维护文化安全,关键在于牢牢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建设可靠有力的文化人才队伍。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和文化人才队伍对于推进文化建设、巩固文化安全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强调将文化建设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加强党对思想文化建设的领导,强调各级党委书记要亲自抓思想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指出要充分壮大知识分子队伍,大力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和建设文化人才队伍的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了创新和发展,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强调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是确保文化安全的关键。“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文化建设是一种意识形态性很强的高级精神活动,依赖于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推进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确保文化安全的关键。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复杂的情况,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为确保文化安全发展,这更加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完善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首先,各级党委一把手“要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3]53。切实履行好领导文化建设的职责和使命。其次,维护文化安全要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做到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如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全党动手……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8]18最后,推动形成意识形态责任制。

二是强调文化建设各领域都要有专业的文化人才队伍,这是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支撑。习近平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时候,就提出要建设文化大省,大力实施文化人才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3]158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3]47在谈到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8]208在讲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时,他强调“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8]238,等等。

猜你喜欢

舆论中华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