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不同类型的责任血管减压方法及疗效

2021-01-29金保哲

黑龙江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面肌微血管基底

时 冲,金保哲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新乡 453000

面肌痉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中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该疾病导致患者面积不自主抽搐,尤其当患者激动、紧张时会发作,甚至引起口角歪斜、睁眼困难[1]。药物治疗、封闭治疗等难以治愈疾病,仅起到减轻症状作用,因此需加强对其他治疗方法的研究[2]。微血管减压术具有创伤小优势,应用在面肌痉挛治疗中可将责任血管移开,继而促使标志异常肌反应的侧方扩散波消失,起到治愈效果。但该术式具有全身麻醉、开颅风险,尤其操作难度大,易引发相关并发症,而为保证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需加强对影响治疗效果危险因素的影响,其中责任血管的类型是否存在影响需深入研究[3]。为此,本次研究对面肌痉挛患者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受到不同类型责任血管的疗效影响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择8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16年1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依据影像学检查(颅脑MRI、3D-TOF-MRA成像和3D-FIESTA序列等)明确责任血管类型进行分组,其中椎-基底动脉压迫为观察组,共22例,小血管压迫64例为对照组。排除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患者、既往面瘫病史后出现面肌抽搐患者及手术禁忌症患者。观察组男患者7例,女患者15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6.46±3.24)岁,病程5个月~22年,平均病程(4.03±0.58)年;观察组男患者18例,女患者46例,年龄40岁~77岁,平均年龄(56.05±3.44)岁,病程5个月~22年,平均病程(4.11±0.62)年。两组基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若合并肝肾功能及凝血异常需进行术前积极纠正后再行手术治疗,并行双耳纯音听阈电测听检查以明确术前听力情况,禁食水8 h。术中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将头前屈15°,促使患侧乳突提高,再选择适宜入路位置,一般为枕下乙状窦后,行内斜切口,切口长度5 cm,暴露颅骨后,利用电钻钻骨孔,形成游离骨瓣,将横窦与乙状窦交接处暴露,悬吊,剪开硬脑膜,详细观察,促使脑脊液释放,此时需进行脑桥小脑角池的蛛网膜松解处理,并继续释放脑脊液,观察颅内压降低后,详细探查,如听神经、面神经等,明确责任血管并进行松解,置入Teflon垫片于责任血管与脑干间,确保面神经处脑干区得到充分减压,再进行术腔冲洗、止血处理,将硬脑膜缝合,固定颅脑,并依次关颅。术中密切监测侧反复扩散波变化,术后6 h常规复查颅脑CT,观察是否存在颅内出血。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12个月,评价两组疗效:治愈为痉挛消失,Cohen分级为0级;有效为痉挛明显改善,Cohen分级为Ⅰ~Ⅱ级;无效为不满足上述标准,Cohen分级未降低。治疗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统计两组术后12个月复发情况。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含听力下降、迟发型面瘫、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分析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7.27%与对照组96.88%比较明显更低,观察组复发率13.64%明显高于对照组1.5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分析 例(%)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率分析

观察组脑脊液漏4.55%、颅内感染0.00%与对照组0.00%、1.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听力下降13.64%、迟发型面瘫9.09%与对照组1.56%、0.00%比较明显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率分析 例(%)

3 讨论

根据临床研究可知,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均为引发面肌痉挛的危险因素,而血管压迫为引起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4]。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如今临床治疗该疾病可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等优势,但仍有患者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疗效不佳、复发及并发症多,其中椎-基底动脉责任血管为导致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5-6]。与小血管相比,椎-基底动脉更加硬化、迂曲,压迫面神经根部更加严重。同时手术治疗中会存在减压不充分情况,即残留压力大导致无法充分减压,而且术后椎-基底动脉移位,又重新形成对面神经的压迫[7]。针对此种情况需注意先进行责任血管与面神经粘连松解处理,处理后将其移开,发现是否存在协同压迫的小血管,并进行松解处理,随后利用垫片隔离减压,以保证疗效[8]。此外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应术前指导和术中管理,尤其术中需执行无菌规范,操作应尽可能避免牵拉,并预防对颅神经的直接损伤,即规范术中流程及标准[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观察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实施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但会受到椎-基底动脉的影响,导致复发,且疗效较差。观察组脑脊液漏、颅内感染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听力下降、迟发型面瘫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表明微血管减压术中患者会受到椎-基底动脉的影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能性,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面肌痉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易受到不同类型责任血管的影响,即到椎-基底动脉责任血管对疗效及并发症均具有不利影响,需加强防范,完善减压措施,预防责任血管移位。

猜你喜欢

面肌微血管基底
基于OCTA图像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观察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血管病,“大河小溪”一起治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眼皮乱跳警惕面肌痉挛
眼皮乱跳警惕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解决平面向量问题的两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