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定发展江油市粮食生产的思考与建议

2021-01-29何刚刘艳屏李渊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0年6期
关键词:总产单产粮食

何刚 刘艳屏 李渊

江油市农业农村局,四川绵阳

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游,龙门山脉东南,东经104°31′ ~105°17′,北纬31°32′ ~32°19′。全市地域面积2 719.93 km2,总人口86 万人,辖23 个乡镇、1 个办事处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182 个行政村,1 625 个村民小组。江油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暖春早、夏长秋短、降水充沛、雨热同步、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2 ℃,降水量1 100 mm,蒸发量926.7 mm,相对湿度81%、日照时数1 367 h,无霜期300 d。充足的日照、丰沛的雨水、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丰富的水源,良好的通透性、宜耕性、宜种性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 江油市粮食生产情况与分析

1.1 粮食面积及分析

2019 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5 767 hm2,其中,水稻21 927 hm2,占比48.0%;玉米12 193 hm2,占比26.7%,小麦7 547 hm2,占比16.5%;薯类3 067 hm2,占比6.7%;豆类940 hm2,占比2.1%(详见图1)。总体来说,江油市粮食作物结构较为合理,作为主要口粮的水稻是江油市粮食播种面积最大的作物。

图1 粮食作物面积结构图

2007~2019 年的十三年间,江油粮食作物总面积呈下降趋势,2019 年比2007 年减少3 133 hm2,减幅6.8%。三大主粮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水稻、小麦面积分别调减2 127 hm2、4 287 hm2,玉米面积增加3 893 hm2。主要原因:一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占地;二是江油市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较快,将一些高塝田、望天田等水源没有保证的田块改种玉米,作为饲料原料来源;三是增种秋冬蔬菜和油菜等经济作物,减少了小麦面积。2007~2019年粮食面积情况见表1,面积趋势见图2。

1.2 粮食单产分析

2019 年,全市粮食平均单产6 270 kg/hm2,其中,水稻7 680 kg/hm2,小麦4 485 kg/hm2,玉米5 640 kg/hm2,薯类4 380 kg/hm2,豆类2 700 kg/hm2(图3)。粮食单产水平依次为水稻>玉米>小麦>薯类>豆类。

2007~2019 年粮食单产呈增长趋势,2019 年粮食单产为6 270 kg/hm2,比2007 年增产780 kg,增长14.2%,其中水稻、玉米单产增加较多,分别增加930 kg、1 455 kg,增幅分别为13.8%、34.9%,小麦单产较为稳定。2007~2019 年粮食单产情况详见表2,单产趋势见图4。单产增加主要是因为优良品种、高产技术等科技成果在生产上的示范推广,单产年度间有一定的波动主要是由自然气候引起。

图2 江油2007~2019 年粮食面积趋势图

1.3 粮食总产分析

2019 年全市粮食总产28.72 万t,其中水稻16.84 万t,小麦3.38 万t,玉米6.86 万t,薯类1.34 万t,豆类0.25 万t,分别占比59%、12%、24%、4%、1%。水稻总产占粮食总产的六成左右,粮食作物产量结构见图5。

2007~2019 年江油市粮食总产稳中略增,2019 年粮食总产为287 243 t,比2007 年增加16 287 t,增长6%,呈现“稻稳、玉增、麦减”的特点,2019 年水稻、玉米、小麦总产分别为168 397 t、68 603 t、33 847 t,分别 比2007 年增加4 754 t、31 582 t、-21 093 t,增幅分别为2.9%、85.3%、-38.4%,总产情况详见表3,总产趋势见图6。

江油市水稻总产稳定,对确保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饲用玉米总产增加,为促进江油市畜牧业发展提供饲料原料保障;小麦调减为推广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增种蔬菜、油菜等经济作物,促进农民增收,满足市民重要农产品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持。

2 江油市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江油市山、丘、坝比例为5∶4∶1,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山丘区,自然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设施较薄弱,田网、路网、渠网配套较差,影响了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田块碎片化突出。江油市土地确权5.07 万hm2,确权地块129.5 万块,每块平均0.04 hm2,按2019 年统计数据,江油市农村户数20.95万户,平均每户确权承包0.24 hm2,承包田块6块。田块碎小、高低错落,不利于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

高标准农田比例较小。截至2019 年底,江油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95 万hm2,占耕地面积7.07 万hm2的27.5%,较大比例的耕地未建成高标准农田,机耕道、蓄引水工程、灌溉渠系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机械化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2 耕地地力等级不高

2019年,江油市耕地地力等级在1~9级间(年粮食产量50~1 200 kg/hm2),耕地地力中等水平(年粮食产量600 kg/hm2)及以上的面积占比75.64%。根据39 个乡镇106 个监测点土壤检测报告数据统计,每kg 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25.30 g,全氮含量为1.68 g,碱解氮含量115.74 mg,有效磷含量16.99 mg,速效钾113.00 mg,缓效钾含量371.86 mg。总体来看,江油市土壤中氮、磷相对不足,较缺钾,地力等级还需进一步提高。

表1 江油市2007~2019 年粮食面积情况统计表 单位:hm2

表2 江油市2017~2019 年粮食单产情况统计表 单位:kg/hm2

图3 2019 年粮食单产情况

图4 江油市2007~2019 年粮食单产趋势图

图5 江油市粮食作物产量结构图

图6 江油市2007~2019 年粮食总产趋势图

表3 江油市2017~2019 年粮食总产情况统计表 单位:t

2.3 农村劳动力缺乏

据统计,2019 年全市农村劳动力43.986 8 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16.509 0万人,只占37.5%,直接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员占比更小,且多为55 岁以上的老年人,这部分人文化程度低,接受新观念、学习新技术能力差。由于劳动力缺乏和老龄化,农村普遍存在种“应付庄稼”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品种选择盲目、种植水平低下、管理粗放等方面。

2.4 机械化生产存在短板

2019 年底,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18%,处于丘陵山区较高水平,但仍然存在许多短板。一是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低。耕作机械以小型旋耕机为主,约2.3 万台,占耕作机械的97%,农户自耕率近50%;植保机械以背负式小型植保机械为主,作业量占80%以上;高效的施肥、除草机械较少。农机装备较落后,作业效率低、社会化服务能力弱,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二是部分生产环节机械化率低。江油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在耕地、植保、收割等环节机械化率较高,但在播种、施肥环节机械化率低。目前,水稻机插、机直播比例仅为5%左右,小麦机播率约为20%,施肥环节以人工和半机械化为主。三是烘干环节机械化率较低。全市粮食年产量约25 万t,目前粮食烘干能力约2 120 t/天,2019 年实际烘干量约3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12%。

2.5 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小

2019 年,江油市粮食规模经营主体144 个,承包及流转耕地面积2 177.8 hm2,占全市耕地面积5.7%,其中种粮大户(3.3 hm2及以上)129户,承包及流转耕地面积1 428 hm2,家庭农场(6.7 hm2及以上)8 户,承包及流转耕地面积260.6 hm2,专业合作社(33.33 hm2及以上)5 户,承包及流转耕地面积296.9 hm2,农业企业(66.7 hm2及以上)2 户,承包及流转耕地面积192 hm2。总体来讲,江油市粮食生产仍以小农户生产为主要经营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比例低,粮食种植经营收入低,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例小。

2.6 种粮经济效益低

粮食作物比较效益降低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根据对江油市占比较大两种栽培方式的成本效益调查,一般农户种植水稻、小麦纯收益分别为4 510.8 元/hm2、2 637.0 元/hm2,按稻麦两熟制计,全年种植粮食纯收益为7 147.8 元/hm2,按人平0.04 hm2耕地计,人均种植粮食纯收益只有285.9 元,与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收入差距巨大,影响了农户种粮积极性。

3 稳定粮食生产的建议

3.1 提高认识,压实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到新的高度,习近平同志就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全局性与战略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断与战略要求。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确保粮食安全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强化粮食安全意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压紧压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3.2 守住底线,不越红线

稳定粮食生产,粮食面积是前提,耕地是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要严防死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特别对粮食功能区实行更加严格的用途管制,坚决杜绝非农化、非粮化。

3.3 夯实基础,藏粮于地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粮田建成“良田”,优先将粮食功能区建成田网、路网、渠网、电网、信息网五网配套的高标准农田,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强化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烘干、加工物流建设,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3.4 科技创新,藏粮于技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终要靠科技。组织开展重大农业科技攻关,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快优良品种培育和高效节本生产技术集成。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职业农民等农村人才体系建设,从而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让科技成果和关键技术进村入户,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3.5 提质增效,产业融合

进一步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实行绿色清洁生产,生产出品种多样、品质优良、绿色安全的粮食产品,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品位的需求;推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种粮规模效益;开拓粮食生产农耕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发展体验农业、观光农业,延长粮食产业链条,开展粮食精深加工,强化品牌建设,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粮食产业高效、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总产单产粮食
山西夏收全面完成 总产单产好于常年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2021年山西省夏粮总产24.34亿千克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