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设备维修成本的控制
2021-01-29赵康宁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赵康宁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影响水利水电设备维修成本的因素有很多,由于一项水利水电工事的开展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随着我们国家的机械化水准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但是根据现实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例如对设备采购、维修和保养的有关制度没有建立和健全,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准也不高导致一些低素质人员没有规范化的使用机械设备,对设备造成损耗,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设备维修的成本投入。因此有关企业应该结合具体问题,制定出可行性的方法来控制成本投入。
一、影响水利水电设备维修成本的因素
(一)设备维修、保养方面的制度没有健全
对设备定期的进行维修和保养可以有效的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减少在设备维修方面的成本投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根据现实的情况来看,由于水电水利企业对设备维修和保养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制度也没有建立和健全,但是设备长期处于一个工作状态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关企业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制订了相关的制度,但是却没有落实到位,并且有关管理人员的职责也没有明确,所以有些工作人员会存在侥幸心理,忽略了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管理,最终问题的累积导致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逐渐缩短最终无法运作,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
(二)使用设备不规范
在使用机械设备的时候操作不规范也是导致其维修成本加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现实的情况来看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有关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不达标,对设备的操作要领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操作的时候也没有关注到细节,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有些企业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的投入,会聘请一些短期工,对设备操作的安全意识比较低,在使用设备之后也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对其进行保养和维护,并且对于短期工来说他们会被分配到各个项目和岗位,这可能会给设备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设备更新换代的效率低下
由于一些企业在资金周转方面比较薄弱,因此在设备的更新换代上有所欠缺,所以一些老旧的机器仍然在使用,这样不仅会提升设备的故障率,还会埋下安全隐患,维修难度也会大大提升。所以企业应该将目光放的更加长远,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承担更大的维修成本。管理人员也要做出取舍,结合设备的数据、折旧情况以及价值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有效的控制维修成本。
二、如何控制水利水电设备维修成本
(一)加强设备管理的激励措施
在展开设备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将维修工作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同时还要注意日常的检修。有关部门可以制定专门的检修计划,检修人员要严格按照计划检查设备的各个方面,避免留下一些安全隐患。有关企业可以采取奖惩措施,将设备的维护以及事故等方面的数据作为参考依据,对于一些表现优越的职员予以奖励,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鼓励更多的人重视和参与设备的维修工作,同时该措施也可以避免一些水利水电设备出现短期行为。也可以采取责任制,将具体的维护责任落实到个人,负责人要针对保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采取措施,从而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要领,不要一味的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否则会因小失大,出现一些阻碍工事进程的问题,不仅会加大设备维修的工作量,还可以能出现一些安全事故,给事业单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此外,在设备的选择和采购上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深入调查售货商的售后服务情况,尽量与一些形象和信誉良好的企业合作,也可以采取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招商平台,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杜绝劣质产品的流入,减少设备的维修成本。
(二)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专业素质
有关工作人员在正式上岗之前,企业可以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详细的了解和掌握设备的使用要领和操作流程,也可以采取师徒的管理模式,让一些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带领新手熟悉工作,徒弟要在师傅的指导下使用设备,在这个过程中师傅要对徒弟提出的疑惑进行解答,及时的纠正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关的管理人员也要及时的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以及对设备的采购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要求,减少不必要的维修活动,从而降低成本投入。对设备的使用人员也要定期的进行考核,以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进而操作技能。在日常的设备检修工作中,有关人员也要认真的做好记录,统计设备的折旧和损伤情况。对于一些问题比较严重的维修情况应该及时的与制造商取得联系,让他们的专业人员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三、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管理人员在设备成本控制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他们要及时的了解和掌握设备的相关信息,从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保养制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操作人员也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排查造成设备损坏的因素,为设备的安全运作提供一个保障。此外企业也要采取责任制,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有效的控制设备的维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