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1-01-28白雪峰
摘 要:对新时期初中生而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对初中生人文素养以及思想道德修养进行培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的言行更加规范,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初中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具有一定特殊性,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必须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方式。赏识教育在中国小学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在这一背景下,可以尝试利用赏识教育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关键词:赏识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策略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也是与时俱进地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初中学生而言,现在是形成价值观的黄金时期,所以这个阶段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就比较的重要。但是和别的学科相比而言,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使得学生的精神品质和道德品质得到提高。赏识教育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可以促使孩子的自主性得到提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满足感觉。新时期,中国教育行业发展较为迅速。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情况下,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当前社会发展现状形成一定认知,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文章简要介绍了赏识教育,分析了赏识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能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二、 赏识教育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
赏识教育主要是指教师需要以欣赏赞许的眼光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及时找出学生优势以及进步之处,使学生获得认可,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如果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不应该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批评,需要找出导致学生出现问题的因素,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鼓励学生继续参与到学习之中,确保学生可以具有良好的心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赏识教育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满足初中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赏识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育最终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借助于教师的指引,初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其尊重和爱护,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心理发展。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中国初中教学过程中并不是非常关注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比较少,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认识较为片面,教师并不了解學生的心理变化情况,从某种角度来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赏识教育的出现和发展,可以使教师将学生作为主体,尊重和爱护学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推动学生的发展。
三、 赏识教育的作用
通过心理研究可以发现,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渴望获得人们的表扬、认可和赞美。赏识是一种赞美和表扬方式,可以带给人们较为积极的影响。初中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渴望获得认可。为了使这一时期初中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应该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言谈举止作为关注重点,明确赏识教育在其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使各行各业对初中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了全新的标准。初中生人格上是独立的。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如果一直如此,很可能会导致初中生不自信,对自身缺乏认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表扬,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闪光点,这对营造和谐友好的课堂氛围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赏识教育并不是随意的对学生进行表扬,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情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确保学生可以获得进步。
四、 赏识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赏识教育受到了一些初中教师的关注,并将其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之中,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赏识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和预期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调查分析,可以将赏识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教师并不具备赏识观念
目前,赏识教育虽然被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之中,但是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并没有意识到赏识教育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且,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严师出高徒”作为重要理论,并未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但是,从实际分析发现,这一教学思维已经无法为新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支持。对初中时期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将赏识教育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中,可以较为有效地引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自信,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不具备赏识观念,不但会阻碍教学的顺利开展,导致教学并不符合预期,还有可能会对学生后续发展造成阻碍。
(二)无法及时了解学生进步情况
根据现实分析发现,目前负责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师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很难敏锐地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进步。再加上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成绩作为唯一重点,甚至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但是事实上,这一方式并没有办法真实有效地反映出当前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道德与法治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很难通过书面试题进行展示,因此这就导致部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无法认识到学生的进步。
(三)部分教师对赏识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
从当前的情况分析发现,虽然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赏识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进行现实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对这一教育观念的认知并不全面,导致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比如说,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未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重点,一些努力学习但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部分教师并不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进步。学生很可能会由于得不到认可,而失去自信心,并且心情较为低沉。再加上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会将学生出现的小问题扩大化,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热情,并且感到自尊心受挫。因此,在对赏识教育进行应用过程中,如果教师所运用的方式并不恰当,不但无法达成预期目标,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五、 赏识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从当前的情况分析发现,赏识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以及初中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对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形成充分认识,并制定适宜的措施将赏识教育应用到道德与法治课程之中。相关人员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将赏识教育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之中。
(一)加强和学生的沟通更加理解学生
从教师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自身的重要作用,主动规范言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初中时期,学生是较为信赖教师的,在心理上非常崇拜教师,因此教师要起到好的作用,推动学生的发展。并且,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思维等造成影响,教师只有严格按照要求规范自身的言行,才能够为学生提供适宜的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分析这一时期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制定适宜的措施来约束初中生,提升其言谈举止的规范程度。这也是当前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非常关键的任务。此外,教师还应该充分爱护学生,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分析学生的言论和行为,提升教学工作的规范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大力度挖掘学生的优点,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赏识学生的言行和品德
在初中时期借助于赏识教育来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这需要教师自身主动地规范言行,对学生进行引导。当前,初中生的思想道德体系以及言行规范正处在发展、构建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要对学生较好的言行举止以及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进行表扬,确保学生正确做法能够受到鼓舞。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学生获得认同感,并拉近和教师的距离。此外,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自身放在和学生同等位置上,使学生感受到尊重和认可,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学生更加信任教师,愿意配合教师进行工作,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三)要结合时势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
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该将其和当前社会现状相关联,在生活中的一些重点热点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于道德与法治知识来对其进行解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能够对事物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当前情况分析发现,随着中国技术实力的增强,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丰富了学生接触时事新闻的途径,但是由于互联网中信息资源较为庞大、烦琐,学生很难区分自己所接触到的信息是否具有价值。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味地放任学生,很可能会使学生走向错误的道路,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因此,在这一情况下,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具有辨别事物的能力,推动学生进一步发展。
(四)要提供适宜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环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开展,不但要在课堂中进行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教育,还应该将其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规范学生的言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对道德与法治教育予以充分关注,营造适宜的环境,并做好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使道德与法治教育和现实生活相关联,满足学生进一步发展需求。
六、 结语
根据上文分析,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最主要的目标是要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生活中出现的挑战,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赏识教育予以充分关注,将其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相关联,使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得到提升,更加自信、积极地进行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娟.赏识教育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學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8.
[2]于伟丽.农村初中赏识教育的现状及其对学生学习适应行为、学习成绩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3]战彩霞.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融入赏识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6).
[4]邵莹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边缘人”问题探析及其转化策略[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5.
[5]黄小燕.赏识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8,29(1):88.
[6]钟华.赏识教育运用于思想政治课的必要性探析[J].语文课内外,2018,11(33):152.
[7]付春艳.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赏识教育的途径探析[J].文渊,2018,29(11):29.
[8]盘树云.赏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9(21):159.
作者简介:白雪峰,甘肃省酒泉市,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小金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