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下对巴赫赋格BWV846的创作分析
2021-01-28钟耕岳
摘要:《平均律钢琴曲集》是由巴洛克盛期德国代表作曲家约翰·塞巴斯 蒂安·巴赫创作,整部曲集由前奏曲和赋格组成,在赋格创作上巴赫是最伟大的作曲家。本文从赋格 BWV846 的背景分析入手,分析研究巴赫在创作该赋格时的技巧运用,进而以新视角研究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巴赫;赋格;创作手法;艺术价值;新视角
引言
1685年,巴赫出生于音乐世家,从小在父亲和兄长的指导下学习乐器,曾在宫廷担任过管风琴师、乐队指挥等职务,逝世于1750年(巴洛克时期结束)。巴赫是欧洲巴洛克时期最出色的德国管风琴家、作曲家,也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巴赫吸收总结了德国前辈作曲家在管风琴写作、复调音乐创作的精华之处,巴赫的最高的成就是在复调音乐上,尤其 是将赋格用在键盘上的创作,以无与伦比的惊人技巧的集中展现和充满着丰富的、哲理的精神内涵赋予在这部《平均律钢琴曲集》之中,这是他在键盘音乐创作中的顶峰之作,彪罗誉其为是“《旧约全书》”,肖邦也曾说该作为音乐的全部和终 结,充分的肯定了巴赫在键盘音乐上创作的地位。
一、背景分析
在欧洲的十八世纪之际,正值西方的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鼎盛时期,此时的复调音乐的发展,特别是在赋格曲的创作上,巴赫以其独特的技巧和如歌的演奏手法来描述了自己具有高雅内涵的美学风格。在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巴赫正在科滕担任宫廷的乐队指挥,由于当时的利奥波德亲王对世俗音乐情有独钟,因此在这一阶段巴赫的创作中心以世俗性的器乐曲为主,例如《勃兰登堡协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Ⅰ》和《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等优秀作品。
在十二平均律这一律制出现之前,作品基本上都是以教会调式为中心。正因为巴赫崇尚理性,创作中富有缜密的逻辑性和对科学的热爱,并一直坚信、推崇着十二平均律。直至十八世纪初,产生了具有十二半音的平均律。为了证明律制的准确性、科学性,巴赫以同主音调的音阶顺序,在24个大小调上完成了Ⅰ、Ⅱ两部《平均律钢琴曲集》,从而使键盘赋格音乐创作达到了极致,证明了巴赫在键盘复调音乐中的重要价值。
巴赫创作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中每首作品动机的完美设计,以及展开、高潮的巧妙推动,深刻的体现了巴赫充满着理性的思维、缜密的逻辑结构和赋予色彩性的情感表达。其中赋格曲 BWV846是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开篇之作,创作于1720年(科滕时期),发表于1722年,这首赋格的主题是由前奏曲中分解和弦的最高音连成的旋律发展而来,也是流传性非常广的代表作品。
二、创作手法分析
赋格在复调音乐创作中是一种音乐体裁,动机是一种单一的发展材料,在写法和结构安排上十分的规范,由主题、答题、对题组成,在创作手法上赋格写作有多种,如“密接和应赋格”等。
该赋格曲,是一首带副呈式部的C大调的四声部单主题风格的二部赋格,速度为Andanate,全曲仅有27个小节。虽然全曲篇幅短小,也没有间插段,但却出现了24次主题素材和7次紧接段。结构上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呈式部加副呈式部(1-14小节)、展开部与再现部加尾声(14-27小节)。如图示1所示:
该曲主题是(1-2小节),第1小节由主音C从第二声部开始,与第2小节的属音,以此明确了调性,直至主题结束在三音上,更加巩固了调性的地位。紧接第一声部在(3-4小节)答题,至第6小节四个声部分别在主、属、属、主四个调上呈式部结束。
第7小节为副呈式部,由此至全曲结束用了7个不同形式的紧接段,其中副呈式部出现2个紧接段。在答题上出现了三次转调,分别在第8小节(G调)、第12小节(D调)、第13小节(E调)。
第14小节为展开段,包括五个紧接段,分别是第三紧接段(14-16小节),主题此时先后由中声部-次中声部-低声部-高声部的顺序出现;第四紧接段(16-18小节),主题由高声部-中声部-次中声部-低声部先后出现;第五紧接段(19-20小节),主题在次中声部-中声部出现;第六紧接段(20-21小节),主题在低声部-高声部先后出现;第七紧接段(24-25小节),主题由次中声部-中声部出现。以上为全曲中所有紧接段,且以完整的形式出现,可以看出巴赫在赋格技术写作中高超的对位技术和创作功底。
三、创新性地继承和应用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因受到约翰·卡斯帕斐迪南·费舍于1715年创作的《音乐的阿里阿德涅》的影响而总结创作而成,具有深刻的精神意义被后人誉为“《旧约全书》”。在当时赋格的创作相当严格的时期,巴赫却以不一样的自由来表现和应用;文艺复兴中,以巴赫的作品更突出的表现人文主义精神,他的执着、顽强和对大众生活的感知;以及作品中具有深深的宗教的虔诚思想和其理性的思维,足以可见巴赫对于創作中不拘泥于现状的思想,不断地进行总结前人的经验,同样也不断的创新,才达到了他现在的惊人的成就,完成了旷世佳作。
巴赫完美的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这是一种创新性的继承,并以深刻而又巧妙地应用到自己创作的作品之中。
随着时代在发展进步,巴赫后世的作曲家也根据其作品进行过创新性的继承和引用,例如法国作曲家古诺就以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C大调前奏曲》作为伴奏,创作出了世人熟知的经典作品《圣母颂》;意大利钢琴家布索尼将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的终结章《恰空》,融入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时代基因,将经典的作品创新性的改编为钢琴曲,在经典的作品之中,又以不一样的音乐视角展现给了世人。
笔者认为看待音乐视角的方式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创作中,如果只是拘泥于一种固定性的思维,毫无思考,不懂得换个角度想问题的话,创作的道路还是很难继续发展下去。正如我国北宋诗人苏轼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足以从哲学的范畴中启示我们在创作中,要学会多方面、多个视角的去写作,或许会有更加不一样的认识,正是因为巴赫等一系列的作曲家们的不同思考、不同认识,才在音乐艺术的创作道路上不断创新。
西方的音乐发展也是紧随潮流进行的,由早期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单声音乐 到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再到以巴赫为代表的巴洛克时代、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乐派、肖邦为代表的浪漫乐派、民族乐派、印象乐派以及20世纪音乐等,无不是紧跟音乐发展趋势的,进行创作、创新,但是在创作中都会以总结前人的经验,以新 的时代眼光、新的音乐思维和新的音乐视角下进行创作的,就比如巴赫、贝多芬 等在成为巨人之前,也是通过总结前人的音乐来创作出属于他们的时代。
在当下音乐创作中,音乐发展呈现出缤纷绚丽的姿态,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且多元的时期。新时代就要有新时代的号角,但是对我们创作者来说,在新的创作道路上,也要时刻的总结前人的经典之作,锻炼出不一样的音乐创作思维、不一样看待音乐的视角,不断地发展音乐,倘若始终一成不变或者是无目的、无思维的创作,只会走向黑暗。
在音乐教育之中,培养音乐人才是重中之重。首先,在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很关键;其次,欣赏能力、鉴别能力也尤为重要,倘若给出一首作品,无法分辨优劣,这将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正如当下音乐市场泛滥,各种音乐的充斥,使得很多人无法分清,什么样的音乐是好的,什么样的音乐是要不好的。最后, 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视角的问题。到底是高雅艺术进课堂、戏曲剧团下乡演出好,还是满大街的商业化音乐优,提升国民的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音乐市场中,虽然商业音乐很大程度的拉动了经济,带動了很大的发展,但毕竟市场就是市场,艺术就是艺术,不能完全的否定,也不能完全的肯定。
四、小结
巴赫在赋格创作中以极致理性和哲理的精神内涵影响着我们,不仅值得我们更深层次的去研究、学习,和去探求到作曲家内心真正的想法,而且对于我们学习古典、认识经典传统音乐有更好的推动力,同时对于提高大众的欣赏能力也有很好的促进力。
参考文献
[1]布鲁诺.穆杰里尼.《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M}.湖南文艺出版社
[2]邹润楠.浅谈巴赫钢琴曲复调作品《十二平均律》的作曲技巧{J}. 北极光
[3]赵力.巴赫《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名篇分析与演奏法研究{M}. 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
[4]赵晓生.时空重组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新解{M}.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简介:钟耕岳,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