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2021-01-28宋怡娴
宋怡娴
摘要:从中国发展中国家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地区的舞蹈家们都面临着观念陈旧,理论滞后的问题,由于当地关于民间舞蹈板块的资金短缺,缺乏大量的专业性人才,缺乏高精尖的舞蹈设备等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民族舞蹈在文化实践中的发展。因此,本文基于民族舞蹈传承与创新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进行了文献方面的综述。随后,针对黄平县民族舞蹈在校园中的传承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了苗族板凳舞在该学校的传承结果以及影响力。
关键词:民族舞蹈;传承;创新
一、民间舞蹈的价值
(一)民族价值
民族舞蹈与我国56个少数民族是分不开关系的,民族舞蹈产生于民间,具有鮮明的舞蹈,反映的是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习惯,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气候条件等。民族价值在于舞蹈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表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著名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女士曾发表过自己对民族舞蹈的见解,她认为民族舞蹈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提醒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气节。
(二)传承价值
从古至今,无论舞蹈形式和舞蹈内容发生何种变化,其本质都在于教育子孙后代,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各种生活智慧融入到舞蹈当中,在高歌畅舞中培养一代代的人且形成尊老爱幼、团结和睦、互帮互助的良好美德和健康积极的生活常态。舞蹈作为最古老的、最具感染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传承人类文明与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时刻紧跟时代潮流的发展,以其独特的艺术文化魅力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
二、民间舞蹈传承的相关调研
(一)调研目的及过程
本文选取黄平县民族舞蹈文化在校园的传承情况为对象进行调查,把握了民族舞蹈在校园模式的文化传承力,该学校制定的有中心小学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进校园工作施工方案,使得各教研组长及全体教师共同为民间舞蹈文化的教育工作进行实施。该小学的关于民族舞蹈主要是传承板凳舞,芦笙舞,草龙舞三种形式,并且最终建立了一校一特色的课题。
该校位于贵州省,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因此民族舞蹈在黄平县广为流传,甚至很多学校都开展了民族舞蹈进校园的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笔者有针对性的对谷陇镇中心小学与不同人群进行调查,并采访黄平县的三名民族民间舞蹈艺人,对整个民族舞蹈的传承活动和开展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并且收集了大量资料。
(二)调研结果
通过调研发现,大型的苗族板凳舞,现已成为谷陇镇中心小学的特色课程,板凳舞是苗族的一种原生态舞蹈,受社会群众的喜爱,当地政府也对苗族板凳舞的发展和传承极为重视。黄平县在2019年也规定了板凳舞进课堂的实施方案,该校也确立了板凳舞为本校的一校一特色课题并舞队。该校成立苗族板凳舞兴趣班,在每周四下午进行培训。六一节时,也会进行全校性的板凳舞比赛,聘请民间艺人辅导板凳舞,约70%的学生会跳板凳舞和约30%的学生在苗族板凳舞上技艺娴熟地上台表演,博得眼球。
由于板凳舞广为流传,极具表演性和娱乐性,因此在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可加入部分高难度的动作,增加下肢的摆动幅度,并且可将吹芦笙纳入表演中,变成一个具有特色的载歌载舞的节目。在引进校园的过程中,也可举行各类的比赛,加入了一些现代化元素,推动苗族板凳舞的创新发展的同时吸引眼球。板凳舞的推广自从进校园之后,广泛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对当地的群众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苗族板凳舞,为板凳舞的传承和发展赋予了新的活力。
三、民族舞蹈的传承分析
(一)民族舞蹈传承的现状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灵魂本应该广泛流传,让后代子孙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魅力,但是由于在民间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专业素质不高,或者是忽略了学生自身的特点,一味地将民族舞蹈填鸭式的教学,而不考虑学生个体因素后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在民族舞蹈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常单一的教授舞蹈,而不注重对舞蹈文化的了解,机械式的反复练习动作缺乏情感的表达,也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舞蹈的乐趣。民族舞蹈在传承过程中缺乏创新性,始终处于一种固步自封的状态,缺乏更好的教学方法。
(二)民族舞蹈传承的发展方向
民族舞蹈的发展方向不仅需要继承,同时要创新。民族舞蹈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不仅要具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识,更应当珍惜民族舞蹈的文化财富,更好地体现民族团结的精神。民族舞蹈传承的发展方向需要走一条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创新政策体系的构建,其次,要把民族舞蹈纳入高校的教学体系,最后要不断创新,走上一条国际化的发展之路。
四、民族舞蹈未来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创新政策体系的构建
传承民族舞蹈,首先就应该从创新方面进行新的构建。虽说民族舞蹈传承的是传统,但同时要注重在继承传统后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够融入时代的特色。作为现代人,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将传统的理念与创新的思想相结合,首先要创新和构建政策体系加大试点工作,才能够不断的挖掘民族舞蹈中的文化精神和内涵。
(二)纳入高校的教学体系
发展民族民间的舞蹈以及艺术文化,需要在紧跟时代发展的同时将民族舞蹈的教学工作纳入到教学体系当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新媒体教学的优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民间舞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更重要的是传递出舞蹈的情感和背后的意义。要将民间舞蹈的教学形式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博采众长,才能够吸引各民族舞蹈的优秀成分。同时,在引入高校的教育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有所侧重地引入才能够在年轻一代人中更好地传承舞蹈和创新。
结语
为了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增加民族舞蹈的丰富性,需要利用好一切机遇条件,向多层面,多元化的资源优势进行开发。可一定程度的创新,要尊重民族,尊重传统文化,更要深入的发掘和抢救、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致力于将民间舞蹈的发展规律和创新趋势推到一个更高的发展层面,进行持续深入的科学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肖灵. 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01).
[2]罗雄岩.试论中国民间舞路的文化传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11(10)
[3]王奇.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教学[J].通俗歌曲,2014,04.
[4]资华筠.“云南映象”——灵肉血脉连着根[J].舞蹈信息报,2004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