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与西方人维持异地恋的差异比较
2021-01-28陈玉宇
陈玉宇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面对异地恋。本文结合了关系维护理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理论,现代化理论分析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处理异地恋时会有何不同。
关键词:异地恋;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现代化理论;关系维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异地恋爱关系。参与一段持久的浪漫关系与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幸福感息息相关(Pierce,Sarason,&Sarason,1996)。然而,异地恋具有挑战性,由于关系安全的破坏,它会使伴侣担心他们的关系的未来(Aylor,2003)。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当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影响异地恋关系的因素上,而很少有关于东西方人对异地恋态度的差异的研究。Kashima将文化概念化为人口中可社会传播的信息集,可影响认知,情感和行为(Kashima,2016)。这表明,鉴于中西文化不同,面对长距离关系时他们的反应也应相应地有所不同。那么,面对长距离的恋爱关系,西方人与中国人谁能更好地维持异地恋呢?
下面,我根据以前对主题关系的研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预测。
影响关系维护的因素
建立亲密关系后,接下来是如何维持这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冲突。人们在维持一段关系上的投入要多于开始一段关系(Duck,1988)。 Dindia&Canary将关系维持定义为人们用来维持他们所希望的关系特征的行为和活动。他们总结了五个关键的关系维护因素:积极,开放,保证,社交网络和共享任务。积极性是指在交流过程中让您的伴侣感到高兴,在交流过程中不互相指责;开放意味着愿意与伴侣谈论他们在关系中的需求和想法,并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是指表达忠诚和感情的关系信息;社交网络指双方有共同的社交圈子;共享任务意味着愿意承担家务劳动和关系中相应的责任(Dindia & Canary, 1993)。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文化的人们更有可能强调自己的独立,并且变得与众不同并强调自给自足的重要性。集体主义文化背景的人更有可能强调人际关系的相互依存,例如亲密关系(Heine,Steven J. 2015)。
根据(Hofstede,1980)的研究,世界上最个人主义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其他英语国家和西欧国家。最集体主义的国家是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各个国家。基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解释为,由于中国人倾向于更加相互依存,这可能表明他们在维护人际关系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包括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宽容,向伴侣表达自己的需求。分担家务和关系中的其他相应责任。这分别对应了Dindia&Canary的关系维持理论中的积极性,开放性,社交网络。然后西方人更加注重自我,但这些因素的结果可能会与中国人相反。
因此,我预测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在维持异地恋关系方面比西方人更好。
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旨在使经济增长引发的社会变化引起文化和心理过程的系统变化,这在Kashima等人的研究中得到了证明(Kashima等,2009)。
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个人主义在中国人心理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因此,我认为由于文化的变化,中国人的心理和西方人变得相似。因此,中西方人在保持长距离关系上的差异效果可能并不显着。
文化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了解文化如何影响亲密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包括远距离关系,有意识地避免自己文化的某些负面影响。 根据文献综述,由于集体主义的特征,我们可以预测中国人在长距离恋爱关系上比西方人更好。 但是,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中国文化可能会受到西方的影响。 个人主义在中国人心理中的重要性正在增加,这可能表明中維持异地恋方面的中西方人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明显。
参考文献
[1]Aylor, B. A. (2003). Maintaining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s. In D. J. Canary & M. Dainton (Eds.),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through communication : Relational, contextual, and cultural Variations, 127-139. Mahaw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Dindia, K., & Canary, D. J. (1993). Definitions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2), 153-173.
[3]Heine, Steven J. (2015). Cultural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Third edition.
[4]Hofstede, G., (1980)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Beverly Hills, CA: Sage
[5]Kashima, Y., Shi, J., Tsuchiya, K., Kashima, E. S., Cheng, S. Y. Y., Chao, M. M., & al. (2011). Globalization and folk theory of social change : how globalization relates to social perceptions about the past and future. J. Soc. Issues 67, 696–715. doi: 10.1111/j.1540-4560.2011.01723.x
[6]Pierce, G. R., Sarason, B. R., & Sarason, I. G. (1996). Handbook of social support and the family. New York, NY: Plenum.
(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