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史料分析及利用

2021-01-28裴若君

锦绣·中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史料

摘要: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与长征史研究相辅相成,相关文献资料非常丰富,还有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史料颇丰,搜集史料要注意方法。长征行军客观环境艰难导致大量原始史料丢失,经事后抢救的史料因记忆等多种因素影响难免有失偏颇,利用时史料鉴别非常重要。

关键词:红军长征;遗址遗迹;史料

史学大家罗志田先生在分析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的一篇文章中认为“新世纪的史学必须是开放性的,史学研究者应以开放的心态利用一切可资利用的方式方法研究历史” ,既注重史料,又注重理论的学习和应用。但史料是首先应当注重的,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吸收“各种史学或非史学的理论都可能有助于研究者的观察、认识和分析问题”。不囿于理论框架的条束,借多种理论来发现新的切入角度、认识立场和研究取向,能够拓宽史学研究视野,发现本来常见但过去未见的史料和“新史料”,从而有益于史学研究[1]。

一、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与相关史料

红军长征遗址遗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期间创造和留下来的历史印迹,包括长征期间的重要战役、战斗遗址,会议遗址,根据地,红军医院,红军坟墓,宣传标语,历史文献,发布的文件,临时留住的地点,宣传标语,行军路线,会师地点,还包括红军游击队活动留下的历史印迹等。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的研究即充分收集红军长征相关史料,并注意结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历史社会背景,全面分析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的分布、类型及特点,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那个时代长征所经过的区域社会,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红军长征的历史记忆,加强人们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建立真实的长征集体记忆,发扬长征精神。

相关史料类型有档案文献、地方志、历史地图、亲历者日记、回忆录、相关参与者的口述资料(包括所经地区的地方民众等)、长征相关纪念碑、纪念馆等等。在这里为了方便分析,按文献资料、实物资料以及口述史料分类论述。

1、文献史料

从文献中挖掘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孔辉、王宗枝针对红军长征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认为“长征文献是记录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信息的一切载体”,红军长征文献资料涉及的内容有:红军行军过程中发布的命令、文告、通告、训令等,红军长征期间的军事电文,红军将士长征过程中写的日记、见闻录,长征结束后的回忆录,国内外人士对长征进行的调查和考证记录;相对应的还有国民政府追缴红军过程中发布的军事电文、通告、命令等;此外还有民国期间所发行的从地方到中央的报纸从各自的角度见证了长征[2]。作者参与了对红军长征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对红军长征文献资料的分析较为全面。如,就笔者所见,民国时期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对红军长征的看法往往记录在民国时期重要人物的文集、日记以及考察报告等资料中,例如戴美曾利用民国时期西南联大教授曾昭抡西康科考活动中记述的红军长征遗迹作为史料,对其记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曾作为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对红军长征的记录充满了好感。[3]

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与长征史研究相辅相成,对红军长征整体事件的历史书写、资料汇编是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的综合史料。红军长征整体事件的代表性著作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4];力平、余熙山、殷子贤著的《中国红军长征史》[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6]等。每遇长征逢十周年纪念就有大量著作问世,可见对于红军长征历史事件的专著非常之多,可用汗牛充栋形容。由此,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叙述版本较多,史家应用其作为史料时需仔细考订相关史实,在此基础上确定和研究长征的相关遗址遗迹。

红军长征资料汇编也已卷帙浩繁:中国人民解放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著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15册,该丛书由综述、文献、大事记、回忆资料、图片、表册、参考资料等构成,收录了长征重要文献、已故将帅回忆文章、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口述历史等。史料主要来源于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有关省市区档案馆等部门,具有较权威性的参考价值[7]。

专题资料有,国家文物局主编的《红色英雄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遗迹概览》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登陆的相关数据依据四条长征线路,遴选出红军长征过程中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遗址、遗迹,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多视角、图文并茂地展现了长征事实和风貌[8];王胜三主编的《星火—长征重要地名录》共收录红军长征涉及的120个重要地名,分为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四部分。每部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以红军走过的地名为切入点叙述长征事件。每一个地名作为一个条目,先介绍该地的地理位置、建置沿革、再叙述该地在红军长征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力求做到地名承载之事件更加清晰,事件发生之地名更加准确[9]。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从2006年开始到2011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规划了全国革命遗址普查工作,这次普查主要针对全国范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遗址,最终汇总普查成果,統一编纂了《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丛书》31卷,150册。其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出版的《全国重要革命遗址通览》3卷本,作为第一卷,翔实记录了全国范围31个省市自治区的珍贵革命遗址。其余30卷由各省区市(不含西藏)党史部门负责编辑,每卷都包括若干分册。该丛书的编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其产生于中央和地方各党史部门的实地考察并配合国务院第三次文物普查,是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具有全面性、真实性的特点,因此可以作为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的一手资料[10]。

此外,从国民党方面的反面历史叙述《国民党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和国民党将领回忆《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亦可作为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的参考性史料。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包括生产工具、生活器物、建筑物、碑刻、印章、照片、旗帜、工艺品、美术品等物品,实物史料可以证实或补充、或修正、或否定其他史料。 [8]p272-p273红军长征期间行军、战斗、生活过程中留下来的实物就是重要的实物史料。长征实物史料的保存地点,国家博物馆保存着一些相关物品、用具等,如目前国家博物馆里陈列的红军过草地穿过的草鞋、吃的野菜标本等。但更多存留在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纪念馆、博物馆等,如,遵义会议纪念馆馆藏很多珍贵的革命遗址遗迹史料,很有特色。一些对红色文物怀有深厚情感的私人收藏家手中也有很多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相关的实物史料,如山西柳林党员郝宏武“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收藏晋绥边区红色文物,主要收藏品为战时的鸡毛信、公告、布告、信件、结婚证、土地证等。2006年11月,曾在山西省民俗博物馆举办‘历史的足迹——郝宏武红色收藏展,展品大多属于首次亮相的晋绥红色文物,这次收藏展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郝宏武因而被誉为‘红色文物收藏家。” [11]

此外,还有散落在民间的一些实物史料,如目前乡村地区农家墙上的标语、宣传画等。

3、口碑和口述史料

口碑是没有形成文字的史料和经过口传为后人记录下来的史料,包括口传、民间传说、民谣、历史调查资料。口碑史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民群众对有关事件和人物的态度和观点,也有些叙事传说、歌谣,还提供了历史事件的具体经过。 [12]p268红军长征不管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留下的口碑史料较多。此外长征的亲历者回忆也属于口碑史料。由于国家的重视,长征路线经过地区的地方党史部门的实地考察,多注意探访当地健在的长征亲历者,记录了不少口碑史实,值得关注。

长征途中为了鼓舞士气,减少行军路上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痛苦,红军战士创造了大量革命歌谣,毛泽东本人在长征途中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还有长征所经地区人民群众对红军战士的赞扬歌谣等等,这些都是长征遗址遗迹研究的重要口碑资料。

长征遗址遗迹的口碑史料编纂为丛书的,如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纂的《红军长征纪实丛书》是一部全面、真实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资料集,收录了红军长征亲历者的回忆录、口述史料、长征日记等文献资料。

二、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的史料搜集

对于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的史料搜集方法,首先需要通过大量文献阅读,把握相关研究的基本史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握文献的大致脉络。“驻扎”图书馆、档案馆查阅、辑录史料。走访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进行学习、调查研究。还要去红军当年经过的地区做更深入的了解,调查,获得更加可靠的感性认识。历史学研究,尤其是近现代史的研究,历史事件错综复杂,不能独坐书斋钻进故纸堆就能全面知晓真实的历史事实,走出书斋,搜集多方可靠的史料,才能做出负责任的历史研究成果。

在具体的搜集史料过程中,注意全面观察长征两年期间相关地方社会的历史状况。共产党的革命军队此时的首要任务是战略转移,保存力量,北上抗日。然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国民党当权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政府坚定“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视红军为匪患,竭力妄图“剿灭”,对长征是极大的挑战。各地方人民的生活状况、对红军的真实态度也需要考量。此外,由于蒋政府对舆论的垄断,国统区的人民对红军的认识被国民党妖魔化,这对红军长征也是有重要的影响的,这样的史料也应当注意。

此外,对于红军长征时期的,所经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也应提起应有的注意。红军所经地区的地理环境千变万化,充满了艰险。有些遗址遗迹在长时间恶劣的环境中暴露可能被摧残殆尽。

三、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的史料鉴别和利用

在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的史料鉴别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史料的完整性和史料的辨伪。

红军长征途经我国十五个省份,地域分布广,史料分布也体现出地域特点。由于行军策略灵活多变,一地之史料又有其分散性。长途行军途中,本注意各种重要材料的保存,但由于行军打仗,环境恶略,不可避免地损失了很多史料,能够保存下来的原始史料比较少。长征结束后,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对长征史料做了一些抢救工作,如动员师团干部写回忆性文章、八九十年代红军重要人物自己写回忆录等。这些抢救性的回忆篇章,受记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离真实的历史事件已经有了距离。这种情况下,对红军长征史料的运用,就需要特别注意对其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鉴别。史料的片面不完整会造成对史实认识模糊不清,史料没有真实性是一定不能用的,正如郭沫若先生所指出的:“无论做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和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更加危险。因为缺乏材料,顶多的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的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为有害。” [13]p1历史研究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是以史料为基础的科学,针对特定选题对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分析,然后再加以利用,是史料学的内容,体现了史学家史学研究的基本功。以上是笔者对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的研究的史料分析和利用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罗志田.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兼及史料、理论与表述[J].历史研究,2002(01).

[2] 孔辉、王宗枝.红军长征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实践[J].兰台世界,2016(19).

[3] 戴美政.曾昭抡西康科考记述的红军长征遗迹[J].炎黄春秋,2018(03):75-79.

[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5] 力平等著.中国红军长征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红军长征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2006.

[7]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

[8] 国家文物局编.红色英雄路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遗迹概览[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

[9]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编.星·火 长征重要地名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0]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编.全国重要革命遗址通览 (全3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11] 郝宏武“晉绥边区红色文物史料(图书类)”收藏选登[J].吕梁学院学报,2015(01).

[12] 严昌洪编著.中国近代史史料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3] 郭沫若著.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作者简介:裴若君(1993—),女,河北定州,汉族,硕士在读,贵州师范大学,550025,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贵州省 贵阳市 550025)

猜你喜欢

史料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史料实证精神的培养
少说否定话
基于史料实证的历史深度学习——以《“鼎卦”的历史智慧》一课为例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