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

2021-01-28张韶风

锦绣·中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三角函数高中教学信息技术

张韶风

摘要:计算机和数学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逐渐全面信息化、现代化的今天,计算机无疑成为了最方便的学习和使用工具。计算机的发展给教学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和可能,让教学更加轻松和专业。对于数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与计算机的使用和发展有关,数学的思想也对计算机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本文主要根据高中教材《三角函数》一章来浅析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从提高学生兴趣、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三个方面来说明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简单应用。

关键词:三角函数;信息技术;数学;高中教学

引言: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数学很难,很枯燥,让人提不起兴趣,甚至于很多学生都会放弃学习数学。这是因为数学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都是算术,既简单又繁琐。电脑,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非常新奇有意思的东西,虽然他们对于电脑的印象仅仅只在于能看电视,玩游戏。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让数学教学和计算机结合起来,在潜意识里消除数学的计算过程。让有趣的事情和枯燥的事情结合起来,更能提高学生兴趣。对于教师来说,计算机也是最好的学习研究教学的工具。

一、提高学生兴趣

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数学,发现学习的美,发现数学的美。随着网络和现实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利用不断发展的完善的工具—计算机[1]。教师可以在计算机上查找和浏览许多教学资料和学生数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数学的第一印象就是算术,既简单又繁琐。高中数学一般都是数形结合,根据函数来找图形,或者是解析空间几何。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注重数学的趣味性,想办法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片面理解,把枯燥无味的数字转换成生动的图片或者动画。让学生对数学更加有兴趣,减少学生计算方面的问题。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第四小节《三角函数的图形和性质》中,教师在课堂讲解时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有所侧重。对于学生来说,三角函数属于看着比较简单,但是到运用的时候便会手足无措的知识点,这是学生知识在转化时出现了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当让这个知识点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关系到三角函数运算的时候不容易产生联想,教师教授本章节的时候可以根据计算机画出函数图像来讲解它的性质。让知识点变得有形象,有趣味性,这样能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教师在制作PPT的时候可以在上面添加一些超链接,把事先做好的图像动态图形展示给学生,把不会动的数字转换为能动的线。利用计算机可以很方便的观察和更改三角函数的周期,频率,振幅等等。这样不仅节省了画图的时间,而且还增加了上课的趣味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二、改变教学方式

根据重难点分配教学时间,在计算机上教授数学教师在课上教学的时候,除了要和学生互动之外,还应该对时间和知识点进行把控,形成知识的对比,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章第二小节《任意角和三角函数》中,前面所讲的弧度以及初中学习的基本知识都是为了这一节做铺垫。在教授的过程中,这些可以根据把角度和弧度转换载计算机上面演示一下,给学生留下印象,方便后面重难点的理解。当知识点扩展到三角函数这里时,需要重点讲解一下,因为后期需要以此为基础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教师可以在利用计算机事先在坐标系中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拉大或者缩小这个三角形的一个角,让学生观察三角形角的变化、三角形顶点坐标的变化、三条边长短的变化,让学生自己观察三者之间的联系,最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更能加深印象。

三、让学生自主学习

计算机上的所有内容都是有迹可循的,人们把事物发展的规律输入计算机,然后计算机才会按照规律计算。然而发现规律往往需要用到算术,所以算术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自身的优缺点,让学生对现有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对以前的基础查漏补缺。通过计算机完成的数学题,让算术显得不那么重要,但是又在学生的潜意识里把算术融进所学的数学知识里面。在人教版高中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中,把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用计算机推理出来的,并且强调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让学生不用担心计算问题。教师首先需要讲解课本上的内容,然后按照教材上例题把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推导出来,不用做过多的解释,引发学生自己思考,并试着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其中的原理。然后,教师可以教授学生推导的过程,并要求学生课下自己推导。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去发现里面的规律,比教师自己讲解更容易使学生印象深刻。比如三角函数诱导公式sin(π+α)=-sinα,教师可以利用图像得到这个结论,课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利用计算机,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验证其他三角函数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和图像。或者根据课上教师计算机的使用,让学生去推导出反三角函数的公式。这样学生自己得到的知识,比任何教师教授的更让人印象深刻[2]。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高中数学《三角函数》一章的计算机教学进行教学分析,从三个方面简单阐述了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上的应用,把有趣和无聊相结合,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增加课堂的趣味,让学生自主学习,改变对计算机的看法。需要注意的是,計算机仅仅是辅助作用,教师才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源头。在数学教学的活动研究中,只有把计算机和数学教育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创造人才,更好的利用现有的资源才可以让数学教育走的更远,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国华.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融合应用[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19, No.117(08):53-53.

[2]徐茵华.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的几点思考[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21.

(新疆喀什莎车县第八中学 新疆 喀什 034400)

猜你喜欢

三角函数高中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略谈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略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学习
三角函数中辅助角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三角函数最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