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1-01-28廖熙斌
廖熙斌
摘要: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应当为学生预设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热情,从而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多元体育技能,从而提高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巧妙设置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创设高效率课堂,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体育;高效课堂;创新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众所周知初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渡时期,是对于学生心理,品德,身体健康等多方面的素养的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建立,老师们应该着重关注。
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科学合理地进行引导与帮助,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取得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效果。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初中阶段教学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以及行为举止、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但是当前初中阶段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不够等问题,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
一、初中体育课堂的现状
对体育课的不重视以及教学现代化设施不够。传统的教学并没有将体育看的跟语数外这三门一样重要,因为在初中升高中等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考试中,体育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小的,一些老师会为了应对考试,而将这些不重要的课程时间缩短,用来上在大型考试中单科分数占总分比重比较大的课程。所以一些学校并不重视这门课,以及为这门课购买的器材也不是非常的充足,有的可能学校是建设在农村的,没有足够的资金去买这些体育器材,有的可能是有这些器材,但是由于长期的不使用,导致器材在一定程度上的因为没有使用的损坏如锈了。也更谈不上跟新这些器材使之与时代的步伐一致这样对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很不利,也不利于学生的锻炼。老师对这门课程的不重视导致学生不进行核心素养的锻炼,不能再体育课堂上学到相关的知识,以及不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及意识,使得学生在整个初中并没有将自己的运动细胞调动起来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对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很不利。
二、构建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课堂的意义
体育是初中学生必备的一门学科,也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重要学科。在初中体育教师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
(一)打好身体基础
体育课堂本身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制,为了学生们的身体健康而制定的课程,核心素养下的体育课堂适应时代的要求,好的身体基础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我们知道,拥有好的体育核心素养的人,会主动的锻炼自己的身体,增强自己的身体素养,是自己的身体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
(二)提升全民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
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让学生主动的锻炼,这对于学生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有很大的提升。,让学生了解到体育的重要性,以及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对学生的体制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体育高效课堂的建立
(三)塑造顺应时代的综合性人才
通过调查资料得知,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幫助,适当的体育课堂上的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学习压力有一定程度的释放,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压力的调节能力,我们都知道,现代高步调的社会,需要我们自身的身体素质过硬,需要有健康的心理调节能力,这样才会更适应社会的发展,也对初中高效课堂的建立有一定的帮助。
三、创建特定教学情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热情。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由于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得不到学校领导及教师的重视,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特定的精神素养以及活动热情,通过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景。在体育教学当中,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填充到情景中,使情景能够更加开放生动,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和探究,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增强学生对于体育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的魅力,从而更好地投身到体育锻炼中。教师可以通过体育运动,例如篮球运动或接力跑等等,对学生的思想进行道德培养和引导,加强学生精神塑造,强化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品格,使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当中更好地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习能力。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创设特定的体育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知识,加强体育技巧锻炼和思考,强化学生实践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当中提高自身的体育锻炼素养。例如在初中教学中部分学生喜欢长跑,教师可以通过长跑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分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对抗竞争,使学生能够在竞争和对抗当中,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体育教师也要在体育锻炼时,了解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保障学生在健康的身心素质下开展体育长跑锻炼,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个人身心素养健康的发展。
四、落实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当中积极渗透德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由于当前初中生核心素养不够成熟和完善,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知识引领和身体引导,体育教师要积极了解当前学生的道德素质。在体育教学当中渗透体育品德,引导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当中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将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的一种爱好,进行终身培养。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对体育态度的把握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当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渗透过程当中,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观念,不断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体育锻炼主动性,教师也要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强化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培养。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田径训练”的相关技巧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讲解,刘翔在参加奥运会的精彩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田径运动。并且了解刘翔为国争光的光荣事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观看当中增强自身的爱国情怀和锻炼积极性,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习惯采用练习室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培养,由于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应当以提高學生的学习热情为前提,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体育技能。
参考文献
[1]潘燕.新课程背景下极限飞盘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01):152.
[2]韩海峰.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体育“乐动会”教学方式的探索[J].才智,2019(23):186.
[3]陈娜.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157.
[4]周晓.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如何围绕核心素养打造初中体育新课堂[J].青少年体育,2019(02):54-55.
[5]屠鲁敏.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运动,2018(22):108-109.
(广西贺州市钟山县凤翔镇中学 54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