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本质观的教育学学科性质探析
2021-01-28张璟曾婷
张璟 曾婷
摘要: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关于教育学学科性质的争论不仅丰富了教育学的理论内涵,也不断完善着教育学的学科架构。但教育学界关于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讨论似乎从未跳出哲学和教育学的范畴。作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科学本质观出发为教育学定性是认识教育学的一个新途径。
关键词:科学本质;科学分类;教育学;学科性质
一、引言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围绕教育学学科性质的争论似乎一直没有停止。争论的焦点从最初的“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科学”,到“教育学是科学理论还是实践理论”“教育学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这些争论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教育学界对科学本质问题的模糊认识。是教育学相关领域学者就教育学问题论教育学学科性质的典型表现。
石中英教授在《教育的文化性格》一书中对教育问题及教育学问题进行了回顾性评述,并批判地分析了一些主要教育學流派对教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并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教育学是一门人文科学的论断。关于教育学究竟是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这一问题,可以跳出教育学和哲学的范畴,从科学本质及分类的角度进行探析。
二、科学的内涵及分类
1.科学词源及含义
从世界各国“科学”这一词汇的词源来看,早期的科学大多指代的是知识的意思。如梵语中科学指特殊的智慧;拉丁文中“Scienta”、英文中“Science”、法文中“Science”、意大利语“Scienza”、西班牙语中“Ciencia”都是知识的意思;德文中“Wissenschaft”主要是知识的意思;1897年以前,中文中的科学一词指称的是科举的学问,其现今的含义由“格致”来指称,为知识的意思。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一词来源于日本,日本在幕府和明治维新初期也是吸收中国文化而使用“格致”“格物”或“穷理”这类概念来指称科学技术。西周时懋于1874年在《明六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西方文化时,最先把“science”译为“科学”,他把“science”理解为“分科之学”,于是译为“科学”。 1897年,康有为编写的《日本书目志》中,列有《科学入门》和《科学之原理》两种篇目。“科学”一词就首次从日文引进中文。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字典《辞海》(1999年版)认为: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法国《百科全书》认为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前苏联《大百科全书》认为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
国内外权威文献中对科学定义的描述可归结为:科学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探索客观世界的活动,它是以正确反映客观事实及其规律为内容,并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出来的知识系统,是形成理论体系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称。它是一项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2.科学的分类
我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哲学家王星拱在《科学概论》一书中对科学分类体系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科学分类的二分法和三分法。其中二分法将科学的分支学科分为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三分法则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形式科学。这些分支中的每一个都包含各种专业的但相互重叠的科学学科,这些学科通常拥有自己的术语和专业知识。他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经验科学,因为它们的知识基于经验观察,并且能够由在相同条件下工作的其他研究人员检验其有效性。还有一些使用科学的紧密相关学科,例如工程学和医学,有时被称为应用科学。
三、教育学的学科属性
学界对于教育问题、教育现象和教育理论的研究不仅历史悠久,且覆盖面也在日益拓宽。在理论上已经形成的教育学科群已然证明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各级各类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占据总人口的比重日益攀升。国家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3.0万所,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2亿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732.0万人。此数据还不包括各级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和非学历教育学员,作为如此大规模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如果说支撑他的理论不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也是不合理的。
无论是在四大文明古国,还是在古希腊、古罗马,教育现象自诞生以来就已经深深地刻上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烙印。政治、经济和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但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则不受以上属性的影响,教育学在本质上有其固有的特点及规律。从教育学内容的来源分析,现代教育科学的内容既有思想家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辨,也有教育从业人员的经验总结,还有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和教育学家的实证研究和行动研究的结果。无论从科学的定义还是分类来看,教育学既不是科学主义者所认为的狭义的自然科学、也不是形式科学,而是融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属性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2]王星拱.科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3]叶澜,杨晓薇.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