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危废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2021-01-28
昌吉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环保局 新疆 昌吉 831109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区连续发生管理不善,渎职失职,偷排偷放、非法转移、处置危险废物造成一些地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员中毒、经济损失等现象,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昌吉高新区作为一个工业园区,辖区有1070家企业,随着高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和产生种类也越来越多,我们从园区9家危废重点监管企业选取两家具有代表性的昌吉市金茂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澳唯克涂料制造有限公司进行现场调研。昌吉市金茂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万吨醇酸涂料原料,该公司在运营中的危险废物主要为工艺过程产生的滤渣、有机废气吸附装置产生的废活性炭以及废导热油。新疆澳唯克涂料制造有限公司年产20000t涂料,主要产品为醇酸调和漆、防锈漆、防腐漆、工业磁漆、道路标线漆、乳胶漆及各类稀释剂,该公司在运营中的危险废物主要为产生的过滤机滤渣、废研磨填料、含有颜料(油漆)残余物的废弃包装物、有机废气吸附装置产生的废活性炭。经过实地走访座谈,结合日常监管情况,调取园区其他企业危废监管资料进行数据汇总分析,认为园区企业危险废物储存与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危险废物产生量少,种类单一,企业主要负责人不重视。高新区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明显呈现“小”“散”特征,在高新区的企业中,危废年产生量1吨以下的企业32家,占总调查数的91%,危险废物产生总量仅仅占5%,很多小微企业年产生量才几十、几百公斤,产生的种类多数为废活性炭、废滤布等,危害程度小,企业管理人员普遍不重视危废日常管理。
(二)危险废物处置渠道不畅,出路难。昌吉州周边处置危废企业分布在克拉玛依、五家渠和准东,每家企业能处置的危废种类有限且距离高新区较远,需要通过长途运输转移来缓解供需矛盾;危废处置企业普遍存在“店大欺客”心理,不仅不会主动服务中小企业,而且对小企业的主动联系也“爱理不理”,导致有些中小企业只能寻求第三方中介来签订处置合同,合同履行没有保障。
(三)危险废物处置价格居高不下,负担重。目前,市场上危险废物处置费用较高,有些在签订合同阶段另外收取上万元的服务费,有些几百公斤危险废物也要按吨收取处置费用和运输费用;由于处置难,处置费用收费随意性极大,个别种类的市场价远高于处置成本。尤其是,通过中介签订的合同还需要额外支付高昂的中介费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四)企业管理基础薄弱,能力差。部分企业对所产生的废弃物是否为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类别、如何处置管控等措施不甚了解;部分企业环保意识仍欠缺,将少量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环境隐患极大。部分企业危废储存间建设不按照国家标准,存在无围堰、或者未做防渗、防雨、防风、防暴晒等处理,或储存期限超过一年,储存场所相关标识未张贴或不符合要求,不设置专人进行管理,不建立相应的管理台账,危险废物辨识分类也不尽相同,不按管理要求定期进行备案转移。
二、原因分析
(一)领导干部环保意识还需增强。主要表现在一是部门之间存在工作推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基层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不力,统筹兼顾不到位。众所周知,具备一个健全的监管体制是做好危废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到目前为止高新区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一大堆问题丞待解决,距离建立健全监管体制还有很大差距。三是执法人员能力有限,对法律法规学习理解不到位,监管水平不够、工作经验不足、专业技术知识欠缺。
(二)监管体制不健全。危废管理是环保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州、市均有专门科室进行监管,我部门因人员限制,无法做到专人专管,监督管理存在一定盲区和漏洞,没有建立健全的监管体制。同时环保局执法人员多是2018年以后新入职,执法能力有限,专业技术知识不足,对法律法规把握和运用经验不够。
(三)企业守法自觉性有待加强。在危险废物管理工作中,企业守法是关键,发挥企业的主动性、自觉性,促进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昌吉高新区的产生危废的企业普遍存在“小”“散”现象,企业现场管理状况不尽人意,大部分企业的危废监管意识不到位,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较低,存在蒙混过关心理。
三、思考与建议
针对园区企业存在的环保意识薄弱,环保措施不强,对于危险废物存储和管理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如下:
(一)补强环保行业知识,提升环保队伍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学习,向州、市相关科室请教,做到学法、懂法、用法相结合,逐步提升部门人员的知识积累和办事效率。
(二)完善危废管理工作制度和流程。安排专人,利用好危废监督管理平台,指导企业及时录入各类信息,开展危废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环保监管措施,督促企业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严格依法处置危险废物。
(三)加强环保法律宣传。普及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和科普知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相关企业负责人的生态环保意识,企业的环境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使其依法承担“谁污染、谁治理”的法律责任,推动高新区形成节约资源、减少危废、综合利用的良好局面。
(四)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清洁生产。鼓励企业生产尽量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的原料代替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危险物的产生。
(五)建设规范化危废贮存场所。针对园区危废产生量小、分散、种类少,小微企业建设贮存设施单独处置成本高的特点,建议以高新区政府为主导建立统一的规范危废贮存场所,招商引资有经验的第三方管理单位统一管理,收集贮存小微企业危废并集中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合理降低危废运输和处置价格,企业不再直接监管,可有效避免企业监管责任缺失,降低环保部门监管成本,提升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