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现状及管理对策

2021-11-14邱胜群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危废设法危险废物

邱胜群

(广东省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中心,广东 广州 51038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如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升,各地区环境质量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获得了有力的支持。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仍存在不足之处,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设法进一步优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

1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现状

1.1 环境治理体系存在不足

在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中,环境治理体系能够发挥基础保障作用,但受到历史欠账多、起步晚等因素影响,我国在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方面仍存在不足,非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案件仍偶有出现。对比《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以发现,三者在衔接方面存在欠缺,由于同时存在企业运营期的监管与环评、排污许可制度和危废管理制度衔接不紧密等情况,部分企业环评文件存在危废源头识别不准确、管理措施不到位、系统评估缺失、纠错机制缺乏等问题,这对日常监管工作带来一定制约。由于尚未形成危废监管联防联控机制,各部门间的协作、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监管手段无法高效实现,这与不够明确的危废防治职责存在一定关联[1]。

1.2 危废污染机理特性不明

现阶段我国在危废特征污染物、赋存形态、具体含量等方面的研究存在欠缺,危废利用处置因此受到一定负面影响,无法结合危废处置特性、污染特性开展针对性处置。表1为2015-2019年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虽然表中的数据直观展示了危废产生量、综合利用量、处置量、贮存量,但由于危废处置去向无法由现有调查统计方法准确掌握,这使得相关部门无法较好地判断和监管危废处置处理方式的合理性。

表1 全国危险废物产生量(万吨)

1.3 科技支撑能力存在欠缺

现阶段,我国缺乏精准管控危废风险的理论体系,精准识别危废环境风险的理论和方法同样缺失,未统筹资源环境属性的现有分类体系无法较好地指导危废污染风险防控和循环处置。此外,危废区域缺乏协同调控机制、危废对经济的影响研究不足、缺乏先进的危废利用处置技术等情况在我国也较为常见,如我国危废防治长期依赖共性处置技术,这使得危废污染的能源转化利用、有价物质回收及协同处置多源废物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匹配危废特征的先进适用技术缺失带来的影响也需要得到重视。此外,我国还缺乏自然灾害、疫情等突发事件产生危废应急处置技术,这类不足同样需要设法化解[2]。

2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对策

2.1 健全危废污染防治制度体系

为优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需设法推进危废污染防治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具体可从四方面入手:第一,健全顶层设计。需加快《危废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危废名录》《危废鉴别标准》等法律法规及危废控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同时需做好危废鉴别程序完善、危废鉴别单位管理办法建设、危废鉴别机构规范;第二,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需聚焦危废环境影响评价,强化全环节监管,同时制定不同类别、不同行业危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规章的适用性、一致性、相容性也需要设法强化。对于各类项目建设,需做好过程监管,危废污染防治措施需严格遵循环评技术文件要求落实;第三,改革排污许可制度。需设法有机衔接排污许可制度与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固体废物排污许可管理的具体管控方法和内容需结合利用处置现状针对性确定,完成重点行业的管控指标和管理要求设计,环境监管需同时重点围绕产废排污单位展开[3]。

2.2 提升环境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

为解决危废污染机理特性不明问题,需设法提升环境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做好危废底数统计。需设法统一危废统计方法、口径、范围,代表性企业需结合重点行业进行筛选,以此明确危废产生、处置、利用情况,重点行业产废系数需由此按类别分析,做好对危废产生量的科学统计(图1为某城市2020年不同行业危废产生情况),可结合该调查结果针对性地开展危废产生量统计;第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危废专项整治行动应在各地进一步推进,如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垃圾焚烧飞灰综合整治,使铅蓄电池规范收集率、飞灰污染防治管理水平实现显著提升;第三,提升利用处置能力。应围绕危废产生、设施运行、利用处置能力等方面开展综合评估,优化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布局,健全危废处置体系。应聚焦多地区共同参与的危废集中处置区域合作探索,以此实现危废集中处置设施共享、跨省域协同规划,聚焦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废盐、废酸等利用处置难度较高的危废种类。

图1 某市不同行业危废产生情况(2020年)

2.3 开展先进技术研究

科技支撑能力欠缺对我国危废污染防治带来的制约较大,因此我国必须做好危废污染防治相关的先进技术研究,这一研究可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危废分类和管控理论研究。研究应围绕危废污染物指纹图谱、基质特性展开,科学分类危废利用处置特性,形成科学分类理论。积极开展危废循环污染物的环境效应与代谢传输机制研究,同时关注危废风险识别研究,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支持;第二,环境经济政策研究。需聚焦危废污染防治的经济效益、社会经济影响,为标准、政策优化提供依据,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与危废污染防治的深度融合;第三,研发危废污染利用处置技术。应聚焦应急技术和关键技术,如抗生素菌渣、废催化剂、废盐、废酸等危废的利用处置,重点行业、环境风险大的行业危废的无害化循环技术也应成为研究重点,同时聚焦应对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疫情等突发事件产生危废的应急处置;第四,做好工程示范。需做好危废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预处理等工程示范,电厂、钢铁企业等危废产生大户应成为示范重点,如开展危废高温熔融处理技术示范;第五,信息化技术研究和推广。关注危废污染防治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依托全国联网的危废管理系统,优化危废转移处置、申报登记等信息化功能,危废管理信息平台的智能化研究也需要设法推进,以此逐步打造具备跟踪、查询、定位、决策、预警等功能的全过程危废信息化监管体系。大数据技术也应成为研究重点,通过利用该技术的分析功能,对危废产生单位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分析,以此对危废流量进行实时追踪,同时设法衔接危废管理信息系统和排污许可证管理平台,互通共享的数据能够保证危废污染防治工作的更好开展,管理效率提升、管理目标实现也能够获得有力支持。

3 结论

综上所述,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提及的开展先进技术研究等内容,则直观展示了危废污染防治管理优化路径。为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议在各地积极开展危废污染防治的先进经验试点示范。

猜你喜欢

危废设法危险废物
三部委印发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
能源领域危废管理需走向精细化
表达
北控城市资源集团副总裁黄小山:我国危废处理市场高达数千亿元
为危险废物找个好归宿
浅谈我对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的一些认识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协同处置优势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