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译员自身出发探究联络口译工作进程的影响因素
——以某杂志拍摄现场口译经验为例

2021-01-28白如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消费导刊 2020年49期
关键词:译员联络口译

白如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一、联络口译工作

口译根据形式可分为连续口译、同声传译、联络口译、视译等不同类型。随着全球化浪潮和我国国际交流事业的不断发展,联络口译在工作中的应用也变得非常普遍。联络口译工作涉及到外事接待、广告拍摄、展会、会议等各个领域,其对于促进两国文化进一步交流、双方沟通谈判顺利进行、商业合作达成、工作任务圆满完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联络口译工作进程的影响因素

联络口译的同一译员在同一场合中负责两种语言方向口译的工作模式,决定了译员对于双方沟通交流走向、现场氛围、沟通结果以及工作进程的重要性。译员的输出内容是否准确决定了双方是否能及时毫无偏差的了解对方的意思,使交流顺利推进;译员适度的“显身”可以避免现场不必要的冲突,缓解工作氛围……从译员自身出发,对联络口译工作进程的影响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良好的身体状况

联络口译工作常常要求译员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工作,那么译员的身体状况势必十分重要。如果在工作前无法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确保良好的身体状况,可能会导致体力不支、注意力被分散,进而发生漏听、漏译、理解转换时间增加等情况,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工作进程。

以笔者为例,笔者负责每月杂志拍摄现场韩国摄影师与编辑、美编之间的口译工作。工作时间短则9个小时,长则12个小时,甚至更长。某次拍摄,笔者因为前一日工作到太晚没有休息好,导致当日状态不佳,甚至有些烦躁;再加上拍摄内容难度较大,拍摄过程中,笔者频频忘记摄影师的长句子内容,接收源语与输出目的语之间的间隔也因为反应慢而变长。在向编辑和美编传达摄影师所讲内容之时经常需要翻译到一半再向摄影师确认后半段的内容,曾有几次导致双方非常混乱;拍摄难度大,摄影师和编辑、美编之间又时不时的产生意见分歧,互不让步,笔者因身体状况无暇顾及双方情绪没有及时调停矛盾,摄影师中途还曾夺门而去。当日的拍摄不仅氛围压抑,进程也至少比预计晚了两个小时。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于联络译员来说,更是如此。平时多加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前一天,保证充分的休息;工作前补充足够的能量,开启元气满满的工作;利用好工作中的休息时间,调整自己的状态。尽量将自身身体状况对联络口译工作进程的影响缩减到最小,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有效的前期沟通准备

联络口译员通常是学习语言出身,背后没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加持。而在工作的时候,遇到某些领域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却是常有之事,这就要求译员在平常做好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做好前期的沟通准备工作,从而尽量减少在联络口译工作现场因为译员的前期沟通准备不充分而耗费太多时间,影响工作进程。

笔者负责拍摄现场的联络口译工作,除了平常会积累拍摄通用的词汇(톤,라이팅,리터칭,구성等)之外;由于每次拍摄的主题不同,还会在每次拍摄前根据主题去准备相应内容的词汇以及与主题相关的预设可能出现的内容,并且对于拍摄方案的任何问题都会与摄影师、编辑和美编积极沟通。但笔者也曾有过因为前期沟通准备工作问题影响拍片工作进程的经历。

某次拍摄的某张照片需要用到天空背景和作为地面的沙子,营造沙漠的感觉。摄影师认为由于是带产品拍摄,所以无法营造足够深的景深,拍出来很有可能不自然,并提出解决方案:일단 놓고 찍고 너무 이상하다 싶으면 제품을 찍고 배경에 합성하자.(先按照实景拍摄;如果很奇怪的话,就拍摄产品,然后在背景上合成)。笔者将该信息传达给了担当编辑和美编并且将摄影师的要求将背景照片文件传达给了摄影师。而拍摄当天,确认要拍摄产品合成的时候,摄影师却表示他现在没有办法进行,因为没有背景文件。经过笔者现场再次与摄影师确认,才了解到摄影师需要的背景文件是天空背景和地面沙子在一起的背景文件;而笔者传达给摄影师的却是天空背景文件。笔者现场再问美编要正确的背景文件时,美编则表示根本就没有这个文件。最后摄影师只能现场多次进行合成,原本只需要1个多小时的拍摄最终耗时2个半小时才完成。由于笔者错误的理解并且未与摄影师就背景进行二次确认,做好前期沟通准备工作,导致影响了工作进程。

对于联络译员来说,前期沟通准备工作不仅可以让自己提前了解工作内容并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更能就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并做好应对准备。充分、积极有效的前期沟通准备工作可以使联络口译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联络译员在工作之前一定要全面的了解工作需求,对于不理解或者有疑虑的地方一定要提前弄清楚,对于可能错误理解的部分也要追问明白,不能有到现场再说的想法。通过充分有效的前期沟通准备工作,减少对联络口译工作进程的影响。

(三)正确的角色认知

对于自身角色的认知,决定了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方向,译员也不例外。传统译员的形象通常是中立和透明的,决定了译员在翻译中要保持中立、公平和客观,不受个人感情色彩以及其它主观考虑改变源语内容。但对于联络译员来说,其不仅仅是信息复制者,更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信息把关、语言管控和协调沟通来影响整个沟通的走向和工作进程的关键人物。所以联络译员对于自身角色的正确认知对联络口译的工作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笔者最初在拍摄现场工作的时候,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翻译机器。双方的意思都原封不动传达到位,不加以评论和插嘴工作之外的任何事情,甚至于在双方因为互相不满导致现场火花四射的时候也依然不为所动。但是几次下来,笔者发现工作进行的并不是非常有效率。摄影师会为了说服编辑和美编而花费很多时间,甚至于会在编辑和美编已经同意的情况下再完成自己中意的版本拍摄供编辑和美编选择,当然基本做的都是无用功;现场工作氛围也因双方意见不合经常非常压抑。

后来,笔者觉得自己在工作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双方理解对方的意思,而是促使双方共同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作品。所以,笔者让自己参与到整个工作进程当中,在摄影师和编辑、美编之间充当协调者的角色,会过滤或者改变一些源语的内容避免尴尬的氛围;也会在恰当的时候引导双方;甚至会主动安慰摄影师等。比如摄影师因为对道具准备不满时讲出어이 없어,미치겠다,제대로 안하구만(无语,要疯了,真的是不好好做)等这些感叹词的时候,笔者通长都会一笑带过;而当编辑和美编因为选片长时间难以抉择之时,笔者会催促他们尽快做决定以缩短摄影师等待的时间,避免时间浪费;作为现场唯一一个不懂中文的摄影师却也是最重要的执行人,笔者会在他觉得自己孤立无援的时候主动安慰他、和他进行工作以外的交流,让他不至于因情绪而影响整个工作等。由于笔者对自己角色认知的变化,跟最初几次工作相比,之后的工作进程有明显提高。

作为联络口译现场唯一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人,作为双方沟通的桥梁,译员对自身的角色认知可以影响甚至左右双方交流的走向和结果。联络译员要认清自己不仅仅是一个“传声筒”,更是沟通者、信息的把关人、双方交流的参与者、活动的协调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弱化翻译、对交流进程进行干预、营造和谐的氛围,在工作过程中以目的为导向适时调整策略,有效推进工作进程。

(四)严谨的工作态度

不管是何种译员,最基础的要求都是最大程度准确翻译并传达源语的内容;而其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于联络译员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联络译员的工作具有即时性、双向性和交际性,如果译员的输出内容与源语有较大的出入抑或是错译,很有可能成为双方交流的阻碍因素影响工作进程,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双方达不到既定目的。

例如,笔者第一次作为联络译员参与杂志拍摄工作的时候,由于没有经验,就想着把这次拍摄单纯作为学习经验,而且拍摄现场会有懂中文的韩国摄影师的老板进行把关,就以比较随意的态度去工作了。当天在拍摄现场,有很多次摄影师省略主语的句子,笔者在一知半解没有确认的情况下就直接将内容翻译给编辑和美编,导致拍摄方向因笔者的问题朝着双方都不太满意的方向进行之后再调整,耽误了工作进程。

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是何种情况,只要是参与到联络口译的工作中,译员就应该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译员要在核实清楚源语的情况下再进行翻译输出,不能有大概差不多就行的想法,也不能凭自己的想法主观臆断并输出内容。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保证高质量的输出内容,减少对工作进程不必要的影响。

三、结语

由于不同国家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对联络口译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从译员自身出发,找出影响联络口译工作进程的因素并从这些因素下手寻求对策,不仅对于译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可减少或避免因不必要的因素而造成的口译工作进程滞后等问题,为促进联络口译工作更高效、顺利进行作出一定的贡献。

猜你喜欢

译员联络口译
让人大代表联络站不止于“联络”
近Hermite流形上联络的关系
会议口译中译员的译前准备研究——一项基于上海译员的问卷调查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口译中的“陷阱”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