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的优化研究

2021-01-28吕姗姗沃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万泰文化

消费导刊 2020年49期
关键词:福利制度薪资福利

吕姗姗 沃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万泰文化

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呈现出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除了国有企业以外,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如初生的笋一般开始冒头并茁壮成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民营企业大概有1000多万家,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民营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企业的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制度也越来越重要。

一、民营企业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的意义和关系

绩效管理即绩效考核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为了使员工完成工作目标,参与并制定的具有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结果以及绩效目标的一个企业管理体系,绩效考核管理的目的就是提升企业、部门或个人的业绩,实现企业工作内容的高效执行,绩效管理是民营企业管理者常用的较为有效的管理手段。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薪酬管理包括薪酬的体系设计和薪酬的日常管理两个部分,薪酬又包括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两个分类,薪酬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对员工薪酬策略、薪酬支付、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等进行合理化分配和调整,是为企业发展目标所服务的。

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一定是同时存在的,并且两者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绩效管理往往是薪酬管理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企业的部门或个人业绩直接与薪酬挂钩,企业的薪酬管理可以通过绩效管理来实现合理化分配,使员工形成一种多劳多得的良性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薪酬管理又是绩效管理顺利实行的驱动力,没有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也就很难实现管理目标,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刺激员工的工作热情,实现民营企业工作进行的高效性,推动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要完善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需要企业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较为复杂,其中包括员工的考核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以及考勤制度等,这都需要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根据公司情况制定详细的绩效管理方案,并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和落实到位,保证员工绩效的管理准确。管理人员应当积极与公司各部门进行交流,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实现科学高效化的绩效管理。此外,民营企业的工作内容一般都是各部门相互配合进行,工作具有一定的衔接性,一个部门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影响所有员工的业绩。因此,绩效管理制度还应该将责任落实到位,奖罚分明,保证每一个员工的利益,才能确保绩效管理制度的正确实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1]。

(二)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交流

为了保证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企业的绩效管理人员应当积极与各部门员工进行交流。了解每一项工作的工作难度、工作效率以及员工的工作压力等,才能使绩效管理制度契合企业员工,实现合理化管理。还要通过绩效管理来保证员工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各部门建立工作目标,团队工作人员之间增加交流,增强凝聚力,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定期开展宣传会议,宣传企业的文化和一个阶段的战略目标,在会议上允许员工之间相互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员工的意见为基础适当调整绩效管理制度,实现民主化、人性化管理,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使绩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证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三)实行多样化绩效考核机制

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不应当只局限在业绩的考核,还应该跟员工的思想和精神挂钩,实行多样化的绩效考核机制,从多个角度实现对员工的激励,激励不应当只包括物质上的激励还应当包括精神激励。根据不同工作的内容不同以及不同员工放入个性能力不同设置考核机制。例如,设置不同岗位调动考核,允许员工通过考核来调换自己喜欢的岗位,还可以通过考核了解不同员工的潜力和能力优势,适当对岗位进行调整。在面对两个或多个员工同时考核一个岗位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竞争激发员工的能力和潜力。对于不喜欢挑战和竞争的员工,可以设置积分制考核管理,根据工龄和业绩来进行积分的累积,进而实现升职,激励不同类型员工同企业共同成长,培养优秀人才,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做好打算[2]。

三、民营企业薪酬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薪酬管理制度

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是绩效制度能否正确推行的关键,应当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薪酬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化的薪酬管理体系。薪酬管理要注意合理化的薪资标准,根据同行业的薪资标准和企业本身的发展情况制定不同等级的薪酬,保证在现有人才不流失的情况下吸收更多专业人才。薪酬管理制度也离不开专业的管理团队,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保证薪酬管理工作有序、准确的进行,避免因薪资问题打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管理人员在对薪资进行调整时,也应和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确保调整薪资的合理化。对薪资管理的激励机制进行创新和改革,例如,适当提高核心技术人员的工资标准,激发核心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对业优秀员工除了提高薪资的奖励以外,增加非经济性薪酬的奖励,有效提高基层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根据绩效管理的考核机制对不同员工的薪酬进行实时调整,时刻保证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相互依存相互配合,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福利制度体系

民营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应当建立起科学的福利制度体系,对现有的福利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和改革。民营企业的福利制度是薪酬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实行福利制度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质量。福利根据社会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共福利、个人福利、组织内公共福利以及生活福利等,公共福利即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女性生育险等;个人福利指工作上的交通补助以及餐饮补助等;组织内公共福利包括员工集体旅游以及节假日集体补助等;生活福利指的是为员工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咨询以及贷款担保等福利。民营企业的福利体系应当从以上几种福利制度进行完善,保证员工的福利待遇。此外,对于工作上做出巨大贡献的员工应当给予额外的福利奖励,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和谐发展。

(三)实现多样化薪酬管理

民营企业应当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薪酬管理方式,实现多样化薪酬管理。例如,在日常薪酬管理中,实行奖惩机制,对于日常员工工作内容的失误和日常考勤中的迟到早退等现象,制定详细的扣薪条例,规范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适当调整底薪,设置满勤奖,对于一个月内没有出现无故旷工以及迟到早退的员工给予满勤奖奖金,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设置工资分级制度,根据员工绩效将员工分为三个等级,分别设置不同的底薪标准,将绩效直接与工资挂钩,刺激员工提升自身工作能力,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薪资等级的提升。此外,除了基础工资还应当设置“额外提成”,对超出自己工作量的员工给予额外薪资奖励,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薪酬管理的设计和日常管理应当保证绝对的准确,保证薪酬管理的公平化,加强对薪资预算、薪资结构以及薪资构成的管理,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制度,两者直接影响着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由本文分析可知,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种关系。要想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就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制度进行优化。

猜你喜欢

福利制度薪资福利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没有福利制度的经济增长局限:韩国的经验
关于国有企业报酬与福利制度研究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清明雨
中国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