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师跨界整合力培育的实效路径

2021-01-28任志远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39期
关键词:跨界育人思政

任志远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多元文化入局、职业环境变化、现代化进程提速等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纪观等形成的思想冲击,这已非传统领域的旧有知识建构所能解决。当代建构主义、教育心理学等或可提供些借鉴依据,有助于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导向,运用一切有利条件,实现全方位多渠道的“立德树人、内推外合”培育体系。

一、影响因素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学习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参与某个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内化有关的知识,掌握有关的工具。¹因此,高校“思政课”学习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合力构建内化知识、提升能力的培育体系。结合问卷网871人的 “您觉得影响´思政课´教学跨界整合的最主要因素是”调查,36.85%的学生选择职业发展差异,28.93%的选择学科专业不同,19.17%的选择学生整体喜好,课题组据此提出了“教材、教育者、受教育者、用人需求、环境”五大因素进行探讨。

1.教材。不同于一般书籍,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系统的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而“思政课”教材又不同于其他教材,它是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编写领导小组领导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重点工程教材。这就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思想性、政治性。同时,它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反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也明确了跨界整合力培育体系的终极目标。

2.教育者。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重要使命。当下承担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既有坚守着主阵地的“思政课”教师,又有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毕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只靠一部分人就能做好做实的。近年来,国家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教师。唯有提升“思政课”教师跨界整合力在内的综合素质,才能发挥好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才能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3.受教育者。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又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有效地组织教学。怎样提升受教育者学习效果,这是跨界整合力培育体系的重要体现。当代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赋予信息以意义,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因此,受教育者个体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诸多因素,都会对“思政课”教学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另外,受教育者群体也可能因来自不同的种族、地域或家庭,它们之间的差异也会影响个体行为方式,影响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进而影响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建构活动。

4.用人需求。特指未来学生毕业可能进入的行业需求,是未来独立于世的重要平台,会对未来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在国家大力宣传、鼓励就业创业的形势下,各高校加强了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论证,冀望通过科学设计、精准施教,提升就业创业竞争力。因此,行业标准、用人需求、企业文化等,逐步进入到高校人才培养调研中。办好“思政课”,也是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环境。这里的环境并不局限于教学环境,更多强调国家环境、社会环境、行业环境等等。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中,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这就解释了:为何事实上学生往往难以灵活应用在学校中获得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难以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众所周知的孟母三迁,也清楚告知人们:环境因素对于受教育者成长成才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国家,都应成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一环,也是跨界整合力培育体系的最有力支撑。

二、路径探索

课题组结合多年实践,围绕“教师与学生”、“思政与专业”、“教学与考核”等界限寻找突破口,通过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四位一体”共建,实现“思政”教师主动跨界,向外整合资源的“内推外合”的联动培育探索。

(一)以道明理,创新体制保障

充分发挥道路制度优势,向全世界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道理,并以体制创新、实际行动落到实处。这两年来,国家明显加大了对思政工作的关注力度,提出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思政课程创新要求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通过加大社会媒体宣传、社会管理机制改革,在今年的抗击疫情、抗洪救灾等国际现实对比中,很好的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这些为高校“思政”教师跨界整合力培育体系构建创新体制保障,营造一种全社会全时空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以例析事,跨越行业边界

随着社会分工细分、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不得不务实,将大量的精力投放到显性有助于就业的专业学习上。面对这种趋势,高校“思政”教师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质,主动跨越行业边界,了解职业素质需求,将相关案例整合进具体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服务。这种跨界既不是停留在意识上,也不是要所有“思政课”教师去企业工厂,而是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专业特点,制定跨界整合的可行方案。

除了尝试获取直接经验,我们可通过与专业教师、辅导员密切沟通,有的放矢,增强间接经验的学习交流获取能力。“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方法。毋庸置疑,专业教师、辅导员对于学生专业学习的关注,要强于“思政”教师。经过日积月累产生的间接经验,更是经历了实践-理论-实践,不断循环论证。而我们不是要简单复制,是要以“思政”视角,去对比发现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以精巧设计去引导、以精选实例去影响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三)以评引人,重构考核机制

随着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旧有的人才考核机制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到了改革的时候。依据人的需求理论,改革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学生能否通过努力达到预期、取决于获得成绩后是否得到奖励、取决于奖励是否满足个人需求。坚持知行合一原则,调动学生积极性,创新考核体系,倒逼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再设计,不断改善教学状况,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经过多年反复实践,我们发现“不忘初心,回归本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让考核机制贴近人才培养实际需求、贴近国家社会发展趋势、贴近解决问题应变能力。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的统一,即从唯理论考试到日常考勤作业测试、课堂表现、结课考试的转变;二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突出创新性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即思想认识由显性口号到心灵净化、作业测试过程由单枪匹马到通力合作、成果展示由平面单一到立体多样等转变;三是多元化评价相融合,突出全面客观的反映立德树人的真实面貌,即由教师单评到教师、辅导员、学生乃至社会综合评价的跨越等。这既增强了考核机制的客观性、公平性,又提升了透明度、灵活性,颇受广大学生的认可。

(四)以情感人,打破师生之界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角色比较单一,在知识、技能和道德等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更多着力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学习、教学设计、组织督促等教育服务。师生传统的心理边界在坚守道德与法律底线的前提下,顺势融合,打破固有边界。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弗兰德斯(N.A.Flanders) 互动分析研究表明:教师多采用间接的教学行为,包含接受感情、称赞或鼓励、提问等,有助于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和学业成绩的提高。这对于“思政”教师主动拉近师生距离,有不小的启发。一是坚守教学主阵地,走下讲台,增加师生互动频率,在探讨中施加影响;二是既于课间面对面交流,又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微信、QQ、抖音等交流平台,推进全时空育人。三是始终秉持一颗仁爱之心,借助现实与虚拟平台,用真挚情感、个人魅力去传输一种人性关怀,潜移默化的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纪观等产生正向影响。

总之,只要高校“思政”教师积极坚持跨界整合力培育这样的有益创新,伴随国家、社会各方支持度的上升,必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跨界育人思政
跨界
跨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