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与多样化需求的实践教学建设

2021-01-28

科技视界 2020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学校课程

陈 丹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进步,我国教育也逐渐向着多样化实践教育的方向转变。国家对当前教育课程的结构,教材的编写和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课程管理从一级到多级;教材编写从一纲到一纲多本,教育方式的评价也从一元到多元,这一教育体系的转变过程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工程。实践性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构建多样化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大学教育如何能够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使得学校课程和教学成果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服务,这是我们作为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

1 多样化实践教学理念的形成

多样化教学理念的特点就是要求以实践为中心,学校在教学活动前其教学理念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学实践的必然规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出坚实的平台。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城市和农村之间教育资源并不匹配,大学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学生在其原有的教育环境中个人的基础学历,个性成长发展不均,学业水平参差不齐。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和统一的教学评价模式,并不能应对这些严峻的挑战,因此,新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确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思想,实现对课堂弹性化管理,为学生多样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积极搭建出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从课程的层次上来讲,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将单一的教学考评方式向多样化考核模式转变。因此,学校在日常教学管理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在现代多样化,经济和社会条件下,不同家庭对于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在尊重学生原有的教育环境,个性特长,基础学历之间的差异,实施个性化需求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多样化发展的教学理念。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出一条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成长道路,也为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确立新的方向。

2 多样化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目标

普通的大学教育应以学生终身发展作为基础,在设立课程时,应精心挑选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性专业内容,增强学生参与到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过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将知识与经验,相互联系的能力,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的创新与实践活动。还需要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社会实践的多样化相结合,构建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综合性课堂。还需要构建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着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确立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通过加强管理优化学校教学特色,主动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示范性和多样化发展特色的现代大学。

3 探究与多样化实践教学的实施

3.1 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

在课程编排与教学进度设置时,有意识的设置集中实践教学的时间段,将技能培训与创新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独立于日常教学活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可以由课堂教学;指导实践;自主实践;社会实践四个部分组成。学校积极开发具备训练、创新的实践培训项目,保证学生在每个学期中,都会有一门或几门课程开展相对应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将实验、学习、研究等活动结合起来,将课堂中学到的理论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终身受用。

3.2 利用校外实习基地,产学合作,开展项目教学

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更加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向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加各类学科知识竞赛,将参加竞赛作为鼓励学生自我创新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个人实践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注重社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配合,加深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将封闭式的学校教育转化为开放式的教育,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个人积极的发展。做到在课堂活动中,学习理论知识,在实验活动中学习技力,在社会中学习技能。时刻强化国内外之间的学术交流,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课堂活动中,积极教学方法。时刻以学生为学习的主题,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将课堂引入社会,将社会对入课堂,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管理模式,开拓产学结合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运行制度。对原有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整理和完善,建立起一套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和教学的管理规章制度。

3.3 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制定多层次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使课程体系、结构和课堂内容之间形成合力,就需要以整体优化为原则,将重基础、增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针对专业的特点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优化组合和资源整合,将一些陈旧的课程进行重组和修改,加强对学生计算机技术和外语能力的培养。放弃传统教育中陈旧的思想内容和过时的培养方案,让学生在大学学习的生活中,不但要学习与自己专业息息相关的知识,还要努力拓展自己知识的广度,因此,学校在开展新的培养人才的专业课程时,进行多层次人才培养。在专业课中,设置学科前沿课程、跨学科课程、综合性课程等各类学生素质的培养课程,还需要加强选修课的比例,将先进的学习发展理念和方法教授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课程的具体安排上,可以将技术、技能这类的课程着重集中在一个学段内,将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分别按照基础知识和提高理论两个部分安排在两个不同的学段内,职业素质类的课程就需要结合学生现阶段的素质分解在各个学段之内,有计划地开展学段课程。当学生处在学习系统课程这个阶段时,灵活采取“职业模拟”的教学模式,实现技术技能及职业发展能力的全面培养。

重视课外技能培训和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校企联合,有效地提高学校培训基地的质量。在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不断扩大培训基地的内部设置,增加各类知名企业的数量,形成具有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基地。帮助学生学会用自身所学的知识解决实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为学生提供自主创新和研究的平台,突出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培养,走多样化、重创新的培养之路,给学生更多更加丰富的选择,推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乐于钻研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发展,对乐于动手的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成为应用型人才。

3.4 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

将课内和课外知识联系起来,合理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加强系统学习管理,注重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在设置教学目标上注重强调智力发展和技能的活动,在专业课程上追求知识价值,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方式和教学思维的改变与革新,积极缩小经济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对于学生实践课程的考核可以由实践活动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分块考核,再加上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结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学习能力。

4 结语

培养创新型的现代化人才,必须树立科学培养意识,将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相统一,坚持将课堂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协调发展。通过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意识的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将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转变为以增长经验和个人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导向,使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学校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学校推介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