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旅游公路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2021-01-28赵金生阿勒泰公路管理局

消费导刊 2020年39期
关键词:道路公路旅游

赵金生 阿勒泰公路管理局

前言:自驾游在国外早已普及,而我国虽然也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这种旅游方式其实也仅仅属于发展初期,各方面软硬件的宣传、设备也都不是很完善,很多公路上的景观环境都未被开发,缺少相关规划和设计,也因为相关的服务未被合理的应用,很容易造成对景观的污染。可以借鉴国外的发展历程,结合我们的国情对旅游公路进行改造、规划。

一、国外旅游公路发展模式

因为欧美国家有着地广人稀的特点,人们的出行大多都会选择汽车,私家车被广泛使用,这些特点就促成了旅游公路的演变,使其达到快速的发展。更多的风景道路和公园大道以及旅游公路随之形成。

(一)在美国,旅游公路的概念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旅游公路系统。在美国的旅游公路的发展初期,美国的公园大道在汽车出现的时候,机动车专用车道被其占用,公园大道变成了没有步行车道的行车道路,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空间,使公园大道演变成了可以娱乐的户外观光大道。发展中期,美国又将道路区域延伸,相关政府也在推进各类风景道路的开发建造以及运营管理工作。风景道路建设中主要专注与文化和生态以及景观的维护,并且提出了相关的管理措施。美国旅游道路发展的后期,政府将文化、自然、历史、休闲和考古资源投入的旅游公路的建设中去,并且专门成立项目,将各类道路纳入国家旅游道路系统中,统一管理。

(二)澳大利亚,因为需求小,没有更多的关注道路的维护,大多道路开始荒废无人管理,无法像美国一样发展旅游公路,但澳大利亚提出了服务导向型的旅游公路,像著名的Queensl and Heritage Trails。澳大利亚人为各类主题的路线以及相关花费、停留地点等因素建议信息导入到国家旅游标示系统中,将旅游的灵活性展现的淋漓尽致。旅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更改行程路线,并且在系统中随时查看相关路线设计、旅途花销以及旅游公路的特征。澳大利亚人利用服务导向带动了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提升了各地的基础设施以及道路的安全。

(三)德国第一条旅游路线是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葡萄酒之路,这条长度为85公里的道路直接可以穿越普法尔茨的葡萄酒生产区。德国将酒庄与旅游公路相结合,通过合作策划宣传营销的方式,形成了葡萄酒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以葡萄酒生产地的特色吸引更多的旅客,旅客体验观光葡萄酒庄时又会产生消费,两者产生了集聚效应,使这条公路更具专业性、规模化,产生特色效应,改善公路周边经济。

(四)南非采用的是合作的方式,与当地的商人、企业和手艺人进行合作营销。为了解决改善贫困区域,给贫困区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非洲利用旅游平台,设立工作点,再由参与者和工作人员共同管理规划旅游路线。利用旅游产业带动各地的经济发展。

二、国外旅游公路的发展启示

总结国外各地的旅游公路发展路径,可以得出各国的发展思路。德国的发展重点在于经济发展,利用旅游公路的便捷性,形成聚集效应,从而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澳大利亚的发展重点在于服务,为旅游公路上的旅客提供具有差异、多元的服务,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吸引更多的旅客;美国注重的是管理,将旅游公路相关问题纳入管理体系中,将开发和管理都规范化,促进旅游公路的良性发展;南非,由于贫困区域较多,通过各地的合作,提出让大众与旅游业共同发展的指导思路,尽可能的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以上几点都可以成为我国旅游公路发展的借鉴之处。虽然各国模式不同,情况不同,但各国目的都相同,不仅是为了发展旅游公路,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还可以运用各地优势带动经济发展。

三、我国旅游现状

我国拥有很多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历史文明估计,可以说是旅游资源及其丰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会选择旅游,在2008年全国的旅游业收入达到了约1.17亿元旅游人数为17亿人口,而在2015年全国旅游行业的收入已经到达4亿元,旅游总人数40亿人。可见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之快,但其实于我国经济发展相比,数据并不客观,在国际上也不具竞争力。随着我国私家车的数量增多,相信自驾游必然会占据旅游行业一大部分比重,所以如何发展壮大旅游公路也是相关部门应该关注的重点。

四、发展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强化的管理。在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和加强宏观管理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必须加强管理,转变管理机制,政企分开,取消特权和保护,逐步把民间资金和外资引入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旅行社建设中,推动旅游企业进入市场,使其真正成为市场机制下的个体经营者和自负盈亏的经营者,提高其参与市场的绩效核心竞争力,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工作制度,提高企业和相关人员的工作质量,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旅游业高发展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旅游产品的卖点和丰富的游客。加强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加强旅行社准入机制建设,是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中国旅游业要打破国家垄断格局,扩大开放范围,加大旅游资源投入和旅行社建设开放力度,建立有序竞争机制,注入民间资金和外资,与国内外信誉好、业务实力强的旅游相关企业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或利用民间资金,利用外资设立合资、独资旅行社,利用其他旅游相关企业的网络渠道,不断拓展客源,也可以开辟合理有效的竞争机制,促进旅游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要加强旅游宣传。各级政府可以从税收中拨出部分资金,也可以向旅游企业和相关企业收取一定的宣传费,以便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持续地向来源国广泛宣传,从而激发客源国公民的旅游愿望,积极吸引游客。二是高度重视安全。近年来,我国旅游人数迅速增长。节假日期间,部分景区、景点接待能力有限,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旅游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建立并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制定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三是提高旅游商品质量。总体上,我国旅游商品已发展成为15大类、约5万个品种的商品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品种老、颜色单一、质量低、创新能力弱等特点,难以进入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旅游商品质量,要建立旅游商品研究机构和生产基地,提高旅游产品的研究创新能力和开发能力,不断丰富旅游商品的质量和品种,促进我国旅游商品市场的蓬勃发展。

五、促进旅游公路发展的意见

进近年来,国家将“旅游公路”、“绿色公路”、“旅游风景道”的概念反复在旅游局和交通运输部强调。在公路的策划、设计、建设、运营中统一结合公路的环境要素,建设出更多的质量好、安全系数高的、降低能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多功能服务性旅游公路。公路上可以展示各地特色,将生态景观、历史文化、文明古迹、民族习俗等要素运用到公路建设中,并且专注提升旅游道路的服务性。今后我国旅游公路建设应坚持“一个中心”、“四个结合”和“五个转变”。其中,“一个中心”是指支持和服务全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中心:“四个结合”是指旅游公路的建设和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产业发展的新要求相结合,旅游资源开发的新路径,旅游者日益增长的新需求。“五个转变”是指未来旅游公路建设由简单向全面转变旅游交通功能向综合考场沿线资源特色转变,将公路的单一功能转变成多功能公路,使公路不仅仅为行车提供方便,更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活动观光空间。

(一)旅游业与交通部的合作已经是我国的发展方向,应该尽早的建立相关组织协调机构,制定制度做好设计。联合国家多个部门一同协作,将旅游、环保、林业、文物、交通等部门专门成立协作机构进行管理,参考美国风景公园大道的管理评定标准,尽快制定出符合我国本土国情的规范细则,建设示范工程,并且尽快的将试点工程经验以及管理明细推广到各地。

(二)建设旅游道路之前,首先要先明确公路的建设模式以及标准。公路的建设不仅要成为国家级别的交通线,沿路还要具备更加丰富的生态资源保护,可以通过建造“风情小镇”、“汽车营地”、“特色村寨”、“绿道系统”来完善交通服务设施,将交通、旅游、产业、扶贫等等多方面目标相结合,发展旅游公路,保护生态平衡,推动产业经济发展。

(三)建设维护中要加强旅游公路相关服务设施。当前,我国的旅游公路沿线的服务设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其规模、形式和内容也都是不相同的,一直在探索开发中。此文章认为,沿线的服务设施可以通过设立景观休闲区、港湾停车区以及汽车驿站的形式来体现。景观休闲区域需要有较大的空地,并且具备休息、停留、拍照、赏景、如厕等功能;港湾停车区则需要满足临时停车、公交车进站和短暂观赏景色的要求;汽车驿站需要考虑结合景色和景区的特色,可以仿造周边村庄的建造形式,满足住宿、餐饮、娱乐医疗、救援、汽车维修、购物等生活需求,提供特色服务,展示周边沿线的饮食、服装、文化等资源,从而带动村镇的建设与经济发展。

(四)将交通设施与旅游设施相结合,可以通过交通、旅游标示已经风景标示来展示,将旅游公路信息化、智能化。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做法,收集、发布更多真实的出行信息,方便指引旅客安全出行,绿色出行。建议建设全覆盖WIFI,方便旅客通过智能手机APP等高科技产品了解道路信息,形成一个全智能的旅游服务系统。

(五)旅游公路建设中,要秉承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思维模式,循环利用、生态环保、节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交通设施对其进行改造,因地制宜。

(六)旅游公路建设中资金筹措问题也是比较困难的,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借助交通和旅游的融合机遇,向国家开放银行申请低利率的贷款。国家个合作部门可以设立专属资金,专门用于道路的建造和维护。加大各地方政府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寻求交通、旅游集团的融资建议。还可以通过沿线土地开发、广告收益、景点开发、旅游服务设施等运营手段吸取社会资本,共同建设旅游公路。

结束语:总之,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市场准入机制、企业运行机制、竞争发展机制,有效解决了边远地区旅游公路基础设施资金巨大需求与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使我国旅游公路进入健康的发展轨道中去。

猜你喜欢

道路公路旅游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公路断想
旅游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