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环境效益的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评价

2021-01-28王丽婉华北电力大学

消费导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环境效益保有量排放量

王丽婉 华北电力大学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1]。2020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417万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充电设施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截至2020年5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30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超过55万台,私人充电桩保有量超过75万台。在充电桩发展速度和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相匹配之前,充电桩保有量将会持续、快速增加。

充电桩保有量不断提升对推广新能源汽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负担。一方面充电桩保有量的增长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造成了来自汽车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充电桩在生产、建设、运营、报废回收阶段造成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2]。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主任张帆预测,到2035年,我国公共充电设施将超过500万台,私人充电桩超过5000万台。政府及社会各方有必要从环境效益的角度,对不同种类的公共充电桩进行评价。

因此,本文将从环境效益的角度对不同种类的公共充电桩进行生产、运营、回收三个阶段的评价,为未来建设充电设施提供合理的建议。

二、公共充电桩

目前充电桩按照服务对象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公共充电桩、专用充电桩和自用充电桩。公共充电桩由政府机关等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机构建设,安装在相对开放的区域,服务对象面向所有社会车辆,例如公共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共充电桩主要包括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

交流充电桩具有小电流、桩体较小、安装灵活的特点,接入交流电压220V,充电功率有7kw和40kw,充电时间一般在6-10个小时,适用于小型新能源乘用车等。截至2020年5月底,公共充电桩中交流充电桩占比约58.4%。未来交流充电桩仍是公共充电桩的主流。

直流充电桩具有大电流、短时间内充电量较大、桩体较大的特点,接入380V三相电压,常见充电功率在60-90kw之间,充电时间在一般在1-2个小时。直流充电桩适用于电动公交车、混合动力公交车、电动出租车等具有临时性、快速直流充电需求的情况。截至2020年5月底,公共充电桩中直流充电桩占比约41.6%。随着技术发展,未来大功率快充将会提升占比。

三、基于不同阶段的公共充电设施环境效益评价

(一)生产阶段

交流充电桩由壳体、插座、插头、连接器、安全防护装置等组成,主要由钢、铁、铜、铝和橡胶制成,重量一般在30-50kg,钢铁占比达80%以上,本阶段主要分析钢铁的能耗和碳排放[3][4]。在生产阶段,交流充电桩耗能约21.2kgce,CO2排放量约为54.6kg。相比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还包括变压器、电源模块等,重量一般在200-250kg。在生产阶段,直流充电桩耗能约97.4kgce,CO2排放量约为250.8kg。

(二)运营阶段

本阶段仅考虑充电时造成的电力损耗。交流和直流充电桩在充电时的电力损耗率分别为12%和7%左右。考虑到两种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分别为8年和10年,服务率在10%-15%之间,在整个寿命周期内交流和直流充电桩的耗能分别约为2400kgce和105600kgce,CO2排放量分别约为5982kg和263208kg。

(三)回收阶段

充电桩在报废回收阶段主要是对其成分中的金属进行回收,钢、铁、铜、铝等的回收率在90%左右。在回收阶段,交流充电桩的耗能约为14.38kgce,CO2排放量约为35.8kg,直流充电桩的耗能约为82.7kgce,CO2排放量约为206.1kg。

综上所述,直流充电桩在生产、运营及回收阶段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都远远高于交流充电桩。

四、结论

本文从环境效益的角度对在寿命周期内不同种类的公共充电桩进行了评价。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在未来建设公共充电桩时,政府应保持交流充电桩较高的占比,在选址布局时因地制宜,提高公共充电桩的服务率。另外,政府应鼓励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研发,减少运营阶段的电力损耗。

猜你喜欢

环境效益保有量排放量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亿辆,新能源汽车占比2.90%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对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对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南通市区公园园林植物群落环境效益分析
农村生物质气化供暖经济和环境效益浅析
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Ⅱ部分)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Ⅰ部分)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环境效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