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论与《诗经·小雅》的关系研究
2021-01-28张诏宣祁国宏
张诏宣 祁国宏
(北方民族大学文传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21)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中表现,《诗经》是经孔子整理的诗歌集,孔子对于文学的看法离不开其对《诗经》的认知,孔子的文学思想又影响着他删诗的标准。
一、《论语》文论的立论基础
中国社会和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重要变化,这种变化持续影响了此后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历程长达两千多年且至今仍在继续。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孔子。孔子的文化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价值取向与基本格局的奠基石,而《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门人弟子的言语行事,因此,孔子文论主要凝聚在《论语》之中,同时《论语》也体现其文论的立论基础。
(一)关注现实人生
《诗经》作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其中的诗歌大都表现人们现世人生的喜怒哀乐,同为儒家经典,《论语》中也有“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①的观点,孔子把对鬼神敬而远之、将精力关注于现实人生视为“知”,并且将这种思想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已经开始摆脱鬼神观的束缚,注意到现世的人生,在孔子的观念中,现世生活的幸福远比虚无缥缈的鬼神更加重要,作为一个想要改变动荡现实的有志之士,与其去寻求鬼神的庇佑,不如关注民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鬼神无法证实它的有无,也不去言论它的存在的看法和对待方法,体现了他强烈的现实主义的色彩,关注现世人生。
(二)不探讨人的天性与自然规律
《诗经》中有为数不少的物候诗,这些物候诗描述自然规律却不讨论自然规律,只是将其作为生活的经验与农耕相关的知识,体现在《论语》中就是对后天努力的认可与对自然规律的沉默。“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②可见比起先天的天分与天性,孔子更注重后天的培养,认为人可以通过努力达到仅凭天分达不到的高度。这也是孔子关注现实人生的一个表现。且《论语》中提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③即尽人事然后听天命,但更注重个人的努力,要努力生活,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一切,然后对于结果要平静接受。对于人性,《论语》最有名的论述当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④孔子认为,人最初的性情本是相近的,但因为习染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便相距悬殊了。由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人的后天教育与环境的感染比天性对人的影响更大,因此,与其耗费心神去探讨相近的天性,孔子更倾向于有心去改变后天的教育,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现状,从而达到教化的作用,使人成为更好地自己。
(三)不谈人的来世
《诗经》中的作品很少谈及死后,部分涉及死亡的诗歌也是从强调享受生活的角度出发,与之对应的是《论语》中孔子认为“未知生,焉知死”⑤,即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懂得死呢?所以孔子的精力几乎都放到关注有限的生命之中,对于死亡以及人的来世绝口不提,这既是孔子希望人们集中精力改变现世人生的状态,也出于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的人生准则。孔子对生命的努力和对未知事物的谨慎促成孔子对于人的来世保持沉默的态度。
二、《论语》中的文论
基于《论语》的立论基础,其诞生了属于《论语》的文学思想,这些文学思想大都与《诗》有关,即可以用之来解读《诗》,也可以看出《论语》对于文学的态度。
(一)“兴观群怨”说
《论语》中的文论有二,首先是“兴观群怨”说。这个文论主要关注诗歌对现实的作用。“兴于诗”⑥强调了诗歌振奋人心的作用,他认为,诗使人振奋,礼使人在社会上立足,乐使人所学得以完成。在孔子的心中,诗的地位与礼乐平齐,都有对现实人生的积极作用。“不学诗,无以言”⑦则认为不学诗就不会说话,同样是在强调诗在人成长中的教化作用,诗是“群”的基础,使人能够融入社会群体中。由此可见“兴观群怨”说是从诗的社会功能上出发,但忽略了诗的审美意义。[3]
(二)“思无邪”
对“兴观群怨”说作补充的是“思无邪”。“《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语出《駉》:“思无邪,思马斯徂。”⑧在这首诗中,“思无邪”的意思是思虑没有邪曲。[2]孔子对这首诗进行了借用,来评价《诗经》思想纯正,这也成了后世大多数儒生对于诗的评判标准。“思无邪”也是从诗的社会功用上来论述的,要求诗歌的思想没有邪曲,能引发人积极向上的动力。
可见《论语》中的文论大多在讨论文学作品的社会功用,这也与后世文人要求“文以载道”的思想一脉相承。
三、小雅对《论语》文论的体现
孔子从先秦纷繁的诗歌中挑选出诗三百,孔子的思想和展现文人思想结晶的文论必然在他选诗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诗经》中,孔子思想、孔子文论与作品得到了完美的交融。
(一)《诗经·小雅》与“思无邪”
《诗经》作为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成为后世儒生作诗的典范并作为固定教材流传于世,其雅正的思想得到了古来儒生的一致认同,成为诗歌思想性的要求。《诗经》中绝大多数的诗篇都做到了“思无邪”的要求,如《采薇》这首战争徭役诗的哀而不伤。诗歌内容是写戍边的疾苦,作者将这种疾苦归结为“玁狁之故”⑨,不仅是诗歌的内容而且诗歌的感情倾向都很现实并正统,符合“思无邪”的特点。《南山有台》,全诗用语雅正,虽然有阿谀奉承之嫌,但无疑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优秀君主的认知,“乐只君子,邦家之基/邦家之光/民之父母”⑩体现了当时的人认为只有能成为国家稳定的根基、为国争光且对待平民向父母一样慈爱且严厉的君主才是好的、值得人称赞的君主,符合儒家学说中理想君主的要求。《甫田》也一样体现了“思无邪”的特点。作为祭祀诗,全文用词典雅,几乎都是严正的四言句式,少数杂言也只是顺应语言习惯,并不影响全诗的严正。内容上,围绕着耕作的勤快和主奴和谐收获,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从这三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小雅的选录体现了孔子“仁”与“礼”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符合了以“仁”“礼”为基石的“思无邪”的文论要求,[2]体现了作家、作品和文论之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诗经·小雅》与“兴、观、群、怨”
《诗经》绝大多数的诗都运用到“兴”做到“观”达到“群”的目的,但要是想在一首诗中同时看到“怨”,非怨刺诗莫属,而在《诗经》中,怨刺诗则主要集中在小雅中。
《沔水》是一首因担忧动乱畏惧谗言而告诫友人的诗,诗歌用景物起兴,行文中充满了感情。通过这首诗“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11)的描述,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动乱的,这动乱并不只是来源于战争,还来源于政治的混乱,夫妻父子不得相守相保。这是一首在当时及后世相同社会状况下有很强感染力的诗歌,是每一个士人在同样社会状况下共同面临的窘境,能得到人们的共鸣,而且诗中对于时局的不满,也有怨刺上政的作用。《沔水》是对动乱时局的担忧,《祈父》则是对执政者的不满,这首诗斥责当政者,抒发诗人不平之气,通过三次呼唤“祈父”,有很强的感染力,感情充沛。写出了受统治者重视的当政者任意妄为导致的政局动荡,引起士人的不满的社会现实。在后世,每当出现奸佞,这首诗都能引起士人的广泛的共鸣。与前两者不同,《十月之交》中体现的不满中包含着不得重用的无奈。开篇运用天文现象起兴,面对动荡的时局和不堪其乱的百姓而感到哀伤,愤怒于统治者的作为但因受到排挤而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虽然受到了等排斥和贬谪,但仍九死未悔的希望改变国家现在,不肯与同僚一样与时局同流合污,依旧为国家兴盛而努力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在士人阶层得到了跨时代的广泛认同,无论是屈原的九死未悔,还是后世文人在大厦将倾时的舍身为国,无疑是这种精神的共鸣,完美地体现了“兴观群怨”说的意义。[4]
注释: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60.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70.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122.
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179.
⑤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112.
⑥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80.
⑦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176.
⑧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中华书局,2017,1068.
⑨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中华书局,2017,494.
⑩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中华书局,2017,516.
(11)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中华书局,2017,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