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浮生一日》的社会人类学意义

2021-01-27陈思思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影像碎片化自我

摘要:《浮生一日》是一部特殊的纪录片,由导演凯文·麦克唐纳和来自全球192个国家的网友共同完成。影片记录了2010年7月24日当天,世界各个角落的真实生活瞬间。十年之后,导演用同样的方式再次推出续集《浮生一日2020》。然而,从影像表达、思想立意、剪辑技巧上来看,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十年之间,人们借助影像表达自我的方式,随着影像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这也折射出了人类自我认知、社会关系的变化。

关键词:影像;自我;碎片化;社会人类学;《浮生一日》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1-0195-03

纪录片是以影像媒介的纪实方式,在多视野的文化价值坐标中寻求立足点,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进行观察和描述,以实现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寻和关怀的文体形式[1]。探寻人的生存意义是终极命题,也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浮生一日》可以说是“众包”纪录片的先驱,只是这里的“众包”是免费的,全球网友上传的个人影像纪录片段具有社会人类学的普适性意义,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分析,相隔十年的两部影片在诸多方面体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一、从“他观”到“自观”,影像表达方式不同

2010年前后,博客、播客等平台方兴未艾,数码相机、摄像机、手机等电子产品日益普及,人们开始积极参与过去只被专业媒体掌握的信息传播工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导演凯文·麦克唐纳颠覆了传统的纪录片拍摄方式,进行了一次“众包”模式的创新探索,通过社交网络渠道,向全世界网友征集7月24日当天拍摄的视频。惊喜的是,他收到了192个国家和地区总时长达4500个小时的视频素材,剪辑成《浮生一日》,并大获成功。这样的成功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众所周知,纪录片的任务就是记录当下的真实生活,专业的纪录片团队通常需要扎根生活才能拍到真实影像,正如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所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而这里有成千上万的个人影像创作者记录原汁原味的生活,他们有的拿着专业的摄影镜头,拍摄星空与大海、日出与日落,有的手持DV,记录他们的亲人和家庭生活。他们观察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镜头大多对准他人,像新闻记者一样洞察他人的生活与感受。十年之后的《浮生一日2020》,收集到的视频多达32400条,素材内容更多,但是个人影像的表达方式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的“自观”镜头呈现在影片中。在当今自拍盛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自我记录”和“自我言说”成了满足人们情感需求的表达方式。

2010版囊括了60个人物的故事,只有13个人物采用自拍的方式讲述自己的生活,包括日本父子早晨起床给去世的孩子母亲上香,瘾君子依依不舍地与帮助自己成功戒毒的好朋友分别,刚毕业工作的美国男子记录与三年未见的父亲相见的一天,阿富汗新闻摄影记者介绍自己的家庭和阿富汗当地的日常生活……这些创作者尽管采用自拍的方式,但依然是以第一人称手法刻画他人的形象和所关心的事物。

然而,在2020版的62个人物故事中,自拍故事多达35个,约为2010版的3倍,自拍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其中,23个创作者出现在画面里,既是拍摄者,也是主人公。镜头更多地展示“我”此时此刻正在做什么:我在吃饭,我在遛狗,我在唱歌,我在睡觉,我在难过……创作者热衷于运用前置摄像头展示自我,建构自我形象,追求“我在现场”的存在感,更加以自我为中心,不再满足于作为事件的旁观者和记录者,从第一部的观察别人变成观察自己,导致镜头的运用有了本质区别。下文分别对两部影片他拍和自拍的早晨場景进行具体分析。

片段一:2010版3分56秒—4分26秒

镜头一:(中景)天还没亮,女子在家里开灯。

镜头二:(全景)女子正面走出房门。

镜头三:(特写)女子双脚穿鞋。

镜头四:(中景)女子背面走出院子。

镜头五:(中景),女子背面走进熙熙攘攘的市场。

镜头六:(远景)女子在摊位上买肉。

镜头七:(近景,从女子向左摇至菜贩)女子在装肉,菜贩开心地对着镜头分别用英语和当地话道早安。

创作者运用了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四种景别,结合人物的正面、侧面、背面多角度拍摄,30秒内用客观视角展现女子清晨去买菜的场景。

片段二:2020版4分48秒—5分8秒

镜头一:(从车窗右边摇到车正面,近景)天刚亮,车在公路上向前行驶,声音:现在是7月25日的早上5点30分。

镜头二:(特写玻璃清洁器,向左摇至车窗,近景)女子一边拍摄,一边擦玻璃,玻璃镜反射女子的脸,声音延续:我们准备去堪萨斯城。

镜头三:(近景,向左摇至中景)车的旁边,男子对着镜头做表情,画面显示在加油站。

这段场景的3个镜头都是女子的主观视角,且使用的是单一的手机自拍方式。相比他拍,自拍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但由于拍摄距离、景别和角度选取受限,需要旁白或者采访信息的辅助才能构成完整的场景,否则很难超越“我”耳闻目睹的范围去一窥全貌。他拍则可以运用不同的景深增强画面纵深感,通过景别的落差丰富镜头空间层次,让观众和银幕上的影像之间的距离富于变化,让视觉观赏更为愉悦。相比之下,自拍方式因缺少空间疏离感和客观视角,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从“共在”到“自我”,立意与思想表达不同

每一帧独立画面、每一个独立场景或者片段都是对行为、人物、社会的真实记录。前期的拍摄方式和拍摄内容直接影响着影片的叙事结构和后期剪辑。虽然导演与主题相同,但由于社会生活在十年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两部影片的立意有所不同。“时间掌握着全新的材料。”[2]一个优秀的导演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时间在镜头中的自然流动,这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与其他纪录片导演不同的是,凯文·麦克唐纳是对既成事实的影像素材进行分析、提炼、筛选,并力图使这种“选择性呈现”接近于自己对生活事实的艺术表达。《浮生一日》包含和汇聚的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人类乃至包罗万象的天地万物,这么一个宏大的主题,却由一个个微观视觉素材串联而成,导演是如何使这些微观视觉素材为自己所用的呢?下文具体分析两部影片的谋篇布局。

在2010版中,导演凯文·麦克唐纳试图用“地球村”一天24小时的生活百态探讨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影片以大象开始,以蜗牛结束,这种象征手法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异曲同工之妙。影片通过骑自行车环游190个国家和地区的韩国男子的早、中、晚,向观众展现全世界的生活,出现了各地区的人起床刷牙、做早餐、买菜、朝拜、放羊、劳动等情景,无数个“我”的具体动作和自然景观构成了一个“共在”的万花筒世界。即“我”与他人共同在这个世界生存,我们关心“他者”的生存境况,包括生活方式、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及其他生命个体,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相互联系的生命体系。人类学的领域囊括了客观自我(化身)和主观自我(自我感觉、灵魂)、主观世界(人类—宇宙同态)和客观世界(实际感知)[3]。这些内容都在这部影片的视野之中。此外,影片处处体现着对“他者”的关心。例如,泰国摄影师选取了在她家工作长达25年的保姆作为拍摄的主角,记录保姆当天做几十份祭祀食品虔诚地祭拜神明的行为,这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宗教之间的情感。再如,一个刚做完心脏手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在镜头面前真诚地感谢帮助他清理大便、擦屁股的护士姑娘,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尊重与感恩;一个靠擦皮鞋赚钱的小男孩介绍他最喜欢的东西——平板电脑,因为它像一个大图书馆,这是人对外界知识的渴望。这些细微的关心是人类情感的承载点,深受民族文化积淀和社会心理模式影响,体现着世界大同、人间大爱。

十年后,2020版的一个段落快速闪现了32个各式各样的网络主播工作场景,从而取得了传播的累积、遍在、共鸣效果,强调这是一个“社交网络媒体时代”。这个时代深刻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人际传播的目的之一是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自我认知包含自我存在、自我身份认同、自我精神满足,以及库利提出的“镜中我”——即别人眼中的我。技术赋权使每个人足不出户就能发布信息、展示自我、收获粉丝,当个人持续不断向外界输出“自我”时,“自我”的生平是不能中断的,一如查尔斯·泰勒所言:“为了形成并保有一种自我感,我们必须清晰地知晓我们来自何处,又去向何方。”[4]导演试图在影片中深入探究“自我”,将世界的一天汇聚成一个人的一生。影片以世界各地的孕妇分娩到婴儿降临世间的场景作为开头,象征“我”的由来,经历成长、毕业、恋爱、结婚、疾病、苦难、死亡,反映“我”的快乐与痛苦、坚持与反思。在影片结尾,母子两人关灯睡觉,妈妈问儿子:“你觉得人类将来会发生什么?”儿子回答:“我们可以连接我们的大脑,这样我们死后可以交流。”表现了人类对死亡的一种超越,并通过疾病与死亡来思考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就像影片提到的:每个人都由抽象符号、希望、梦想和恐惧组成。大多数人每天都沉迷于镜子中看到的东西,但宇宙是如此浩瀚,值得我们去探索想要知道的答案。

三、从整体性到碎片化,剪辑技巧和特点不同

要将原始素材塑造成一部完整的、情感丰富的影片,剪辑至关重要。剪辑师拉里·希尔克认为,纪录片剪辑将本来缺乏戏剧联系的平凡瞬间连接起来,推动情节发展,从而创造错综复杂的剧情,描绘引人入胜的现实,并赋予表象的故事更深远的意义。剪辑包括画面组接和声音组接,两者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视听语言。《浮生一日》播出之后,得到了观众的喜爱,由此可见,影像艺术可以对散落在任意时空的事实进行有效串联和有序剪切,形成连贯的影像叙事风格,让观众通过视听享受,获得美感享受和情感共鸣。基于拍摄、立意的不同,《浮生一日》两部影片在剪辑技巧上也大有不同。

2010版时长95分钟,共有843个镜头;2020版时长85分钟,却有940个镜头。为什么镜头多了,时长却变短了?有两个原因不可忽略:一是由于自拍镜头增多,而且创作者喜欢对着镜头不停说话,导致画面的信息量有限,有效素材变少;二是与过去的完整性、深刻性不同,导演意图呈现2020年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碎片化和个性化特征,因此2020版镜头数量多,人物故事多,但是故事时长更短。在故事主线的剪辑上,影片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将主要的8个人物故事分散到影片以时间为主线的各个支点上,采用平行剪辑,即平行蒙太奇表现手法,让同一时间、不同时空的几条线并列进行,分别叙述故事但又使其统一在完整的结构中,前后相互呼应、联系,不仅强化了时间在画面中的流逝,也让影片回归了“人”的主题,通过碎片化的时间展现了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8个人物来自世界各地,有无家可归、只能住在车里的中年男人,有在铁路边记录当天火车经过数量的年轻人,有为了怀孕赶早去看医生的夫妻,有想要在这天给女儿制造生日惊喜的父亲,有热爱天文学的小男孩,有来自中国的小区物业管理员、有为两个死于种族歧视的亲哥哥伸张正义的美国黑人女子,有与狗相依为命的男人。导演在不同的空间里自由穿梭,为这些人物事件找到合适的排列位置,或建立动作的延续,或引出其他故事和情节,使丰富而又复杂的内容有条理、有层次地展现出来。例如,在近景镜头中,黑人女子讲述哥哥被杀害的遭遇,紧接着画面跳跃到2020年美國黑人因种族歧视大规模游行的场面。强调人物内心效果的近景与表现大场面的远景和慢镜头组合在一起,镜头剪切也一气呵成,既反映了重大事件,又把观众瞬间带入了相应的情绪氛围中。

与碎片化的镜头组接相比,2010版的呈现更具有整体性。首先,除了骑自行车环游世界的韩国男子外,影片以时间为主线,将不同空间发生的事件,由点到面,再由面到点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点面结合地体现了微观的个人生活和宏观世界的联系。每个故事结束后,通常有一个快节奏的过渡,从而达到调节气氛、变换节奏的效果。影片以导演提出的三个问题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你的口袋里有什么?第二,你害怕什么?第三,你爱什么?这三个段落均由20个以上的采访镜头紧凑拼接组合而成,通过横向编排和对列,观众能从中获取大量信息,了解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其次,为了体现“共在”世界,影片灵活运用对比蒙太奇、交叉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等剪辑技巧。影片中有一个经典片段:三个非洲女子坐在地上一边唱歌,一边有节奏地打面团,歌声一直延续,但依次插入了农民耕田插秧、寿司在餐厅自动运送的画面,回到三个女子唱歌、打面团的场景,又转到渔夫水下射鱼、捞鱼的画面,回到三个女子唱歌、打面团的场景,再插入人用枪屠羊、羊垂死挣扎的一组镜头,紧接着是三个人享受食物的画面,最后又回到三个女子唱歌、打面团的场景,片段到此结束。这里同时运用了交叉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一方面,以三个女子唱歌、打面团为主线,对不同食物进行跨时空跳跃式交叉组接;另一方面,动物的挣扎与人类享受美食形成鲜明对比。短短4分钟的画面,极具节奏感,形成了强大的视听冲击力,既展现了人类辛勤劳动的一面,又展现了人类残忍的一面,将人与食物、动物之间的关系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出来。最后,影片巧用声音辅助剪辑叙事的起承转合,声音成了影片不可分割的整体。例如,专门为影片创作的主题曲《A Day At A Time》成了整体构思的一部分,运用得恰到好处。主题曲有两种编曲风格,分别在影片的白天、黑夜出现,代表愉快和悲伤。音乐跟随画面的情绪和节奏响起,与影像融为一体,深化了主题,奠定了影片的情感基调,巧妙地展现了芸芸众生一天的喜怒哀乐。

四、结语

纪录片《浮生一日》开创了全民参与创作的先河,然而,个人影像的表达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变化,在经历了“自我”和“超我”的洗礼后,创作者可能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超越,随着影像技术如裸眼3D技术、5G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与人们的生活深度结合,个人影像创作空间在突破技术藩篱后,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甚至可能重塑如今的移动互联网、电视和电影等影像业态。二是回归,不管技术如何发展,艺术的表达具有永恒性,特别是经过多年影像文化的浸淫,个体的影像技术和表达日臻成熟,这时,影像工作者会反思和反省自身的表达方式,重新审视自我在社会中的定位,艺术的力量会帮助个体摒弃外在形式回归艺术本身。

假如下一个十年推出新的《浮生一日》,可以预见,那又将是一部全新的纪录片。

参考文献:

[1] 吕新雨.中国纪录片:观念与价值[J].现代传播,1997(03):57-61.

[2]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M].张晓东,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6:58.

[3] 埃德加·莫兰.电影或想象中的人:社会人类学评论[M].马胜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70.

[4]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晚期现代中的自我和社会[M].夏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51.

作者简介:陈思思(1987—),女,广东河源人,本科,编辑,研究方向:电视专题、纪录片。

猜你喜欢

影像碎片化自我
平行的个体与垂直的世界
微时代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想象力都去哪了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现实主义影像剖析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
成长中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