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市场拓展调研分析
2021-01-27李瑞风
摘 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太原市迎泽区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采集到居民对家庭医生认知程度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认知程度与月收入、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健康关注度等因素显著相关,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不够显著,大多数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了解程度不高。基于此,强化宣传以提升保健意识、提升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促进配套政策出台并完善保障制度,才是发挥家庭医生“守门人”价值、拓展家庭医生应用市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家庭医生 认知程度 影响因素 制度保障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患病人数以及慢性疾病患病率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面对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增长,我国的医疗成本和社会负担将持续加重。家庭医生是以全科医生为主要载体、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通过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安全、有效、适宜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1],有利于医疗卫生工作重心的下移,并且可以极大程度地将资源下沉。
家庭医生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重要内容,将部分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的范畴,可以极大程度上缓解医疗成本带给社会、家庭的经济压力,进而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我国家庭医生起步较晚,相关政策不完善,尚未形成稳定的服务模式。
本研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太原市迎泽区民群进行取样,通过数据统计来分析民众对家庭医生的认知程度、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预测家庭医生的市场前景,为完善相关政策以及形成稳定的服务模式提供参考。
二、家庭医生研究背景
家庭医生制度在完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减少医疗成本、保障全民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世界卫生组织称家庭医生制度是“最经济”、“最适宜”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3]。对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来说,家庭医生制度对其具有极大地推进作用。另外,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对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益处、对促进形成有序医疗格局的益处也是不言而喻的,它从一定程度将明显提高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得感与满足感,根据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推行“家庭医生”极可能将是今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我国的家庭医生尚未形成固定的模式。黄国武的研究中指出,我国家庭医生制度模式有多种:广州责任医师组、厦门“三师共管”、上海“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合等[4]。十年以前曾有学者提出基本健康保健模式“54321”模式、社区健康管理的“4CH8”模式,可以看作是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雏形。我国家庭医生发展及研究的起步虽然相对较晚,发展前景和市场容量十分可期。
三、调研与统计
本研究对迎泽区人群进行随机抽样,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2份。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个人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情况、家中有无医务人员等)、身体基本健康状况(包括对健康话题的关注度、家庭中有无身体情况较差的成员、生病后是否愿意前往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就医方式等)、对家庭医生的认知情况(包括对家庭医生的了解程度、对家庭医生的了解途径、家庭医生的签约状况、对惠民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家庭医生的看法和建议等)。
重点数据统计情况见表1和表2。
(一)对家庭医生的认知情况
(二)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
四、数据分析与前景预测
本研究的问卷数据采集后主要运用SPSS软件进行录入与分析,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因素对家庭医生认知程度是否有影响,结果显示:月收入、教育程度、家中有无医务人员、身体健康情况、健康关注度对认知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性别、年龄对认知度的影响较弱,统计学意义不大(P>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分析发现,迎泽区人群的教育水平程度、身体健康程度以及对健康的关注度是家庭医生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教育程度高、身体健康程度较差、关注健康的人群对家庭医生的认知程度较高。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对于事物的接受性及学习性更强,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广泛的途径获取医改政策相关信息。同时,家庭中有健康情况较差成员以及对健康越关注的人群,对于家庭医生的认知程度越高。
调查显示,2879%的被调查对象没有听说过家庭医生,5195%的被调查对象仅是简单了解家庭医生,这反映出大多数迎泽区人群对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了解程度不高。调查数据显示,该区人群的教育水平程度相对较高,大学教育及以上占比4675%,通过分析发现教育水平越高,对家庭医生的认知程度也越高;该区人群的收入水平5000元以上占比6407%,通过分析发现收入水平越高,对家庭医生的认知程度也會越高。对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整体认知度不高,也与宣传途径拓展不够、宣传力度较小、政策支持不足、服务模式缺乏创新、医务队伍素质不过硬有关系。另外,部分人群墨守成规,不愿意改变原有的就医习惯,也成为迎泽区家庭医生推行的阻力之一。
五、家庭医生市场拓展的有力措施
研究发现,已签约家庭医生的人群有7961%认为签约前后对他们的帮助一般,甚至没有变化,家庭医生服务的实施显然不够深入,甚至限于形式,未真正起到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作用。这样的效果,一方面源于家庭医生数量不能满足需求,且临床经验匮乏,专业水平有待提升;更大程度上源于制度体系的不完善、政府投入无法满足我国如此大的人口基数。
(一)强化宣传,倡导大健康保健意识
利用好网络社区、微信公众号、移动网络APP等多方位进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优势宣传,推送相关文章,定期保健培训,潜移默化引导居民增加健康关注度,并逐步获得对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认知。社区、街道办事处以及相关基层医疗机构共同组织一些大型的社区咨询、免费体检等活动,让有需求的民群有足够的环境与机会进行了解学习。多开展一些演讲讲座、发放宣传手册以提高民众积极性,为相关人群讲解家庭医生的主要服务内容、惠民政策等。在提高家庭医生认知度的同时,基层医务人员走访家庭当面深入介绍家庭医生的内涵,比如可享受的优势医疗服务等,进而建立对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信任。
(二)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质量
注重培养医务人员的专业性和服务性,让家庭医生真实地惠及到每一个人身上,定期对纳入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医务人员开展同质化医学教育与培训。入职的医务人员须经过专业背景、学历资格审查,经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强化培训质量的监督与改善。从业人员建立终身学习、定期交流的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基层医疗队伍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不断完善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中导入信息技术,强化预约、问诊的效率,在信息化平台中注重大数据分析,完善对病因分析、诊疗风险、疾病预防的技术支持,体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个性化健康管理价值,为签约对象提供更优质的诊疗与保健服务[5]。
(三)完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体系
我国家庭医生起步较晚,且存在人口基数大、医生数量少且保健质量不高等问题,目前我国的家庭医生相关政策不完善,无法与较成熟的英国家庭医生“首诊”制度相提并论。当前,应主要通过家庭医生来引导患者前往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首诊,以减轻医疗压力,达到合理分配利用医疗资源的目的,再逐步形成规范的分级诊疗制度。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充分结合我国国情,持续完善符合我国实施的家庭医生制度,加快相关配套政策快速出台,给予有力的政府投入支持,制定详细的服务与规范流程,将家庭医生顺利推行,惠及人民大众。
六、结语
家庭医生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全面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推广与深入发展,离不开国外成熟模式成功经验的借鉴,更离不开我国的实际国情,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适合我国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并不断创新地深入发展下去。只有突破固有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我国家庭医生服务广大群众的优越性才能展现出来,家庭医生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才更为广阔。
未来是大健康的时代,家庭医生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同时,为人群提供健康维持与预防服务,必将起到缓解医院高压的作用,让医院可以有更多时间、空间来解决疑难杂症和科研任务。家庭医生模式一旦大范围地有效推广开来,不仅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可以为病人减轻繁琐程序、时间成本,令家庭医生成为真正的“健康守门人”。
参考文献:
[1]王艺园,孙艳春,王伟,徐芳,邓子如,严非基于供方视角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工作感知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0).
[2]李青国内政策宣传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2).
[3]孟仲瑩,杜兆辉全科医生“1+1+1”签约服务现状调查及浅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10).
[4]黄国武,吴迪英美德家庭医生相关制度比较[J].中国社会保障,2017(9).
[5]杨阳.广州市社区医务人员家庭医生认知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7,30(3).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厅项目“医患信任评估及其危机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20W096);山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培育项目“医患信任评估及其危机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19PY—163)阶段性成果〕
(李瑞风,山西中医药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