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国家之魂,讲好中国故事
——以《湖北日报·东湖》副刊和《生命之证》的抗疫书写为样本
2021-01-27彭宏
彭 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第十一个专题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编选了十九大以来习近平的六篇讲话(要点或部分)。这些讲话,围绕“坚持文化自信”这一核心,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文化事业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阐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青年工作、网信事业发展、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
一个国家的强盛,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正确思想的指引,离不开强大灵魂的支撑,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滋养。《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是2018 年8 月21 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其中提出:“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①讲话总揽全局,旗帜鲜明,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意义重大。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对国家、民族来说,具备凝神铸魂、正本清源的深广价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是2019 年3月4 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立足全局,高瞻远瞩,对文化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即“一个灵魂”和“两个十分重要”。习近平指出:“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②这两项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这样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总书记希望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③。这些要求与希望,寄望殷殷,寄语切切,为做好新形势下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是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者创作和研究的基本遵循。
当今世界,新兴媒体飞速发展,既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冲击,也让宣传思想工作、文化文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一篇中,习近平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凝聚起全体人民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同心圆”,“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习近平要求:“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他强调,“主流媒体要敢于引导、善于疏导,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一点都不能含糊。”④这些讲话中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强化突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的高度,给文化文艺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任务和要求。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同心、舍生忘死,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与瘟疫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较量,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在这场伟大斗争中,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英雄的“最美逆行者”,文学界也不例外。除担任志愿者、下沉社区、组织捐助、守望相助,亲身参与抗疫斗争外,不管是成名的作家、诗人,还是文坛新秀,纷纷通过传统纸媒或自媒体,用诗歌、散文、书简、非虚构作品、报告文学等各种样式,记录抗疫斗争,抒写心路历程,寄托生命悲悯,赞美抗疫英雄。作家们与时代同步,为人民立言,铸国家之魂,讲好了中国故事。
疫情期间,《湖北日报》 文学副刊《东湖》,迅速用一系列诗篇和短章,落笔抗疫带来的情感心理,撷取疫情期间的生活截面,速写投身抗疫的各色平民英雄,呈现了主流媒体传播主流价值影响力的责任担当。抗疫斗争全面胜利后不久,刘诗伟、蔡家园推出长篇报告文学《生命之证——武汉“封城”抗疫76 天全景报告》,则以“见证历史的在场姿态”,全景式地再现了武汉抗疫的宏大画卷,践行了习近平对文学工作者“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⑤的希望,是当下抗疫报告文学的扛鼎之作。选取《东湖》副刊和《生命之证》为样本,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伟大斗争为背景,思考从抗疫之中到后抗疫时代,文学工作者的使命任务,是本文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的重要视角。
二
2020 年1 月29 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武汉“封城”后近一周,作为湖北权威主流媒体的《湖北日报》,其文学副刊《东湖》出版首期抗疫文学专版《阳光与生活不会隔离——湖北作家抗疫题材作品选》,共发表5 首诗歌,2 篇纪实性散文。其中一首题为《诗人》的诗歌自问:“新冠病毒穿着黑色大氅,袭击我们的时候,诗人,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作者进而自答:“我们给被袭击的人们祝福祈祷,愿他们顽强抵抗,早日站起来,和我们一起享受春风阳光。我们给不畏危险与牺牲,日夜战斗在疫区的白衣战士,写一首深情的歌,献上我们心中的问候与敬意。我们给奔驰千里来援的军人,我们给告别家人放弃休假的各地医疗队,给各行各业捐物捐钱的人们,写一首长诗。”最后卒章显志:“我们就是与中国在一起!”⑥本诗是急就章,浅显直白,但真情流淌,也许代表了大多数湖北文学人面对灾难的情怀和立场。这样的情怀、立场,一直延续到湖北“解封”、武汉“开城”,以至后疫情时代,奠定了《东湖》副刊以及《湖北日报》抗疫专版《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毫不放松,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中抗疫文学书写的主要基调,践行了习近平对主流媒体的要求,正能量的旗帜始终高举,主旋律的节奏始终昂扬。
初略统计,从 2020 年1 月 29 日到 2020 年5 月23 日,《东湖》副刊和《湖北日报》其他两个抗疫文学专版,共发行14 期。其中发表抗疫题材的作品45 篇,包括现代诗17 首,现代散文20 篇,古诗词5 首,古体辞赋2 篇,书评1 篇。白居易曾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些作品,形式不一,视角各异,但都在对抗疫斗争的即时记录中,履行了习近平强调的“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为时”“为事”,“发时代之先声”的使命,在新时代的重大事件中体现了湖北文学人的积极作为。
诗歌是时代的号角,当为时代鼓与呼。特别是时代风云激荡、国家民族面临危难之际,诗人们抒情、言志,为时代呐喊、讴歌,发出时代的最强音,这是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的传统。古诗词工整凝练,情思蕴藉,词约义丰;现代诗不拘格套,自由奔放,直抒胸臆。它们在回应时代需要时喷薄而出,最为迅捷。《东湖》副刊和其他专版发表的抗疫诗歌,大多篇幅短小、语言质朴,但以国家、人民为书写对象,以展现生死之间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讴歌崇高悲壮的抗疫精神为主要内容,所以整体依然风格豪迈、大气磅礴。诗词的主题之一,是歌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责任担当,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歌颂党和国家领袖生命至上、运筹伟力的卓越领导。如词作《声声慢》下阕所咏:“纵有惊涛骇浪,凭灯塔、中流击楫驰情。直面风狂雨急,力挽危情。凝眸华表高耸,成城志、抖擞豪情。送瘟神、春雷滚滚,葱绿关情。”⑦主题之二,是激情洋溢地歌颂白衣天使、人民军队、人民警察、志愿者——这些勇敢逆行的战士、英雄。这些诗歌,常常展现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各行各业抗疫英雄的群像,对他们的勇敢、奉献、担当、牺牲充满感激和敬意。如《请记住那些护住武汉伤口的人》中所写:“记下那位84 岁的老人”,记住“一袭白衣,一身橄榄绿、警察蓝”⑧。其他如《坚守》 《致亲爱的勇士》 《一个超负荷的群体》 《战士》 《天使的身影》等诗作大多都是这样对英雄群体的赞美。《是不是》则聚焦个体,勾勒身患渐冻症仍坚守一线的张定宇医生的形象,向这位勇士寄寓美好期许,“渐冻症,是不是在寒冷的冬天,一块土地暂时冻住了。等到春暖花开,一双腿就会苏醒过来,这条汉子就能重新大步流星”⑨。主题之三,则是以普通人的立场,表达与国同心、共抗疫情、共度时艰的意志。如《隔离》,铺展生活图景和心灵体验,誓言“珞珈山的樱花梦没有隔离;900 多万守城者的灯火与漫漫长夜没有隔离;龟蛇相望,与黄鹤楼兴衰废替没有隔离;阳光与生活不会隔离;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琴声,不会隔离;高楼与高楼的喊话,不会隔离;我与你,流沙一样的光阴,不会隔离;这千年的城郭,与安宁祥和,不会隔离”⑩。表达了普通人身处疫情的坚定、沉着,其他如《守望的贡献》 《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皆与之类似。
《东湖》副刊等文学专版表达抗疫主题时,散文的篇章最多。但这些文字,如习近平对文艺工作者所希望的,跳出了“身边的小小的悲欢”,不再是伤春悲秋、吟风弄月、考据辞章,而是对抗疫斗争的现实场景和心路历程进行了真实、深刻、精微的记录,大半都是非虚构文学。这些文字主题与诗歌类似,但内容则更为丰富,情感则更为充盈,哲思则更为深蕴。《新“英雄儿女”的故事》 《护士李倩》 《携手逆行》 《背影》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等,都以纪实的笔触、细节的再现、真诚的情感,描绘了一线医务工作者、下沉干部、志愿者的工作和生活。作者似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不动声色,文章多以平淡舒缓的语调,将城乡基层的逆行者还原为普通人,将他们勇敢的抗疫行为,置于与父母、孩子、亲人之间凡俗感情,置于受到冲击但依然继续的日常生活中,娓娓道来。这样的笔法书写平民英雄群体,朴素真切,感人至深。疫情汹汹,这些平民英雄,却格外体现出自在乐观的精神、坚韧沉着的意志,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战胜瘟疫的勇气。也许,这也是中国大多数普通百姓的气质和秉性,就是习近平希望文艺创作要阐释好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在《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中,习近平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东湖》 副刊发表的2 篇抗疫古体辞赋,一为《疫说》,一为《武汉壮歌》,前者是运用唐宋散文的写法,后者则类似于汉赋。《疫说》溯古追今,落笔中外,点评人类历史上遭遇的各种瘟疫,提出“今日科技如是发达,卫星上天潜器入海,患小虫何?”“今日之疫,何以倏儿全球焉?”“人类向有疫灾,防范自不可怠,何至严重如是”等系列拷问,并作出回答,最后以“人类同类,疫情面前全球之人宜为一体也”⑪作结。全篇别有思考,颇有警世之言的意味。《武汉壮歌》以“庚子开元,武汉战疫,华夏一盘棋,万众齐奋起,荡涤瘟神,护民安康,山河无恙,苦战疫遁春归”开篇,以“阻击疫情,宅居卫家国”“挽救生命,白衣天使建奇功”“共克时艰,武汉攻坚铸丰碑”为线索,在铺排句式、骈偶对应间,展现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抗疫的全景画卷,歌颂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精神。该文以梳理武汉的历史变迁终章,发出“庚子抗疫,封万千居民于一城,令百业俱损所不惜,亘古壮举,增辉华夏”⑫的感慨。《武汉壮歌》纵论古今,既总结了武汉抗疫现实图景,也对家国天下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宏阔纵深,寄寓深远。这两篇抗疫古体文,让人看到当代中国文学工作者坚持文化自信,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其成为新时代建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可贵资源的努力。
三
刘诗伟、蔡家园的《生命之证——武汉“封城”抗疫76 天全景报告》 (以下简称《生命之证》)发表于《中国作家》 (纪实版)2020 年第10期。这部作品,被推荐人誉为“国内第一部全景式书写武汉‘封城’抗疫的长篇报告文学……凸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信念……阐扬了中国作家为社会留档、为历史存真、为民族铸魂、为人类问道的担当精神及写作初心”⑬。这部作品,与时代同步,为人民立言,铸国家之魂,呈现出较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作品选材鲜活翔实,格局纵深广廓,视域多维交错,气度雄浑悲壮,思绪深蕴沉郁,是后抗疫时代全面还原惊心动魄的抗疫斗争、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讲好全民抗疫的中国故事的佳作,是作家不辜负习近平对文化文艺工作者殷切冀望而努力耕耘的成果。
习近平要求,文艺创作要“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⑭。《生命之证》以切身的在场视角,深入一线,呼应了总书记的要求;贵在真实,秉持了报告文学的要义。两位作者都是湖北武汉作家,疫情爆发、武汉“封城”之际,他们正在围城之中,亲身经历了疫情期间,从生命流逝、恐慌痛苦、封城禁足,到举国驰援、疫情缓解、开城解封、最终胜利的全过程,有着至为真切的身心体验。难能可贵的是,疫情尚未缓解之际,他们就下沉社区主动申请并获许可后,就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抗疫一线,“逆行”采访,至4 月8 日武汉“开城”,长达42 天。他们四处奔走,足迹遍及医院、社区、工地、科研单位;他们广稽博采,采访对象从院士、医生护士、志愿者、援鄂医疗队、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者,到警察、患者、市民、社区工作者,获得了鲜活、丰富的一手材料。作者“走进实践深处”,立足翔实证据,忠实全面纪录,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在场性、亲历性的书写,真正做到了“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如作品的命题“生命之证”,是对时代的“立此存证”。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他勉励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⑮。《生命之证》精心选择,对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等“生命岛”或“生命方舟”,进行了散点聚焦的全景书写——坚定果敢的决策者,与时间赛跑的建设者,仁心大爱的医护人员,从恐惧到安心的患者……特殊时期、特定空间中的众生态跃然纸上,万众一心、生命至上、勇敢乐观的精神力量也是呼之欲出。《生命之证》还匠心巧思,用寓意深远的比喻,为抗疫斗争中居功至伟的“逆行者”画像。他们是:“生命摆渡人”——重症医疗队医生;“与死神跳贴面舞”——插管切管队员;“上医治未病”——中医专家和医生;“黑色提灯人”——护理工作者;“封城第一堡垒”——社区工作者;“满城萤火虫”——志愿者;“人类的福音”——科研工作者。对这七个群体的刻画,面目生动,速写整体概貌与工笔描摹个体穿插,第一人称直言实录与多人称侧面渲染并用,讴歌伟大精神与记录凡人情怀兼备。通过多场景、多视角、多语境的写法,《生命之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起新时代的人民英雄群像,对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坚韧顽强的生命力、深厚强大的凝聚力,表达了真诚热切的赞美与讴歌。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结的伟大抗疫精神,第一就是“生命至上”,强调我们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宗旨和意志。《生命之证》的命题,就突出了这一宗旨。在“引子”中,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瘟疫之于人类,根本上是一种避开种族、阶层、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进犯,人类必须尽快建构并学习与瘟疫相遇、相处、相争的文明,而这个文明的根基与指引只能是生命至上。”并认为,生命是“生发和确认真理的逻辑起点”。⑯将“生命至上”视为文明的根基、真理的起点,让《生命之证》对重大疫情的书写,没有流于控诉生命逝去的“卖惨”,而是从哲理高度,谱就了一曲交响乐般波澜壮阔、激越跌宕的生命悲歌。交响乐的首章是“悲伤”:它记录了开始封城的一段时间,不断新增的确诊病例、死亡病例,各种生离死别消息的蔓延,猝不及防的恐慌、愤激和忧伤,曲调低沉而空茫。交响乐的主章是“悲壮”交织“沉思”:高层果断决策全面部署,医护争分夺秒与死神拉锯,百业齐心同抗瘟疫,全民参与英雄辈出,捷报频传转危为安,疫霾散去城市复苏,放眼世界向天问道……多声部的旋律交织回旋,高低起伏,曲调悲怆、壮阔而昂扬。交响乐的终章是“希望”:伴随林徽因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周华健的歌曲《亲亲我的宝贝》,疫情期间新生儿和患儿的故事奏响,让最后的曲调清新而明朗!这是一曲磅礴悠长的生命悲歌,贯穿着生命的“死亡——救赎——新生”的脉络,寄寓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就如习近平指出的:“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⑰《生命之证》是对生命的关注和思考,某种程度上,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了传承和阐释。
习近平希望文艺创作,要“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要“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⑱,要“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的新史诗”⑲。《生命之证》的叙事,以国家叙事为主视角,其中个体视角、人性视角、文化视角错杂,既形成叙事的张力,也达致叙事的复调。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遭遇的一场灾难,《生命之证》 也可被视为灾难文学。书写灾难,作家会思考、探究、反抗一切造就灾难的因由,包括虚伪的政治、僵化的体制、颟顸的官僚,强化“荒诞”“异化”等主题,如加缪的《鼠疫》。《生命之证》没有回避类似的反思,却未走向对国家政治的指责、批评和对抗。从第三章《我们有国家》、第四章《战役进行时》开始,直至终章,作者梳理了“封城”抗疫的顶层决策、国家层面的雷霆行动、扭转战局的关键举措、举国动员的制度优势、令人安心的经济实力、和衷共济的文化力量……记叙客观,数据详实,体现了国家叙事的基本立场,再现了灾难面前,国家始终都在,国、家、人,整体抗疫的中国故事。这让人想到诗人杜甫。在国家遭遇巨大动荡,人民身处深重灾难,自身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之际,杜甫不忘将个人命运、个体视角和国家命运、国家政治紧密相连,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及“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等诗句,饱含感时忧世、仁民爱物、心怀社稷、与国同心的思想情怀。《生命之证》很大程度继承了这种“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作者以深沉的家国情怀,通过宏观的国家叙事,再现了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赞美了“举国同心”“舍生忘死”的伟大抗疫精神,阐释了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作品也在这种意义上,具备了中华民族新史诗的气魄。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其他专题在论及建设生态文明和国际关系时,多次强调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各国各民族之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生命之证》也将书写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放诸世界抗疫的大势中,切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体现了较为鲜明的共同体意识。在“引子”中,作者指出,瘟疫引发对人类生命的真理的重新叙述,“不是观念的超越而是自然的终结,是人类好日子的前提。当然,它不可能通过写作来实现——必须经由人类共同契约践行”⑳。在第十三章结尾,记录下对科研工作者石正丽的采访,她说:“这个病毒(SARS)不是因为我们人类而来的,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断繁衍下来的……人类的安全,是与野生动物和大自然和谐共处。”㉑作者恍然悟到:病毒对我们人类并没有进犯的主观故意,人类的福音,是与病毒签个和平协议或各走各的阳关道。第十四章《武汉告诉世界》,既不讳言某些国家恶意指责中国抗疫,其背后潜藏的丛林法则及邪性的“优越”“傲慢”与掠夺性;同时坦率地指出对待疾病与瘟疫的经验、观念及文化的差异,也是国家间出现抗疫分歧的原因。在本章,作者讲述了两类故事:武汉医生与外国同行交流抗疫经验的故事;三位在汉参与抗疫的外国友人的故事。这种对共同体意识的思考,让《生命之证》的视野更为广阔和深刻。
新冠肺炎疫情,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遭遇的“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这场大考面前,一些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化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抗疫斗争,以笔为旗,留下了作为时代记录的文字。这些文字,散见于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公共号、微信群、微博等新媒体,有些已结集出版。《东湖》副刊和《生命之证》在抗疫之中和后抗疫时代,围绕抗疫斗争的主题,是主流媒体、文化文艺界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两个样本,显现出可贵的成绩。令人遗憾的是,还有相当多的抗疫文学呈现出急就章、同质化、缺锤炼的倾向;有些作品在浮泛的抒情、虚造的故事、空洞的议论、琐碎的细节、浅陋的语言中,消解了崇高感、使命感和英雄主义,悲悯性、反思性和深刻性也有不足。因此,关于抗击新冠疫情的文学书写,富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尚未大量涌现。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结束,中国社会已进入后抗疫时代,但对抗疫斗争的文学书写不会结束。毕竟,刚刚过去的这场斗争,交织着生与死,血与泪,勇敢与怯懦,伟大与卑琐,逆行与退缩,责任与推诿……可供书写的太多太多。后抗疫时代,对抗疫的回顾、反思、沉潜,抗疫带来对现实和未来的忧患、期待、展望,疫情引发对人类之间、人与自然等命题的探寻,对抗疫斗争激发出的民族精神的挖掘,将会成为文化、文艺创作长期倾注心力的方向。后抗疫时代,从诗人、作家到剧作家,从报纸、电视到网站、公众号,更多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和媒体从业者的任务:第一,是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全面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第二,要以更加全面的视野,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细致的书写,更加深刻的思考,浓墨重彩地叙写和赞美抗疫斗争中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第三,要高扬抗疫斗争铸就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继续阐释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第四,要坚持“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继续用文学的力量,继承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好后抗疫时代的中国故事,建设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家园,筑牢民族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思想文化基础。
注释:
①⑲ 习近平:《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311、313 页。
②③⑤⑭⑮⑱ 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 322、323—325、323、324、323—324、325 页。
④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317—319页。
⑥ 谢克强:《诗人》,《湖北日报》2020 年1 月29日。
⑦ 罗辉:《声声慢》,《湖北日报》2020 年2 月21日。
⑧ 侯国龙:《请记住那些护住武汉伤口的人》,《湖北日报》 2020 年 2 月 15 日。
⑨ 李昌海:《是不是》,《湖北日报》2020 年4 月20 日。
⑩ 谢春枝:《隔离》,《湖北日报》2020 年1 月29日。
⑪ 葛昌永:《疫说》,《湖北日报》2020 年5 月20日。
⑫ 刘友凡: 《武汉壮歌》,《湖北日报》 2020 年4月 20 日。
⑬ 叶梅: 《生命之证·推荐人语》,《中国作家》(纪实版)2020 年第 10 期。
⑯⑳ 刘诗伟、蔡家园:《生命之证》,《中国作家》(纪实版)2020 年第 10 期。
⑰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 年9 月9 日,第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