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稳”和“六保”:指导未来两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或思路

2021-01-27山东财经大学教授李德荃

山东国资 2021年4期
关键词:六稳政策措施供应链

□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本刊特约专家 李德荃

2021年3月2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省政府新近颁发的两个文件《落实“六稳”“六保”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二批)》和《关于涉及补充完善全省2021年工作部署的若干措施》。其中,第一份文件罗列了49款内容,涉及与“六稳”和“六保”相关的诸多政策措施。笔者尝试帮助读者归纳其要旨,理顺其思路,以便准确领会,从而贯彻落实。

“六稳”“六保”的提出背景

为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逆流,2018年7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经济工作方针。进入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严重冲击经济与民生。为应对空前严峻的局面,当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经济工作方针。今年全国及各地两会期间,如何切实做好“六稳”、落实“六保”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

作为应对国内外突发重大危机、从而确保经济与社会和谐稳健发展的工作总方针或基本工作思路,“六稳”“六保”体现了党中央“稳中求进、危中寻机”的战略意图。总起来说,“六稳”“六保”的针对性极强:前者主要对外,应对的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逆流的冲击,其关键词是“稳”,主要解决的是在汹涌波涛面前如何掌好舵、驾好船的问题;后者主要对内,应对的是新冠疫情的冲击,其关键词是“保”,主要解决的是在突发重大社会危机面前如何维持国计民生的问题。但在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冠疫情交相肆虐的当下,“六稳”和“六保”的思路既互为补充,又互为前提,共同构成“纲举目张”中的“纲”,从而仍将成为指导各级政府未来两年工作的基本思路。

山东省政府出台上述两个文件的主要目的,应该就是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继续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确保党中央、国务院最新战略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以推动我省经济与社会稳健高质量地发展。

“六稳”“六保”的内在逻辑

从逻辑上讲,“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保粮食能源安全”和“稳投资”“稳外贸”“稳金融”“稳外资”都是“稳预期”的前提;而一旦民众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前景的忧虑得到有效化解,且普遍地乐观起来,则“稳预期”目标的达成会反过来与上述“四稳”“五保”形成良性双向相互强化的态势,于是市场主体便会趋于活跃,产业链或供应链便会稳健拓展,“稳就业”(或“保居民就业”)的目标自然水到渠成。

上述“六稳”“六保”中,“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稳投资”“稳外贸”“稳外资”是五个关键环节,因此成为《落实“六稳”“六保”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二批)》的主要政策着力点。具体来说,为达成“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稳投资”目标,省政府采取了如下四大类政策措施:一是聚焦市场主体的减负增效,从支持企业在鲁分支机构转为法人企业、降低税费负担、鼓励吸纳就业、简化办事流程等方面提出12条具体政策措施;二是聚焦强化要素保障,从创新土地供给机制、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企业上市、开展特色农产品价格保险等方面提出8条具体政策措施;三是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从加快实施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加大创投支持力度、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企业创新等方面提出11条具体政策措施;四是聚焦支持扩大内需,从扩大数字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智慧城市建设、拉动文旅体育消费、发展社区便民生活圈、扩大鲁产精品政府采购等方面提出11条具体政策措施。而为达成“稳外贸”和“稳外资”目标,省政府从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国际航班航线补贴、出口信用保险、扩大优质产品进口、精准支持外资招引等方面提出7条具体政策措施。

山东省“六稳”“六保”政策措施的亮点

关于达成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途径,关键是把握如下三个要点。

首先,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只有两个:一是科技进步;二是人均资本设备拥有量的提高。而这两个因素的积极变化,都离不开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因此,“持续不间断地”投资是促成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唯一途径。换句话说,“持续不间断地招商引资”是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不二法门。说到投资,就其来源或属性而言,无非有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之分,或者国内资本投资与引进国外资本之别。总起来说,政府投资不可或缺,但只能局限于社会基础性投资或者具有国计民生战略意义的投资;政府投资的基本目的应是改善投资环境,为社会资本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引导而不是挤占社会资本有意愿的投资机会。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仔细权衡政府投资与减免税费的利弊,有所进退,相机采取最有利于达成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目标的政策措施。

其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目标的达成必须满足一个前提,这就是由投资所生成的产能必须适销对路,亦即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必须顺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从而能持续被市场需求所消化。否则,投资终将难以为继。这就要求精选投资方向,例如把投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新旧动能转换、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绿色产业等领域。总起来说,需求的作用是消化供给,而不是拉动经济增长。当然,总需求既包括消费需求,也包括投资需求,其中的投资需求确实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但投资需求的实现也就是投资的达成,就又回到了上述关于只有投资才能拉动经济增长的逻辑。

最后,投资离不开金融支持。正如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观点,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满足新兴产业的资金需求问题,因此银行家的兴趣对新兴产业的兴衰以及新技术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逻辑,在山东省本次推出的49条政策措施中,除了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对进出口货物停征港口建设费、降低民航发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标准4条是遵循国家统一部署推出的之外,其余45条均为我省因地制宜主动推出的政策措施。总起来说,这些政策思路清晰合理,尤其31、32、46、47、48和49条是亮点。

综合归纳这6条亮点政策的思路,可分成如下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化对高新技术创投风投的支持力度。亦即31条,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提高对天使基金的出资比例,并让渡投资于省内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创新型项目的收益;32条,省自然科学基金设立集成电路专项基金等。二是发展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亦即47条,支持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设立乡村振兴板,扩大上市后备资源库等。三是发展供应链金融。亦即46条,对供应链票据设置再贴现专项额度等。四是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保险制度或机制。亦即48条,设立省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健全市场化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融资担保机制;59条,开展省级农业特色品种目标价格保险等。这6条都是着眼于强化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确实抓住了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短板。只是这6条政策的力度仍嫌不足且不系统,因此希望能继续研究推出后续政策措施。

猜你喜欢

六稳政策措施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12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
做好“六稳”工作,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迎难而上,确保“六稳”,实现内蒙古经济健康发展
促“六稳”关键是练内功
完善政策措施和制度体系促进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
发达国家数字经济政策措施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