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农商银行:金融服务撬动乡村振兴新格局

2021-01-27王炜通讯员李德品

山东国资 2021年4期
关键词:农商余额金融服务

□ 本刊记者 王炜/通讯员 李德品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近年来,山东农商银行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通过优化服务、创新产品,走出了一条农商银行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道路。

截至2020年末,全省110家农商银行共发放乡村振兴类贷款余额达2620.9亿元。其中,支持产业兴旺贷款余额1337.5亿元,支持生态宜居贷款余额116.8亿元,支持乡风文明贷款余额152.7亿元,支持治理有效贷款余额61.9亿元,支持生活富裕贷款余额952亿元。

金融赋能农村经营主体

村党组织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是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也是促进农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山东农商银行制定《“强村贷”金融服务方案》,明确服务对象、准入条件、贷款用途、额度、优惠政策、操作流程,并积极对接村党组织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支持。

威海经济开发区泊于镇泊于家村新春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是集生态农业、休闲垂钓、儿童游乐、体验观光、学习教育、餐饮住宿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度假园。泊于家村探索“强村带弱村”合作模式,带动经济相对薄弱村连片发展。威海农商银行泊于支行提供300万元“强村贷”,支持泊于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解了泊于家村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带动了抬田区连片无花果、草莓、石榴、高秆月季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此外,农商银行为新型职业农民、妇女以及农村自主创业、军人军属等各类先进模范人员,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提供专项优惠利率,为乡村振兴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提供金融助力。

巨野县地处鲁西南,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民金融素养薄弱。巨野农商银行选聘433名业务熟练、工作积极性高的员工,挂职担任全县624个行政村的“金融村长”,主管本村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工作,面对面解决村民的金融需求。该行将各村的走访信息汇总后纳入平安诚信家庭评定系统,支持农民创业就业。

兰陵农商银行以兰陵县实施乡村振兴“四雁”工程为契机,创新推出“新型职业农民贷”产品,让新型职业农民获得“真金白银”的支持。

截至2020年末,全省农商银行支持龙头企业875户,贷款余额达188.68亿元;支持家庭农场2656个,贷款余额达8.9亿元;支持种植大户5717户,贷款余额达21.85亿元;支持养殖大户7995户,贷款余额达37.08亿元。

客户在哪里,服务到哪里

阳春三月,微山湖碧波荡漾。伴随着阵阵马达声,一艘小艇在水上人家的驳船中穿梭,快艇上的“红马甲”是微山农商银行“融荷”金融服务队,每天驾驶快艇为微山湖上的农户提供金融服务。

微山县渭河村是一个典型的渔业村,既有广阔的湖面,也有原生态的湿地景观、淳朴的渔家文化,渔业养殖和生态旅游条件得天独厚。渔民孙玉涛想在自家前的这片鱼塘里尝试养殖大闸蟹,他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后,还差10万元。农商银行整村授信时采集了个人信息,孙玉涛完全符合贷款条件,于是他给微山农商银行高楼支行客户经理小刘打了个电话。第二天一早,小刘驾驶小快艇来到他家,两人在船头签订了15万元贷款合同。第三天,孙玉涛就购置了5万元的种苗和饲料。

“水上银行”是微山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该行还组建了21支移动金融服务队,依托金融夜校等方式,实行全员营销,每周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车间厂房、湖区码头,持续提供流动金融服务,送政策、送信息、送资金,切实解决湖区渔民融资难题。

和微山“水上银行”一样,临沂全市8家农商银行的“流动银行服务车”,每逢农村集市便开到集市附近,为百姓提供存取款、转账、办卡、签约等一站式服务,宣传金融基础知识,满足了农村客户的金融需求。

费县新庄镇宏祥板材厂有100多名员工,他们平时几乎没有时间到银行办理业务。了解情况后,费县农商银行将流动银行车开到厂里,组织专业的柜员、客户经理现场服务,开立银行卡、电子银行、结算业务120余笔,有效解决了工厂工人办理金融业务不便的问题。

让客户少跑腿,智慧多跑腿

3月27日,沂水农商银行把金融服务终端和移动智慧柜员机等电子设备搬到诸葛镇张耿村村委会大院。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老百姓有序排队办理着各项金融业务。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为广大农户办理社保IC卡现场激活和查询,详细讲解社保IC卡结算、金融账户、公共服务等业务功能,解决了农民社保和金融服务中的难题。活动期间,提供咨询200余人次,激活社保IC卡300余张。

近年来,省农信联社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理念,优化“最后一公里”智慧银行服务,推出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一卡通用智慧社区”项目。该项目以互联网+普惠服务为基础,围绕社区服务、便民缴费、商圈服务需求,为农商银行、物业公司、业主搭建的“金融-生活生态圈”社区服务平台,致力于实现社区管理电子化、业主应用线上化、商户服务平台化,为社区提供物产管理、车位管理、缴费管理等功能,为业主提供可实时查看生活信息共享、线上生活缴费、损坏报修、吃穿住行用生活场景服务等。该项目被评为中国金融年度品牌案例。

目前,全省农商银行已拓展社区2769个,导入业主信息33.23万户,累计新增发卡4.06万张,完成信息导入社区1478个,打造标杆社区262个,累计缴费8.91万笔、2642.08万元。累计为业主及周边商户授信2.14万户、33.96亿元,发放贷款1.02万笔、22.39亿元。

绿色信贷促生态振兴

蒙阴县东儒来村依托汶河水系进行绿化修整,打造水上乐园,实现城乡深度融合发展,2019年被授予“乡村振兴省级样板村”。村民秦元培此前一直靠几亩果园维持生计,他家被规划到山水田园景区的建设范围后,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他萌发了开“农家乐”的想法,蒙阴农商银行主动对接,3天就为他办理了20万元贷款,帮助他开起了“农家乐”。

东平县银山镇耿山口村是山东省黄河滩区迁建试点村。783户、2300多人的整村搬迁有很大难度,除了政府补贴外,村民还要自筹一部分资金。东平农商银行推出“乐农安居贷”,给予每户5万元授信额度,帮助滩区村民实现了“安居梦”。目前,该行累计扶持村民135户,贷款金额达650万元。截至2020年末,该行发放生态宜居贷款116.8亿元。

日照五莲农商银行各党支部与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加强沟通联系,组织党员干部成立“金融助农志愿者”队伍,对辖内行政村村民逐户上门走访宣传、采集信息,将普惠金融政策送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农民炕头,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在五莲遍地开花。目前,该行完成整村授信的村庄有567个,完成率为90.58%;授信户达3.48万户,授信金额达22.9亿元;用信户达4866户,用信金额达7.37亿元。

截至2020年末,山东省农商银行系统评定信用村庄5.72万个,占比73.36%;选树183个省级样板村、490个市级样板村、3947个县级样板村,共计授信32.6万户、407.19亿元。

猜你喜欢

农商余额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2020,余额不足
浙江大学全球农商研究院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浙大全球农商研究院
互联网上再造一个青岛农商银行
5>60,青岛农商银行发展的真命题
中央财政债务余额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