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中文学功能研究的考察与初步分析

2021-01-27刘俐俐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6期
关键词:伦理美育文学

刘俐俐

项目“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中有关文学功能研究环节的考察与初步分析,关涉课题总体思路、理念、研究方法。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必要的说明;二、价值事实研究的类型描述与观点介绍;三、“价值事实”研究成果的中国当代学术背景考察与分析;四、“价值事实”研究成果在辐射性视野中形成的问题域描述与思考。

一、必要的说明

本文目标任务在于全面考察文学功能研究并予以初步分析,藉此引出相关的思考问题,先予以说明如下几点:

(一)文学功能研究在课题中的预设位置和作用

“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关涉三个关键词:价值观念、文学功能、批评标准,最终学术目标定位于体系特性的系列文学价值观念。项目开题之始,即分析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关系等因素,策略性地将文艺评论范围限定在以“文学评论”为中心。①哲学价值论给予的基本原理为:功能和标准蕴含价值观念,反之,价值观念也含有功能和评价标准。概括地说,三者互相渗透,难以截然分清和分割。三者关系大致是:“从更深层次的方面来理解,价值观念‘是什么’的问题,离不开它‘如何是’(怎样形成、怎样作用、怎样变化)的问题。这就要进一步考察它的功能及其发生、变化等各方面的动态特征。……人们用以把握一切价值的有效评价标准就是价值观念。这是价值观念在现实生活中起到的最普遍、最重要的作用”。②基于这个原理,同时借鉴20世纪末文论领域就文学价值论曾经提出的文学的“应然”和“实然”概念③,课题设计的研究主体分为两大类四章。第一大类是实然性质的考察研究,考察研究对象分别为文学功能研究、文学批评标准研究和文学价值观念研究。何为实然性质?就是或者面对文学事实本身考察其功能、标准,或者面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关涉功能、标准和文学价值观念的各种思想表述。概言之,即实际存在的理论或文学事实。在这一大类中设置三章,分别以功能、标准和文学价值观念的实然性考察研究为各章主要任务。第二大类是应然性的理论建设,即基于前面三章研究结果,在文学批评标准和文学价值观念两大方面,提出值得追求的理论假说。所谓建设,意思是与此前相互区别或有所推进创新的文学批评标准和文学价值观念,建设依托实际经验和理论双重依据,是项目最终成果中最具标志性的部分。应然性的理论建设为什么没有应然性功能?道理很简单,值得追求的理想文学功能,已然是应然性文学价值观念了。

概言之,文学功能在课题的预设位置,是文学价值观念建设的途径,任务是提供实然性事实和思想资料,考察研究功能中蕴含和指向的文学价值观念的思想元素。课题最初设置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国儿童文学等四个实践子课题,分别研究各自领域的文学实际功能。该任务布置,课题总负责人采取发散性和开放性策略。理论预期在于,除了发现文学价值观念思想元素的蕴含和指向,还在于研究成果本身将成为考察分析对象。

(二)文学功能研究的性质

性质之一:文学功能研究即文学“价值事实”研究。根据哲学价值理论,文学“功能”的本义,就是文学有什么“用处”“作用”。文学功能,就是文学作为一个事物,它的结构与特性的外部呈现。“价值事实是指,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运动所形成的一种客观的、不依赖于评价者主观意识存在状态,它既是客体对主体的实际意义,又是一种‘客观’的事实。”④所以,文学的“价值事实”是通过评价所把握的对象。哲学价值论的规定性为:“价值事实”概念包含的内容,与“功能”既是关联性的,又远远超出一般的“功能”概念。所以,文学的“价值事实”是对接受者与批评者等主体有实际意义的客体;这个客体具有自身的结构和特性,也覆盖于“价值事实”概念之中。换句话说,文学的结构和特性被把握和认知了,它的功能就可用“价值事实”称呼。这就通过“结构和特性”概念,与作为“美的艺术”的审美特性的涵义同一了。或者换句话说,“结构和特性”可视为康德的“对象的完满性”。所谓“用处”,可视为康德的“外在的、即有用性”,两者合在一起,就是“客观的合目的性是或为外在的,即有用性,或为内在的,即对象的完满性”。⑤所以说,“价值事实”是文学研究的认识对象。

坚持“价值事实”的理念,不仅可与美学原理贯通,而且在本课题研究范围。“价值事实”具有三个值得追问的问题。其一,为什么要关注此事物?顺着原因线索,可反向追溯所出自的价值观念,“价值事实”成为价值观念建设中辨析取舍和追问渠道。其二,凭借什么给予所谓的“客体对主体的实际意义”即“用处”以认可?顺着“凭借什么”线索,可追究到批评和研究主体,即追究到评价主体的批评家和理论家,更追究到文学对怎样的范围,哪些方面,有怎样的用处等问题,即追究到文学需求主体,文学让处于怎样语境的人欣赏和满意?其三,依循怎样的标准把握事物的结构和特性。顺着“标准”逻辑,必定追究到功能依托的文学本体,它是怎样的结构和特性?功能实现的机制如何?由此落实到审美为基点的观念,也落实到了审美分析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关于这点,笔者曾经在项目最初,通过分析发现了文学“是什么”的“事实认知”与文学“应该如何”的“价值认知”不可截然分开。预设了文学作品“结构与特性”这样的“事实认知”是“价值事实”题中应有之义的理论基础。⑥上述三个问题都指向文学价值观念建设,并与之具有了内在逻辑联系。

性质之二:“实然”研究潜在存在着“应然”意识和观念。20世纪末文学价值论领域学者提出的文学“应然”和“实然”概念⑦,“应然”是理想的文学性质和状态,“实然”是实际文学作用和趋势等状态。如前所述,四个实践子课题在文学功能的实然性考察研究,考察研究主体各有自己视角和关注点,以及理论资源借鉴等方面的主体特征及其选择。这样的文学功能“实然”研究,潜在存在着“应然”的意识和观念。那么,他们实然性考察研究中潜藏的“应然”,需要理论建设予以辨析和反思。本论文题目中的“考察与初步分析”,所谓“考察”,就是考察实践子课题研究成果如何,将予以描述概括。所谓“初步分析”,就是分析此实然性研究成果潜在研究者怎样的应然意识,有道理的应然,就是有价值的蕴含和指向,理论建设将予以借鉴吸收。辨析和反思出偏颇的应然,则应引起理论建设警觉。

二、价值事实研究的类型描述与观点介绍

“价值事实”出自研究主体特有的选择、眼光和理论旨趣,依此研究成果分为三类。

(一)审美为基点转换至文学功能的研究

这类研究共计有5篇论文。分别为发表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0年第2期的3篇论文,包括田淑晶的《文学情感教育功能中理性的逻辑位序——以荀子“乐教”、朱熹“诗教”为探讨核心》 、葛瑞应的《以美养善、群而相合——古代文学的伦理共属功能论析》、翟杨莉的《“文以明道”:文学价值实现的自我规范》等。另有发表于《文学与文化》2021年第1期的李利芳的《儿童文学多层次功能系统问题研究》,以及暂未发表的李伟长的《“善”在美的庇护下闪光:试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美“善”功能》等。

此类研究以审美为基点和基础讨论文学功能。“功能”所指宽泛且有差异,分几种情形。一种以“文学情感教育功能”定位文学功能,确认“教育的目的定义在培养能够建立秩序与规范的理性”,由此涉及功能发生机制问题。“受教育个体从文学中获得怎样的理性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同时使情感依旧感性鲜活,是文学情感教育功能探讨中的关键问题。”“理性的逻辑位序”问题由此被提出。解决方式为分析和比较荀子“乐教”、朱熹“诗教”,结论是“相对于理性情感,在文学的情感教育功能中情感理性更应当被期待”。论文探究的是聚焦于文学情感教育功能实现机制的理论问题,以“情感理性”概念表述中国古代没有的审美概念。⑧另一种将功能定位在伦理共属,探究伦理共属功能的实现机制,那就是“兴于美,立于善,成于群”,“群是手段,更是目的,实现此目的,当以伦理为据”。概言之,此文“侧重对功能发挥作用的原理描述并从文学内质寻找‘群’的动因……分析可见,以美养善是实现伦理共属的重要途径。以文而群还具有具有涵养美德功能……其审美发生与伦理功能形成回环,更具感染力,是不思而中、不勉而得之德性”。结论集中在“以美养善”和“伦理共属”。⑨前者为原理或者说机制,后者为功能。第三种是将功能定位在解释度更高、含义更宽的“道”。“文是道的实现途径……求道和为文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道是起点也是落脚点,但作为落脚点的道势必与作为起点的道有所差别。文学价值也只能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或者说‘彰明’,其实现过程中的具体差异正是文的魅力所在”。结论集中在“道”是功能,此功能具有动态化的弹性特质,可作多种解释。实现机制是以“文”来“彰明”“道”。所以,实现了的“道”就是以文明之的“道”。“文”和“明”两个词,可以看出此论的审美基点。⑩这3篇中国古代文学功能研究,关涉审美的概念或语词,分别是“情感/理性(逻辑位序)”“群”“文”“明”“以美养善”等。功能分别为“情感教育”“伦理共属”“文以明道”等。

这类研究还有以对象特殊性为切入点,探究功能及其实现机制。如儿童文学功能研究。论文意识到“幼年、童年、青少年,其阶段性差异就非常大。同样,即便在某一阶段内部,如幼年,3岁的孩子和4岁的孩子差异也很大。所以,实际上儿童文学面对着的是非常动态的一个主体群,其关涉的主体对象具备的典型特征就是‘不确定性’,即‘可能性’”。通过论证提出了“游戏性: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的原点”“想象性:发扬文学本体之功能要义”“成长性:儿童文学必然的功能归宿”等,并将三者分别对应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各自的主要功能。⑪研究理路为,依循儿童认知心理特性探究各阶段主要功能的审美机制。具体地说,是将功能机制的探究追溯到心理认知层面。关键词概括功能可为游戏、想象、成长。关涉审美的概念或语词为审美创造的原点、文学本体、必然的功能归宿等。

此外还有纵向梳理中国现代以来的审美基点、文学功能的理论脉络,然后予以概括的功能研究。表述为“善”在美的庇护下闪光。“善”的闪光被强调,可见认可“善”的实际功能,放置不同历史阶段,“善”具有对应于不同方面的解释空间,也具有置于个人层面的“从感性到超理性:文学美‘善’功能的不同层次”等的合理性。论文将功能实现的机制归结到“美的庇护”,如何理解和定位“美的庇护”?通过阐述归结到审美缘于人之本能。让善得以闪光的机制在于“审美的二重性:始于本能而通向真理”。关键词概括功能就是“善”,所涉审美的概念是“美的庇护”。如何“庇护”,论文尚未有细致分析。其关键词或关键概念为“善”的闪光、“美的庇护”。

(二)不与审美关联而直接切入文学功能的研究

这类论文共计4篇:《从“工农兵”到“人民”:当代文学主体性建构》《民族文学的民族认同建构功能》《地方性知识:少数民族文学的认知与传播功能》《文学民族志:民族文学的文化记忆与阐释功能》。⑫

这4篇论文通过叙述和分析,直接聚焦社会历史范围的某方面功能。所谓社会历史,指均有具体语境,所谓某种功能,指该功能是研究者关注、选择和确认的结果。例如,将建构人的主体性认定为当代文学的核心功能之一。依循这种功能理念,在现代以来的时间范围内,区分出两个时期:1940—1970年代,对于主体的界定是“工农兵主体”,要求在文学中表现主体的阶级性、群体性;1980年代以后,主体被界定为“人民主体”,对于“人民”的内涵则不再限定,主体趋于宽泛,文学中逐渐出现大量对知识分子、女性、青年等主体的建构,同时表现主体的人性、个体性。“工农兵主体”的建构体现了建构公共伦理的倾向性,“人民主体”的建构体现了建构个体伦理的倾向性。两个主要建构功能各自之外,也交互进行。建构人的主体性的核心功能,其实现机制是什么?论文主要依托文学制度和作品境遇等外在实际的描述与分析,逐步趋向于结论。虽说叙事伦理给予了理论支撑,但缺少清晰有力主体建构功能的审美机制研究。3篇民族文学功能的研究成果,以少数民族文学区别于一般文学的逻辑和思维,默认少数民族文化特殊性,将功能研究聚焦于民族文化河床考察和思考,归纳和概括其文学功能。关于功能的主要观点为:具有认同建构身份的功能,认同建构的对象是本民族。看重地方性知识即少数民族自己的特色知识,描述其认知和传播的功能。“文学民族志”更是跨越了人类学和文学,让文学担负起了民族志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机制如何?该类研究逻辑是:“关于文学的功能,一般认为有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等,其中审美功能是文学的基本功能,这些特点对于民族文学来说当然也同样适用。”但3篇论文未能紧密依循此观念展开,基本都是借鉴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并以文化角度切入分析和阐述,实质上避开了审美机制。其关键词或关键性概念为:“民族认同”的“建构功能”、“地方性知识”的“认知与传播功能”、“文学民族志”的“文化记忆与阐释功能”。

(三)横向展开与纵向转换延伸的文学功能研究

这类研究共计3篇论文:《文学经典价值延伸问题研究——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为中心》《回忆性散文的特征、功能与批评方式——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中心》《文学存在复杂样态的认定与价值评价问题——以小小说考察为中心》。⑬

纵向转换延伸的文学功能研究,选取并聚焦某部历史跨度较大和传播经历复杂曲折的经典作品,梳理和分析其功能,描述功能如何转换和延伸的情形,描述中伴随探究转换和延展的审美机制如何。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的译介历史漫长并且语境复杂。功能从最初认知性功能的“知道”,转换情感教育性功能的“揭露”“讽刺”“对比”“热爱”等,再转换到拓宽文化视野的认知功能的“宽容”“借鉴”等。最重要的是提出了挑战性问题:突破了文本限定的意义域转向非文本限定的意义域,“从作品重心移向了当下语境中个人自由体悟为重;从尊重文本规定性向越出文本规定性转移;从作品人物的竞选者身份移向了现实竞选者的实际活动;从现实竞选者身份再移向自己所需求的意义;从文本故事扩展到现实中他人的故事;联系现实中他人的故事,通过联想,而在内心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个功能转换很难概括。论文分析了功能转换延伸的内在机制在于“内在价值”,而此文的“内在价值”概念内涵丰富,“通篇性讽刺”结构为基本内核,此外还有阅读角度切入的诸如“误读”“正读”“第一批读者”等机制的探索和概括。⑭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个案,功能部分的研究中,兼顾层次性和阶段性特点。始终抓住并根据文体限定意义的“回忆性散文”的内在特质,在作品与作者关系层次,具有记录、调整与塑造、自我认同等功能。在公共领域层次,具有描述、诠释、引导认知功能、交流功能、濡染、疏导、教化、训导、引领功能、消遣娱乐功能、文学创作方式和技术的进步与延续方面的写作示范功能以及美育功能等。在社会文化层次,具有增强社会情感以及道德共通性功能、文化展示功能、社会反思功能等等。⑮该类研究关键词和关键概念为:功能转换、功能延伸、非文本限定的问题域、内在价值、正读、误读、层次性、阶段性。

横向展开的文学功能研究,这种研究关注当下中国文学现实,聚焦在影响广泛和接地气的小小说。依凭文学活动论思维,从书写者和接受者两方面分别考察功能。书写者再进一步区分出知名作家和小小说园地成长作家两部分。知名作家的功能为:释放艺术激情,艺术经验在小小说领域施展发挥,以艺术经验、审美理想和小小说的探索,推进小小说文体。成长型作家的功能为:填充零碎时间,安抚舒缓心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和培育做人之基本品德,直接或间接涉及了休闲、娱乐、认知、教育等诸方面功能。概而言之,生活与文学呈现为一体的实践生存状态属性。因为小小说园地起步的书写者,他们书写的生活本身特质,与接受者功能几乎合二为一。⑯此综合性功能研究,显示了功能实现的机制。此外,作者另有专门论文探究小小说的内在艺术机制问题。更有论文涉及社会意义的美育功能问题。⑰关于社会美育的功能,是基于文学活动论视野研究得出的。被概括为“审美需求实现于生活与艺术不分的状态”,人们的“审美本能需求在生活与艺术界限中实现”,“顺着‘生活美学’理念说,小小说读写参与者处于生活状态,成为或正在成为艺术家。从文艺目标说,培育了大量文学爱好者,加大了文学普及基础,与‘托举文艺高峰’形成良性循环”。这是中国“深耕美育”的独特经验。⑱关键词以及关键概念可为:社会美育、生活美学、综合性功能。

三、“价值事实”研究成果的中国当代学术背景考察与分析

10余篇论文属于文学功能实然性研究成果。实然性研究潜藏应然性观念和思维,由此可以成为高于此层次研究的分析“样本”,即“子样”。“按一定的抽样规则从一总体中取出的部分个体。样本中所含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量’或‘样本大小’。由简单抽样产生的样本称‘简单样本’。”⑲本文取“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的涵义。因为样本有先在的观念、视野、意图,蕴含和指向了文学价值观念的思想,从借鉴和避免偏颇遗漏两方面,对于价值观念和批评标准理论建设有积极意义。

更准确把握这批样本,需要考察它们产生的学术背景。学术背景分远近两部分,远因是40年来西方各种人文理论与思潮译介和影响,近因是课题团队成员多为首席专家的毕业和在读博士生以及身边的青年教师,构成了研究的小氛围,即导师学术旨趣、研究领域和学术风格等,在课题实施中发生了实际影响。影响包括积极建设性和诸如束缚局限等负面影响等两方面,应予以详细考察。

依托前面梳理和分析,可列出如下包括文学功能及其实现机制的关键词,以及一些难以剥离为关键词的偏正词组或动宾词组性的关键概念:情感/理性的逻辑位序、情感教育、伦理共属、以美养善、群而相和、诗可以群、文以明道、文道关系、文的魅力、游戏、想象、成长、审美创造的原点、文学本体、必然的功能归宿、美的庇护、美“善”功能、文学之美、怡情养性、健全人性、诗意栖居、民族认同建构功能、地方性知识、认知功能、传播功能、文学民族志、文化记忆、阐释功能、主体建构、叙事伦理、工农兵主体、人民主体、释放艺术激情、填充零碎时间、安抚舒缓心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培育做人之基本品德、平民艺术、深耕美育、社会美育、社会自我教育……这些关键词互相之间有渗透、重叠、交叉等。它们来自怎样的学术背景影响?梳理汇合这些关键概念与命题,可追踪的理论背景有:后殖民理论与身份认同理论的合流、叙事伦理、文学传播学、美育理论、海德格尔存在论中的“诗意栖居”“审美超越”等观念、发生认识论与儿童文学理论的合流等七个学术领域。

其一,主体建构、民族文学身份认同、地方性知识和文学民族志的文化记忆和阐释等文学功能,所受重要影响来自后殖民理论与身份认同理论两者的合流。40年来,中国文学研究深受后殖民理论与身份认同理论两者合流的影响。“‘身份认同’(Identity)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受到新左派、女权主义、后殖民的特别青睐。其基本含义,是指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这个词总爱追问:我(现代人)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⑳身份认同理论在我国引起关注起步于1984年,论文发表最高点在2018—2019年间。直至2021年1月19日为止,知网平台以关键词“身份认同”嵌入,在核心期刊、CSSCI、CSCD范围检索,计有1105篇论文。身份认同理论的文化研究属性,导致它具有与人文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吸纳融合能力,“后殖民理论”就是重要的融合对象。中国综合地概括性介绍“后殖民理论”,来自I·R·马卡瑞克主编的《当代文论百科全书》中的“后殖民理论”词条,由王晓路教授翻译并发表于辑刊《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年1期),汉译为“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theory)是诸种理论及批评策略的集合性术语,旨在考查昔日欧洲帝国殖民地的文化(文学、政治、历史等)以及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各地的关系……”方法为“后殖民主义理论家运用各种方法和理论,其最常见的方式通常是有意背离作为整体的欧洲传统。后殖民理论发展的诸多方面尤其可以与文化研究、女权主义研究的兴起,以及那种政治色彩更为浓厚的比较文学相比”。㉑我国学者较早全面系统介绍后殖民理论的是张法的《论后殖民理论》。“中国后殖民理论批评是西方后殖民理论登陆后,中国学界借助其理论视角和方法考察中国当代文化、文学问题而提出的理论命题。”㉒后殖民理论在我国引起关注,起步于1990年代,论文发表起点时间是1997年,最高点在2012年。直至2021年1月19日为止,知网平台以关键词“后殖民理论”嵌入,在核心期刊、CSSCI、CSCD范围检索,计有357篇论文。其中中国文学31篇,占据8.31%。后殖民理论自身即携带的文化研究基因,必定与文化研究范围的“身份认同”(Identity)理论合流。“后殖民身份认同政治历经种族、民族和族裔散居身份认同三个阶段。”㉓具体到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他们接受后殖民理论的同时,也接受了人类学著作,人类学的文化持有者的概念与后殖民理论的边缘视角一拍即合。如鄂温克族第一代书面文学作家乌热尔图,上世纪80年代即广泛涉猎黑人文学,他熟读理查德·莱特(Richard Wright)的《土生子》和斯托夫人(Harriet Beecher Stowe)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等作品,熟读了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的《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德里克·弗里曼(Derek Freeman)的《米德与萨摩亚人的青春期》、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文化模式》等,他曾在回答《南方文坛》访谈时说道:“当我们指认一个民族的文学的时候,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具有这一文化身份和个体创造的文学作品。在这里文化身份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和前提……在涉及一个民族的整体形象,表达这一民族内在的声音时,这一权利是不应被压制和剥夺的。”㉔文学研究尤其少数民族文学专业的学者,则借助后殖民理论对十七年文学予以纵向历史反思:民族作家的创作基点与汉族作家没有什么区别,仅仅“寻找一种与汉族、与流行的看法相契合的生活表象”。㉕“身份认同”理论总爱追问的“我(现代人)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恰好与以后殖民理论为方法论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反思形成互相支撑的理论关系。此外,身份认同理论以及后殖民理论天然融合支撑,也广泛运用和体现到中国文学的各个领域。区别仅在于选取角度和理论指向而已。如主体建构的观念和思想等,则侧重从“我是谁?从何而来?”角度思考。笔者从1999年开始关注后殖民理论与民族文学批评问题,主要著述有:专著《隐秘的历史河流》第七章《走入中国的后殖民理论的历史命运》㉖、《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当代民族文学问题思考》《走近人道精神的民族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等论文㉗,增加了“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博士生培养方向。此外,借助文化身份认同理论,切入文学批评理论建设,也有一些论文发表。㉘如上描述,可看作课题文学功能研究该方面特点的原因。影响存在着正负两面。惊醒民族自觉意识为主要的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则来自究竟在怎样的历史视野中看待和把握后殖民理论与身份认同理论?在中国语境文学批评中是否应辩证地理解和语境化处理?潜在地呼吁怎样的价值观念?都很值得思考。

其二,研究成果涉及到的转换延展、公共领域和社会层面的交流传播等文学功能,可以追溯到文学传播学。虽说目前尚未有作为学科的文学传播学。但文学与传播学的合流,确实影响学者观察和探究文学功能。传播学(Communication Science)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现代意义上的传播学脱胎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实用主义学派,奠基作品为李普曼(Walter Lippmann)的《公众舆论》(1922)和杜威(John Dewey)的《公众及其问题》(1927)。二战后,传播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并形成多个学派,其中包括批判学派、媒介学派、文化学派等。麦克卢汉(Marshall Mc Luhan)在上世纪60年代所开创的媒介学派与新批评、现象学、文化人类学理论等的结合,使得媒介研究有了理论深度,完成了传播学理论大变革。今日欧美各高校中冠以“媒介研究”(mediastudies)的学者普遍关注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媒介因素得到重点关注。中国文学传播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参与学者基本来自文学领域,选取的切入点为文学史传播,以《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1988)等为代表。该著论述了近代报刊以及连载形式对现代小说创作的影响。90年代初有孙宜君的《文艺传播学》(1993),该著以传播学理论为视角系统考察了文艺传播者、信息、受传者、传播效果等要素及相互关系,力求初步构建文艺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如今,文学传播学已广泛引起学界注意和借鉴,仅从文学研究角度看,就有文学传播媒介自身特性研究;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传播的关系研究;文学文本和问题的传播历史研究;文学传播的受众研究;传播技术对文学的影响研究;传播手段与媒介权力的批判研究等。现代传媒语境下的文学活动,正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的四要素,向“作品、世界、作家、传媒、读者”五要素转换,四要素到五要素的转变,是传媒和媒介技术在文学世界意义的确认和提升。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主客体动态的价值关系,认定文艺活动始终贯穿实践性的美学特质,已经确定了“批评家处于价值体系与内在各部分及外在环境的中介位置”㉙,价值“外在环境”与文艺活动及其评价互相激发形成互动,所以,文艺随着传播的社会机制而发生作用。受到文学传播学理论资源的影响,将其引入文学功能研究,有其道理,发挥了正面、积极的效应。

其三,主体身份建构以及横向展开与纵向转换延伸的文学功能研究,都有纵向叙事伦理(Narrative Ethics)影响的痕迹。该理论缘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语言学转向对理论领域全面占领而后引起的反拨,之后又影响了文学、哲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叙事伦理理论可归属伦理学和文学分支的叙事学。本文暂不触及归属伦理学的方面。归属于文学分支的叙事学的路径为:研究文学文本中的伦理意涵,即在文本各种因素研究中,开始注重伦理问题和伦理因素。韦恩·布斯出版于1983年的《小说修辞学》,虽未明确提出叙事伦理,但已探讨了隐含作者伦理意图的重要价值,可视为叙事学伦理转向的重要开端。此外,詹姆斯·费伦(James Phelan)的《作为修辞的叙事》,以文本为根基或者出发点,探讨了读者伦理判断的形成。亚当·纽顿(Adam Newton)的《叙事伦理》将叙事伦理区分为再现伦理、讲述伦理和阐释伦理,讨论了作者、文本到读者完整的伦理活动。这条路径是通过文本分析,知道作者的伦理意图如何通过文本影响读者伦理判断,显然是伦理学资源引入后的叙事学更新。叙事伦理既研究阅读中读者判断的产生过程,又探讨阅读后的伦理效果,两条路径常常交织融合在一起。韦恩·布斯在《我们的友伴》中,用“共导”概念说明读者的判断受文本、读者自身和他人共同影响产生,而读者对文学的判断和人们对他人的判断具有同样的伦理性质和价值。汉语语境最早使用“叙事伦理”说法的应是刘小枫,他在1999年《沉重的肉身》中提及这一概念,之后逐渐出现讨论叙事伦理的学术论文。中国知网数据显示,从2000年开始,涉及叙事伦理研究的论文呈逐年增加的态势,2000年到2009年,单年递增1—5篇不等,到2009年已达20篇。这一阶段,国内学术界已注意到了叙事伦理这一理论点,但尚未引起重要影响。2010年相关论文激增至30篇,之后论文量较为稳定,至2020年间,每年都有30-40余篇左右。硕博论文的情况十分相似,2009年及以前,未出现论述叙事伦理理论的硕博论文。2010年出现10篇,至2020年,每年均有10—20余篇,说明叙事伦理研究在国内开始产生较大影响是在2009—2010年,达到了叙事伦理理论与批评实践的最高峰值。缘于文学研究的人文特质,归于叙事学路径和归入伦理学路径的理论研究,都有资源借鉴的价值,也确实以两者互相交织融合方式在践行。叙事伦理学影响到本课题文学功能研究,呈现为文学活动中各环节伦理维度的发现、理解与阐发。比如主体建构功能的阐述,就是一方面对当代时期特定叙事文本分析阐释,探讨批评家和读者对作品最终判断的形成机制,推导出作者主体建构意图;另一方面论述了当代时期文学中个体伦理和公共伦理的建构方式,以及不同方向如何连接他者,最终共同构建丰富多样化的社会。

其四,首先说“文道关系”。和中国哲学重实用、重道德的主要特征一致,文学的教化功用是历代文论关心的话题,进而凝缩为“文道关系”的命题。古代“文道关系”变化的演变暂不细说。仅说近代以降,受西方纯文学审美意识的影响,“文道关系”的研究整体地呈现为:其一,“文”不再独指“文章”,而是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各种文体均包括在内,“道”脱离经学道统附庸,拓展为政治、革命、文化等宽泛意识形态,可谓各书其“文”,各行其“道”;其二,由明道发展至贯道、载道,再复归明道,二者地位由大体平等关系发展为主副关系,最后又重新达成平衡,与古代文论的文质关系的反思逻辑极其相似;其三,历史语境渐趋模糊,从“工具论”转为“文论原型”而为现当代研究者所用,由此可辨识出“道的超越性、文的本体性、载的个体性、用的教化性。”㉚近些年仅以“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以贯道”进行独立研究的状况已有改变。学界已经自觉意识到:“‘文以载道’自身是一种相当合理的文学观念,其实质就是主张文学作品必须蕴含某种思想意识。”㉛从本体论视角说,“文”指原发于自然的“错画”,“道”指原发于自然的对于宇宙人生规律的把握,体现着文学对于生活的美好想象。㉜文道关系衍变为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关系自然合理。学术界研究显示出,重视文道平衡基础上,重视文所负载的思想价值。重提“文以载道”的诸多研究中,不少是针对当代文学时弊而发。如针对网络文学价值中空的现象,应该“继承中国古代文学中文以载道的风骚传统”㉝。知网“主要主题分布”数据显示出,“文学创作”“德育渗透”“作文教学”等关键词位于前列,证实了文道关系论本身所内蕴的功用导向,即文与道在互动关系中对受教者人格、思想、情感的引导功用。落实到具体实践层面,此类研究概括而言,是在不以“轻文”为代价的“重道”引导下,以爱国爱家、德性、友善、美好、正义、自由等新道代替旧道而发挥价值引导作用。

再说“兴观群怨”。该关键概念的出处和古代注疏不再赘述。注家无非在“是何”与“如何”方面阐释四者功能,形成传统的实践价值取向。将此理论资源古为今用,存在着语境甄别与适用问题,该问题反映在当代文论研究中呈现为两个特征。知网搜索显示,以“兴观群怨”为关键词,共有期刊论文455篇,研究的思维进路大致分两种:一种是致力于回归彼时文化语境并还原本意的“古解”,此类型研究实则为第二种思路做了铺垫,即在美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视野下对“兴观群怨”的“新释”“新解”。研究的“主要主题分布”数据中,“王夫之”“文艺观”“美学思想”位于前列。“王夫之”能成为该问题的研究热点与其提出“情本体”诗学观与现代文艺学的榫合有很大关系。“‘兴观群怨’说在王夫之的诗学中被本体化、美学化、系统化了。”㉞由第二种“新解”延伸出了儒家传统诗教,在美学与教育学交叉的美育领域有极大拓展合理性及其空间。比如,孔子原创性的美育思想、“兴观群怨”的现代教育意义、语文教学中“兴观群怨”等论题,也可理解为“兴观群怨”的拓展空间。“兴观群怨”中的“兴”被释为“感发志意”(朱熹语),后有论者多将二者合为“感兴”而论,即感物动人,兴发情意。“兴”于是与“观”“群”“怨”共同合成为美育的机制。《“兴、观、群、怨”——文学(阅读)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意义》㉟等即可为证。

最后说“性情论”。“性情论”是传统文论中体现中国文化特征的精华命题。古代注疏和阐释暂不细说。当代中国学界研究已经意识到,此命题和西方一律指向单独个体的性情观念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秉持天地人的思维架构,性情观渗透了群己一体、人道至天道等观念元素。我国就此命题的研究史,强调“情本位”之外,也注重性与情二者的关系:“性”是置于全体考量,从而可含宽泛涵义的环境性的价值因素,被运用于公共领域的研究,情与性二者构成“中国古人对自我及外部世界的探索的重要出发点”。㊱以数据看该命题的现代价值很明显。知网“主要主题分布”数据统计中,位于前三的关键词为“真性情”“陶冶性情”和“心统性情”,反映学界对此观念古为今用的理论期待。立论不同,借鉴的资源有别。如诗论高扬审美特性,则借重“主情反性”论,以心学资源为主;伦理强调价值建构,一般借鉴“以性束情”论,即以儒家的论述为资源。比如考察儒家性情论的逻辑演变过程,考察其对社会物质欲望的抑制以及对现代社会诚实人格构建、自我道德活动的统御与管摄所能提供的理论资源。

这三个关键概念与命题及其当代再思考,对文学功能和文学价值观念具有深远的建设性影响,影响还将持续发生。

其五,以小小说为综合考察对象的横向文学功能研究,已经初步触及到社会审美培育问题,既是美育领域理论资源影响的结果,后续也将更加深入借鉴该领域资源。中国现代美育理论发生于20世纪初。由我国第一代美育家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朱光潜、丰子恺等,将西方美育理论与传统美育思想相互参照和阐发而形成,产生之初即奠定了启蒙和现代人本主义内涵。21世纪的美育研究承继了上世纪形成的基本面貌,也发生了新时代的变化:国家政策发生导向作用,美育走向科学化和学科化。曾繁仁、杜卫、赵伶俐等重要学者各有研究侧重点。或以美育之“美”为思路,探讨美育本质、地位、作用等基础理论;或以“美”与“育”关联为思路,探讨美育心理学、个体审美发展等实践理论;或以“育”为思路,探寻美育实施方式方法。更有美学新思想方法、价值理念与美育理论的深层熔铸创新,形成了生态美育、生活美育、身体美育等美育理论新形态。截止2021年1月24日,中国知网上美育相关文献高达50000多篇,从2002年之后每年发文量达千篇以上,2019年更是超过4000篇,可见美育已成当代显学。本课题关注美育,缘于在前期研究已然确定审美功能为基点,根据价值体系特性,必定形成社会范围的拓展思考,这促使课题组在2019年11月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建构与社会审美培育”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社会审美培育”这一观念,课题与美育理论及实践发生了内在关联。通过梳理课题组也发现了美育领域的问题:哲学研究与方法论研究脱节,美育理论与美育实践脱节。文艺评论,是以艺术现象及其艺术文本公共性价值的描述、阐释和评价为中心的活动。审美、政治、艺术等内在属性方面均与美育在价值取向、终极目的、内在需求等契合,而且其文本描述、阐释、评价等基本功能,也可引导个体的审美感知、理解和判断。概而言之,文艺评论切入美育实践,是值得倡导的价值观念和批评实践。课题组已经做了一些应然性质研究,如《文艺评论深入美育的学理可能及路径》《文艺评论深入美育的机制、路径与意义研究》等。㊲两篇文章借鉴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考察审美的复杂过程,分析了文艺评论功能与审美心理层次的内在关联,以此把握个体审美心理活动规律,探寻文艺评论深入美育的实践路径和现实意义。作为应然性文学价值观念,将以另外论文阐述。

其六,各种情形的文学功能研究,均透露出“诗意栖居”和“审美超越”等观念与思想元素或显或隐的影响。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诗意栖居”概念,既具有非实事性,也具有可践行性和具体性。一方面“诗意栖居”可以启示现代人生存意识,另一方面中国系统论及“诗意栖居”理论的著述极少。北京大学哲学家张世英的《美在自由》较为透彻底理解和消化存在主义哲学视野的“诗意栖居”思想,并用中国美学话语系统表述,对国内学者尤其青年学者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张世英看来,“诗意栖居”是一种超越的存在方式,这种超越是超越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而达到的一种审美境界,这种审美境界超越“感性美”“理性美”,最终达到一种“超理性美”——对“万物不同而相通的一体”的一种领悟、玩味。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具有超越陈旧平庸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潜在力量,它能将“此在”从日常生活导向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生存世界中去,最终不断超越现在的生存境界,进入一个全新的人生境界。文学功能研究面对各种不同层次功能,功能转换延伸,并广涉儿童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等有特殊性的文学领域,将“诗意栖居”予以通达宽泛的理解,与功能应转换延展形成的广泛性相互适应,而且可以落实到感性美、理性美和超理性美的不同层次,与功能和批评标准都可匹配。笔者曾经以之做过绘画艺术的批评实践,初步获得良好的批评体验。㊳

其七,儿童文学功能研究的关键概念如游戏、想象、成长等,涉及认知心理学等理论,深受发生认识论、游戏理论等资源的影响。发生认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于6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认识理论学说。即“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研究个体认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其核心是认识的结构和建构学说”㊴,“主要研究认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结构和它的心理的起源”㊵。发生认识论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以发生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的认识,强调认识的个体心理起源和历史发展,以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为特色和基础;其二是发生认识论的跨学科性质,它从生物学出发,通过心理学的桥梁来达到认识论的结论。该学说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对当代认识科学的重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通过皮亚杰著作的译介进入我国学术界视野并引起普遍重视。我国儿童文学是汲取发生认识论资源的最早领域之一。80年代恰逢中国儿童文学重新走上有序发展轨道的关键转型期。1979年,发生认识论的第一篇论文诞生,其内容就是介绍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心理学。㊶班马的专著《前艺术思想——中国当代少年文学艺术论》(福建少儿出版社1996年版),以及其他专题论文中出现的“儿童反儿童化”“儿童审美发生论”“儿童审美发生态与原始文化发生态的关系”“前审美”“前艺术”等概念,已有发生认识论影响的痕迹。王泉根的《儿童文学的审美指令》(湖北少儿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专有一章运用皮亚杰的观点,论述“儿童——原始思维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的关系”㊷。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方卫平1984年写下《从发生认识论看儿童文学的特殊性》,较早地关注到了发生认识论和以皮亚杰为首的日内瓦心理学派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验及研究成果,他认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学说,对于我们研究儿童文学和儿童审美活动,也是具有启示意义的”,并在文中运用发生认识论原理,结合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学说,对儿童文学特殊性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儿童特点就是儿童有别于成人的审美性的主体结构”㊸,以儿童的年龄特征导致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结构建构的需要来认识儿童文学的特性。这些论文获得学界较大关注,推动了儿童文学本体论建设。随之,发生认识论展示的主体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条件差异,成为儿童文学按照年龄阶段细分的理论根据。游戏理论也渐渐受到儿童文学研究界的重视,推动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丰富。

游戏理论准确来说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众多理论论述的集合。虽然中西均确有关于游戏的论述,但从理论形态和思想认为,“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开始,西方游戏研究源远流长、蔚为大观,‘游戏’对欧美各国民族精神和思维方式的滋润、养育功莫大焉。而在我国,情形则大大不同。‘游戏’在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中,始终被视为‘经世’‘明志’的对立面而屡遭贬抑。中国古代、近代文化典籍,即使偶尔涉及‘游戏’,也仅为只言片语,难以形成经久的影响”㊹。

早期游戏理论又叫经典游戏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物学色彩浓厚,主要尝试解释人类游戏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精力过剩说、娱乐放松说、种族复演说、生活准备说、成熟说、天赋本能论、机能快乐说以及生长论”。㊺文学研究接受的游戏理论,侧重审美、艺术起源意义上的“游戏说”(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西方游戏理论以自由论为根基,取自然童年游戏娱乐性和非功利的特点,进行哲学层面的延展思考,而为审美、艺术研究界所重视。代表人物为康德、席勒、斯宾塞、谷鲁斯。康德提出审美游戏沟通知识和理性,认为“只有在审美游戏中才能实现道德的完善,才能真正生成和确认知识,人才能走向自由和解放”。席勒则在康德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游戏说”,认为“只有在审美游戏中,人既不会失去感性鲜活的生命,又践履了理性人格的庄严底蕴,这时候分裂的人性终于弥合,人也找到最本真、最自由的自己。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㊻。我国学者也意识到,“游戏是人类通达自由之境的路径,是审美实践的本真形态。游戏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美的追求。在游戏中,人可以实现自我的突破和超越,从而进入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自由境界,使人的创造本质得以真正确认”㊼。游戏理论天然具有的无功利性、自由性、个人情感性、内模仿等特性,尤其被儿童文学所重视和借鉴,游戏性成为儿童文学独特审美起点,游戏精神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重要命题之一。本课题的儿童文学子课题,其负责人李利芳教授乃文艺学出身进入儿童文学领域,该领域文学功能研究深受发生认识论和游戏理论的积极影响,该子课题研究结果的游戏性、想象性和成长性,分别对应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的主要功能㊽,既照顾儿童文学的接受主体需求,突出儿童文学的特质,同时将儿童文学作为文学整体的一部分,根据年龄的差异给予动态的功能总结。

四、短板缺失和理论建设的有益提示

基于以上“样本”切入文学功能的角度、立足点、学术背景、思潮影响、学术平台等方面的描述和分析,既发现了短板和缺失,也获得了文学批评标准和价值观念理论建设可资借鉴的思想元素,获得了更开阔视野和后续研究的思路,即有益提示。

(一)可资借鉴的思想元素与短板及缺失

鉴于前面已有详细描述分析,此处仅为概括。可资借鉴的思想元素包括:

其一,“相对于理性情感,在文学的情感教育功能中情感理性更应当被期待”的思想认识。该认识基于对文学属性的正确理解,认可文学审美属性、情感激发生成形象等艺术元素。同时,认可文学具有情感教育功能。多篇功能研究论文都含有类似的以审美为基点的思想,审美为基点进一步成为共识。

其二,“以美养善”和“伦理共属”以及将功能定位在解释度更高、含义更宽的“道”,求道和为文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道是起点也是落脚点,但作为落脚点的道势必与作为起点的道有所差别。该认识可资借鉴,含有将视野扩展到动态历史过程以及超越个人的社会思想元素,这就具有将价值体系外在环境定位在当下社会,给予与当下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关联思考并确定文学批评标准和文学价值观念以学理基础性与合理性。

其三,始终根据文学本体特性确定文学功能,文学本体包括文类、文体,乃至不同文类文体与接受者的关系,儿童文学功能梳理明显体现了针对年龄的思路。

其四,动态地分层次地理解文学功能的思想。动态体现为价值延伸思想元素,也体现在认可了文学冷热变化规律;分层次则体现在全方位理解文学功能,与纵向延伸和横向文学普及相互呼应,体现了文学具有广泛传播特性。

其五,认可文化研究诸如文化身份等思想和方法的介入,但提示我们,必须以文学属性为根基,文化仅为视野和方法,文化本性是描述而且并不具价值判断机制。

短板和缺失包括:

其一,来自于国家层面立足点的文学功能考察有所欠缺。例如,民族文学功能考察基本限定于文化视野,地方性知识认知与传播功能、民族认同与建构功能、文学民族志的文化记忆和文化阐释功能等考察,均以文化视角切入为主。

其二,从功能进一步探寻对其所属的更具体文化语境的意识尚不够自觉。如儿童文学的游戏宣泄习得功能,习得内容显然是文化,具体而言是怎样的国家民族文化?回到中国文化语境才能解决此问题。

以上从可资借鉴和缺失短板两方面概括,共同构成了继续建设的思考诉求。那么,可以提示哪些后续理论建设的视野和思路?

(二)提示审美机制与具体文化语境结合

文化既有动态历时特性,也有空间地域和民族特性。稍稍观察中国幼儿游戏,比如过家家,就会发现所操作的均为中国式家庭生活的玩具,包括衣服、餐具、风俗等,显然在习得中国文化。“群而相和”是伦理共属的审美机制。共属怎样的伦理?即向语境提出了要求。按照黑格尔关于伦理与道德关系的哲学阐述可知,伦理是群体共同遵守某种道德取向而形成的稳定状态。道德则更倾向于个体的选择,呈现为活跃的个体性。当某社会阶段诸多个体纷纷背离某稳定伦理规范,相悖的道德选择非常活跃并持续,伦理观念即会发生改变。比如从一而终是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中的传统伦理观念,在现代社会已彻底被普遍性的个体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道德选择所打破,婚姻爱情的伦理观念已彻底发生改变。根据这个伦理与道德的原理,回到具体语境,会提出如下问题:目前文学活动中的伦理共属状态如何?作品中由题材呈现的伦理状态如何?现实接受活动中伦理共属的状态又如何?该有怎样的伦理共属价值坐标?至于阐述空间和灵活度更高更大的“文艺明道”的“道”,更有此“道”为哪些具体内涵的问题。再如,文学情感教育功能之“感情/理性”逻辑位序,此机制探究作为原理,置于价值体系建设则可追问,通过文学培养的情感理性应该具有怎样的情感等等,都在提示需重视具体语境。

(三)提示审美机制与国家民族立足点结合

审美机制是恒在的文学功能机制。全面把握文学功能,仅有学者立足各自学术兴趣点必有偏差。因此,需有不同角度观察和认定。仅以“善”在美的庇护下闪光这一命题为例。该命题所限定的中国现代文学时段仅是几种文学功能实际之一的概括。实际上,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对文学功能的理解,最重要的是从文学“外部”着手的,文学是服务外在于文学目的的手段。如梁启超以为,文学为资产阶级政治“改良”服务,通过传播西方启蒙思想,发挥“开民智”“改良群治”重要作用;五四前夕胡适、陈独秀等无论以“改良”还是以“革命”对待文学,目的均在唤醒民族觉醒和启迪民智;鲁迅、周作人和茅盾则认为文学“为人生”服务,文学以其蕴含的科学、理性精神来“指导人生”;毛泽东的文艺观念是文学为政治服务,乃为革命事业的“齿轮和螺丝钉”。这都是从外部着眼的文学功能论。已有的“善”在美的庇护下闪光的文学功能研究及其命题,是文学“内部”着眼的产物,固然,在文学审美基点前提下,看到了文学美“善”的由低到高三层次功能的合理性:梁启超和朱光潜看到了超越人类最低级基本欲望具有“感性美”;沈从文进而看到了文学审美世界呈现的“观念的单纯”“情感的朴素”等人性理想,“理性美”超越“感性美”,引人类向“善”,从“自然存在物”上升为“理性存在物”;王国维和朱光潜等,还认为文学以其“超理性之美”使人物我两忘,获得精神慰藉超脱,恢复主动性和自由。仅从文学美之“善”功能的这个立足点和角度,也印证了前面所说的功能丰富层次和超越的思想元素。

此类缺失还体现在民族文学功能考察。鉴于前面所述的缺失,课题组特意约请李晓峰教授撰写了题为《论少数民族文学的社会功能与评价体系》㊾一文予以弥补。该文基于“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学”的理念,认为:立在国家层面考察文学功能,文学功能的理论表述,涵义与“使命”相等,而且具有应然性文学价值观念的特性。该文对课题的提示在于:为了体现文学价值观念的历史辩证性与深度,应然性文学价值观念的建设应具有辩证性和互补性两个立足点。

(四)提示“社会审美培育”观念以及相关思考

功能考察结果显示,艺术与生活难以分割,或曰艺术创作与接受接近生活状态。总之,均指向了文学功能与最广大人民的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问题必须引入建设视野。习近平说:“人民需要文艺,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㊿这绝非诸如身份认同、休闲娱乐、文化习得等某侧面某阶段功能,而是将艺术审美直接与民族、国家和全社会密切联系的大功能。此大功能在中国语境中体现为美育功能。美育聚焦于艺术创作和审美,但不受艺术形式之束缚,目标在于“育”。回顾提出美育概念的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家特别是美育实践者们大多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美育与人生的关系进而转换为艺术与人生的关系。两者都把人的提升、人生的改良作为目的,因而都极具人道和人性内涵,从中体现出了中国现代美育的价值追求和取向。在历时性的演进中,艺术与人生关系,又经历了从艺术为人生到人生艺术化的内在转型”〔51〕。美育侧重点“转换到人生应该如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理想人生的问题”。可见,这个转换给美育提出了新任务新问题,这其实也就是覆盖受众广泛的最大的文学功能。本课题的小小说专题研究已触及,提示了社会审美培育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社会”意在区别于个人行为的审美,还意在受众的广泛覆盖性。“审美”意在超越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审美不仅与艺术有关,也与人生艺术化有关,即人生艺术化精髓是审美。由此,自然触及到艺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因为生活中广泛的审美与艺术样式元素具有了普及的基础,普及基础有待审美经验和艺术活动水平提高。普及与提高关系绝非个人层面可言与实施,可言与实施所指的是:谁来了解普及情况?以怎样的目的和怎样的标准,确定怎样的“提高”?普及提高实现良性循环,最终目标指向何在?那个最终目标指向,就是上述的人生艺术化,也可以说,通过更具覆盖性与受众广泛的社会审美培育功能,实现人生艺术化。由此,社会审美培育的思想元素,自然会触及到从生活到艺术的审美连续性问题。

注释:

①⑥刘俐俐:《我所理解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江汉论坛》2016年第5期。

②④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53、145—148页。

③⑦党圣元:《论文学价值观念的基本规定性》,《学术研究》1996年第3期。

⑤[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65页。

⑧田淑晶:《文学情感教育功能中理性的逻辑位序——以荀子“乐教”、朱熹“诗教”为探讨核心》,《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0年第2期。

⑨葛瑞应:《以美养善、群而相合——古代文学的伦理共属功能论析》,《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0年第2期。

⑩翟杨莉:《“文以明道”:文学价值实现的自我规范》,《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0年第2期。

⑪㊽李利芳:《儿童文学多层次功能系统问题研究》,《文学与文化》2021年第1期。

⑫李元乔:《从“工农兵”到“人民”:当代文学主体性建构》,《海峡人文学刊》2021年第1期;樊义红:《民族文学的民族认同建构功能》,《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5期;曾斌:《地方性知识:少数民族文学的认知与传播功能》,《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5期;朱林:《文学民族志:民族文学的文化记忆与阐释功能》,《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5期。

⑬刘俐俐:《文学经典价值延伸问题研究——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为中心》,《文艺理论研究》2019年第1期;张一炜:《回忆性散文的特征、功能与批评方式——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中心》,《文学与文化》2021年第1期;刘俐俐:《文学存在复杂样态的认定与价值评价问题——以小小说考察为中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⑭刘俐俐:《文学经典价值延伸问题研究——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为中心》,《文艺理论研究》2019年第1期。

⑮张一玮:《回忆性散文的特征、功能与批评方式——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中心》,《文学与文化》2021年第1期。

⑯刘俐俐:《文学存在复杂样态的认定与价值评价问题——以小小说考察为中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⑰刘俐俐:《活动状态的小小说文体建设与批评的基本原则与理路》,《中国文学批评》2019年第4期;刘俐俐:《小小说深耕美育的中国经验》,《文艺报》2019年6月12日,第2版。

⑱刘俐俐:《小小说深耕美育的中国经验》,《文艺报》2019年6月12日,第2版。

⑲ 《辞海》(第六版/典藏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5229页。

⑳㉓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身份认同”词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465-468、468页。

㉑王晓路:《后殖民理论》,《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年第1期。

㉒章辉:《论中国后殖民批评》,《学术研究》2021年第1期。

㉔玛拉沁夫等:《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问答——少数民族作家答本刊题卷问》,《南方文坛》1999年第1期。

㉕尹虎彬:《从单一文化到双重文化的负载者》,《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第6期。

㉖刘俐俐:《隐秘的历史河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242页。

㉗刘俐俐:《后殖民语境中的当代民族文学问题思考》,《南开学报》2000年第1期;刘俐俐:《论萨义德〈东方学〉的文艺学方法论意义》,《东方丛刊》2001年第1辑;刘俐俐:《走近人道精神的民族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等;刘俐俐:《从歧途到正途:中国后殖民批评的价值何在?》,《南开学报》2001年第3期。

㉘刘俐俐:《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与艺术描写的空间》,《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刘俐俐:《文学中身份印痕的复杂与魅力》,《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㉙刘俐俐:《论“批评家位置”与“批评分析”问题——从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建设说开去》,《文艺论坛》2020年第3期。

㉚刘锋杰:《“文以载道”再评价——作为一个“文论原型”的结构分析》,《文学评论》2015年第1期。

㉛莫砺锋:《“文以载道”价值重估——以杜甫为例》,《文艺研究》2015年第10期。

㉜刘锋杰:《文以载道:一个本体论的命题》,《人文杂志》2015年第11期。

㉝兰甲云、曾海纯、鲁红平:《网络文学传播的伦理困惑与文以载道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导向》,《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㉞陶水平:《王夫之“兴观群怨”说的美学阐释》,《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㉟战玉冰:《“兴、观、群、怨”——文学(阅读)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意义》,《粤海风》2020年第6期。

㊱周宁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性、情关系》,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㊲李鹏:《文艺评论深入美育的学理可能及路径》,《大连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李鹏:《文艺评论深入美育的机制、路径与意义研究》,待发表。

㊳刘俐俐:《朵拉的“祖籍国”情感与水墨花鸟的“超理性之美”》,《厦门文艺》2020年第4期。

㊴㊸方卫平:《从发生认识论看儿童文学的特殊性》,《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儿童文学研究专辑,引自方卫平:《儿童文学的当代思考》,明天出版社1995年版,第90—101页。

㊵于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述评》,吉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㊶韩进之:《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心理学》,《辽宁师院学报》1979年第5期。

㊷王泉根:《20世纪下半叶中外儿童文学交流综论》,《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㊹李学斌:《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㊺㊻祝叶:《经典游戏理论综述》,《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3期。

㊼周文杰:《游戏:审美实践的本真形态》,《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5期。

㊾李晓峰:《论少数民族文学的社会功能与评价体系》,《民族文学研究》2021年第3期。

㊿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国艺术报》2015年10月16日。

〔51〕谭好哲:《从艺术为人生到人生艺术化——中国现代美育价值追求的内在转型》,《中国文学批评》202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伦理美育文学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论公民美育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我们需要文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美育教师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