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心理培训的系统化思考与整合性实践思路
2021-01-27陈鹏石磊
陈鹏 石磊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引言:本文分析了6X(1+3)心理培训模式的特征,把领导干部心理培训和根据这一培训办法详细的使用计划相结合,在最后阶段表明了6X(1+3)心理培训模式日后的进步空间。
一、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心理学家傅小兰说:“只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学研究成果,预测、引导和改善个体、群体、社会的情感和行为,才能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国民心理健康,提升国家凝聚力。唯有心安,才有民安,才有国安。”新时代背景下,要重视企业领导干部的心理问题,积极关注这一群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其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和精神引领,优化服务供给。目前,我国企业领导干部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切实关注领导干部的心理情况,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领导干部中,个别出现心理压力大、个人情绪不平稳的现象,或者是由于心理问题造成心态不稳定、抑郁甚至自杀现象,不仅会影响到个人正常生活和幸福感,还会带来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然而长时间以来,因为领导干部的责任需求与服务对象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组织上往往不够重视其群体的心理健康情况。我国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促进每项规范体系落实的关键人物,身处发展战略工作前端以及处理下级各种情况的关键阶段,担任着繁琐的任务压力。高压力的职场环境极易引发心理问题的蔓延,但由于领导干部通常被认作具有很强的心理素养以及能抵抗高压的既有能力,所以不光领导干部本身不在意,组织上也会忽视这种情况。
重视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组织监管的重要方面,保持良好的心理沟通是防范领导干部心理问题发生的重要环节。注意心理问题就应该增强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培训,要确保以人为中心,以思想工作任务作为根本,以当前先进心理技术为依靠,增加培训任务,重视身心照顾。鼓励探究完成规范化、整体化、平常化的心理培训任务模式,开拓帮扶方法,改良帮扶方案,把心理健康培训任务落实到全体领导干部。持续增强领导干部的心理素养、改进政治涵养、加快整体进步,提升领导干部的心理素养,培养良好、融洽、和睦、生机勃勃的组织工作条件,为达成新时代企业管理科学化提供坚实保障。
二、6X(1+3)心理培训模式在领导干部心理培训过程中的实践办法
贯彻和落实企业领导干部心理素质培养与提升,需要重视合理监管,积极宣传,设置科学的教育体制,提升培训任务水准,形成心理鼓励体系,以切实达到帮扶目的。
(一)测评模块
领导干部心理培训测评内容主要包含1个心理健康测评、1个性格倾向测评、1个能力倾向测评以及1个满意度测评。在要求领导干部完成测试内容之前,培训人员应首先针对心理培训内容、心理培训目的等进行介绍,辅助这些人员了解心理培训,进而在测试过程中能够如实作答。完成测试之后,测试结果应以匿名的形式发放给每位学员,辅助学员通过测试结果来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初步的认识。
(二)认知模块
认知模块是以测试模型为基础来拓展,培训者需要让被培训者依照测验成果对自身在日后工作进程中的利弊实行考量,同时把考量成果整合成一个内心认知资料以及三个工作进步资料。内心认知资料需要包含学员在自身进步期间怎样发扬特长、避开缺点的考量,工作进步资料需要包括被培训者在工作进步、工作经历、工作态度三个部分的进步范围。为了保证以上资料的书写可以满足需求,建议学员使用分析事例的方式来采取梳理。经过资料编写、指导老师修正、依照建议改正等程序,被培训者就可以很好的了解本身的优缺点,同时确定以后工作与生活中怎样把以上方案结合并取得很好的发展。
(三)讲授模块
心理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对心理问题和压力调整的办法实行概括,实际的讲授内容中还应该包含管理学、伦理学以及党建等方面的课程,例如,人力资源控制任务的进行要使用到大量的心理学课程,所以,培训者应该在授课期间合理地把相关科目和心理学相联结,保证领导干部可以经过此次培训课程学习到战略管控、党建治理等任务中的心理学方案。在授课期间,培训者能够依照各个组织的要求挑选3个科目当做此群体主要的心理结合科目采取授课,同时引导被培训者在授课期间提升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
(四)交流模块
在领导干部心理培训期间,沟通协作的方法有很多,通过采取举例式演讲、双人演讲、教授评定等沟通方法的使用,被培训者可以很好地共享自身的工作经历、生活经验等,同时在和其他人的沟通和教授评估中,可以很好的了解到本身在工作与生活中的相关情况,积极寻找处理这些情况的方法。
(五)体验模块
对于6X(1+3)心理培训模式来说,体验模块的“1+3”主要包括1项心理实训课程和3项参与式和体验式训练课程,其中,前者主要指生物反馈减压训练课程等,而参与式和体验式的训练课程则可以结合“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如何提升自身执行能力? ”团队拓展训练等来展开。通过以上体验和训练,领导干部自身的减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六)咨询模块
咨询模块是在结束基础的心理培训课程后,由专门的职员来对以上培训期间的能力与技术进行支撑,保证6X(1+3)心理培训模式在领导干部心理培训期间的使用获得最佳成效。
三、6X(1+3)心理培训模式的未来开拓方向
(一)细化培训需求,实现前置开发
从传统的教育要求调查来讲,领导干部通常对心理教育具有迫切的需要以及明确的期望。但是,当前给出的心理培训科目普遍过于一致,单个科目的整体性以及思维能力性很高,但科目间相互不关联。所以,我们需要在日后的教育需求调研中,采取书面调查、相关课题研讨会以及深层次谈话等方式详细了解,增强心理培训科目之间的相关性,为培训项目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二)量化培训评估,实现后置反馈
行动与奖励两方面的评估长期以来都是领导干部培训过程中最难处理的环节。即使我们在和被培训者沟通与教育考察两部分施行了很多举措,却依旧不能完全的对培训成果进行反馈。日后可考虑以下两个做法:第一,为更好的完成培训评审体制,把已有材料进行重新编制以及专有方法等形式转变为量化资料,进而促成培训评审的合理性与规范性;第二,借助实质性分析的诸多办法,例如行动观测、对比测验、主要行为法等完成多方面的培训评审。和其他培训领域不同的是,心理培训的成果较多的在思维与观点两部分转变中体现,这就意味着要更注重培训结束的认知与行动反应。
(三)教研咨结合,实现功能整合
教育培训需以科学研究为根本,产生的结果需能够向公司决策层给出参考意见与支撑,教研咨三方面具有不可分割的意义。心理培训的科目安排和教育方法与心理培训的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属于执行科学研究与决议参考的珍贵资料。我们在培训期间产生了很多领导干部的测试信息、自身认知资料以及工作进步资料,频繁的沟通与研究科目的设置,使我们可以有很多的机会对被培训者实行考察、交流与访谈,这也为实行科学研究与决议参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开展微课程,传播整合
伴随着网络交流科技、沟通软件和敞开、分享为理念的培训任务的积极开展,“微”培训形式逐步在全国得到展开,企业不但有实行微科目教育的迫切需要,同时还能够促进微科目教育的资源优化。心理培训有关科目有着丰富性和乐趣性等特征,所以特别适于实行微课程。我们可以策划使用已有的教育材料,让被培训者参加到微科目的任务中来,策划拍摄以“我的成长经历”为标题的微科目。
(五)学科进一步融合,迈向广义心理学
心理学和管理学、人文学、社会学、思维逻辑培训、党史等科目相结合的方式是目前和以后进步的主要方向。使用交叉科目的优势是能够把心理学的思维逻辑深入到别的培训课程中去,快速推进领导干部教育任务。这不仅是我们眼前的课题,同时也是很好的机会。我们希望在此范围内实行更多的研究与测试。
(六)早期预防与心理危机干预相结合
企业领导干部需要通过培训提升心理素质。我们应该及时地了解领导干部的困难,善于观察消极表现,进而采取有效的交流和引导。同时,要激励领导干部在发生问题时向上级寻求帮助,自主疏解自身压力。除此之外,我们要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领导干部其是心理抑郁人员,实现及时察觉、及时帮助以及及时引导,完善自身、家庭和组织的心理培训支撑体制。
(七)继承优良传统与创新方法手段相结合
为了能够从心理层面更好的传承党政工作的精神,我们需要改进谈心谈话体制,积极的组织落实各项活动,了解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苦难,帮助其应对和解决。同时,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设置各种平台,借助本地化、科技化的心理干预与防治措施,探寻高效路径,持续提升干部群体的心理素质,创立可持续的组织工作体制。
结束语:心理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很好的协助领导干部调节自身压力,缓解内心焦虑,从而在根源上进一步解决问题,提升绩效。在今后的心理培训开展过程中,培训者需要全面完成前期调研工作,依照6X(1+3)心理培训模式设置培训课程,保障心理培训工作的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