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2021-01-27赵家贤陈芸副教授

商业会计 2021年1期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广东省

赵家贤 陈芸(副教授)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一、引言

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也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创新的质量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整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和水平。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广东省企业的研发能力日益精进,科技实力水涨船高,创新水平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因此,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广东省经济建设的关键所在。此前,在广东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分析报告中,小微企业研发活跃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是影响广东企业研发能力的问题之一。据了解,在小微企业研发活跃度比低的原因中,其一就是小微企业自身创新意愿相对较弱,同时,以技术创新为“粮仓”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是自身具有创新意愿的小微企业的根基所在。由此可见,唯有牢固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这一重大基础,才能不断促进广东省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才能不断推动广东省经济建设向更快更高的方向前进。

本文通过基础数据分析发现当前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呈现企业活跃度不断增强、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的特点。同时,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受资金投入、人才储备、扶持政策和关系网络的制约。

二、文献综述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综合各种关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其基本围绕传统研究的企业成长影响因素,主要以内外部因素为切入点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研究(易朝辉等,2018)。从内部因素来看,R&D投入则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鼓励企业在获得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进一步突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王侃等,2019)。同时,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薪酬激励制度、人才储备等都对其创新能力有重大影响。从外部因素来看,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普遍存在寿命短、融资难、创新能力后劲不足等问题,纵观发达国家和地区,合作创新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占比越来越大(吴宁等,2018)。无论是政府的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储备,还是企业间的合作、市场包容度等都是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其发展的关键,目前关于其提升路径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思路。其一,从政府政策法规方面分析,政府出台的相关优惠措施、服务平台等对降低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成本、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其二,从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企业建立促进创新的激励制度,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并切实遵循,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管理系统(李姗,2017),能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内部环境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三,从企业内外联动即协同创新模式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基础,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又具有反作用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此外,市场竞争也是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积极因素之一。而在企业技术创新不足和市场需求不稳定的情况下,科技型小微企业容易选择战略联盟或企业合作而形成关系网络来应对困境(史竹琴等,2015)。

三、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

1.企业活跃度不断增强。由于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仅存在少量基础数据,同时又存在科技型小微企业普遍选择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情况(钟嘉琳等,2016),因此本文将以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数据来阐述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概况。

(1)从企业总量上来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末,广东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共有8 525个,与2013年末相比增长45.7%;营业收入达46 747.47亿元,与2013年末相比增长64.9%;从业人员389.1万人,与2013年末相比增长1.9%。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龙头行业,2018年企业法人单位数6 285个,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73.7%;营业收入39 318.30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84.1%;从业人员315.06万人,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81.0%(详见表1)。

(2)从增长速度上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良好。2018年广东省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45 215.71亿元,比2013年净增15 932.1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0.37%。此外,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近五年呈不断增长趋势,尤以2016年和2018年为快速增长期,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在2018年达到47.8%。由此可见,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良好,并逐年向优(详见表2)。

(3)从地区分布看,以珠三角核心区为主要地带。2018年,以珠三角核心区高技术产业为首,企业法人单位数7 942个,营业收入44 942.62亿元,从业人员369.21万人;其次到北部生态发展区,企业法人单位数303个,营业收入934.56亿元,从业人员12.06万人;排在末尾的是沿海经济带,企业法人单位数280个,营业收入870.30亿元,从业人员7.84万人;在地级以上市中,深圳市和东莞市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居前两位,分别为23 073.43亿元和11 312.96亿元,合计占全省比重为73.6%。

表1 2018年广东省高新技术制造业主要指标

表2 2013—2018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标

2.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本文整理了当前广东省对于小微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以广东省小微企业名录网站公布的相关扶持政策为例,省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主要分为四大板块:一是财政资金支持方面,以各类补助补贴以及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降低为主。从政策数量上来看,财政资金支持是最大板块。二是金融支持方面,其与税收优惠板块结合,以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扶持为主。三是税收优惠方面,主要围绕着企业融资、企业所得税以及信用担保机构的增值税推行。四是其他方面,包括企业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扶持政策。另外,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还涉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人才高地建设、省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等。与此同时,受财政税务部门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调整的影响,受惠企业数、减免税均大幅度增加。此外,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政策落实情况较好。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15 542家,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额达291.17亿元,是2013年的2.6倍,户均减免税额约187万元。由此可见,科技型小微企业明显拥有更优越的政策环境,其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将起到重大利好作用。

3.人才队伍迅速壮大。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全省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8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达80.64万人,比2013年净增27.59万人,2017和2018年为快速增长期,分别比上年增加11.13万人和11.00万人。根据人员工作时间计算出的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合计62.20万人年,占全国总量的20.9%,比2013年净增19.56万人年(详见表3)。

表3 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及折合全时当量

同时,企业研发人员素质不断提高。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中硕士以上毕业人员9.88万人,比2013年多5.90万人,增幅达148.1%,远高于R&D人员平均增幅52.0%。硕士以上毕业人员数量占R&D人员总量的12.2%,比2013年高4.7个百分点。2018年全省工业企业R&D人员中博士毕业人员7 467人,是2013年的2.62倍(详见表4)。

表4 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硕士以上R&D人员及占比

总体而言,不论是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数据,还是行业的发展趋势、人才储备的增量、政府的扶持来看,都说明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二)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

在针对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进行研究前,本文基于当前理论成果和调查数据,根据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的传统研究范式,整理出以下关于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

1.内部环境。

(1)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当前,广东省关键核心行业R&D投入还需要加强,其投入强度远远不及发达国家。2018年,广东省医药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39%,低于全国的2.43%水平,更远远低于美国这一行业的投入强度11.2%。从企业R&D研发经费支出结构来看,科学研究投入占比较少,2018年企业科学研究投入占比为4.9%,仅比2013年提高0.5个百分点。由此可推断,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关于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是其关键核心技术取得进一步突破的制约之一。

(2)技术创新的人才储备。人才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尤其是以科技人员为主导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储备更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的重要制约因素。2018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达80.64万人,比2013年净增27.59万人,2017和2018年为快速增长期,分别比上年增加11.13万人和11万人。由以上研发人员数量的增长速度可以看出,人才储备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2.外部环境。

(1)技术创新的扶持政策。目前,小微企业的创新扶持政策的落实力度有待加强,2018年平均每家广东省小微企业得到来自政府部门的研发资金5.36万元,远远低于大型企业168.66万元的平均水平。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周期长风险大,需政府机构给予更多的支持,但在广东省企业R&D经费投入中,政府资金的占比过低。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中,政府资金占比仅为2.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4百分点,也远低于北京(7.3%)、上海(6.0%)。由此可推断,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受其政策利用能力的制约。

(2)技术创新的关系网络。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来说,差异化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够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的联盟绩效,资金资源和创新资源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这意味着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或协同创新而形成的关系网络息息相关。

四、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困境分析

科技创新是企业第一竞争力,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创新。本文基于对83家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和部分企业的走访,认为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困境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新主体间合作效果不佳

在技术创新中,企业就是创新主体,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本文针对创新主体自身和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设置了相关题项,用以具体分析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困境。

1.创新主体自身存在的问题。企业间的合作仍然是以企业自身为基础,本文通过设置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对企业所开展的技术活动的评价的题项,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的研发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详见表5)。

表5 对企业自身所开展的技术活动的评价

2.创新主体之间存在的问题。笔者从科技型小微企业间的合作出发,设置了与同类型创新企业进行合作时企业通常会遇到的问题的题项,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科技型小微企业间的合作,尤其以共享的资源无法充分利用为主要问题(详见表6)。

表6 与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合作时企业通常会遇到的问题

(二)人才储备不足

在广东省统计年鉴中显示,2017年至2018年间R&D活动人员增至102.31万人,而拥有R&D活动人员的企业数量也呈平稳增长趋势,说明企业对于从事研发和创新活动的人才的需求巨大,由此本文设置了企业从事研发与创新活动的人才占比的题项,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多数仍存在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详见表7)。

表7 企业从事研发与创新活动的人才占比

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本文整理出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人才储备不足的两个主要原因。

1.从相关数据来看,广东省产学研效果不佳。产学研有利于推动企业科学有效地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但广东产学研融合成效还不够显著。2018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2 039家企业选择与外单位合作共同开展科技项目,占开展研发活动企业数的12.3%,共涉及相关合作项目6 336个,仅占全部科技项目数的3.9%。

从研发项目合作可以看出,企业与研发机构、高校合作的产学研项目所占比重较低,且低于企业之间的研发合作。从对外支出的R&D经费来看,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外部支出的R&D经费共计268.5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境内研究机构经费支出为193.17亿元,对境内高等学校经费支出为3.55亿元,对研究机构和高校支出的R&D经费不及企业内部支出R&D经费的1/10,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2.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对人才吸引力尚缺。从本文投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时遇到的问题尤以难以建立更优越的校企合作基地和培养的高校学生毕业后不打算回到企业工作为主(详见表8)。

表8 校企合作时企业容易遇到的问题

(三)政策落实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自主研发具有时间长、风险大的特点,有些地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不一定能支撑到政策福利落实。据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有关政策落实力度进行研究,以期寻找出其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1.政策有无落实。本文首先设置了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是否了解并能够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题项,调查结果显示,在83家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中,不了解且并没有享受过相关优惠政策的企业只有两家,而绝大部分科技型小微企业则存在虽然了解政策,但是享受优惠政策程度一般的情况(详见表9)。

表9 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是否了解并能够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2.政策落实存在的问题。本文设置了相关政府政策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主要原因的题项,希望能够对关于政策落实的具体问题有所了解。从调查结果来看,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优惠不够,金融市场准入门槛比较高等原因占比较大(详见表10)。

表10 相关政策不能满足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需求的主要原因

总体而言,有关科技创新的扶持政策层出不穷,国家对企业科技创新给予许多真实有效的扶持,但是由于我国目前仍然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如何使创新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加强政策落实力度,让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仍然是要不断优化的一个关键之处。

五、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基于以上的文献研究、数据分析、83家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以及部分企业的走访调研,本文提出关于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一)加强创新主体间的有效联系

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发展规划等仍然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方面,不能简单地依赖市场机制的推动,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在与相关企业的战略联盟中要注意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真正的求同存异,在创新主体间的积极互动中获得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灵感和把握机遇。其次,加快提升企业家素质,大力弘扬优秀企业文化,注重开展企业员工知识培训,全面增强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此外,建立由企业、政府或相关协会引导的第三方合作平台,通过第三方平台的有效的资源共享、公平的竞争机会、上升的需求空间,加强创新主体间的有效联系。

(二)继续加强创新人才储备

当前,高新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不仅要增强人才竞争力,还要完善企业的人才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等,尤其是企业的技术层面、工薪制度、工作氛围和经营理念等优势要凸显。本文在部分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走访过程中发现,企业的工作氛围、向心力等对企业员工的影响较大,而企业经营者在一定条件下还会选择培养属于企业自身的人才基地,如高校实习基地、学习基地等,通过加强产学研的融合实效,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人才储备助力。

(三)政府推进科技创新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政府的支持,当地政府要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的相关政策意见,紧跟国家推进科技创新,迈大创新发展战略的步伐,以及完善当地相关的行政法规,使广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乘着深化改革的浪潮发展壮大。

在创新扶持政策推进的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实地勘察和意见采纳等,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企制宜,让政策不再是官网上、公告栏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真正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的加油站。同时,应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营服务、维权援助、仲裁等工作力量,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

猜你喜欢

科技型小微广东省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所藏清代铁锚的保护与修复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开始啦
贵州省590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并入库
小微企业借款人
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机理及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