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融入美育教育

2021-01-26余芳

考试周刊 2021年103期
关键词:教学融合美育小学数学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进一步提高了美育的价值,对学生实施美育是各阶段各学科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的一大重点,而不能只局限在美术一类的学科中,并且数学学科与美育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教师需要着重判断数学教学中的美,合理地找准美育的渗透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素养。基于此,文章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的价值进行简单分析,着重探讨美育与数学课堂相融合的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美育;教学融合

一、 引言

小学生年龄偏低,自身的认知能力、三观都还比较薄弱,还没完全形成。美育教育工作的有机推进,可促使学生塑造良好的综合观念。在小学教学体系中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彰显着不同的美。所以教师需要挖掘出学科中的美,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小学数学的抽象性、复杂性较高,加之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了较大的恐惧。对此,教师需要适当地在数学课堂上渗透美育,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

二、 小学数学教学美育概述

在小学数学中,数学的美的表现形式比较丰富,但大致可归类于以下几点。

第一,对称美。对称美是小学阶段数学美的最常见展现形式。例如,学生所接触到的几何图形大多数均具有对称的性质。如圆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除此之外,在数学定理法则中,也包含与对称美有关的信息,如加法、减法、线段图解题、乘除法的互逆运算等。第二,简洁之美。简洁也是数学美的体现形式。需要重点思考的是,简洁之美指的并不是教学内容简单,而是展现形式简单,如公式简洁、解题过程简洁、概念简洁,用几个简单的符号便可展现出比较复杂烦琐的文字表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便捷性,也可以提高其发散性思维。第三,统一之美。数学的统一之美体现在概念规律方法的统一。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会接触到不同图形的面积公式,而很多面积公式彼此之间都具有一定的特征相同的含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美育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首先,美育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前文提及,数学教学的抽象性、复杂性比较高,很多学生在如此复杂的教学环境中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然而数学本身又具有一定的魅力,教师可以通过美育让学生见识到数学的另外一面,感受到数学的奇妙,营造活跃的教学课堂,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其次,这一教学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发展基础期,自身的认知范围会逐步扩大,审美感受也越来越强烈。在此阶段,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创新与教学准备,解读教学内容,提炼美育元素,带领学生体会数学的美,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潜力及审美情感,为其审美素养的发展提供充足支撑。最后,美育能够丰富并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美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刺激创造性思维,使之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且,通过美育,学生所接触的教学内容会所有创新,教学深度进一步加剧,促使学生思维能力、自主能力的强化,而核心素养自然会受到积极影响。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的方式

(一)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数学美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所应用的教学工具,所采取的教学方法的相对较为简单并且比较死板。传统的学分教育促使教师产生了思维定性,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这种过于抽象的教学方法并不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会导致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抵触性及学习压力。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任务的进一步渗透以及科學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智能化的工具、手段开始受到了教师的关注。而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上,也形成了较高的教学价值。比如微课视频、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等,均逐渐成为现代教师所惯用的教学工具。数学的美最直接的展现就在于图形,而图形与几何恰好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一部分内容。

以多边形的面积这一部分的知识为例。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基于教学内容以及知识重点设计教学微课,并在微课中多多地展现与多边形有关的图片与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图形的美。

(二)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美

以往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大多会采取口授式教学手段。并且,教师会过多地关注理论性教学内容,如数学定理、数学概念,对学生能力及思维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限制。并且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存在,很多教师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成绩方面,甚至会用成绩来评判学生,采取填鸭式教学手段,而就是这些情况会成为学生压力突然增高的根本原因。所以即便是在讲解理论性的知识时,教师也应该做好适当的教学创新,通过美育丰富学生的体验认识,使之能够深化自己对数学知识理解。例如,在讲解分数的乘法与分数的除法时,由于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初步了解过与乘除运算相关的知识,所以自身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教师可将重点放在“分数”方面,如教师可着重带领学生探讨分数运算的规律、特点,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分数运算的规律美及逻辑美。当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律,以及在乘除运算方面存在的特点后,组织学生开展分数乘除运算竞赛小活动,以活动让学生感受分数乘除运算的趣味美感,同时也可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结合生活适当地渗透美育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不具备较丰富的学习生活经验,还没有真正地感受生活的美,对未知的世界也还存在较高的探索欲望。以课堂为窗口,带领学生认识世界,虽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固有教学思想的局限,导致教师所形成的整体教学框架相对较为单一,并且较为死板。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当教师在渗透美育教育时,可以立足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背景,营造具有生活美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体验,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讲解图形几何这一部分圆形的运动知识时,教师就可将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鼓励学生尝试性地回想,在自己的生活中见过哪些运动的圆形。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会下意识地联想到自己在体育课上玩过的球类游戏,同时也有很多学生会开拓自己的思维,联想到生活中运动的车轮、俯视运动中的旋转木马以及摩天轮。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性的想象,如果把这些圆形的运动物体变换成其他的图形,比如三角形或正方形会有什么样的效果。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自发地感受圆形运动的美,基于具体的生活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在两者巧妙联系的状态下渗透美,并让学生体验美,真正实现美育的价值。

(四)利用数学文字传递美育

数学文字语言与普通的自然语言之间具有较大的差距,可以说自然语言包括数学文字,并且相较于自然语言,数学文字会更加准确,更加严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美育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字的严谨美与准确美。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会发现自己所接触到的每一个数学定义中,每一个字都有独特的意义。例如,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在这个定义中,每一个字都不能缺少,缺少了哪一个字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定义的意义。

现行的教学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增加数学语言的比重。而小学阶段的数学语言主要代指文字语言。教师需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驱动,促使学生能够养成严谨科学准确的学习态度,使之能够正确认识数学语言的内涵,并严谨使用,深化美育。如在讲解面积这一部分的内容时,针对不同物体的面积,教师需要促使学生掌握正确且规范的描述方式。如在还没有计算准确数据的时候,描述一个物体的面积,需要用到大约;针对不同的物体、面积的单位,也要合理的选择。如在讲解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着重带领学生探讨平均关键词,通过这一方式逐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著名数学家哈旦也曾经说过,严谨是数学定理的最大的美,正如同看诗歌美的主要标准就是它是否隽永、是否整齐。

(五)应用数学符号语言体会美

符号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数学领域共包括200多种不同的符号,而在小学阶段学生会接触到20种比较常见的符号,如基础的运算符号、百分号等。通过总结分析可知,很多符号与字母数字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联系。在不同的组合形式下体现着不同的含义,而这也就是数学符号的语言。数学符号语言是数学知识传递的主要载体,既简练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数学知识长期发展而来后的浓缩体现,具有一定的简约之美。

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会接触到圆的面积公式,在这一个简单的小公式中,直接展现出了圆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既简洁又和谐。除此之外,在美育工作中,教师也可为学生介绍圆周率、勾股定理、黄金分割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这些专业知识的艺术美、和谐美。数学符号就如同但丁神曲中的诗句,就如同钢琴协奏曲中的一个个音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了解这些内容,体会这些内容,感受数学符号的美。

又如,在讲解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引入一只螃蟹4条腿,两只螃蟹几条腿的小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可将学生计算出来的一些数据罗列在黑板上,并要求学生尝试性地对比数学符号下所展现出的算式和谐美感。在讲解加法运算律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在所有的两个加数相加交换位置的时候和是否会出现变化?并要求学生以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验证,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如甲加乙等于乙加甲、a+B=B+a,甚至学生可自发地应用一些图形来表示,以此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數学符号的美与作用,同时也可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

(六)运用数学图表语言领略美

图表语言相较于其他几种不同的语言来说,具有更高的直观性、形象性,十分适用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几何教学内容占据着较大的比例。例如,学生所接触的几何图形统计表统计图均是数学图表语言的种类之一,数学图表语言的美渗透在数学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在学习图形与几何时,学生会接触到不同形式的图案,如平移图案、旋转图案、轴对称图案、中心对称图案。无论是哪一种图案,均体现了一定的对称美与规则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图案的特点适当地带领学生进行美的体验,丰富学生的感受,提高教学质量。以“轴对称”这一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分发一张卡纸,要求学生对折卡纸,然后剪出一个图形,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创造美的乐趣,并尝试性判断自己所剪出的图形中轴对称的起始点在哪里。既能够丰富学生对美的感受,也可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再如,在低年级阶段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图形,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等。这些图形也都属于轴对称图形的行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裁剪图形,并画图形的对称轴,直观感受数学图形语言,潜移默化地渗透美育,深化学生的认识感知。

四、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都相对偏低,在数学学习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教师需要对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加以适当的创新,以美育的方式呈现数学教学内容。并且,教师可以应用智能化技术,适当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巧妙应用数学文字、符号语言、图表语言,深化学生的理解体会,真正地将两者相互融合,深化学生的体验感悟,提高学生的理解掌握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虞艺芹.小学数学教学渗透美育的状况与优化策略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20.

[2]何晶.小学数学美育课堂创设探讨[J].江西教育,2019(15):79.

[3]郑加春.小学数学美育渗透的有效对策探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12):89.

[4]刘天林.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有效途径[J].吉林教育,2017(38):92.

作者简介:

余芳,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岳口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美育小学数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美育教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