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治理国内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1-01-26刘岢欣李礼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国之治全球治理可视化分析

刘岢欣 李礼

摘要:全球经济政治格局正剧烈变化,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全球治理赤字”问题日益凸显,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已成为多数国家政治行为主体呼唤的共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全球治理的参与中态度愈发积极,不断贡献中国方案。关于全球治理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运用CiteSpace可视化程序对近五年全球治理国内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系统梳理全球治理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历程、研究现状及热点,不断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之治”与“中国之智”,提供“中国方案”。未来全球治理参与及全球治理研究需学习借鉴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历史经验,积极拓宽全球治理研究领域与视野。

关键词:全球治理;中国之治;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1)01-0028-11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指出“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1]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全球治理一跃成为了世界各国政府与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我国学界对全球治理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研究主题也逐步衍生到全球治理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在全球治理参与实践方面,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实现了从被动疏离到协同参与再到主动引领的身份转变[2]1,不断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之治”与“中国之智”,提供“中国方案”。

20世纪70年代,学者罗伯特·欧汉基与约瑟夫·奈将全球化描述为一个“复杂性的独立”时期,看到了全球治理的必要性正与日俱增,呼吁国际制度、其他国际组织管理这种“复杂的独立”。[3]全球治理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威利·勃兰特(Willy Brandt)首先提出并倡导,随后詹姆斯·罗西瑙(James N .Rosenau)在其《没有政府的治理》中对治理进行了定义[4],格里·斯托克(Gerry Stoker)也给出了治理的五种观点[5],此后大量学者对全球治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而国内学者开始对其予以关注与研究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较早的学者俞可平教授著有《全球治理引论》一文,分析了全球治理理论的源起、产生原因、正反两方的意义及发展前景[6],之后便相继有众多国内学者对全球治理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大量的全球治理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后,总结研究热点,试图对未来全球治理参与及全球治理研究趋势进行分析。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出于对数据全面性、完整性与准确性的考虑,本文使用中国知网(CNKI)的跨库选择功能对研究数据进行了选取。采用主题关键词检索方法,检索时间区间为“2015至2019年”,最终检索到关键词为“全球治理”的文献共6629篇,其中期刊论文5616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82篇,博士学位论文198篇,学术辑刊论文185篇,国内会议文章96篇,国际会议文章52篇。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作为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华人学者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可视化软件,具有知识图谱的绘制功能,这种多元、分时、动态的引文分析可视化技术所绘制的CiteSpace知识图谱,能将一个知识领域来龙去脉的演进历程集中展现在一幅引文网络图谱上,并把图谱上作为知识基础的引文节点文献和共引聚类所表征的研究前沿自动标识出来[7],达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直观化的效果。在使用中国知网(CNKI)提供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对“全球治理”主题研究成果的发文趋势分布及学科分类分布等情況进行分析基础之上,进一步使用CiteSpace进行图谱绘制与分析研究,以了解全球治理问题的研究目的、研究重点及研究趋势等。

三、全球治理研究可视化分析

(一)全球治理研究基于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历程通常被划分为三个阶段[8]: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此阶段中国对于全球化及全球治理的态度主要为被动的跟随;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此阶段我国在全球治理的实践中呈现出了逐渐参与的特征;第三阶段为21世纪初至今,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书写了新的起点。如图1所示,在本文重点关注的2015至2019的五年间全球治理的研究呈现井喷式增长。

全球治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近年来我国参与的全球治理实践密不可分。2014年到2019年间,我国在全球治理的实践上积极主动,逐渐实现从全面参与到部分引领的转变。从我国近年外交实践来看,在我国境内开展的主场外交日益增多,主场优势日益显现,同时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话语日益增多,中国声音日渐响亮。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年9月、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相继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在此基础之上,2014年我国作为主场相继举办了亚信第四次峰会及2014年中国APEC峰会。伴随着我国对全球治理实践的不断参与,我国学者对全球治理问题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2015年我国先后参与了联合国发展峰会及巴黎气候大会,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2016年随着我国举办了杭州G20峰会,参与了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全球治理发出中国声音,相关研究也将近成倍增长。2017年“全球治理”这一主题热度依然持续走高,我国也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及中国进口博览会的举办,交出了2018年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成绩单,体现了全球治理中的中国定位。2019年我国借助主场优势,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及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又一次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可以预见在未来我国在全球治理的综合实践中将愈发积极,其研究热度短期内依然将居高不下。

(二)全球治理研究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程序的分析研究

在对关键词的处理中,运用了CiteSpace和Bicomb(书目共现分析系统)两个程序对其进行了聚类、发展历程、突显词及高频关键词的提取工作。

1.关键词聚类分析

运用Bicomb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对全球治理主题2015—2019年研究文献数据处理并提取后,如表2所示,共统计到10778个关键字段,出现频次从1-1798次不等,且各关键词频次在关键词总频次中所占的比例自0.0033%-6.01%逐渐上升,本文中对高频关键词的截取则以累计百分比26%(超过所有关键词占比四分之一)作为参考指标,以保证所选取的关键词具有代表性与实用性。

在所选取的34个高频关键词中,最高频次关键词“全球治理”作为中枢连接起了出现频次最高的10个关键词。其中“全球治理”与“全球秩序的治理”“全球经济的治理”等关键词呈现出包含关系;而“全球治理”又与“全球化”及“全球治理体系”呈现出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最后“全球治理”“习近平”与“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及“中国方案”间则体现了递进的关系。除列举的前10个高频关键词之外,“全球气候治理”“气候变化”及“巴黎协定”等涉及的全球气候问题;“网络空间”“互联网治理”“网络安全”所涉及的全球网络治理问题;“国家治理”“中国共产党”等关键词涉及的党建、党性及国家、政府之间逻辑关系的问题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所在。以上研究热点之间的关系也呈现出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特征。

全球治理問题的研究主题如图2所示,由CiteSpace可视化程序处理后,当前研究热点被汇总、梳理并分成六个聚类,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浙江”“全球互联网”“全球秩序的治理”“全球教育治理”及“气候变动”。

第一个聚类“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是对中国全球治理现状及中国全球治理理念与方案的探讨,因“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等方案具有一定的经济领域偏向性,这也为其研究领域划了重点;第二个聚类“浙江”的研究重点是2016年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但同时也辐射到了以中国为主场举办的各场与全球治理相关外交活动;第三个聚类“全球互联网”的研究者主要对网络空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引发的全球治理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与此同时也对如何提升自身话语权进行了思考;第四个聚类“全球秩序的治理”主要研究内容涵盖了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各个主体及主体间的关系,同时也分析了各主体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最后对承接了部分全球治理信息交流的体系平台、国际会议、外交活动等也有所研究;第五个聚类“全球教育治理”,顾名思义主要是对全球治理的文化及教育领域的问题展开了论述;最后一个聚类“气候变动”则相对纯粹地专注于与“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及“巴黎协定”密不可分的“全球环境治理”这一重大领域。

2.关键词演变分析

本文在对关键词的分析上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对关键词的横向挖掘以求对其研究的广度充分探索,第二步则是对关键词的纵向延伸来达到对其时间深度的了解。在Timeline(时间线)图3中,以一年为时间切片,以年份为时间坐标,将2015至2019年间每个阶段出现的关键词都固定在研究主题时间轴上的相应位置,图谱综合考虑主题热点所自带的延续性,因此将部分自2014年起一直备受关注并维持其热度至2015年及以后年份的关键词也收录其中,对出现频次在300以上的关键词进行时间梳理。在对这些关键词的研究中可知,出现在2014年的有3个,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关联终止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全球秩序的治理”及“全球化”。而2015年出现的4个值得关注的关键词分别是“全球经济治理”“习近平”“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关注的起始年份则是2016年,上述关键词因其关联延续性,研究热度在短期内还将持续。

关键词演变分析中另一个重要参考主题突显词也对当前研究热点的分析影响较大。因为主题突显词图谱是对过去文献研究较为集中的主题的汇总体现,对未来研究方向可能有一定借鉴意义,CiteSpace软件的突显词探测功能可以较为清晰地呈现出突显的研究前沿及其以后的发展趋势,如图4所示,在“全球治理”主题近五年来的突显词列表中共存在38个关键词。为了有效预测未来研究趋势,由于突显词应该同时具有中途出现和延续至今的特点,因此关注重点便锁定在了图表最下方的14个关键词,从而对突显词的范围进行确定。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5个突显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方案”“改革开放”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研究发现与结论

1.研究成果持续丰富

全球治理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愈益为国内学界广泛关注,呈现出热度稳定上涨、研究不断深入的特征,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对全球治理的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基础理论、构成要素、现实困境和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等方面,相关成果的取得,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9]

2.研究学科以政治与经济学科为主

全球治理问题的主要研究学科是政治学与经济学,体现了当前全球治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机构也以偏重理论研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为主。但全球治理也涉及社会领域的公共卫生危机、文化领域的网络治理及环境领域的生态安全等重大问题,因而研究学科还应积极拓展到自然科学相关联的各个领域。

3.研究内容不断拓展丰富

在国际形势、宏观环境及国内政策等外因、外变量的相互作用下,不同的阶段,我国在全球治理问题的研究中关注的领域不尽相同,但每个阶段的研究目的却是一致的,即追求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共同进步。以“全球治理”“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主题领跑的关键词集合主导了研究的方向与热点,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浙江”“全球互联网”“全球秩序的治理”“全球教育治理”及“气候变动”为代表的研究主题聚类则使得研究的领域与分类逐渐明朗。研究历程的分析结果在研究主题横向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纵向的互补,使与全球治理问题相关的主题变化与发展周期得以呈现。最后突显词的研究既体现了当前热点,也使得未来研究趋势逐渐清晰。

2019年11月5日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国家治理体系”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它包括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次级体系[18],但在市场治理与社会治理还不完善的当下,政府治理便占据了相对重要的地位。“国家治理能力”则是国家通过自身制度构建打造的强能力结构体系,并据此向社会输出其治理举措、达成治理目标的行动力。[19]但将两者都置于中国的背景下则需要加一个前提,即党的领导。综上可得,在我国当前的全球治理的实践与推进中,“国家治理”“政党治理”“政府治理”三者都不可或缺,在前文中的高频关键词列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治理”以95的频次出现在近五年研究文献的关键词中,“中国共产党”也以58的频次出现在关键词列表中,且同时作为2018年持续至今的突显词被关注。可见除“政府治理”外的“国家治理”“政党治理”都已逐渐走入了研究者的视线,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所在。在全球治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三者所涉及的范围逐级递减的同时,伴随的却是治理实践的逐级增加,在使用Bicomb对本次选取的近五年内的“全球治理”主题的相关文献所涵盖的一共10783个关键词以“政府治理”为目标字段进行查找,共检索出包括“政府治理”“政府治理质量”“政府治理能力”等在内的6个关键词,其中除了“政府治理”频次为6次之外,其他5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都仅为1次,可见当前“全球治理”主题的研究中关于“政府治理”的思考依然只有寥寥数几,因此更为细化的研究也成为了当前的需求与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中指出:“应坚持用公正合理、互商互谅、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分别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及发展赤字”[18],为当前全球治理存在的赤字提供了应对方案与建议,但是在其实现过程中依然困难重重,全球性危机的爆发也仍然难以避免,如何建立全球危机应对机制是当前全球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在面对全球治理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时,我国“国家治理”“政党治理”与“政府治理”各个层级所做出的贡献与产生的作用,也值得进一步深度挖掘与探索。

(三)积极拓宽全球治理研究领域与视野

在全球治理问题的研究初期主要对全球治理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探讨与梳理,对全球治理体系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对全球治理的产生背景、可能涉及的领域、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也进行了初探。[20]随着全球治理实践日渐增多,迫切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全球治理理论,此时全球治理所涉及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跨国的对比研究、跨学科的合作研究趋势也日益明显。当前全球治理的研究既涵盖了理论层面的基础研究,也包含了实践层面的结合研究;既重视了宏观层面的对比研究,也聚焦了微观层面的深入研究。在全球治理问题的相关主题与重点趋于多元化的当下,如何更好、更为系统地开展研究工作值得重新思考。针对在全球治理问題的研究中出现的跨维度、跨时间、跨空间的特征,目前亟需更为开阔的研究视野、更为清晰的研究思路及更为完善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视野方面,宏观微观、理论实践、历史未来、宇宙万物皆可能成为研究的重点所在;在研究思路方面,如何在问题导向的原则下,对相关问题的来龙去脉准确完整地进行研究并产生相应的结论依然值得探讨;在研究方法上,在文献研究法对相关理论总结学习的基础之上,如何更好地对跨学科研究法、归纳演绎法、比较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加以运用也尤为值得关注。

当前全球治理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正处于并将持续处于上升阶段。相信在充分认识全球治理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情况下,在未来会出现更多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中国实践、中国声音、中国方案,同时研究领域由政治、经济等传统领域逐渐向科学、网络、环境等领域转变,关注重点逐渐由上游的研究向“全球治理”下游的“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倾斜,未来全球治理的研究与实践总体将呈现出多元化、本土化、科学化、细致化的特征与态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01).

[2]刘宏松.中国参与全球治理70年:迈向新形势下的再引领[J].国际观察,2019(6):35-39.

[3]Keohane R O,Nye J S.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M].Little,Brown,1977.

[4]Rosenau,J .N .and E.O .Czempiel,Eds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Cambrid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5]Gerry Stoker. Governance as theory:five propositions[J].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2018(68):227.

[6]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20-32.

[7]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253.

[8]刘贞晔.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历程与国家利益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5(9):41-50.

[9]刘亚男,王跃.新世纪以来国内全球治理研究述评[J].社会主义研究,2019(4):155-163.

[10]赵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D].北京:外交学院,2006.

[11]俞可平.经济全球化与治理的变迁[J].哲学研究,2000(10):17-24+79.

[12]唐贤兴.全球治理:一个脆弱的概念[J].国际观察,1999(6):21-24.

[13]徐玉高,吴宗鑫.治理全球环境问题的思考[J].环境保护,1997(12):2-5+18.

[14]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体系[J].欧洲,1999(5):34-45.

[15]钱文荣.联合国向何处去?[J].国际经济评论,1999(Z5):39-43.

[16]毛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与贡献[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6):111-117.

[17]习近平.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N].人民日报,2019-03-27(01).

[18]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前线,2014(1):5-8+13.

[19]魏治勋.“善治”视野中的国家治理能力及其现代化[J].法学论坛,2014(2):32-45.

[20]托尼·麦克格鲁,陈家刚.走向真正的全球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33-42.

责任编辑:谭桔华

猜你喜欢

中国之治全球治理可视化分析
“中国之治”彰显全球魅力
张维为:“中国之治”凸显制度优势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之治”
中国参与极地开发与治理的前景透视
全球治理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监管模式转变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