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骨密度和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1-01-26王其静吴平平杨宁董俊党
王其静,吴平平,杨宁,董俊党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骨病,主要临床特点为低骨量、骨组织微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患者常会出现骨脆性增加情况,且容易发生骨折,在老年群体、绝经后女性中较多见,导致患者健康生活受到不良影响[1]。唑来膦酸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但其效果有限。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近年来较常用,可通过功能锻炼改善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结构、功能,缓解骨质疏松症症状[2]。本研究旨在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骨密度、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福鼎市医院2018 年7 月—2019 年9 月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84 例,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 年)》中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3];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恶性肿瘤;高血钙、内生肌酐清除率<35 ml/min;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近3 个月使用对骨代谢产生影响的药物;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 例。对照组年龄55~74 岁,平均(63.09±2.61)岁;体质指数(BMI)23~27 kg/m2,平均(24.05 ±0.22)kg/m2;既往发生骨折8 例。观察组年55~73岁,平 均(63.0±2.6)岁;BMI 23~27 kg/m2,平 均(24.01±0.23)kg/m2;既往发生骨折8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唑来膦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13138,规格:100 ml ∶5 mg)治疗,将唑来膦酸5 mg 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中静脉滴注,时间>30 min,1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包括:(1)挺胸运动:保持仰卧位,吸气时将胸部、肩部有效抬高,呼气时放下,10~15 下/次,2~3 次/d;(2)腹横肌训练:保持仰卧位,腰椎尽可能与床面相贴,尽可能收腹,保持自然呼吸,将双腿伸直且抬高45 °,10 s后放下,5~10 下/次,2~3 次/d;(3)五点支撑法:保持仰卧位,并去枕,将头部、双肘、双足跟作为支撑点,尽可能腾空其他身体部位,将双膝保持平行状态,坚持10 s 放下,10~15 下/次,2~3 次/d;(4)姿势矫正训练:保持站位,指导患者挺胸、收腹、直腰,双目平视前方,且双腿保持站直状态,其双足稍微分开,保持与骨盆等宽状,身后各个部位尽可能贴紧墙壁,确保重力能够均匀地由脊柱往下传递到足部,持续3 min,休息2 min 后再次进行训练,连续进行5~7 组/次,2次/d。在开展训练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训练频次、次数等。2 组均治疗6 个月。
1.3 观察指标(1)比较2 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治疗前后通过双能X 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腰1~4 椎体、股骨颈、股骨粗隆处骨密度。(2)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下肢肌力,通过起立行走测试(TUG)、站起坐下测试(CRT)进行评估,TUG 是由座椅上起身站立,且正常步行3 min,返回并坐下的时间,CRT 是由初次开始普通座椅站立并坐下至第5 次的时间[4]。(3)比较2 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降钙素(CT)。IGF-1、CT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5];TRACP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BALP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4)比较2组跌倒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密度 治疗前2 组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mg/cm2)
表1 2 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mg/cm2)
2.2 下肢肌力情况 治疗前2 组TUG、CR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UG、CR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下肢肌力情况比较(,s)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下肢肌力情况比较(,s)
2.3 骨代谢指标治疗前2 组IGF-1、TRACP、BALP、C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F-1、CT 高于对照组,TRACP、BAL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比较()
表3 2 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比较()
2.4 跌倒发生率 观察组无跌倒患者。对照组出现跌倒6 例,发生率为14.29%。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7,P=0.034)。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女性、老年群体中较常见。通常会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且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骨折[6]。在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时,唑来膦酸较常用,可使细胞甲羟戊酸无法保持顺畅的代谢通路,对胆固醇、类戊二烯脂质大量合成形成明显抑制,从而促进破骨细胞凋亡[7]。而且,唑来膦酸可预防破骨细胞大量吸收软骨、未成熟骨组织,有效缓解疼痛,对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治疗作用,但其效果并不理想[8]。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近年来较常用,有利于患者保持平衡、预防跌倒,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具有明显作用[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处骨密度及IGF-1、CT 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UG、CRT 短于对照组,TRACP、BALP、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可见观察组采用唑来膦酸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应用效果优于对照组单纯采用唑来膦酸治疗,可提高患者骨密度,促进下肢肌力、改善骨代谢,预防跌倒。机体核心区一般为人体躯干,包括脊柱、骨盆及其周围肌肉[10]。目前国内外对其定义存在一定争议,有人认为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有人则认为是机体中心位置,有利于力量形成,可使重心保持稳定,使技术动作有效完成,可改善机体运动功能[11]。本研究观察组选取挺胸运动、腹横肌训练、五点支撑法、姿势矫正训练法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使机体躯干核心部位,从腰椎、骨盆,一直到髋关节的肌肉保持重心稳定性,使得机体保持平衡[12]。而且通过对核心肌肉力量的训练,可使患者神经系统对肌肉进行更为准确地支配,利于患者机体保持平衡,具有较高稳定性,可有效预防跌倒[13]。核心力量训练可提高患者机体柔韧性,下肢肌肉保持较高平衡性,对动态稳定性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可预防跌倒[14]。骨质疏松症患者往往骨量较低,极易骨折,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使骨骼形成一定冲击力,可使患者骨皮质血流量明显提高,使骨形成更为顺畅,有利于改善患者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症风险,有效预防 跌倒[15-16]。
综上所述,唑来膦酸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下肢肌力、骨代谢,预防跌倒,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