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种繁育视角下50 年青岛海水养殖业变迁研究

2021-01-26张巍巍谷小勇

水产养殖 2021年1期
关键词:扇贝对虾海带

张巍巍 ,谷小勇

(1.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2.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3.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1 问题的提出

21 世纪是海洋开发的世纪,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海洋动植物蛋白需求逐年增加,加之捕捞强度过大造成的海洋资源枯竭,海水养殖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2011 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被纳入国家战略规划,规划中青岛被赋予骨干城市地位。近年来,青岛市海水养殖业发展态势较好,2015—2017 年,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年均增长9.41%,蓝色经济正在崛起。回顾青岛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历史,1949—2000 年的50 年是青岛海水养殖业发展的最重要阶段,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海带到海珍品五次养殖浪潮的迭代。从基础层面上看,良种繁育技术的突破是青岛海水养殖业这50年迅速发展重要驱动力。因此,有必要从良种繁育视角总结海水养殖业的历史变迁过程和规律,有助于今后海水养殖业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那么,新中国成立后50 年间,在良种繁育技术影响下青岛海水养殖业经历了怎样变迁过程?对未来发展的启示是什么?

2 良种繁育视角下的50 年青岛海水养殖业变迁过程

解放前,海水养殖业“重捕轻养”,繁育技术低下。解放后,采取“以养为主,养捕并举”措施,繁育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并在其带动下,青岛海水养殖在解放后的50 年间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相继经历了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珍稀鱼种等5 次养殖浪潮的迭代,品种结构得以优化(图1),产量也取得了大幅度提升(图2)。

图1 1979—2000 年青岛主要海产品养殖量

图2 1958—2000 年青岛海水养殖量

2.1 20 世纪50—70 年代海带人工育苗及养殖大发展

20 世纪50—70 年代是以青岛海带为代表的藻类繁育技术发展的黄金时代,海带养殖从无达到繁盛,经历了50 年代的萌芽发展、60 年代徘徊发展、70 年代飞速发展3 个阶段(图3),掀起了海水养殖的第一次浪潮。50 年代为海带养殖萌芽发展阶段,主要是在苗种繁育上进行了初步尝试:1950 年国营山东水产养殖场从烟台成功移植海带幼苗,繁育方法开始使用的是“绑苗投石”法;1952 年试验成功并普及“分散苗绳”法,苗种原为产量低的“秋苗”;1955 年,水产养殖场采用曾呈奎院士等专家研发的海带夏苗培育法成功培育出“夏苗”;1957 年,自然光育苗试验成功;1958 年建成自然光育苗室,培育幼苗5.5 亿株,突破了海带工厂化育苗技术,解决了苗种供应不足问题。60 年代为缓慢发展阶段,主要原因是大跃进等因素影响。70 年代为快速发展阶段,繁育技术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尤其是良种的选育与改良,使得海带养殖达到繁盛期。之前海带养殖采用的种苗来自野生,未经过系统选育和遗传改良,产量较低。1973 年,黄海水产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合作培育出“860 号”“1170 号”高碘海带新品种,单产提高8%~40%,得碘率提高20%~58%。后期,又培育出耐高温、抗烂、高产新品种“243号”,增产25%。1973—1985 年,在方宗熙教授领导下培育出海带“单海1 号”和抗病性强的“单杂10号”新品种[1]。这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70 年代海带养殖的发展,掀起了解放后第一次海水养殖浪潮。到1979 年,海带养殖面积达1 962 hm2,总产量23 550 t。80 年代,由于国家对海带实行以销定产,不再补贴,海带养殖经济效益下降,1980 年海带降价20%[2],繁育技术发展重点转向对虾,海带养殖呈衰退态势。

图3 20 世纪50—80 年代海带养殖产量

2.2 80 年代对虾、扇贝人工育苗及养殖大发展

图4 1983—2000 年青岛对虾养殖产量

青岛对虾养殖始于20 世纪50 年代末,探索于60、70 年代,兴盛于 80 年代(图4)。80 年代前对虾人工养殖虽有成功试验的探索,但发展缓慢。70 年代末,伴随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家政策开始向对虾养殖倾斜,80 年代对虾繁育技术发展迅速,掀起了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1979 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联合攻关成功突破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1983 年,在驻青海洋科研机构指导下,青岛市对虾放流增殖试验获得成功并于次年实施。该阶段育苗场和养殖单位迅速增加,到1985 年青岛市有5 处育苗场8 800 m3水体,培育虾苗近5 亿尾,基本满足供应,养殖单位由上年102 个增至413 个,产量迅速提升,1987 年产量达7 271 t,是1979 年的181 倍,对虾养殖成为青岛海水养殖业的支柱[3]。90 年代,对虾处于曲折发展期,1993 年,遭受“白斑病毒综合征”的危害,养虾业进入低潮期。青岛为摆脱此困境,一方面,在养殖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建设了胶南封闭式对虾养殖基地等一批对虾健康养殖新基地,突破了鱼虾混养等新的养殖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抗病性能好的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等新良种,突破其繁育技术,优化对虾品种结构。综上努力,使得对虾养殖业自1998 年后迅速好转,2000 年产量增至5 940 t。

扇贝繁育技术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得到较快发展,掀起第三次海水养殖浪潮。1984 年以前,扇贝的主要养殖品种是栉孔扇贝,而海湾扇贝具有生长快、耐温范围广等优良性能,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先后3 次引进。由张福绥教授为总牵头人,开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和养殖技术之先河。随后,针对育苗和养殖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张福绥教授又组织了美国海湾扇贝“引种复壮”工作。仅仅几年时间,就使当时引进的26 个扇贝迅速繁育发展,至1992 年,对虾养殖面积5 819 hm2,扇贝2 000 hm2,分别占海水养殖总面积的39.3%、13.5%,实现了养大于捕的历史性转变,海产品养殖捕捞产量比例变为53∶47。1996 年,养殖面积超过6 700 hm2、产值达60 亿元,我国成为世界最大扇贝养殖国(图5)。由此,青岛海水养殖业形成以对虾、扇贝为主的多元化养殖格局。

2.3 20 世纪90 年代名优海水鱼、海珍品人工育苗及养殖大发展

20 世纪90 年代,青岛海水养殖业逐渐从经济型向生态型转变,走依赖科技之路,重点发展高科技、高效益的名特优新品种养殖,由此推进珍稀品种海水鱼、海珍品繁育技术的突破,相继掀起第四、五次养殖浪潮。

1992 年,雷霁霖院士从英国引进大菱鲆,1999年突破育苗技术,形成“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成功培育了100 万尾鱼苗,年产量超过50 000 t。1996 年,黄岛区水产研究所和顾家岛村开始网箱养鱼,发展非常快,2000 年达2 万箱,是1996 年的66 倍,养殖品种也逐渐丰富,有大黄鱼、大菱鲆等10 多个名贵新品种,养殖方式实现了由单个养殖转变为连片养殖。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青岛市引进了抗风浪的浮绳式、沉浮式和船式网箱,养殖区域由内湾扩展到外海,掀起了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至2000 年,海水鱼苗种10 万尾,产量达9 502 t(图6)。

图5 1981—2000 年青岛扇贝养殖产量

图6 1979—2000 年青岛海水鱼养殖产量

海参、鲍鱼为代表的海珍品育苗和增殖之前尽管有所发展,但规模较小。1991 年,即墨泊子渔业总公司、即墨养殖公司山南育苗场等单位纷纷建池养鲍,开始在潮间带网箱养鲍。1993 年,即墨市渔技站承担“潮间带网箱养鲍”技术研究项目,共产鲍鱼4.31 t,实现总产值137.7 万元,同年,即墨市水产养殖公司海珍品育苗场在潮间带筑池试养海参成功。1994 年鲍鱼育苗场发展到10 处,并创造了坑道养殖、筑池养殖、底播增养殖等多种养殖方法,放养量由上年的970 万粒猛增到3 506 万粒。90 年代中期,胶南市在潮间带岩礁建池成功养殖海参,由于具有生长迅速、效益高等特点,快速发展起来。1998年,即墨市又成功试验虾参混养养殖方式。2000 年,胶南市在沿海岩礁带首次建池将鲍鱼海参混养,因管理简便、养殖费用低,在全市得到迅速推广,全市年鲍鱼养殖产量达到1 011 t,海参产量达265 t,分别是1989 年的409 倍和204 倍。

3 新中国成立50 年青岛市海水养殖良种繁育发展的经验逻辑

3.1 政策支持是海水养殖良种繁育成功发展的推动力

解放初期,在“重捕捞、轻养殖”的指导思想影响下,海水养殖发展缓慢。1958 年下半年,青岛生产全面大跃进,1959 年海带养殖亏损300 多万元。1962 年,政府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海带养殖状况渐趋好转。但在流通领域,从1956 年底到1978 年20 多年里,政府交替实行统一收购和派购政策,严重影响海水养殖户的积极性。20世纪80年代,政府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海水养殖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8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中明确提出“以养殖为主”的方针,海水养殖在大农业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在此期间,政府进行了放宽水产品购销政策、鼓励水产养殖包产到户等市场化改革,充分调动了海水养殖户的积极性,相继突破对虾、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繁育技术难题,1988 年海水养殖总产量达34 970 t,较1979 年上升26%。90 年代,环境污染和病害问题凸显出来,1993 年农业部确定了“以科技进步促发展,努力改善品种结构”的指导思想。在该思想指导下,东方鲀、大菱鲆等名优新品种海水鱼及附加值高的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繁育技术得以提高,至2000 年,青岛海水养殖总量达732 000 t,形成以精品养殖为主导,鱼、虾、贝、藻多元化发展的局面,结构不断趋向合理。

3.2 国家科研机构是海水养殖繁育的创新力量

解放前几乎没有科研机构专门从事海产品养殖研究,解放后尤其是20世纪80 年代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青岛市海产养殖场等一些水产科研机构发展起来,涌现出大量优秀成果,推动了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这些科研机构尤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黄海水产研究所,在推动工厂化规模养殖和产业结构优化方面成果显著。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海带夏苗培育、对虾仔虾培育、海湾扇贝育苗、南美白对虾引进及培育等方面成果突出,为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作出重大贡献。黄海水产研究所是我国建立最早的综合性海洋渔业科研机构,海带自然光育苗法、对虾中型水面高产养殖技术等多项成果为海水养殖繁育技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尤其以红鳍东方鲀工厂化育苗、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大菱鲆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最为突出。

3.3 引进、育苗和推广一体化是良种繁育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

新中国成立50 年海水养殖变迁过程证明“引进—育苗—推广”一体化是促进良种繁育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三者缺一不可。一是积极引进良种,尤其是20世纪80 年代后的20 年间,青岛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了30 多个海水养殖良种[4],截至2001 年,良种覆盖率达90%,从源头促进了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其中,南美白对虾、海湾扇贝和大菱鲆良种引进的贡献和影响最大,为3 次海水养殖浪潮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二是积极建设标准化、规模化水产育苗基地,提高苗种生产能力和规模。青岛解放前无育苗单位,解放后尤其是80 年代开始,育苗单位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截至2000 年,育苗场已发展到70 多家,育苗量达282 亿粒(尾、头),拥有网箱养鱼、对虾养殖等八大养殖基地。三是大力示范推广良种和先进繁育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率,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连接。新中国成立50 年间,青岛积极进行海水养殖繁育技术推广,形式多样,有技术指导、技术承包、科技讲座等,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如1988 年,胶南县承担“浅海大面积扇贝筏式养殖技术推广”项目,推广面积290.93 hm2。

3.4 市场需求大的高附加值产品是主要繁育对象

50 年海水养殖业内部结构的更迭,证实了市场需求变化是引领海水养殖繁育技术变迁的主要动力来源。20 世纪50—70 年代,海带是个稀缺物,人们对海带的需求旺盛,价格呈上升趋势,仅胶南县海带养殖20 年间,平均年收益达174 万元,市场需求推动了山东水产养殖场等单位联合攻关研制出海带全人工筏式养殖、夏苗培育法等繁育方法。1980 年海带价格下调20%,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虾价格持续上涨,1978 年体长15 cm 的带头冻对虾售价达到1.02 万美元/t[5],市场需求转为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更高的对虾,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对虾放流增殖等相关的繁育技术迅速发展起来,1987 年对虾总产值达10 692 万元,出口创汇6 511万美元[6],建池养虾成为致富的重要途径。此外,由于国内外市场畅销,扇贝也成为80 年代繁育重点对象之一。1982—1983 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三次引进美国海湾扇贝进行研究,并突破了苗种培育、“引种复壮”等关键技术。90 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珍稀品种的海水鱼和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市场需求开始增加,相关繁育技术得以迅速提升,一方面突破大菱鲆、刺参等珍稀品种育苗技术,另一方面突破网箱养鱼、“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大菱鲆工厂化养殖等规模养殖技术。

4 结论与展望

该文立足“良种繁育”视角,以青岛海水养殖业的变迁过程为分析对象,从新中国成立50 年一个较长周期过程进行分析,探究其发展的动力机制,总结规律,以期更好促进海水养殖业发展。结论归纳如下:新中国成立50 年来,青岛海水养殖业经历了“线性增长”的变迁轨迹,尤其是20 世纪80 年代以后,伴随良种繁育技术发展,海产品养殖产量实现飞速增长,养殖结构更加合理,掀起了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海珍品为代表的五次海水养殖浪潮,改变了传统养殖模式,突破了深水网箱、工厂规模化等集约化养殖技术,这说明良种繁育技术是决定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良种繁育在带动海水养殖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相较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科技贡献率低,保种、推广低效率,环境恶化,病害频率升高等。这就需要通过构建完善的水产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相关科研机构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推动良种繁育技术进步和推广、应用,从而加快海水养殖业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扇贝对虾海带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梦的解析
我的祈祷
扇贝的眼睛在哪里
秩序
扇贝的眼睛“排排站”
烤扇贝:贝壳反复利用,壳比肉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