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琴歌研究述评

2021-01-26赵光强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古琴音乐艺术

●赵光强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琴歌研究述评

●赵光强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710077)

琴歌是古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承载的厚重文化让人肃然起敬。历史上对于琴歌的态度并不是从一而终的,和当时的特定文化氛围不无关系。中国对琴歌的研究远不及对古琴音乐的热爱,研究成果虽然没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却也成果丰硕,角度新颖、多样。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一大批琴家、学者、青年人士致力于琴歌的研究和推广,涉及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但也是让人颇感欣慰的。

琴歌;古琴;琴乐;研究述评

琴歌,广义是指一般乐器和歌唱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诸如古琴琴歌、越南琴歌、牛腿琴琴歌等。狭义的琴歌也有多种含义,其一是指具体的器乐音乐作品名称(包含古筝、二胡等);其二是指具体的古琴琴歌作品名称;其三是作为体裁而存在的创作作品类别形式;其四是指古琴与声乐结合的表演形式,即本文所取含义。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音乐人为古琴艺术的创作、推广、研究呕心沥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古琴音乐是文人音乐的代表,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琴歌是琴乐文化的重要组成,其历史久远,滥觞于何时不详,当在汉魏之前。今人在关注古琴音乐的同时,琴歌越发受到今人的关注。笔者以“琴歌”在知网进行检索,找到了有效文献70余篇①。

一、琴歌论文研究的历史与回顾

(一)20世纪80年代②(81-89)的琴歌研究

20世纪80年代共发表论文6篇,是中国学术界对琴歌研究的起步时期。这一时期的成果数量不多,但是为琴歌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型的文章共5篇,1981年沈德皓《琴歌<胡笳十八拍>》[1](P45-46),文章对琴歌《胡笳十八拍》的背景、来源、定型、演唱、改编等问题做了系统且简要的阐述。1982年周畅《琴歌<胡笳十八拍>》[2](P42-45),作者文字与乐谱并用,从作品的句法结构、音调来源、旋律特征、语言特点等方面,对这一声乐套曲各拍的情感主题表达做了系统分析。1983年王震亚《琴歌<胡笳十八拍>浅释》[3](P80-92)从创作的角度对作品旋律特征、调式调性、变奏手法等形态结构问题予以分析,并对编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984年周畅《琴歌<胡笳十八拍>主题乐句的变化手法》[4](P39-41)作者将每一拍的结构分为头、身、尾三个部分或头、颈、身、尾四个部分,并从“易位”“斩腰”“换腰”“伸腰”“举头”“低头”“紧身”“换装”“戴帽”“穿靴”十法来阐述主题乐句变化的手法。1985年刘明澜《中国古代琴歌的艺术特征》[5](P102-103)从吟诵性的旋律、散文化的节奏、简淡的风格三个部分,宏观概括了琴歌的艺术特征。另有一篇为顾淡如的琴歌作品《采桑子一别情》[6](P82-83)于1981年发表于《中国音乐》。

由此可见,这十年里,琴歌研究年发表文章平均不足1篇,这5篇文章全部刊载于音乐类的专业期刊上,非音乐期刊的琴歌研究尚未起步。音乐界对当代琴歌研究起到了引领作用。

其中,沈德皓《琴歌<胡笳十八拍>》应当是知网收录的最早专门琴歌研究论文。刘明澜《中国古代琴歌的艺术特征》引用次数最高,达到31次。王震亚《琴歌<胡笳十八拍>浅释》引用次数也达到10次之多。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多,质量却很扎实。该时期《胡笳十八拍》这一琴歌作品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为琴歌的个案研究提供了范本。

20世纪80年代沈德皓、周畅、王震亚、刘明澜等,一批专家较早地关注了这一研究对象,其中沈德皓长期专门致力于琴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演唱,他们学术的超前意识和治学精神为后来者提供了积极的作用。

(二)20世纪90年代(90-99)的琴歌研究

20世纪90年代发表论文12篇,是上一个十年成果数量的2倍。这一时期的研究,以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并重,对《胡笳》《阳关》等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

围绕着《胡笳十八拍》,研究成果不断。曹光平《论琴歌<胡笳十八拍>的变奏手法》[7](P16-23)(1992)将作品的变奏手法和乐思发展问题,从旋律、结构、调式调性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解读,并与西方的变奏曲式做了异同性比较。王小盾《<胡笳十八拍>和琴歌》[8](P102-108)(1995)这篇文章作者分析了琴歌、弦歌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琴歌的两种演唱形式“相和形式”和“乐歌形式”。文中还对《胡笳十八拍》的形成与作者等问题进行考证,指出“《胡笳曲》成为大曲琴歌,是晚至中唐的事情,蓝庭兰和刘商分别是其乐谱和歌辞的作者”,“骚体《胡笳十八拍》的确是《小胡笳》系统的琴歌”,提出了有别于以往的观点认为“其作者是南唐人蔡翼”。刘明澜《琴歌<胡笳十八拍>的悲音美》[9](P9-15)(1997)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分析了《胡笳》的悲情之美。是文以审美标准、悲情成因、音乐表现、精神内涵等角度入手,将“悲美”进行细致分析。李吉提《从“理还乱”中走出——琴歌<胡笳十八拍>分析体会》[10](P16-23)(1999)对作品的结构做了宏观分析,指出了其结构的“随意性”与“合理性”,并指出了其中的主要逻辑关系体现在“不同拍与拍之间的合头、合尾关系”。

除了对《胡笳》的关注,琴歌《阳关三叠》也成为这一时期的另外一个关注热点。詹士华《琴歌<阳光三叠>读解》[11](P46-47)(1999)从歌词和曲谱对琴歌的主题内涵表达做了解读,并对其音乐形态做出简要梳理。还有陈秉义《<阳关三叠>研究札记——关于该曲的叠法》[12](P40-46),张天健《<渭城曲>“阳关三叠”新解》[13](P74-76),李吉提《古琴曲<阳关三叠>的曲式结构特点——兼谈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某些共性因素》[14](P101-106),匡学飞《古琴曲<阳关三叠>的内涵展衍与叠加结构》[15](P11-16),孟文涛《唐时<阳关三叠>唱法》[16](P34-35),邓宗舒《<阳关三叠>唱法探微》[17](P24-28)等文章,对作品“叠”做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许健《弦歌与琴歌》[18](P12-14)不同于以往的观点,其认为弦歌与琴歌不同③,弦歌经历两个阶段的变化转变为琴歌,“最为关键的变化是古琴由伴奏到独奏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此文的弦歌是指琴伴奏与歌唱的形式,而琴歌是古琴独奏曲。査阜西《琴歌的传统和演唱》[19]指出,琴歌与独奏长期并存(一直到元代),明中期出现排斥琴歌的观点,文中还强调了琴歌演唱要“乡谈折字”。森川加代子《论汉代的琴歌》[20](P71-76)从皇帝、文人、琴制论述汉代琴歌的兴盛,指出了琴歌创作中的儒家和民间影响。许健《古朴典雅 独树一帜——忆查老的琴歌》[21](P23-25)以叙述的形式交待了査阜西的琴歌学习、教授情况,分析了琴歌的演唱方式,总结了其主要的琴歌思想和贡献。夏野《明清琴歌与弦索乐》[22](P11-34)指出了明清琴歌衰微背景中,较为优秀的作品,并从谱例上简要总结了明代和清后期琴歌不同风格特征。徐桦、赵毅《琴歌刍议》[23](P7-8)系统介绍了琴歌的辑录情况,同时把琴歌分为琴歌“以辞化曲”和“以腔溶辞”两种。

90年代的琴歌研究较80年代又推进了一步,在延续前一时期的研究的同时,还进一步拓宽了研究对象,丰富了研究方法。在琴歌作品研究上,对《胡笳十八拍》的研究更加深入、多样、细致,还对《阳关三叠》等琴歌予以关注。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运用文献考证、形态分析、美学意识等多角度给予琴歌观照,出现了断代性质的琴歌研究。一些非音乐类的理论期刊也关注了琴歌的研究,如上文提到的王小盾文章发表在《古典文献知识》上,是较为少见的发表琴歌成果的非音乐刊物。研究人员的队伍也不断壮大,涉及中外,一支琴歌研究的中坚队伍正在形成。

(三)2000年代(2000-2009)的琴歌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进入2000年,人们来到了21世纪。2000年代发表论文25篇,主要的研究有:

1.综合研究

褚云霞《从古琴到琴歌》[24](P132-134)对古琴和琴歌的艺术表达以美学视角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二者既有差异的表达又有共同的美学追求。秦蓁《琴歌考辨》[25](P161-165)梳理了琴歌发展简史,重点剖析了琴歌失传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祝伶《诗词曲声韵之音——论如何把握琴歌演唱的风格》[26](P103-104)指出从琴歌的歌词特点、创作特征、节拍特点、乡谈折字、审美倾向把握琴歌的演唱。詹桥玲《琴歌的历史与现状》[27](P99-101)追溯了琴歌发展的历程,并对当代査阜西、王迪、吴文光的琴歌贡献,以及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琴歌研究做了简单的梳理。姚岚《琴乐艺术中琴歌之初探》[28](P176-178)以欣赏者的角度思考琴乐与公众的关系,认为琴歌正是人们走向古琴艺术的一扇窗户。郭蓉《古琴琴歌的艺术特征——从历史中看琴歌艺术》[29](P176-180)将琴歌分为早期、定型发展期、文人化时期、衰落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个时期的特点作以归纳。巫东攀《琴歌艺术鸟瞰》[30](P93-96)宏观概述了琴歌的发展脉络、曲式结构、歌词内涵、演唱技巧、收录文献等。

2.个案研究

赵春婷《多段体琴歌<阳关三叠>研究》[31](P79-87)文中作者从《阳关》的版本、源头入手对其进行了阶段划分,之后对三个版本的整体形态的曲体结构进行了分析。苗雨、郭小燕《古典琴歌<阳关三叠>及其演唱问题》[32](P129-130;133)对《阳关》的历史背景、曲式结构特征及演唱中“字”“气”“情”的处理作出分析。蒙玲玲《琴歌<阳关三叠>的艺术表现》[33](P40-41)分析了作品的曲体和演唱处理问题。赵伟晶《悠悠琴歌 清微淡远——有感于琴歌<阳关三叠>的演唱与教学》[34](P138-140)分析了作品的文学内涵,以及演唱者要具备的文学修养和艺术素养。朱江书《琴歌<凤求凰>考释》[35](P16-19)文中对司马相如对卓文君古琴、作品文辞出处、曲谱出处等作出了考证,认为“司马相如并未向卓文君弹唱琴歌《凤求凰》”,作品存在多个版本,“其实它们是后世人们根据相如文君故事创作的琴歌”。还有赵春婷《唐时<阳关>叠法探微》[36](P83-89)等论文。

胡颖峰《叙事的琴歌与琴歌的叙事——以<胡笳十八拍>为例》[37](P37-43)以叙事学的视角分析《胡笳》,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媒介三个角度诠释琴歌背后古人的叙事表达,是叙事学与琴歌研究结合的新尝试。还有冯晓玲《琴歌<胡笳十八拍>简析》[38](P69)等。

3.音乐文学研究

周仕慧《乐府琴歌题名考辨》[39](P32-65;325)对《乐府诗集》的“琴曲歌辞”所透漏出的信息给予详细的分析,还对“操”“引”“弄”含义考辨。是文引证广博,史料详实,论述充分。其《论南朝乐府琴歌新变与清商乐的关系》[40](P237-248)详细考述了南朝琴歌新声的兴起、与清商乐之间的关系,以及新声的流行和琴歌的嬗变,还有其《论骚体琴歌体式结构与<楚辞>曲式因素的关系》[41]一文,也涉及琴歌研究。

河北大学车颖《琴歌文体研究》[42]以琴歌的视角分析歌辞文本,分为传统琴歌(《诗经》、上古歌辞、汉魏琴歌等)、乐府古题、古体诗、近体诗、词牌曲、辞赋与散文、昆曲和民歌小调等。论文是以音乐文学视角作为硕士学位申请的一次积极尝试。

4.流派与其他研究

黄明康《俞伯孙的琴歌艺术》[43](P50-51)系统梳理了川派大师俞伯孙的琴艺活动,及琴歌艺术教学和琴歌创作情况,为当代古琴的流派研究提供依据。赵毅、徐桦《以琴歌、筝歌为表现形式的弹唱曲探微》[44](P107-109)分析了琴歌、筝歌的辑录情况,指出了弹唱曲的两种类别,及这种弹唱中唱、弹、韵之间的关系。李大明《<琴歌>校补》[45](P129-134)对《玉台新咏》卷九所始载的司马相如《琴歌》进行校补。

(四)2010年代(2010-至今)的琴歌研究

10年代尚未结束,8年时间共发表论文59 篇,主要研究情况如下:

1.演唱研究

戴晓莲《<东皋琴谱>的打谱及其琴歌吟唱初探》[46](P33-43)以《东皋琴谱》为核心,全面系统地对其版本流传、历史背景、琴谱特点、演唱特点做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琴谱、词调字韵、润腔等方面强调了打谱问题。刘海莉《谈古琴歌的演唱艺术》[47](P92-94)从“凝神、静气、正字、全腔”强调了琴歌演唱的情、气、字、腔,还就“以字行腔、倚声填词”展开论述。薄克礼《中国古代琴歌的声辞配合关系》[48](P69-74)对声辞关系的历史渊源、声辞关系的研究范畴、声辞关系配合情况作了梳理。罗峥《琴歌<胡笳十八拍>演唱形式探微》[49](P115-117)通过对音域与篇幅、音乐体裁、文化背景等方面分析,认为“琴歌《胡笳十八拍》是一种由琴家自弹自唱,另由乐伎帮腔,类似于汉代‘但歌’的演唱形式。”关爱华《中国古代琴歌与西方艺术歌曲音色表达方式的类比》[50](P43-44)将中国琴歌的“吟诵性”和西方艺术歌曲“歌唱性”,以及中国琴歌与西方艺术歌曲演唱形式和音色进行了比较研究。邓晴南《心存太古 声如青云——当代浙派古琴家徐晓英琴歌吟唱述评》[51](P54-56)总结了徐晓英的古琴学习与贡献,从“吟唱的意境”“吟唱的情感”“吟唱的音量”“吟唱的行腔”“吟唱的字读语音”四个方面述评徐氏琴歌演唱的方法和特点。还有黄康《姜夔<凄凉犯>琴歌弹唱研究》[52](P256-258)等也为较好的研究论述。

2.历史研究

傅暮蓉《琴歌的传承和发展》[53](P19-26)以文献收录、“江浙”琴派的兴衰、琴歌的恢复与挖掘三个方面论述琴歌的传承,并简述了50、60年代的琴歌发展。其中,涉及査阜西对琴歌贡献的内容。王小天《中国古代琴歌的历史、演唱与传承保护》[54](P116-117)概述了琴歌的研究现状、历史轨迹、演唱方式、传承保护等。吉颖颖《古韵流芳:琴歌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征》[55](P58-61)论述琴歌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以及琴歌的艺术来源和演唱要素等。薄克礼《从今存古代琴谱看琴歌的创作》[56](P113-116)将古代琴歌的创作分为四类:以演绎宫调特点为主、为先贤名篇配乐、为历代名曲所配制、琴人自制。周仕慧《论魏晋隐逸风尚与山水琴歌的关系》[57](P201-214)认为隐逸之士有高雅艺术品位,琴乐是隐士的精神归宿,隐士对自然山水之美和琴乐之美的认同具有一致性。

薄克礼《对<松弦馆琴谱>诟病琴歌的重新审视》[58](P104-106)对原有《松弦》的一些看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严氏“强调琴曲本身的表现力,并非单纯地否定琴歌”,再者“反对滥制琴歌并非自严澂始”。薄克礼《琴歌打谱规律初探》[59](P95-97)对古琴打谱的一些方式做了分析、解读,指出了打谱的原则,即“以句拍确定节奏”“注意脱讹之字谱”“领会题解的含义”“考虑琴曲歌词作者的创作心境”“善于发现与现代歌曲的契合点”“以适合歌唱为前提”。

柯黎、张维《琴歌<归去来辞>流变考略》[60](P194-197)对晋人创作的《归去来辞》在明代至民国的版本进行梳理,细致解析了不同版本琴谱,简述其打谱情况。孙培聪《艺海钩沉——汉魏时期琴歌的艺术特色与人文阐释——以<琴赋>中的琴歌发展特点研究为例》[61](P145-147)一文以《琴赋》分析了汉魏时期琴歌的演唱特点,和其价值取向与审美特征。李丽斯、王安潮《<五知斋琴谱>琴歌初探》[62](P78-86)对《渔歌》《汉宫秋月》《雉朝飞》等六首琴歌进行了历史与形态初研,考辨它们在发展历程中的线索轨迹及其各种版本间的内在联系。在对现存乐谱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今人对六首琴歌的解译和研究,对版本、定弦、解题、歌词、减字谱等进行了音乐分析。

3.其他研究

吴姝岚、陈江鸿《琴歌研究三十年(1980-2010)——改革开放传统音乐理论专题研究述评之一》[63](P52-54)是一篇综述类的文章,作者从表演技法研究、音乐形态研究、音乐美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四个方面归纳了1980-2010年的琴歌研究,指出了琴歌研究中的不足。王震亚《江定仙教授为邓中夏烈士<过洞庭>谱写琴歌简介》介绍了江氏创作作品的起因,并对其作品的音乐创作特征给予分析。李健正《琴歌——歌诗的一个重要领域》[64](P92-137)篇幅较大,分为十七个部分,对琴乐、琴歌做了较多的论述,涉及琴歌的来源、琴谱的特点、琴歌的存在状况、琴歌的表演形式、琴歌的内容、琴歌的歌词、琴歌的音乐、琴歌的解译,以及七线谱的实践与应用等,内容丰富。蒋晓萌《论两首古琴歌<凤求凰>的千古魅力》[65](P107-110)从“琴挑”典故开始,对《凤》释义,简述其历史影响。邓晴南《当代浙地古琴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66]也是一部较有学术价值的历史学、人类学专著。

二、琴歌其他研究的历史与回顾

(一)琴歌研究著作

《琴歌》[67]是一部琴歌研究的重要文献。是书收录了52首琴歌。其中有管平湖发掘整理的琴歌《蔡氏五弄》《五瓣梅》2首,其余50首均为王迪打谱的琴歌,《渔歌调》《阳关三叠》《飞鸣吟》(出自《浙音释字琴谱》);《帆衣曲》《伯牙吊子期》《醉翁亭》《陋室铭》(出自《风宣玄品》);《伯牙吊子期》(出自《西麓堂琴统》);《胡笳十八拍》(出自《琴适》);《阳关三叠》《客至》《伯牙吊子期》《清江引》(出自《重修真传琴谱》);《二妃思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自《琴书大全》);《送隐者》《春光好》《八声甘州》《凤凰台上忆吹箫》《浪淘沙(怀旧)》《秋风辞》《清平乐(七夕)》《竹枝词》《长相思》《久别离》《忆王孙》《沧浪歌》《子夜吴歌》《阳关曲》(出自《东皋琴谱》);《阳关三叠》《阳关操》(出自《太古遗音》);《满江红》《关雎》(出自《治心斋琴学练要》);《五瓣梅》《花鼓》《板桥道情》(出自《张鞠田琴谱》)等。王迪之所以将琴歌作为一个研究专题,“目的是在试图通过这些古老的作品,探索琴歌的渊源及其发展,以期对它有个较全面的了解。”

王迪《弦歌雅韵》[68]收录了经王氏整理定谱琴歌,如《黄莺吟》《渔歌调》《阳关三叠》《飞鸣吟》《黄云秋塞》《履霜操》《醉翁吟(琅然)》《伯牙吊子期》④《捣衣曲》《文君操》《阳关》《杏坛》《秋风辞》《伯牙吊子期》《处廖歌》《杏坛吟》《清江引》《伯牙吊子期》《渔歌调》《阳关三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醉翁吟》《二妃思舜》等,共计100首。该著作是我国古琴音乐研究的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书末附有文论,并附有CD音响资料。

薄克礼的《中国琴歌发展史》[69]把先秦至清代的琴歌做出了详细的梳理,在琴歌研究的学术史上具有浓重的一笔。书中认为琴歌发展的春秋战国、唐代和明代是三个高峰时期,分析了文字与音乐的关系。该著从琴歌作品、人物、典籍、理论、观念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古代琴歌。

王震亚《琴歌合唱曲集》[70]“忠实于原作的原则,断断续续试将长短不一、风格各异的七首琴歌编配为合唱曲”七首基于琴歌的现代应用性创作研究。

(二)琴歌唱片

这一时期的音像制品主要有:《琴韵缤纷》(雨果唱片,1995)、《九嶷琴派王迪 古曲琴歌集》《弦歌雅韵》、沈德皓《中国古代琴歌精品》、关珊《古琴新韵》、赵晓霞《绿绮琴歌》(龙源音像,2012)、杨青,刘杨《琴歌》(达人艺典,2010)、查阜西《古琴艺术》(中唱深圳,2005)、黄明康《中国琴歌》(中唱,2007)等,还有《龚一古琴》(红音堂,2011)收录了《关山月》《精忠词》等少量琴歌。这些音像制品中的琴歌,风格上有较大差别,既有复古风格,又有现代化的创新改良,既有专门的琴歌专辑,又有夹杂式的收录。

其中,《九嶷琴派王迪古曲琴歌集》《弦歌雅韵》《中国古代琴歌精品》收录丰富,艺术性较高。对于一些过于现代化的所谓琴歌,风格差异过大,已不是琴歌原有的风貌,故未做详细统计。

三、琴歌研究的特点

80年代以来的琴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社会热点以及学术前沿的发展变化,琴歌研究既延续传统又不断创新,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一)研究视野、方法

1.历史与审美

如前文所述,以历史与审美的角度来看待琴歌,是琴歌研究的重要一部分。这其中既有通论式,又有断代式研究,考虑了琴歌发展的贯穿性和阶段性。研究当中体现了历史学、文学和音乐学的学科交叉方法,使研究更为扎实、例证更为充分、视角更为多样,涉及琴曲考证、琴歌音乐文学等。

2.曲式与结构分析

音乐形态研究是音乐研究的关键一环,由于中国古乐的文化生境和记录特征,致使音乐形态有一定的模糊性。对《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等琴曲的研究向纵深化发展。然结论莫衷一是,各持己见。对于一些琴歌的研究,如《凤求凰》《渔歌》《汉宫秋月》《雉朝飞》等刚刚起步,研究对象过于集中,拓展不够。

3.演唱与技巧

从历史、文学、形态研究为主的同时,演唱研究也成为一个相对集中的新领域受到研究者的不断关注,成为后起之秀。如《琴歌的传统和演唱》《<东皋琴谱>的打谱及其琴歌吟唱初探》《古为今唱——琴歌艺术的演唱研究与借鉴》《琴歌演唱初探》等选题,是较为成功的琴歌演唱选题。以《阳关三叠》的演唱研究为例,一方面是分析古人的琴歌演唱技术,一方面是以古促今,推动当下艺术歌曲的演唱发展。

(二)作者群体分析

琴歌研究有査阜西、王迪、许健、李健正等老一辈的终身不懈努力,又有戴晓莲、刘明澜、沈德皓、薄克礼等一大批琴家、学者参与其中,一些年轻的古琴专业学子不断涌现。老中青队伍的合理组建,为琴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学位论文的选题持续增量

80年代以来琴歌研究从未间断,研究成果丰富、视野多样。21世纪以来,国内高校关于琴歌研究的硕士论文后起发力,音乐专业院校成为学位论文琴歌研究的主要阵地,选题以音乐类专业为主,文学专业也有涉及此选题(见表格)。

学位申请人论文题目学位授予单位时间 车颖《琴歌文体研究》河北大学2008 朱莎莎《明代琴歌研究》天津音乐学院2009 张怡雯《琴歌艺术研究》上海音乐学院2010 张卓《琴歌<胡笳十八拍>研究》中央音乐学院2010 易艺《琴歌<归去来辞〉之明清谱本流变研究》上海音乐学院2012 李甦《当代成都地区琴歌艺术研究》四川音乐学院2015 刘雯璇《古为今唱——琴歌艺术的演唱研究与借鉴》华南理工大学2016 王乙婷《琴歌演唱初探》上海音乐学院2016

以上为专门性质的琴歌研究,一些古琴、声乐、人物或文学研究也常常把琴歌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同样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如傅暮蓉《查阜西琴学研究》(2009),陈婧雅《现代琴家王迪》(2010),卢梦晨《诗意化的古琴,琴韵化的诗——论古琴与古诗词的关系》(2014)等。内地的学位论文中琴歌选题的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台湾。

笔者查阅了台湾的硕博论文情况,发现台湾对琴歌研究也十分关注,如:蔡幸彤《古琴琴歌与琴歌谱发展之研究》,国立台南艺术大学(1996);陈昌靖《琴歌声腔系统之探讨》,国立台北艺术大学(1994);李孟芳《宋代以降琴歌日趋衰微原因之初探》,国立交通大学(1991);唐翠蓉《琴歌<胡笳十八拍>音乐之研究》,国立台北艺术大学(1991)。这些硕士论文研究细致、分析深入,可供参考。

四、总结与反思

(一)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

以《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为代表的研究向着纵深化发展,如《胡笳》从80年代的4篇选题开始,至今专题性文章已达到近20篇,从单篇的小文章到数万字的硕士学位论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视野进行了分析,这些都显示了个案研究的深入发展。与此同时,个案研究的对象也在不断地拓展,一方面是作品的拓展,从《胡笳十八拍》扩展到《阳关三叠》《古怨》《竹枝词》等,一方面是个案研究的对象类型由作品拓展到人物、流派、著述等,如《查阜西琴学研究》《俞伯孙的琴歌艺术》《<五知斋琴谱>琴歌初探》等选题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琴歌的整体研究从历史和美学的观照,成为琴歌研究的主要方向,并逐步深入和扩展研究空间,推进琴乐研究的发展。琴歌研究,从古代琴歌到现代琴歌延伸,研究热点持续开展。从通史性的研究,到断代性质的整体研究,并出现了打谱、演唱等专题问题整体研究。

(二)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一方面是典籍题解、琴歌考证、史料梳理、琴歌美学等理论继续研究,产生了较多成果。一方面是一批专家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自创、改编琴歌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促进了成果的转化。理论的成熟推动了打谱的不断向前,不断地有更多的作品被解译、打谱、传播。如査阜西、王迪等皆有自创作品,顾淡如创《采桑子一别情》,王震亚的琴歌编创等等,都是琴歌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研究的转变与应用。

琴歌研究可以说是争议与探索同在,琴歌研究的视野、体系、方法、标准还有许多不足。尽管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却也存着许多基础性的具体问题,如:

1.琴歌含义界定模糊,大致认同,但细节缺失。一般琴歌是弦歌,也有明确提出弦歌不是琴歌,以及古代琴歌与现代琴歌如何界定等问题。

2.琴歌具体表演形式。琴歌仅仅是自弹自唱,还是有伴舞,唱奏分离的现象界定不明、表演形式不清。

3.关于骚体《胡笳》的作者问题。此《胡笳》作者是谁,是蔡翼,还是另有他人,不甚明了⑤。

4.《松弦馆琴谱》观点问题。明清时期对琴歌的反对是全盘反对或是有前提的反对,仍有争议。

琴歌研究主要集中在音乐和文学两个领域。我们看到琴歌能够结合学术热点,以叙事学的视角开展研究,也有看到琴歌采用比较方法的新尝试。然而,这些研究终究是势单力薄、孤掌难鸣。研究成果总体数量较多却也良莠不齐,希望少一些重复型的研究,期待更多高质量的研究。

琴歌研究虽有一定的成果,但是相比于古琴或者其他的研究,琴歌研究还颇为不足,尚有许多空白。一些现有的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予以解答。同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成果尚未全面形成,期待琴歌与传播学、教育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学、人类学、语言学的研究能够更深入地开展,推动琴乐文化的研究,促进古琴艺术的发展。

40年春华秋实,40年筚路蓝缕。琴歌研究进入到白热化,是无数前辈、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之下,吾辈自感压力,自当勇往直前!

注释:

①本文所列数据均经过筛选,统计数字去除了通讯消息及其他琴歌形式的文章,仅统计了古琴琴歌的研究性学术论文数量。

②论文以知网收录数据为主要研究依据。

③前面刘明澜一文,开篇即提到,琴歌即弦歌。

④此处同名《伯牙吊子期》,原谱分别出自《风宣玄品》《西麓堂琴统》《重修真传琴谱》。

⑤如马勤勤《不能“终结”的<胡笳十八拍>真伪之争——与王小盾教授商榷》指出了《胡笳》相关的学术理论争论热点,对王小盾的相关研究提出质疑。

[1]沈德皓.琴歌《胡笳十八拍》[J].音乐爱好者,1981(1).

[2]周畅.琴歌《胡笳十八拍》[J].人民音乐,1982(2).

[3]王震亚.琴歌《胡笳十八拍》浅释[J].音乐研究,1983(3).

[4]周畅.琴歌《胡笳十八拍》主题乐句的变化手法[J].乐府新声,1984(1).

[5]刘明澜.中国古代琴歌的艺术特征[J].音乐艺术,1989(5).

[6]顾淡如.采桑子一别情[J].中国音乐,1981(4).

[7]曹光平.论琴歌《胡笳十八拍》的变奏手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4).

[8]王小盾.《胡笳十八拍》和琴歌[J].古典文学知识,1995(5).

[9]刘明澜.琴歌《胡笳十八拍》的悲音美[J].音乐艺术,1997(1).

[10]李吉提.从“理还乱”中走出—琴歌《胡笳十八拍》分析体会[J].交响,1999(3).

[11]詹士华.琴歌《阳关三叠》读解[J].福建艺术,1999(6).

[12]陈秉义.《阳关三叠》研究札记——关于该曲的叠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4).

[13]张天健.《渭城曲》“阳关三叠”新解[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5).

[14]李吉提.古琴曲《阳关三叠》的曲式结构特点——兼谈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某些共性因素[J].中国音乐学,1995(2).

[15]匡学飞.古琴曲《阳关三叠》的内涵展衍与叠加结构[J].黄钟,1993(4).

[16]孟文涛.唐时《阳关三叠》唱法[J].中国音乐学,1991(1).

[17]邓宗舒.《阳关三叠》唱法探微[J].中国音乐学,1992(2).

[18]许健.弦歌与琴歌[J].音乐探索,1991(1).

[19]査阜西.琴歌的传统和演唱[A].选自作者.查阜西琴学文萃[C].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

[20][日]森川加代子.论汉代的琴歌[J].音乐艺术,1995(1).

[21]许健.古朴典雅 独树一帜——忆查老的琴歌[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4).

[22]夏野.明清琴歌与弦索乐[J].音乐探索,1997(3).

[23]徐桦,赵毅.琴歌刍议[J].中国音乐,1999(3).

[24]褚云霞.从古琴到琴歌[J].艺术百家,2003(3).

[25]秦蓁.琴歌考辨[J].浙江社会科学,2006(4).

[26]祝伶.诗词曲声韵之音——论如何把握琴歌演唱的风格[J].科教文汇,2006(4).

[27]詹桥玲.琴歌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音乐学,2005(4).

[28]姚岚.琴乐艺术中琴歌之初探[J].中国音乐,2005(2).

[29]郭蓉.古琴琴歌的艺术特征——从历史中看琴歌艺术[J].中国音乐,2008(1).

[30]巫东攀.琴歌艺术鸟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31]赵春婷.多段体琴歌《阳关三叠》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1).

[32]苗雨,郭小燕.古典琴歌《阳关三叠》及其演唱问题[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3).

[33]蒙玲玲.琴歌《阳关三叠》的艺术表现[J].歌海,2006(4).

[34]赵伟晶.悠悠琴歌 清微淡远——有感于琴歌《阳关三叠》的演唱与教学[J].文教资料,2008(4).

[35]朱江书.琴歌《凤求凰》考释[J].音乐探索,2006(2).

[36]赵春婷.唐时《阳关》叠法探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2).

[37]胡颖峰.叙事的琴歌与琴歌的叙事——以《胡笳十八拍》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9(3).

[38]冯晓玲.琴歌《胡笳十八拍》简析[J].黄河之声,2009(7).

[39]周仕慧.乐府琴歌题名考辨[J].乐府学,2006(00).

[40]周仕慧.论南朝乐府琴歌新变与清商乐的关系[J].励耘学刊(文学卷),2007(1).

[41]周仕慧.论骚体琴歌体式结构与《楚辞》曲式因素的关系[A].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42]车颖.琴歌文体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43]黄明康.俞伯孙的琴歌艺术[J].音乐教育,2003(5).

[44]赵毅,徐桦.以琴歌、筝歌为表现形式的弹唱曲探微[J].黄钟,2005(1).

[45]李大明.《琴歌》校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5).

[46]戴晓莲.《东皋琴谱》的打谱及其琴歌吟唱初探[J].音乐艺术,2010(4).

[47]刘海莉.谈古琴歌的演唱艺术[J].管子学刊,2010(3).

[48]薄克礼.中国古代琴歌的声辞配合关系[J].乐府新声,2011(2).

[49]罗峥.琴歌《胡笳十八拍》演唱形式探微[J].音乐探索,2011(4).

[50]关爱华.中国古代琴歌与西方艺术歌曲音色表达方式的类比[J].大舞台,2012(11).

[51]邓晴南.心存太古 声如青云——当代浙派古琴家徐晓英琴歌吟唱述评[J].人民音乐,2013(4).

[52]黄康.姜夔《凄凉犯》琴歌弹唱研究[J].音乐教育,2016(1).

[53]傅暮蓉.琴歌的传承和发展[J].中国音乐,2010(2).

[54]王小天.中国古代琴歌的历史、演唱与传承保护[J].文艺争鸣,2011(10).

[55]吉颖颖.古韵流芳:琴歌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征[J].艺术探索,2010(5).

[56]薄克礼.从今存古代琴谱看琴歌的创作[J].乐府新声,2011(4).

[57]周仕慧.论魏晋隐逸风尚与山水琴歌的关系[J].乐府学,2010(00).

[58]薄克礼.对《松弦馆琴谱》诟病琴歌的重新审视[J].乐府新声,2011(1).

[59]薄克礼.琴歌打谱规律初探[J].乐府新声,2011(3).

[60]柯黎,张维.琴歌《归去来辞》流变考略[J].艺术百家,2011(2).

[61]孙培聪.艺海钩沉——汉魏时期琴歌的艺术特色与人文阐释——以《琴赋》中的琴歌发展特点研究为例[J].音乐创作,2014(8).

[62]李丽斯,王安潮.《五知斋琴谱》琴歌初探[J].黄钟,2014(3).

[63]吴姝岚,陈江鸿.琴歌研究三十年(1980-2010)——改革开放传统音乐理论专题研究述评之一[J].人民音乐,2011(11).

[64]李健正.琴歌——歌诗的一个重要领域[J].乐府学,2014(1).

[65]蒋晓萌.论两首古琴歌《凤求凰》的千古魅力[J].音乐探索,2017(2).

[66]邓晴南.当代浙地古琴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M].上海三联出版社,2015.

[67]王迪.琴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68]王迪.弦歌雅韵[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9]薄克礼.中国琴歌发展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70]王震亚.琴歌合唱曲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J632.31

A

1003-1499-(2020)04-0041-08

赵光强(1984~),男,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表演系副主任、讲师。

2020-08-28

责任编辑 春 晓

猜你喜欢

古琴音乐艺术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寻访千年古琴
纸的艺术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