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听力计罩耳式耳机堵耳效应研究

2021-01-26王杰蓝天翔赵非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手动受试者耳机

王杰 蓝天翔 赵非,3

堵耳效应指骨导听力测试时,堵塞测试耳的外耳道出现低频区(<1000 Hz)阈值降低现象[1],1827年由Wheatsonte[2]最早报道。基本原理是外耳道对经过之到达鼓膜的声音有高通过滤效果,堵塞外耳道时低频声能未能从外耳道口溢出进而增加外耳道低频区声压,从而出现受试者感觉到低频区骨导听觉增强现象。

影响堵耳效应数值除了刺激声频率外,骨振器安置位置、掩蔽声经插入式耳机抑或罩耳/压耳式耳机与鼓膜间空气含量均对其有影响。通常认为堵耳效应于1000 Hz以上不明显,骨振器安置于前额较安置于乳突时堵耳效应高约10 dB[3],但气导耳机类型对堵耳效应数值有影响差异较大。Dean等[4]及Margolis等[5]报道插入式耳机较压耳式耳机堵耳效应较小。然而,插入式耳机插入深度对堵耳效应数值有影响[3,6],插入式耳机堵耳效应也差异较大[4,5],如500 Hz处介于4.2~14 dB。罩耳式耳机避免了压耳式耳机挤压耳廓及外耳道现象,且避免插入式耳机深浅不一现象,其内腔面与鼓膜外侧间空气容积较大,堵耳效应不明显[3]。尤其在使用自动听力计测试时,受试者不容易有效安置插入式耳机,检测过程中骨导振子安置在前额,双耳均处于封闭外耳道状态,罩耳式耳机便捷性效果凸显。因此,Margolis等[5]推荐自动听力测听时使用罩耳式耳机。

自Georg[7]发明自动听力检测计以来,随着集成电路及电子信号处理技术发展,早期复杂的装备可做成微小结构,成本也日益降低,便于大范围推广应用。虽然自动听力检测不是新技术,鉴于目前有其推广应用的广阔前景,应用自动听力检测技术必须与传统听力检测技术比较,方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本研究旨在测定罩耳式耳机在自动听力计骨导听阈检测过程中低频区的堵耳效应,为推广应用自动听力计检测规范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受试者资料

本研究招募从事听力康复技术的青年志愿者21例(42耳),男9例(18耳),女12例(24耳),平均年龄27.8±4.9岁。

受试者纳入标准:愿意配合检查,讲普通话,能正确理解检测者指令,无视觉异常及肢体活动受限;无全身急慢性疾病,无慢性耳疾史,近3个月内无耳部及上呼吸道急慢性活动性炎症史,近3个月内纯音测听阈值稳定无变化,近一周内夜间睡眠良好且情绪无波动;近一周内未乘坐地铁,并未接触噪声环境,且夜间睡眠良好无情绪波动。受检者鼓室图均为A型且峰值压力介于5 dapa之间,同对侧镫骨肌声反射阈值于0.5~4 kHz无升高,DPOAE幅值于700~4000 Hz正常范围,纯音气导阈值于125~4000 Hz 15 dB HL。电耳镜检查受试者耳道清洁、无急慢性炎症、鼓膜标志清楚且活动良好。

1.2 检测仪器

本研究以SFTest 330纯音听力计手动、自动模式为测试仪器,采用AC40临床诊断听力计与之对照。AC40采用压耳式DD45气导耳机,自动听力计均采用改制的DD45罩耳式气导耳机,二者均配置B71骨导耳机,并按照GB/T7341.1-1998(纯音听力计)、GB/T 4854.1-1999(压耳式耳机)、GT/4854.3- 1998(骨振器)、GB/T 4854.4-1999(窄带噪声)、GB/T4854.8罩耳式耳机)标准予以校准。骨振器前额安置校准参考ANSI/ASA S3.6-2010标准。

1.3 检测方法

受试者检测前在安静环境中休息半小时,测试开始进入隔声室内。检查开始时,做常规听力检查受试者配合相关简介,确保受试者明白检测所需配合度。所有检测均在符合国家标准(GB/T 16296)的隔声室内进行,由2名从业10年以上的听力检测技师作为测试者,手动测听法采用符合《GB/T16296.1-2018声学测听方法、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阈基本测听法》。自动测听法同手动选择受试者听阈,与传统手动测听法不同之处在于测试信号由计算机给予。骨导测听时对侧耳常规采用窄带噪声掩蔽,依据事先测定的数据确保避免过度掩蔽和掩蔽不足。

堵耳效应检测:采用心理声学方法,即测试受试耳堵耳状态下骨导阈值在低频区的变化。骨振器安置于前额中线发际线下约1 cm处,与头发无接触。堵耳采用罩耳式耳机罩耳方法,即测试开始时即由专人给受试者佩戴罩耳式耳机,确定受试耳的耳廓无压迫,耳罩与头颅贴合密切确保呈封闭状态。堵耳前后骨导阈值差值即为堵耳效应数值。

为区别自动测听时受试者本人操作对堵耳效应是否有影响,当受试者完成传统临床诊断听力计、自动听力计由听力检测技师操作的测试后,另行自动听力计受试者自行操作测试堵耳效应。为避免手动听力检测时受试者的主观影响,不告知受试者具体使用哪款听力计。

1.4 样本量估计

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数据为计量资料。第一类错误概率α=0.05,μ0.05/2=1.96(双侧);第二类错误概率β=0.10,μ0.10=1.28;容许误差δ=5 dB,总体标准差σ=10 dB[8];合计样本需观察42耳。

表1 AC40 诊断听力计、自动听力计手动模式与自动模式测试堵耳效应的结果

表2 AC40 诊断听力计、自动听力计手动模式(AA-m)以及自动听力计自动模式(AA-a)各频率堵耳效应比较

1.5 统计方法

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堵耳效应在自动听力计手动、自动两种模式下与AC40临床诊断听力计间有无统计学差异。使用 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AC40临床诊断听力、自动听力计手动模式及自动模式3种情况下受试者堵耳效应测试结果如表1。随着测试频率增高,堵耳效应逐渐减小,至4000 Hz处,3种情况下的堵耳效应降低至1.00±4.27~4.38±6.52。此外,3种模式下于250 Hz处堵耳效应最明显。

3种模式于各频率处的堵耳效应间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见表2。自动听力计手动、自动模式下二者的堵耳效应差异于250、500、1000、2000及4000 Hz处P值分别为0.289、0.254、0.392、0.789、0.544,均大于0.01。AC40临床诊断听力计与自动听力计手动、自动模式分别比较结果显示,于2000 Hz处,3种模式的堵耳效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于4000 Hz处AC40测试的堵耳效应与后二者之间统计学分析有差异,但95%可信区间值较大。

3 讨论

本研究测试了DD45罩耳式耳机在三种测试条件下的堵耳效应。Margolis等[9]报道自动测听法使用ER3-F(ER3全插入耳道)、HDA200以及TDH50共3种气导耳机条件下的堵耳效应。本研究结果与其结果比较如图1。

图1 本研究测试42耳堵耳效应与Margolis等报道数据比较图

图2 本研究采用DD45测得的堵耳效应与Margolis等报道HDA200耳机测试结果比较

DD45罩耳式耳机于自动听力计的手动与自动模式下测得的堵耳效应均略高于ER3-F、HDA200耳机,但均低于TDH50压耳式耳机;压耳式耳机TDH50于250、500 Hz处堵耳效应最明显达15 dB以上;本研究使用DD45罩耳式耳机测得的堵耳效应于1000、2000 Hz处均高于其它情况所测堵耳效应;Margolis等结果于2000、4000 Hz处均降低至5 dB以下;罩耳式耳机DD45与HDA200间比较见图2,本研究测定堵耳效应结果略大于Margolis等使用HDA200罩耳式耳机的结果,在1000 Hz处差异较明显。

通常认为,堵耳效应与耳机末端与鼓膜间距离以及耳机类型有关[3]。如果鼓膜外侧面与耳机末端间封闭气体接近于零,则堵耳效应趋于不明显;反之,该封闭气腔越大,如使用罩耳式耳机,则堵耳效应趋于减小。Stenfelt等[3]及Aazh等[10]模型与临床研究均提示堵塞外耳道口时堵耳效应最明显,于250 Hz处近20 dB。本研究中AC40使用压耳式DD45气导耳机,测试结果虽然显示于250 Hz、500 Hz处略低于Margolis等[5]的结果,但于1000 Hz、2000 Hz处高于他们的数据,这可能与受试者耳道容积有关。Stenfelt等[3]采用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鼓膜外侧面密闭气体容积200 ml时显著较30 ml时的堵耳效应小,于500 Hz以上堵耳效应接近于零。本研究采用改装后的DD45气导耳机内腔面容积为50 ml,显著低于Stenfelt等[3]模型中模拟HDA200罩耳式耳机的200 ml密闭气体容积。本结果也显示于1000 Hz处DD45耳机堵耳效应较HDA200耳机的堵耳效应高约6 dB(图2)。该结果提示自动听力计可以配置密闭容积更大的罩耳式耳机,以减少堵耳效应。

本研究为避免受试者不理解测试原理及方法影响测试结果,选择的受试者均为听力康复机构员工,日常了解纯音测听基本原理。自动听力计手动、自动模式下,测得的堵耳效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提示自动听力计骨导测听对掌握自动测听者可以得到可靠结果。

总之,自动听力检测采用前额安置骨振器,堵耳效应于低频区较明显,更换较大容积的罩耳式耳机可降低堵耳效应。

猜你喜欢

手动受试者耳机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
搞笑段子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唠叨过滤耳机
适度惩罚让人进步
风行S5001.6L手动尊享型
宝骏5601.8L手动豪华型
C4世嘉 1.6L手动豪华型
重要的事为什么要说三遍?
别总戴着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