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古都传

2021-01-26程遂营

传记文学 2021年1期

程遂营

河南大学

黄河是中国大古都的聚集之地,其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仿佛一块背靠历史,又面向未来的璞玉,等待着新时代、新智慧的打磨与焕新。

黄河古都的历史形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约有城市600 座以上,其中各类古都约有220 座,而黄河流经的9 个省市、自治区的古都大约有80 座。在这些古都中,既有统一王朝的都城、割据王朝的都城、各个民族政权的都城,也有农民起义的都城。黄河流域的约80 座古都中,有属于中国八大古都的西安、洛阳、开封、安阳、郑州,还有一些中小古都,例如西宁、成都、银川、呼和浩特等。

中国的八大古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有5 座,其中河南有4 座,另外一座是陕西西安。中国对大古都设定的主要标准有四条,首先要求建都的时间要长。西安建都时间有1000年以上,洛阳、北京建都时间将近1000年,其他几座古都的建都时间都在200年左右,而有一些中小型的古都建都时间则较短,这便不符合大古都的标准。第二要求都城的规模大。其一是城市的建城区面积大,包括外城、内城和皇城。如西安、开封、洛阳、北京和南京,外城都达到20 公里以上,内城也接近10 公里;其二是城市的人口多。汉唐时期长安城人口有几十万的规模,明清时期的北京人口将近百万,城市人口最多的是北宋建都开封时期,宋徽宗时达到150 万左右。第三要求城市的文化遗产丰富。长时间作为封建王朝的都城,它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如宗教建筑、大量墓葬,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饮食、服饰、民俗等都非常丰富。最后要求古都的历史影响深远。一些古都在建都过程中,人们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更创造了不朽的精神文明,像汉代建都长安时期形成汉民族,安阳时期甲骨文的出现奠定了汉字的基础,还有一些哲学观念如儒家思想的形成,以及民俗、节庆活动的形成等等,这些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历史上中国的大古都多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呢?明太祖朱元璋生于安徽凤阳,他领导农民起义建立明朝后,首先是在南京建立都城。等到国家基本稳定后,他派遣太子朱标多次去北方考察时,便开始考虑迁都。朱元璋理想中的建都之地并非南京,因为南京位于中国的南方,不利于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也不利于反击元末明初蒙古贵族的残余势力。因此,他想要把都城建立在安徽凤阳、河南开封和洛阳以及陕西长安等地区,从而使当时的局势更加稳定。尽管后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明太祖时期没能迁都成功,但朱元璋这个举动说明,在古代帝王心中,洛阳、开封和关中平原的西安是符合他们期待的理想之都,而形成这种期待的原因有四点,即农耕核心、天下之中、形势险要与交通便利。

在中国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黄淮海平原是一块极大规模的耕地,这里是中国历史上农耕文明的核心,黄帝时期已经在此种植五谷,因此这里也是国家最早开发农耕文明的区域。从这片平原出发,接下来“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平原等地才被陆陆续续地开发出来。这种次序是按照土地肥沃程度得来的,首先要选取适宜半干旱作物种植的土地,之后才能运用水利灌溉去发展农业。古代的都城往往是人口集中的地区,而“民以食为天”,农耕文明的核心区域往往是帝王择都的首要选择。无论是安阳、开封、郑州、洛阳都靠近或位于黄淮海大平原区域。其他的都城,譬如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南京也是位于长江流域的平原地带,还有杭州位于钱塘江小平原。这些地区成为都城,都与农耕文明息息相关。

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都位于以河南为中心的区域,这里是早期中华民族活动的核心区域,最早被称为华夏、中国和“国之中”。在夏朝建立时,主要统治地域为九州,其中“豫州”处于河南区域的中间地带,梁州、荆州、扬州、徐州、青州、兖州、冀州和雍州环绕其周围,如众星捧月,故豫州被称为“中州”,后又被称作“天下之中”。中华民族就是从这里开始,像滚雪球一般,逐渐开疆拓土。虽然也有人提出兰州是中心,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认为河南是中国“雄鸡”版图的“鸡心”。

作为古代帝王建都的考量,交通和通讯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皇帝的政令上传下达,或者是地方向中央缴纳税收公粮,道路是最主要的,若是都城偏僻,就很难实现对其他地区的统治。而中间区位到东西南北都非常便利,所以在古代中央区位往往是最受帝王看重的,比如五岳中的中岳嵩山也是位于河南区域,而八大古都其中有4 座均位于河南。

此外,建都时对地形和军事的考量,也会对古代帝王的选择造成重要的影响。都城是帝王主要的家庭所在地,因此在择都时首先考虑到军事因素,即进可攻退可守的区域,而非一马平川的地带。当年宋朝把都城建于开封,周围并无名山大川(黄河在北宋是走安阳的滑县后流向山东),所以在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便想到要把都城迁至洛阳或西安。在所有都城中,地势最为险要的都城是西安,所以它也成为中国古代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另外,西安位于“八百里秦川”的核心区域,这里本身就具有天然的攻防条件——关中平原东西长约800 里,南北宽度不一,有泾河和渭河形成的冲积平原,符合农耕文明的条件,且其周围如函谷关、潼关等关隘众多,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原,西边是大西北,人烟稀少,所以在这个区域一旦封锁出口,当地都城便可依托优渥的农业条件进行自保,因此关中平原逐渐有了“众关之中”的美名,秦朝、汉朝、隋朝、唐朝都曾在此建都,所以西安也成为历史文化因素最为丰富的都城。从军事因素的角度出发,当年秦始皇的祖祖辈辈就是利用这块土地,从关中地区向外出兵,向东出函谷关、潼关,从高到低势如破竹地进攻六国,最后逐渐统一全国;后来汉高祖刘邦也视此处为根据地,向东打败项羽;唐朝时李世民也是先占领这里,逐渐统一全国——各种朝代更迭,更使得关中地区的古都富有历史内蕴。

在交通方面,中原区域的都城在水路上可以利用黄河长江和它们的支流,以及人工运河,陆路上面向东西南北四面八方。水路和陆路交通的便利,使得中原区域具备了其他区域不具备的发展都城的条件。而中原地区之外,其他一些古都的出现都有着偶然因素的影响。譬如在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压迫下,东晋的统治者首先把都城建立在了南京。南宋则是在北方金政权的威逼下,迫不得已南迁至杭州,以临安作为都城。还有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是因为北京是朱棣在做燕王时的根据地,在此立足有助于确保北方局势的安定。北魏时期鲜卑族曾建都于大同,后来孝文帝迁都洛阳,但四十多年之后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北魏政权名存实亡,这就影响了后来很多游牧民族政权建都的选择,他们本起源于北方的草原地区,若将都城置于中原甚至南方,从根本上来说就失去了自身的根据地,一旦政局发生动荡将得不到后方的支援。譬如元朝和清朝时期都城都设在北京,就是考虑到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北部的边缘,向南可以直接控制华北大平原进而控制江南,向北可以直接退回根据地东北大平原或者是蒙古草原,依托此地兴起更加安全且进退自如。当然,这也使得现在北京的文化呈现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交汇融合的特点。

关中平原东西长约800 里,南北宽度不一,有泾河和渭河形成的冲积平原,符合农耕文明的条件

黄河古都的文化渊源

黄河古都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其中包含宗教文化资源、城墙文化资源、考古文化资源、美食文化资源、花卉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和其他综合性文化资源等。

在黄河上中下游区域,宗教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譬如河西走廊的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西安的大小雁塔、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等。宗教文化资源保存如此完好,与中国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息息相关。古代都城的很多文物其实并不容易保留下来,比如木质建筑,以咸阳的阿房宫为例,尽管历史记载其极为恢弘庞大,但是后来在秦朝的都城咸阳地区并未发掘出大结构的木制建筑。汉唐时期的长安城宫殿也未被保留下来,作为东都的洛阳,还有北宋的开封等也是如此。这是因为古代宫殿建筑都是木质结构,不容易保留且很容易被烈火焚烧,久经风吹日晒也会腐烂。与此相反,与宗教相关的物品却很容易保留下来。大多数宗教作品是在山上雕刻的石制作品,自然抗风化能力强,并且古人对于宗教怀有敬畏之心,多数情况下,无论帝王将相还是一般百姓都不会轻易去毁坏这些带有神秘性质的宗教产物。另外,在黄河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交织的情况下,四大佛教石窟艺术的分布规律也伴随着丝路呈现出从西向东分布的状态,佛教艺术沿着新疆河西走廊到西安洛阳再向黄土高原传到大同,一路遗留下来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黄河中下游地区很多地方都分布有古城墙遗址,如西安开封的古城墙、平遥古城等。古城墙能够保留下来,一方面是因为古代建都时期会将城墙作为一个重大的国家工程,另一方面古城墙也是古代文化的地标。现在保存最完好的是南京的古城墙,有三十多公里长。另外西安的古城墙和开封的古城墙也保存得相对完好,开封地区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连续约14.4 公里的古城墙。这些城墙是明朝在宋朝的基础上加以修缮的,在明朝之前,秦汉隋唐的城墙都是夯土的土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开创性地使用了砖包加固,即在土城外层包上一层城砖,这使得城墙显得更加巍峨壮观,同时也有利于军事保卫,在外敌入侵时不容易攻破,像之前只是土城墙时便不是那么牢固。今天开封、西安的城墙底部相对较老的城砖是明代建制,上部的新城砖可能是清代或者现代的人加以修补上去的。不论如何,城墙作为古代都城的标志,已经成为黄河古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

在古代,帝王非常重视自身的墓葬建筑,比如秦汉唐明清时期,皇帝往往在位时便开始建设自己的墓葬,若是皇帝在位几十年,那么他的墓葬就会相当庞大。随着科技发展考古技术的进步,一些墓葬和自然堆积到地下的历史文化遗存便会被人们所发现。秦始皇的兵马俑、安阳的殷墟、甲骨文、青铜器等,这些实物成为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它们不仅代表着当时朝代科技文化的水准,还可以弥补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丰富历史文化常识。譬如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使得中国人意识到汉字在甲骨文时期便已经成熟,后母戊大方鼎的发现说明商周时期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同时这对追溯和连缀整个盘庚迁殷时期和早期夏代的文化极有帮助,历史记忆得以更加完整。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让后来者可以穿越历史的故纸堆,直面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很多国外的元首慕名来访,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来了解中国两千多年前大秦王朝的辉煌。因此,考古文化资源也是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开封古城墙

民以食为天,人的一生都在和食物打交道。在古代,科技并不发达,农耕文明更多的是靠天吃饭,饥饿的阴影如影随形,而长时期对食物的摸索和探究也使得中国成为了一个美食的国度,善于利用各种各样的食材制作出山珍海味或是家常小食。饮食文化在黄河古都文明中尤其丰富,由于气候和风俗、口味、加工方式的不同,不论是特殊食材还是普通食材,不论是蔬菜还是各色肉类,甚至是各种面食糕点,都别具一格、各有特色。比如开封的炒凉粉,就是当地的特色民间美食,因为制作这种美食,原料易得且不昂贵,故被人民大众所喜爱。可见美食本身就是古都的特色。

花卉文化同样也是黄河古都文化的一种,黄河地区各古都都有自己的特色花卉,例如开封的菊花、洛阳的牡丹等。每年的10月、11月正是开封的菊花盛开之时。追溯历史,菊花在北宋已经相当有名了。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当菊花盛开之时,开封城大街小巷摆满菊花,女孩子出门头戴菊花,人们出行坐轿时,也会在车上放置菊花,甚至餐饮住宿行业为了揽客,在门口用菊花做成彩虹门。同样,洛阳的牡丹也早在唐朝就已经出名,“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在古代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资源,也成为洛阳古都的文化标志。

没有黄河就不会有冲积扇平原,也就不会有黄帝和炎帝在此建都,从此开启中国历史的篇章。没有黄河也就不会有古都的建设,不会诞生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和科学发明。比如儒家思想文化,是孔子周游于中原列国,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没有黄河,也就没有成为中国治国理政和规范人民行为价值观念的儒家文化。农事历法二十四节气同样也是黄河文化的结晶,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暖温带,四季分明,代表着农耕文明的巨大进步。另外一些重要的节日,譬如清明节、端午节等,也都是在农闲时期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重要节日。此外还有四大发明,造纸术是在东汉建都洛阳时期由宦官蔡伦发明,其他三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早期也是在这个地区孕育,并在北宋建都开封时期加以完善。诞生于黄河的四大发明成为中国古代科技皇冠上的四颗明珠,它们不仅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深远,而且在传到西方后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也形成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里还是“中国姓氏文化”的发展地区,它连结着中国人的“根”意识和故乡情节。在中国100 个大姓里面有73个姓主要源自于河南。客家人把自己称为河洛郎,因为他们是从中原河洛地区发迹而出的,后来才沿着大运河向东南翻山越岭至福建和海外。河南人常说“老家河南,心灵故乡”,因为古时候这个区域属于大古都所在地,人口比较集中,后来发生战乱,人口才逐渐向东南转移,到达江苏、安徽、福建甚至是海外地区,这就形成了人口的流动。此外还有西安,中华文明里面的很多因素都与它有关,在汉武帝时期派张骞出使西域之时出现了各种如“西方”“汉民族”“唐人街”等概念。现在我们将美国、欧洲称作西方国家,就跟当时建都长安有很大关联。在长安,东边是茫茫无涯的大海,而在航海技术并不发达的条件下,古人一般是通过陆路与国外交往,所以一般接触到的人都在西方,比如西亚、中亚、古罗马等,因此后来便逐渐形成将其他发达国家称为西方国家的传统。另外,这里还见证了汉字的诞生、汉民族的兴起、唐人街文化的繁盛。长安和洛阳建都的时代,人民的情结都是和长安和洛阳联系在一起的。李白在赐金还乡到江南巡游时,在南京作诗《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长安是他实现梦想的地方,离开长安的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和梦想在逐渐分离,正因为如此,他有很强的长安情结。这也反映了都城的繁华带给人的机遇。而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很多个第一的开封,是第一个人口达到150 万的都城、第一个具有开放式街市的都城、第一个具有大型娱乐场所瓦肆勾栏的都城、第一个具有夜市的都城、第一个具有超级大酒店的都城、第一个具有劳务市场的都城、第一个把寺院作为交易大市场的都城、第一个诞生市民阶层的都城、第一个拥有专业消防人员的都城、第一个拥有专门制造火药武器兵工厂的都城……这些都是在北宋建都开封时期出现的,所以开封是中国城市建设的分水岭。陈寅恪评价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邓广铭也赞叹道:“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北宋时期的都城开封,是奠定华夏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大舞台之一。还有西宁,它的河源文化是一个多元的系统,它紧邻着黄河的源头青藏高原三江源所在地,有着夏都文化的凉爽宜人,有着民族文化的包容广阔,有着古都文化的源远流长,有着宗教文化的神秘色彩,有着茶马文化的多元繁荣,有着唐蕃文化的历史文明,有着丝路文化的绵延浩荡,有着农耕文化的深厚积淀,还有着游牧文化的繁衍传承……

黄河古都的历史文化资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上中下游经过9 个省市、自治区,连接起来可以被称作黄河历史文化走廊,上游以西宁为核心的黄河谷地,走向兰州的黄河之都、银川的西夏故都、包头的河套平原、呼和浩特的游牧文明、大同太原的黄土高原、关中平原以西安为中心的旅游文明,再到河南的郑汴洛,山东的淄博、济宁和东营,最后流入广阔的大海,走向世界各地。黄河旅游文化一如中国,未来无限远大。

黄河古都的传承与创新

现代化和城市化是现代中国势不可挡的两个发展趋势,大量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会使得城市迅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对农耕文明带来冲击。想要让黄河古都历史文化传承更加顺畅地进行下去,就需要通过几个着眼点对黄河古都文化进行调整。

首先要讲好黄河故事,特别是黄河与古都的故事。黄河的故事就是上善若水的故事,古都就是在黄河母亲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每一座古都的发展都是和黄河息息相关,尽管常有人将黄河与长江进行比较,但是在时间上,黄河是先发的。到魏晋南北朝之后,随着北方战乱加剧,江南地区才得到开发。直到唐代“安史之乱”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跃而上,超过北方的黄淮平原地区,此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当然,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双璧,相得益彰相互扶持,共同印刻在中华文明之中。然而在生态保护方面,黄河的任务更加艰巨,所以黄河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被习近平总书记特意提及。因此,发展黄河附近的城市时要利用好水,节约用水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水生态和水资源,更好地处理好水环境保护。

其次是要注重三个维度平衡。一座城市的发展有多种因素,其中文化资源本体如何,政策体制如何,教育高层次的人才保障如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三个重要因子。现代中国的一线城市往往位于沿海地区,这种现代的城市格局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影响。在农耕文明时期,黄河流域的城市发展是通过陆上的丝绸之路和西方交往而兴起的。到了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工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到来,像青岛、大连、宁波等城市,在与海外地区的交往中使得城市经济后来居上。中部由于自己的交通和区位不便,受到工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影响往往滞后,加之受到农耕文明的影响,本身便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资源丰富,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体制和人才保障,就会限制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例如西安,本身文化资源丰富,政策体制到位,在人才方面有大量高校学生作为支撑,故其文化发展情况较好。郑州尽管其文化资源比不上洛阳等城市,但是它是河南省的省会,在政策体制的倾斜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加之高校较多,人才丰富。而类似安阳、洛阳等古都,虽然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在政策体制机制和人才保障方面相对不到位,故文化发展要相对滞后。一些南方城市,如上海、深圳,虽然文化资源薄弱,但是其政策体制机制以及囊括的人才相对集中,便弥补了文化资源的不足,所以能够后来居上,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一线城市。因此,对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发展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政策体制机制和人才上要加大培养力度,通过体制机制的变化留住人才,通过人才加强对智力的投资,让文化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面对开发的重要性的同时,还要保护好在广阔大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更多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姿多彩。“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黄河流域的上中下游的文明从古代一直到现代都在不断地交流,而黄河流域的文明本身,也在和长江流域与其他流域的文明互相融合的同时,又和西方的工业文明、海洋文明相互沟通。所以文明本身是一个交流的、开放的系统,黄河古都在发展的过程中间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回顾黄河古都的历史,也都是和现在相互连接。因此,想要为未来的发展找到根基和动力,就要更进一步地思考城市的发展与黄河之间的关系。毕竟,呵护我们的母亲河就是呵护我们的历史文化,而我们的历史文化也将会在不断打磨中焕发新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