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如何打造大众“精神花园”

2021-01-25李文环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2期
关键词:打造大众博物馆

李文环

摘 要:近年来,博物馆加快了从“物”到“人”的观念转换步伐,随着科技与生活的不断融入,博物馆也展现出多元化的人文光彩。从大众层面上讲,越来越多的人对博物馆及相关文化表现出了关注和喜爱。博物馆应该如何做才能不负所期,摆脱传统形象,以更亲民、更现代、更趣味、更深入的方式走近大众,滋养大众的精神生活,是文章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博物馆;打造;大众

近年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日益高涨。按照党中央做出的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的决定,我们要把博物馆作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把公众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博物馆的核心工作,把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博物馆应该考虑如何定位,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以什么样的形式和手段,开发什么样的内容,保证高质量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

1 更亲民的开放态度

1.1 深入的宣传

公众对于博物馆的印象和概念大多还停留在博物馆的传统定义上,认为博物馆是搜藏、保护和研究文物的地方,还是与普通大众有一定的距离。博物馆展览展什么、怎么展、什么时候展、展多久,在这个信息化社会对于大众来讲,这些信息还是相对弱化的。博物馆需要探索宣传渠道和宣传技巧,让有精神文化需求的大众将博物馆信息变成生活信息的一部分。例如,日本和韩国的部分博物馆,会将展览信息以设计精美、博人眼球的海报形式在博物馆门口、地鐵、商业街区等人口密集处展示。再比如我们通过报纸专栏、新闻、广告等渠道,可以联合多家博物馆打造专门发布博物馆信息的App,将其市场化。

1.2 “看得懂”的展览

如何做一个让公众看得懂的展览,让公众与博物馆文化产生共鸣,进而萌生亲切感,再而发出“再来”“常来”的愿景,最后达到“精神依恋”的层次。“看得懂”的展览,不论是历史文化类、科技普及类还是艺术工艺类,展览的设计主题立意新鲜有趣,展览手段科技化、互动化,展览展牌“白话”都很重要。当然如果能以讲故事的手法让公众陷入情境印象深刻,或是美感渲染让公众心灵涤荡,或是探索式启发让公众兴趣激发都是最优的效果。另外还可以考虑设计一些贴近公众生活题材的展览,如宁波博物馆“岁月如歌—1949年以来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展”,就将富有年代感的生活物件展出,呈现70年宁波生活记忆的诸多片段,无论是50后、60后、70后还是80后,都能通过一个旧茶壶、一台缝纫机、一面老镜子回到过去、看到曾经,亲切感爆棚,甚至掩面而泣。还可以设计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馆,让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食品、音乐、工艺等有一个展示途径,也让大众在地域文化的传承和解读上有一个完整的场所。

1.3 博物馆场地的活化利用

一部分博物馆在场地面积和绿化上占有优势,可以主动开放为公众休闲场所。西安博物院作为国家4A级景区、园林式博物馆,为方便周边群众晨练进行了特别开放,还可作为部分社区活动的举办场地,举办“博物馆之夜”。例如,西安博物院每年举行的“跨年祈福”活动,吸引群众在博物馆里观看国潮走秀、传统舞蹈,敲钟鸣福,逛跨年集市,用“荷花灯”寄托自己的美好心愿,深深吸引着群众,激发着群众对博物馆的热爱。

1.4 特殊人群的关爱

博物馆对大众的开放应该是普惠的、平等的,不仅包括普通大众,还应该关注特殊人群。特殊人群包括生理缺陷人群、山区边远贫困人群、留守青少年等。对于特殊人群,博物馆应该完善相关的参观服务设施,残疾人通道、标识、卫生间设施、展览标牌、博物馆手册的盲文版设计等细节都需要注意。在特殊人群的教育中,也应该进行深入研究,设计适合特殊人群尤其是残障人士的教育项目,引导特殊人群走向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边远山区人群,博物馆要主动承担“走出去”的责任。博物馆不是城市里小众群体的博物馆,所谓的大众,必须拓宽辐射面,辐射到城市的边角,辐射到城市外的边远地区,让博物馆的炬以星星点点之光连成一个文化普及的光网。

2 加强“个性化”订制

2.1 讲解订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讲解员人工讲解外,自动语音讲解系统已逐渐普及,App导览讲解系统也已开始应用。在导览讲解系统的订制方面我们也可以实现讲解服务的“个性化”,通过线上App或语音导览系统的制作让观众可以选择讲解员导览、文博专家导览、儿童趣味化导览等形式(表1)。

由讲解员录制的语音导览也风格不尽相同,观众可根据喜好选择音质优美、具有听觉享受的播音主持风,也可选择风趣幽默、博闻强识的讲解大咖风。文博专家导览可以选择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形式,如与高校历史、考古研究机构联合,请高校教授或者专家结合文物讲背后的历史故事,把发掘和研究成果用通俗的语言与社会共享。儿童趣味化导览,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中学生是主要群体,如能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激发儿童对历史的热爱和探究兴趣,是博物馆教育的一大成功点。例如,上海自然博物馆就开发了儿童版语音导览,选择部分展品,结合时下儿童熟悉的文化元素和语境,用启发和提问的方式唤起儿童的兴趣。讲解服务的“个性化”实现,可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来博物馆参观探求知识、享受文化的目的。

2.2 教育活动订制

博物馆教育活动也应该根据不同教育对象进行分类设计。例如,达拉斯艺术博物馆(The Dallas Museum of Art)创意连接中心为不同年龄的群体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如交互画廊、艺术点、社区项目等,让人们可以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①再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教育项目主要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基于馆藏和展览,组织和设计相应的活动,其中包括家庭系列、成人系列、高等教育系列、教育者系列以及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系列等。②

除了普通观众之外,还应该考虑对特殊人群教育活动进行订制。例如,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针对特殊人群设计的“艺术手语”项目,致力于为所有观众都能欣赏馆藏的艺术品而服务,致力于使聋哑学校这一群体也能享受到艺术的熏陶,为此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培训了7名聋哑人志愿者成为讲解员,通过手语为聋哑观众讲解精美的艺术品。另外,博物馆还每年为小学部和中学部的聋哑学生开展手语导览和动手操作工坊活动。美国艺术博物馆还将“艺术手语”的讲述视频放到Youtube频道通过线上的形式让更多的聋哑观众可以共享。③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3 与学校合作“深度化”

如何真正走近大众,尤其是走近未成年人,作为学校教育延伸和补充的博物馆,如何与学校教育多层面结合、深度化切入也是应该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命题。日前,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对中小学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提出明确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效果。

2016年9月3日,教育部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中小学学生守则》综合素质评价的六个维度是品德修养、学习习惯、身心发展、团队合作、艺术素养和创新实践。蔡元培1918年谈到教育时提出“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直指学校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应当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博物馆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特点来结合学生素质培养要求,组织、研发社会教育活动,补充学校教育之外的道德养成、人格塑造、美感激发、文化浸润、动手体验、社会实践等需要在社会空间中完成的素质教育内容。

3.1 打造教育联盟

建立博物馆教育联盟,发挥区域协同创新优势,通过举办教育主题博览会、学术研讨会、培训工作坊等形式,构建博物馆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区域联动。例如,陕西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的讲话精神,2016年成立了首个博物馆教育联盟,2018年长三角博物馆教育联盟在上海成立。

3.2 加强研学项目的开发

一些博物馆在设计研学课程时,只是让讲解员带着孩子参观展厅,参观结束后进行手工体验,缺乏整体化、校内校外一体化,更谈不上因材施教,这就导致学生在参与活动时缺乏兴趣。研学旅行的课程是活动式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切身体验和融通多元经验的体验教育。①例如,西安博物院通过教育活动的不断开发,整合部分优秀教育案例课程化。课程化的过程中注意年龄段的划分以及与学校教学大纲的结合。“彬彬有礼中国人”,包括“开笔礼”“拜师礼”“成人礼”“汉服、汉礼、汉字”等内容,通过传统仪式激发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美的认知和民族自信;母亲节活动“我的超人妈妈”,让孩子们和母亲一起动手,在行动中体会母亲的辛劳,促进德育发展和人格完善。通过与学校积极沟通合作,促推青少年综合素质养成,建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

4 公众教育“终身化”

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是源于20世纪最为重要的国际教育理念。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2020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进而推动全民终身学习从理念、政策层面向实践领域转变。博物馆作为公众教育的重要机构,有义务承担其教育“终身化”的责任。同时,博物馆也具备公众教育“终身化”的条件。越来越多的公众选择博物馆作为自己“继续教育”或是“再深造”大学,通过走进博物馆和关注文博信息等形式,甚至跨业、跨界整合知识资源,扩充知识含量。面对公众空前的热情,博物馆也需要积极行动。

4.1 提升藏品资源的社会利用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系列重要指示,其中指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如何利用沉睡的藏品资源,将其“活化”,广泛服务于公众和公众教育,需要博物馆探索新方式、新手段,如实现藏品资源信息化、“互联网+”的宣传、开发文创等。博物馆可以定期选择部分观众进行藏品零距离考察,给公众提供接触文物的机会。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藏品提供一些科研服务项目,为部分需要的图书类项目提供相关文物资料信息;为国家和省里举办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提供现场讲课服务;为高校学生撰写论文、查阅古籍资料提供渠道和平台。

4.2 建立“博物馆之友”

积极吸纳对博物馆有贡献或兴趣浓厚的大众加入“博物馆之友”序列。“博物馆之友”是社会力量与博物馆结合并进行良性循环互动的重要一环。博物馆通过“博物馆之友”了解社会教育需求,让教育更有针对性并与时俱进。“博物馆之友”通过博物馆得到更多文博相关知识讲座信息并优先参与,参加博物馆组织的文化遗址参观等游学活动,通过交流获取文博界相关知识资源包。

4.3 积极拓展公众教育渠道

4.3.1 “互联网+”的线上开发

随着时代进步,公众终身教育的渠道和方式也日趋丰富,他们也更愿意将“传统”与“未来”相结合,用“科技感”满满的方式学习传统文化、接受历史教育。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前主席冯·门施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博物馆学属于信息科学”。他认为“博物馆的物”是信息的载体。从这个角度来说,博物馆是信息的管理者,文物征集是信息的收集,文物保护是信息的保护,文物研究是信息的挖掘,陈列展览和教育是信息的传播。2016年,国家文物局提出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博物馆应该积极响应,跨界联合,挖掘博物馆资源,做好“互联网+”的项目开发。

博物馆可以利用本馆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藏品资源,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发数字教育产品,并投入课程中使用,创新课程教育形式。也可以进行流动历史课堂直播活动,实现教育资源线上实时共享。

4.3.2 微信、微博新媒体整合公众碎片化时间

博物馆要重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运营手段。微信、微博等线上手段,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补充,是线上的博物馆“老师”。它可以挖掘潜在观众,具有互动性强、亲民等特点。故宫博物院新浪微博关注量超556万,其子微博“故宫淘宝”粉丝91万。故宫官微通过发布大量影像资料,吸引粉丝了解其历史。通过微话题、微访谈、投票、抽奖等,拉近与普通观众的距离。博物馆可以把严肃枯燥的知识线上“变身”,用诙谐、有趣的方式讲好博物馆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博物馆通过微信、微博不仅可以实现博物馆资源人性化利用,同时也有效整合了公众碎片化时间,吸引更广泛的观众在这个平台上不断获取知识,是促进公众教育“终身化”的有效手段。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认为美国公众已经将“走进博物馆”视为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和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观众因中国经济社会鲜明的发展特征所致,还没有完全形成一种更科学、更追求文明和精神层面的生活方式,总体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尼尔·贝内兹拉(Neal Benezra)认为,博物馆发展到今天应试图从不同方式去了解,观众的生活到底从博物馆得到了什么影响,改变了他们哪些社会行为。达拉斯艺术博物馆馆长麦斯威尔·安德森(Maxwell·L·Anderson)认為,博物馆馆长们应时刻将“我们服务的人群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我们是否树立了满足这些人群需求的信心?”这三个问题铭记在心。①打造大众的“精神花园”,让公众也习惯于在博物馆学习、休闲、创新和改变,让博物馆成为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让传统和现代碰撞,让中华文明的思想精髓在这里演绎和升华,博物馆需要用心做的还很多。

参考文献

[1]高茜,邵子航.国外场馆教育实践探索与启示—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例[J].开放学习研究,2017,22(5):27-32.

[2]梁爽.博物馆研学旅行探析[J].文化产业,2018,11(5):24-26.

[3]关春研.作为社区的博物馆—中美博物馆馆长对话峰会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1):88-91.

猜你喜欢

打造大众博物馆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博物馆
搭建发展成长平台 打造高绩效团队
打造生物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如何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