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博物馆馆藏梅启照致周恒祺书札

2021-01-25张蕾蕾刘兴亮胡鑫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2期

张蕾蕾 刘兴亮 胡鑫

摘 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馆藏梅启照致周恒祺书札内容涉及梅启照贬官后的生活境遇与思想状态,以及二人诗词交往、对时局的认识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周恒祺;梅启照;书札

周恒祺,字子维,又字福陔,号福皆,湖北黄陂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曾历官山西道监察御史、京畿道监察御史、工科给事中、山东督粮道、山东盐运使、山东按察使、广东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福建巡抚、直隶布政使、山东巡抚、漕运总督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所藏周恒祺友朋书札原系周氏自存,数量甚巨,后于20世纪50年代由其后人售归公藏。这些书札价值颇大,但此前从未刊布。笔者今对其中梅启照所撰三通悉数转录,并略加考释,以飨学林。

1 梅启照致札之一(图1)

秋光乍到,宾雁南飞,尺素互通,锦鱼喜剖。浣香薇而展诵,抚嘉树而增怀。

敬维福陔仁兄同年大人履繶延祥,簪裾集祜,以颂以欣。

承询梅筱素①先生行止,弟与之极熟,现栖处家山,近况甚窘,一官虽复,并未有来苏到省之信,其胞侄梅崇诰以候补班知县在苏十一年,亦未署缺,阁下如有信件或可寄此间,附家信转交亦甚便捷。

弟近事如常,鲜善足述。金陵一带年谷可冀丰收,足慰绮注,风便祈时惠数行,藉纾远念。专泐布复。敬请台安,诸希亮詧。不宣。

年小弟  梅启照顿首

按:此札作者梅启照与周恒祺为同年,故于札尾谦称“年小弟”,二人关系素睦。梅启照字筱岩,又字小岩,江西南昌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吏部主事、郎中,后补浙江道御史。同治二年(1863)任惠州知府,次年转广州知府。同治六年(1867)任长芦盐运使,署广东按察使。同治八年(1869)升江宁布政使。光绪三年(1877)擢浙江巡抚、领兵部侍郎衔,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并兼任两浙盐政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光绪五年(1879)任兵部右侍郎、内阁学士。光绪七年(1881)任河东河道总督,授头品顶戴,诰封一品光禄大夫。光绪九年(1883)出为钦差大臣,同年因御史言其“躁急”去职归乡。所著有《明史约》《天学问答》《筱岩诗稿》等。

札中云“金陵一带年谷可冀丰收,足慰绮注”,据此推断此札作于梅启照任官金陵时期,检核史料,其于同治八年始任江宁布政使,至光绪三年二月十七日迁浙江巡抚。次日,江宁布政使一职由孙衣言接任。②

又,札中所述梅體萱,道光间曾为武昌同知,而周恒祺时尚未科举出仕,居武昌备考,二人或由此熟稔。《同治(南城县志)》:“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林鸿年榜。梅棠,晚名梅体萱,工部主事,湖北武昌府同知,安徽凤阳府知府,加道衔,赏戴花翎。”①而该志首有其序,题年为“同治十年岁在辛未季夏之月”,署衔“赐进士出身、花翎道衔、安徽凤阳府知府邑人梅体萱识”①,在同治癸酉年(同治十二年)所列该志编纂姓氏中,则称“安徽凤阳府知府、江苏候补道”①,此札称“一官虽复,并未有来苏到省之信”,或即指其赴任江苏候补道之事。由此,此札当作于同治十年至十二年之间。

另外,札中有提到梅崇诰补缺事。梅崇诰为梅体萱侄,咸丰八年(1858)十二月二十六日两江总督兼署江苏巡抚何桂清《请奖八年漕运出力人员折》言:“试用县丞梅崇诰、许光銮,候补县丞柳炳南,该三员分赴各属催米提银,依限交兑,并赴吴淞口查雇商船,不避劳怨,最为出力,均拟请俟补缺后以应升之缺升用。”②知梅崇诰时为试用县丞,如以次年升补班知县计,此札云“候补班知县在苏十一年”,则系年至早当也在同治十年(1871),即梅启照任江宁布政使之第二年。

2 梅启照致札之二(图2)

福翁仁兄中丞年大人阁下:

春间道出棠疆,荷蒙沿途饬派马队护送,感泐不可言喻,有稽裁谢,尚希恕原。

辰惟荩绩懋昭,宸眷宠渥,兼圻即晋,颂祷维殷。

弟到京后感冒、目疾与头痛等旧疾触发,服药数十剂,近始痊愈。都中名医颇难其人,迩来各省疏荐到者已有八位,闻西圣服培养之剂,不日即当勿药,中外均深庆幸。

俄事近闻布策将回渠本国,仍与曾劼刚星使在彼妥议,硕画缜密,海波不扬,佩颂曷已。

家兄仰隶仁帡,渥邀嘘植,同称感戴。专此布臆。藉展汾忱,祗请均安。诸惟亮詧不宣。

年小弟  梅启照顿首

九月初五日

按:札首梅启照言春间途经山东,曾蒙周恒祺护送。考梅氏履历,其于光绪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得诏,命其由浙江巡抚改官入京,浙江之职由谭锺麟接替。③其获命后移接入京已至六年初,由浙入京,时走水路,途经山东后转而陆行,其本札所述山东之行或即此。

札中有言俄事,即俄约改议,中云“近闻布策将回渠本国”。曾纪泽《中俄改订条约盖印画押折》载:“臣于(光绪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八月二十八日),因俄国遣使晋京议事,当经专折奏明,并电报总理衙门在案。八月十三日(九月十七日)接准总理衙门电称:奉旨,着遵叠电与商,以维大局。次日又接电称:面奉谕旨,俄事日迫,能照前旨争重让轻固妙,否则,就彼不强中国概允一语力争几条,即为转圜地步。总以在俄定议为要,各等因。钦此。臣即于是日往晤署外部尚书热梅尼,请其逅回布策,在俄商议。其时,俄(君)正在黑海,热梅尼允为电奏,布策遂召回俄,嗣此往返晤商,反复辩论。”①由此知,此札当作于光绪六年九月初五日。另外,札中有称慈禧病,“各省疏荐到者已有八位”,又言“闻西圣服培养之剂,不日即当勿药”等语,前李鸿章致札中已引光绪庚辰(光绪六年),“西太后病,御医诊无效,诏行省督抚进良医。直督李鸿章、江督刘坤一、鄂督李瀚章皆有进”②。由此知,时慈禧太后病疾缠身。另,翁同龢光绪六年二月家书有谓:“连日无事,西圣偶尔违和,自初二起未出视事,近日已大愈。”③此亦为系此札于是年之一旁证。

又,札中云“家兄仰隶仁帡,渥邀嘘植,同称感戴”,即指梅启照三兄梅启熙,字少岩,同治二年(1863)进士,“光绪二年典湖北试,明年(光绪三年)以启照巡抚浙江回翰林衙门”④,此时梅启照调任内阁,其则于稍早前派赴山东,时任泰安知府。

3 梅启照致札之三(图3)

福陔仁兄同年大人阁下:

顷奉诵琅函,知前肃芜缄,已呈签阁,迺以弟幸补京秩,辱承奖饰,并因岁琯新更,吉词宠锡,惠赐《消寒五十韵》,蓬荜辉生,感慙交集。

敬谉政先春布,民和年丰,勋祉懋昭,帝眷优渥,兼圻即晋,抃祝维殷。

弟猥以謭陋,滥厕清华,报称无由,惶惧滋甚。叨同兰簪,尚求有以训诲之是幸。专肃鸣谢。恭贺春禧,虔请均安。不备。

年愚弟  梅启照顿首

按:札中有谓周恒祺赠送其所作《消寒五十韵》予梅启照,此诗作今已亡佚,不得考。由“迺以弟幸补京秩,辱承奖饰”“猥以謭陋,滥厕清华”等语,知此札当作于梅启照入京供职之时,《清通鉴》载,光绪五年八月庚午(二十九日),命浙江巡抚梅启照来京另候简用”⑤,至光绪六年九月方授内阁学士。故此札当作于是时,即光绪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