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2021-01-25郭瑜印海廷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一带一带一路

郭瑜 印海廷

1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0;2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科技处, 广西 桂林 541000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践为我国在新时代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及在更深程度上融入经济全球化注入了强大动力,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实现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面临复合人才少、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文化科技融合滞后等问题,如何持续、有效地将机遇转化为现实增量还值得进一步思考,从路径上看,这种“转化”的实现需要人才、科技、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的支撑,本文尝试从“一带一路”的话语内涵及在其背景下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以厘清文化产业在人才培养途径上应如何借助“一带一路”的机遇实现新的超越。

近些年,学界对“一带一路”建设对文化产业产生的效应给予了极高关注,“一带一路”与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韩晗[1]列举并分析了2019年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关键词之一是“一带一路”,认为2019 年之后世界发展趋势会更深入融合,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文化产业;旋天颖等[2]认为,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复合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力量,构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需要完善顶层设计,为文化产业人才的产出与流动提供制度保障。胡惠林[3]论述了当代中国国家文化治理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提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提高当代中国文化治理的能力结构和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实现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 一带一路”与文化产业内涵

1.1 “一带一路”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2013 年9月和10月出访中亚和南亚期间,分别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二者合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以民心相通为核心,架起了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共赢之桥,其思想是文明汇聚的文化思想,可以带动国际经济发展,还能提升全球硬实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提高与沿线各国的政治互信。“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水平不同、涉及多方多元利益诉求,但“一带一路”的目标是合作共赢,政治互信是前提和基础,加强国际宣传,尊重他国意愿,加强政治沟通,中国赢得了沿线周边国家的高度认可,与沿线国家提高了政治互信[4],实现了众多发展规划实现对接,见图1。

图片来源:商务部数据中心图1 “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总体规划

其次,增强经济融合,增加沿线国家高质量投资。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促进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现阶段,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依存度较高,中国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原则,在“一带一路”国家稳步开展广泛多领域投资,与沿线国家形成良性互动,见图2。2013 年到 2018 年,中国累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直接投资 986.2 亿美元[5]。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8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图2 2016—2018 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规模和占比比较

最后,减少文化偏见,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一带一路”沿线参与国家众多,政治制度各异,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一带一路”旨在通过文化融合方式,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共享沿线各国,降低彼此之间的文化偏见,疏导沿线国家和地区跨文化治理,产生内外文化的亲和力,使各国人民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1.2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本质是全球化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文化在一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关于当代社会文化的定义尚无共识。不同的国家和文明对文化产业有不同的定义和看法。从广义看,“文化性”是文化产业的显著特征,是满足广大受众的虚拟精神产品。而狭义的角度认为,文化产业是一个以个人创意为发展基石的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艺术氛围和创造力。

2 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2.1 “工作室”制培养

“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是在工作室的依托下,教师带领学生承接和完成企业项目,教师注重学生知识与技术、理论和实践,以此提高学生专业技能[6]。

跨境电商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推进,对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尤为迫切,而跨境电商工作室,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下提升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跨境电商工作室为例,工作室的建立为跨境电商方向的学生提供实践场地,校内教师是工作室的主要负责人,与企业专家共同合作指导学生日常业务操作,如给产品拍照,利用技术对图片进行处理,对店铺运营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等。学生之间自主分工,与客户进行沟通,通过分工合作推进项目进展,这样完成任务更有成就感。

工作室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是共同探讨,合作互学的关系,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拓展知识,企业也可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工作室模式,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位一体,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

2.2 “协议式”培养

协议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合作,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三者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履行好各自权利及义务。高等院校通过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的考察,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合作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在学校、学生、就业市场之间搭建实现“零距离”接触桥梁;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实践平台,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举行的2019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多国政府与中国高校、中资出海企业达成“三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即联合选拔—联合资助—联合培养,标志着随着“一带一路”深入实践,已经逐步建立了“政府参与、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3 “项目引导式”人才培养

新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的倡议,成了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新起点、新布局,赋予了新内涵,萌发着新生机。“项目引导式”模式是,教师围绕项目展开教与学,教师角色也转变为项目负责人;学生则参与到项目中成为项目团队成员,参与项目策划,参与学习文化产业管理,参与从项目应用到实施的每个具体环节;让学生在干中学,在干中取得进步,掌握项目实际运作中的规范和技能,最终完成以行业标准评定为主的考核。

课堂教学只是大学专业学习的基本形式,但不可避免存在着局限性,学生通过参与项目的形式加入行业实际操作中,拓宽了对行业的了解,缩短与行业之间的距离,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最终实现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充分、合理对接。

综上所述,我们文化产业在人才培养上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模式,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大院校都在不断适应“一带一路”倡议思想,努力将人才培养与区域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培养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3 “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虽然在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人才培养机制、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与科技融合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都将对中国文化产业的纵深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该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受到相应影响。

3.1 文化人才培养机制缺失,精英人才不足

在建设“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我国人才总量和质量上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的文化产业领域仍存在人才培养机制缺失,精英人才不足,不能完全适应“一带一路”倡议和发展需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国际组织型人才缺乏。“一带一路”要求与邻国加强联系合作。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需要有所作为,需要同周边国家加强政策沟通,政府间加强合作,做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需要国际组织型人才作为沟通者促进沿线各国合作,达成新共识,让中国文化产业更深入融合新的国际形势。(2)领域专业人才缺乏。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大数据文本关键词是“区块链”,习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是区块链;2019年的另一个关键词是“5G”,5G作为一种通信技术,它综合带动了虚拟现实、AI、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这些都急需专业的技术性人才。

3.2 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人才培养渠道狭窄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承担着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重任,特点是专业化且小众化。社会教育作为学历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完善,承担着培养文化产业后续力量,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责任,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造成参与人才培养的优势没有被充分激活[7]。目前看来,单依靠政府主导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一些诸如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苦于信息的不对称,参与人才培养效果不尽人意,文化服务服务群众的渠道不够通畅。原因主要有: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不明确,对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吸引力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的活跃度低。

3.3 文化产业融入科技创新滞后,复合型人才匮乏

未来发展必然的趋势,是文化产业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如今,大数据时代下发展迅猛的高科技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发展都离不开尖端复合型人才[8]。我国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然而,高校的人才培养步伐有些滞后。“一带一路”基础工作之一是联通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 高端复合型技术人才对设施联通至关重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建设过程复杂,它的长期运作也将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做好基础设施需要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国际视野、外向创新精神、复合型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然而,实际情况是文化艺术类的毕业生的难就业与国际化企业“用人荒”并存。

4 培养面向“ 一带一路”建设文化产业人才的举措

4.1 完善文化产业人才规划机制,培养文化精英

在不断扩大的“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合作领域中,建立完善的文化人才资源管理机制,整体规划适合中国及沿线国家发展的道路是前提条件。

首先要进一步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的发现、选拔、培养、流动和配置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尤其要重视人才培养的前端工作,从人才培养的早期着手,构建更为灵活的学校教育培养机制,不断改革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高文化精英。

其次重视与职业教育院校的合作。我国职业院校应充分抓住“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职业教育有着旺盛需求的机遇,发展与沿线国家间的校际交流,积极接纳留学生,为职业教育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打下坚实基础。第一,在助力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高校应积极开发国际通用的课程体系,加快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第二,普通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与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积极为输送高技能人才献力,建立人才建设立交桥。

4.2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力量一起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实践性强, 在这方面社会力量体现了一定的优势,弥补了学校学习只能掌握所需专业的理论知识的短板。社会力量培训,把人才培训市场和人才市场结合起来,它的培训方式灵活,能够抓住人才需求热点适时根据需求培训社会急需人才,有利于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大管理”是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的指导方针。为此,应拓宽人才培训渠道,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力度,如建立各地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举办文化产业职业经理人研修班等;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政府的各个部门应该通力协作,关心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训与管理。

将各地方政府与各地社会力量优势互补,共同搭建起一个集“人才培养、实践培训、创新研究”三位一体的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进行相应的技能提升训练,如专门的生产技能、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具体的培训内容侧重问题导向型,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政府给文化产业教育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并对优秀者给予奖励。2005年,我国第一个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北京卓达经济管理研修学院(一所民营学校)揭牌,这意味着政府行政力量与社会民间资本优势互补,形成双赢局面。

4.3 文化融合科技,培养复合型人才

文化产业是一个非常依赖科学技术的产业,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最关键的是人才的融合。当今社会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领域应用广泛并有深度融合之势,时下流行的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都离不开复合型科技人才的支撑。高科技企业是知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需要高科技复合人才将知识和方法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核心目标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在供给侧和需求侧方面不平衡,文化融合科技须打破认识不够深入、资源配置存有部门界限等弊端,这些更需要文化产业和信息技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支撑。

高校应紧密结合发展趋势,利用新技术打造更加紧密的“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开设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相关专业和课程。将“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发展成为连接民心的重要平台,让留学生也能学以致用,毕业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同时,高校须做出及时调整,进行供给端改革。首先,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要求,建立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一带一路”建设专业知识课程设置。在一些工科专业中增加一些通识经济管理和跨文化课程,并强化英文教学;其次,高校可以与我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央企等合作,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平台,聘请长期从事国际工程一线管理的资深业界人士担任授课教师,培养既掌握高新科技又熟悉文化规律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一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