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全过程质量控制在项目中的实际应用

2021-01-25

四川建筑 2020年6期
关键词:全过程策划工程质量

高 仓

(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榆林 719000)

全过程质量控制是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水平”作为指导原则,确保工程项目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法定程序、工程质量特性及ISO9000 体系认证中质量管理的原则,涵盖工程建设程序、勘察、设计、监理、采购、施工、调试、试车、验收等全部过程的策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活动。

实行建筑行业全过程质量控制目的,一是建立真正符合中国工程建设企业实际情况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并使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二是通过科学管理,在有效控制质量成本的同时确保工程质量,更加有效地提高我国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1 落实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意义

(1)落实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人民网《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指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理念,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在各行各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过程质量控制就是在工程建设行业开展的质量提升行动[1]。

(2)落实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具体部署。党中央《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 动的指导意见》文件中,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水平”作为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原则。

(3)实现工程建设行业融合发展的有力措施。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咨询,融合全行业的质量管理经验,为企业质量管理保驾护航。同时,也将连接一个个质量管理信息孤岛,集质量标准建立、优势资源输送、质量信息分析于一体,实现融合发展[2]。

(4)创建精品工程的有力保障。全过程质量控制倡导过程精品,成就精品的建设理念。质量控制工作贯穿投资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试车、验收、运维等多个环节,夯实工程创优的基础,变事后评优为过程创优。

2 正确理解全过程质量控制

2.1 几点认识

(1)质量是建造过程形成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检验只是对已经形成实体质量的确认,只能验证结果,不能改变已经形成的结果,更不能决定质量形成的过程,不能把质量问题都归咎于质量管理部门与质检员。

(2)个别工程获奖不能代表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工程质量创优对推动企业整体质量水平的作用十分有限,特别是在基础性质量管理方面。工程质量奖不等于企业整体工程质量,个别工程获奖也不能代表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3)质量工程师和责任工程师岗位设置。质量工程师是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执行者,负责项目已完成各项施工任务的检查和监督。而责任工程师是负责组织现场施工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应对施工作业的质量负责[3]。责任工程师必须以技术交底的形式,将设计要求、规范规定、施工方法、工艺标准、质量标准等向施工作业人员一一交代清楚,并在操作过程中以此为依据进行检查控制,从而使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4)工作质量策划和实体质量策划。施工单位对工作质量的策划与对实体质量的策划应该并重,甚至对工作质量策划的重要性应高于对实体质量的策划。工作质量策划解决的是如何管理、如何管好的问题,而实体质量策划解决的是做成什么样、怎么做到的问题。两者相比之下,工作质量策划是防止出现管理纰漏,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以合理的管理成本得到最佳的管理效果,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2.2 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的核心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咨询工作的基础。其核心思想是对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做出了定义,明确了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子体系和各子体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了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实体质量的相互作用关系。

《规程》对质量保证体系定义的目的,就是根据建设工程质量形成的规律,明确各质量要素在过程质量控制中的责任。由此可以看出,工程质量的高低优劣,源头不在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质量是生产建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检验只能验证质量结果,而不能决定建造的质量水平。所以说,工程质量、质量管理不是质量管理部门一个部门的责任。这与ISO9000标准的思想——全员、全过程管理完全一致。质量保证体系重新定义后,各质量要素的质量责任十分清晰。并且通过制度、岗位职责、检查考核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保证各质量要素的质量责任得到落实,建立起切实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机制。从而有效控制质量成本、消除因质量缺陷而造成施工进度延误等问题,进而有效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为使这种监督切实有效,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应完全独立于质量要素管理之外。即项目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为独立的机构。只有质量监督管理完全独立,其工作才会具有客观性,才会真正发挥其监督管理的职能,从而使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真正有效运行。

3 落实全过程质量控制的举措

3.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3.1.1 制定质量管理体系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见图1、图2。

图1 质量管理体系架构

图2 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

框图中的黑实线表示管理和控制,即质量保证体系在过程中通过对“人、机、料、法、环”等要素的管控保证工程实体质量,质量监督体系对过程质量验收负责,保证报验工程一次验收合格。

框图中的黑虚线则表示质量监督管理的渠道和方式,即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对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不是上下级的监督,而是通过对项目部内部过程验收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追溯,查找问题产生的根源——质量保证体系存在的漏洞,而实现对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

以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是基础也是根本。质量管理体系不仅仅是体系文件、规章制度,其关键是质量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的落实。

3.1.2 制定质量管理制度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每项制度的各项职责均应详细分解到人,并有落实不到位或不落实的奖罚措施,确保制度可以有效运行。

3.1.3 完善考核机制

针对岗位职责、月度工作计划等,对项目管理人员每月进行强制排名,根据排名结果进行工资绩效系数分配。考核机制的建立,可以强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促进员工个人发展和实现企业的目标。

3.2 编制技术质量策划,严控质量通病

对于一个工程来说,策划的内容涉及多方面,但是最根本的应该是要考虑:全面满足设计要求和达到设计意图、全面满足业主诉求、实现合同履约目标、完成盈利目标、实现合作共赢等。

对于质量策划来说,要按照优质工程标准、注重质量均衡的理念建好每个工程,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目标识别,确保实际可行,不切实际的目标对施工企业的影响很大。

3.2.1 目标合理

集团总工程师组织集团科技质量部、公司主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对项目评审后确定合理可行的质量目标,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列入集团重点项目管理计划。

3.2.2 编制策划书

分公司主任工程师组织项目相关人员编制技术质量策划书,分解质量目标,制定创优措施,明确项目各岗位创优职责。集团针对项目部编制的质量策划书组织评审,并严格按照项目实际对策划内容进行审核。

3.2.3 严控材料物资质量

物资材料是质量要素中的要素,材料不合格,做工再精细也是不合格工程。所有与物资材料有关的单位均必须保留物资材料满足设计要求,符合规范规定的证据[4]。

3.2.4 严控质量通病

对质量缺陷应有“零容忍”的态度,不能熟视无睹,麻木不仁。质量通病是制约国内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的瓶颈问题,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工程质量差距的根本标志。

3.2.5 工序质量受控

施工方案是质量策划结果的有效载体。工序质量是过程质量控制的最基本单元,也是实现质量策划的基本保证,工序质量受控,则工程质量受控[5],成本、工期亦受控。高质量目标的工程不应以成本、工期为代价。

3.2.6 过程检查

分公司与集团进行对接,对过程检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责令项目及时整改,在实施中进行随时调整完善,并在检查中随时抽查落实情况。

3.3 开展质量专项治理,严格落实强制拆除及考核激励措施

制定施工质量整体提升行动方案,每年年初针对常见质量缺陷及质量通病发布作业指导书,明确重点管控内容及目标[6],成立以各级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分级专项治理小组,科技质量部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形成检查小组对实体质量进行检测,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标准的予以强制拆除,并在通报会上通报,对前三名及所属先进基层单位给予奖励,对最后一名给予处罚并由项目负责人做表态,并扣罚项目负责人一定的绩效工资。

3.4 积极组织并参加各类培训,严格规范施工

(1)邀请各级领导及专家组织针对性培训及现场指导。

(2)新版规范发布后 3个月内所属公司主任工程师应组织相关规范学习和考试。

(3)组织管理人员定期学习各类验收及施工规范、技术规程,创优书籍如《创建国家优质工程—质量策划与实施》《建筑工程质量常见病诊治要点》《企业建筑工程质量手册》《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细部做法》等。

3.5 重视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样板先行

(1)细化岗位职责,每个管理人员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开展质量检查工作。

(2)严格样板先行理念,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样板交底,提前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减少质量缺陷(图3、图4)。

图4 管井综合排布样板展示

(3)发挥集团BIM中心作用,预先建模找碰撞,对重要工序进行施工模拟交底,施工人员直观掌握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减少落实偏差(图5、图6)。

图5 防碰撞检测

图6 施工动画漫游交底

(4)定期组织主要管理人员对工程实体进行检查,落实实测实量制度,找出项目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隐患,及时将问题和隐患上传至质量巡检系统(图7、图8)。

图7 套筒紧固力矩现场检测

图8 通止规检查套丝长度

3.6 成立特聘专家团队,指导提升管控水平

充分认识发挥专家指导的作用,一是正确理解了规范要 求,二是明晰了节点正确做法,三是提高了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

3.7 积极应用十项新技术,重视自主研发创新应用

总结新技术应用成效,重视推广应用技术落地应用;积极进行自主研 发,创新工艺做法,提高质量及工效降低成本(图9)。

图9 BIM放线机器人及管道安装效果

4 结束语

通过全过程质量控制理念的实施,用创优工程的工作思路建好每项工程,深化企、地、校合作,整合专家库资源,创新质量管理模式等途径,用把质量目标变成现实的决心开展工作,提高基础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均衡,最大程度满足业主的需求,充分体现技术效益在项目的落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做实做优做强做大企业。

猜你喜欢

全过程策划工程质量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