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对天府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2021-01-25何金海

四川建筑 2020年6期
关键词:天府绿道成都

何金海, 王 玲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成都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目前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积极构建城市转型升级新路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新模式。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灵魂,也是城市对外展示的重要方式之一。文化对城市而言,既是实力和形象,更是内核和灵魂,塑造城市精神,决定城市品质。当前成都正面临新一轮城市发展机遇,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在此背景,成都应深入思考和研究如何传承成都独有的历史人文底蕴,创新发展天府文化,充分发挥天府的文化价值,努力让城市建设发展更具内涵、更具魅力。

1 天府文化的文化价值内涵

按照范围来划分,文化价值可以从广义和狭义视角两个方面,其中广义的文化价值是全口径的范围,包含自己自身具有的价值以及衍生出来的各类价值。狭义的文化价值仅包括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等多样性特征而所具有的价值。本文所讨论的天府文化价值是从广义范围视角出发。

国内外关于文化价值的研究也比较多,如戴维·思罗斯比(DavidThrosby)从理清文化价值概念出发定义来界定文化价值,澳大利亚的《巴拉宪章》(TheBurraCharter)则是强调文化意义的角度出来阐述文化价值,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秦红岭教授则是在结合现有普遍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城市设计视角。而在公园城市建设指引下,天府文化的文化价值不仅需要传承与彰显城市文化自身的价值,而且还需充分依托绿色空间挖潜隐形现代价值,丰富文化价值具体内涵。为此本文在结合戴维·思罗斯比(DavidThrosby)、澳大利亚的《巴拉宪章》(TheBurraCharter)以及秦红岭教授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天府文化的文化价值是指天府文化资源所具有的各类价值的总称,具体包括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场景价值以及精神价值四大方面(图1)。

图1 天府文化的文化价值内涵

2 公园城市对天府文化的影响

2.1 延伸天府文化价值链条

公园城市作为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凝练城市时代精神的重要发展模式,对延伸天府文化的文化价值链条,推动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天府文化价值链条的形成过程中,即对应实现天府文化的各层次的文化价值过程中,公园城市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图2)。

图2 公园城市拓展天府文化价值链条示意

第一阶段:历史价值至社会价值,公园城市能够传承保护历史、文物、民俗、建筑等资源,并且能够提供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以及宣传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第二阶段:社会价值至场景价值,满足基本休闲娱乐和文化展示场所前提下,公园城市通过延展开敞空间空能,植入商业、文创、产业、旅游、商贸等功能,营造多元文化场景,实现公园或公共开敞空间整体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

第三阶段,场景价值到精神价值,通过城市通过绿道、河流、水体等整合城市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场所的连续性,彰显城市文化魅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同时着眼传承历史文脉,创新发展新文化,升华凝练城市文化时代价值,深入挖掘城市文化新内涵。

2.2 公园城市对天府文化的表达方式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文化的表达方式有多种多样,但在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则需要充分发挥公园城市拓展城市文化价值链条作用,创新城市文化表达方式,激发公园城市文化整体效应价值,即通过公园城市文化载体,采用保留与再现、直接表达、抽象处理和品牌塑造等表达形式,充分展现城市多元文化价值(图3)。

图3 公园城市拓展天府文化价值链条示意

保留与再现是通过保留历史文物遗址、历史文化建筑等进行保护以及通过采用特殊手法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以及遗址进行模拟、恢复,在减少外界对历史文化的破坏的基础上,使其能够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最终达到直观再现地域文化特色。

直接表达就是直观且清晰将城市文化展示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处理手法类似于移植或拼接组合,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景观在视觉效果上联系起来,给人以清晰的表达,比如在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保留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等原有景观形态、人文符号等方式来传承历史典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民族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特色,强化人民对该人文的认知感。

抽象处理则是通过借助某一外在独特介质特征来充分展示某种地域文化思想或某种特殊意义的历史事件,以及采用艺术加工、提炼、抽象简化等艺术手段将某种事件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展示,形成各种艺术符号或标识物,这种为城市文化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创造出新的城市文化意境,而且还能增强城市景观艺术效果。

品牌塑造是在城市文化场景营造过程中,通过采用隐晦、暗示、联想以及回忆等艺术手法将地域文化特色展示给世人,让人在文化场景中感受文化氛围和文化魅力,使人的文化体验和感知上升至精神层面,并通过绿道、河流、水体等串联各类文化载体,整合城市文化资源和文化场景,充实文化价值内涵,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品牌。

3 公园城市建设对天府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

天府文化作为成都的根与魂,是建设成都公园城市的重要时代表达,也是打造成都特色空间场景的重要灵感。面对新一轮城市发展机遇,成都应着眼于传承保护巴蜀悠久文明,凝练和升华城市独有的历史人文底蕴,让城市建设发展更具内涵、更具魅力。

3.1 强化天府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双重感知,塑造公园城市文化品牌

3.1.1 传承保护历史遗存,厚植天府文化根基,强化传统文脉感知

充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历史街巷、建筑遗址、古道等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古蜀文化、三国文化、道教文化、大熊猫文化、诗歌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以公园体系等开敞空间为载体,保护与修缮望江楼公园、新繁东湖公园等川西名园,构建差异化形成多元文化主题的绿色空间,强化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活化利用,传承成都故事和民风民俗,留住天府文化根脉和记忆。

以绿道、水网为脉络,串联各历史文化资源,构建“一环两轴四线六片”历史文化空间展示体系(图4),进一步彰显天府文化独特魅力,重点依托岷江、沱江水系串联宝墩古城、双河遗址、都江堰水利工程等大遗址公园,彰显成都水文化和古蜀文明,依托古蜀道、茶马古道等古驿道,彰显成都商贸文化。

图4 历史文化空间展示体系

3.1.2 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凸显现代新兴文化感知

以城市公园体系和开敞空间为载体,充分依托成都现有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质,大力推动现代文化创新发展,进一步弘扬与发展天府文化,实现天府文化与生态文明相融合,深入挖掘“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新内涵,充分彰显天府文化时代价值和现实表达(图5)。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崛起的精神基因,也是天府之国革故鼎新、善谋图变的文化基因;优雅时尚是中华民族追求的文明风尚,也是成都独一无二的生活哲学;乐观包容是中华民族崇尚的生活态度,也是成都文化达观向上、兼容并包的深刻体现,蕴含着成都市民对于自然、社会乃至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包容气度;友善公益是中华民族传承的大爱情怀,也是成都友爱善良、兼济天下的文化温度。

图5 天府文化内涵示意

3.1.3 塑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着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为传承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全面推动天府文化创新发展,充分保持悠闲自得生态态度,充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成都在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同时,将城市公园体系或开敞空间与文创、旅游、体育、美食、音乐、会展充分结合,努力塑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图6),创造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提升城市文化沟通力和全球传播力。

图6 三城三都品牌示意

3.2 营造多元文化场景,丰富市民文化体验

根植成都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美学,结合公共开敞空间和“三城三都”城市品牌,积极营造创意城市、全域旅游、国际交往三大高品质文化消费场景,满足市民精神层面追求,全面丰富市民文化体验。

3.2.1 打造创意城市场景

依托绿地和水系规划布局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场馆设施群落,形成完善的书店体系、演艺体系、博物馆体系,如建设安仁博物馆小镇;依托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结合公园水系规划“双核两带十九片”文创产业集群(图7),推动文创与科技、文创与旅游、文创与生态等跨界融合发展,开发高附加值的文创消费产品和模式,为创造性工作提供弹性空间和载体,如规划建设川剧艺术中心、成都影视硅谷等文创产业集聚区。

图7 “双核两带十九片”文创产业布局

3.2.2 打造休闲旅游场景

将熊猫、美食、休闲、绿道四大旅游品牌充分植入城市公园体系、天府绿道体系、河流湖泊等开敞空间,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泛旅游产业格局,营造休闲旅游场景,即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规划熊猫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塑造熊猫星球等文化地标,打造熊猫旅游品牌;传承保护本土美食品牌,兼收并蓄国内国际美食风味,挖掘梳理民间美食,打造全域美食地图,营造美食娱乐休闲空间,打造美食旅游品牌;以绿道水系为依托,塑造特色旅游主题,品味闲适慢城,打造绿道、休闲旅游品牌(图8),如锦江绿道实现四季有景、全时可游,打造夜游锦江、赏川西林盘、田园马拉松等旅游新名片。

图8 绿道旅游品牌示意

3.2.3 打造国际交往场景

依托丰富绿色资源开发满足多层次人群需要的体育运动场所,重点依托天府奥体城、足球中心等一流赛事场馆建设在公园中(图9),积极参与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打造国际体育运动场景,依托天府绿道营造全民健身场所;结合公园水系以及生态区建设西部国际博览城、天府国际会议中心等大型场馆,打造商务会展休闲旅游区,积极承担重大展会项目,打造国际会展场景;依托兴隆湖、三岔湖等环境优势,创造承办大国外交、高峰论坛等重大外交活动条件,打造国际外交场景。

图9 天府奥体城及三岔湖国际交往场景示意

3.3 构建文化标识与景观体系,塑造天府文化新形象

3.3.1 依托开敞空间构建文化标识体系,形成天府文化形象新印记

结合绿道及城市公园的核心节点,打造城市文化地标(图10),塑造天府文化景观体系,重点建设天府艺术中心、四川大剧院、成都大剧院、天府新区省级文化中心、城北演艺中心等一批体现成都文化特质、蕴含城市精神的城市文化地标,为世人留下乡愁记忆和历史文脉。

图10 城市标识系统效果

结合散布在各角落的小游园、微绿地,规划布局文化符号,类型不限于人物雕塑、园艺小品等景观休闲设施,丰富公园与城市绿道建设,以小微型文化载体进一步突出地域特色、体现地域特征,记录城市符号,传承城市记忆。同时将成都文化元素与川西园林的花镜、盆景、绿雕等文化艺术有机融合,打造成都独特文化符号,如大熊猫绿雕(图11)。

3.3.2 坚持文创与城市美学设计融合,构建彰显天府文化时代精神的景观风貌体系

注重城市创意设计与美学表达,发觉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和天府文化经典性元素、标志性符号,构建体现川西平原人文习性、自然禀赋和生活情趣的城市文化识别体系,以天府锦城、天府绿道、川西林盘、都江堰精华灌区为重点塑造天府文化景观体系,塑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的公园城市文化风貌和休闲城市美学形态。

图11 彰显天府文化时代精神的景观风貌体系效果

3.3 构建虚拟天府文化空间体系,拓展演绎天府文化的空间载体

对现有物质文化空间进行系统整理和整合,运用当前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探索网上旅游、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美术馆、网上文化馆等虚拟文化体验空间,同时借鉴先进城市或经典案例,打造数字化、场景化的现代文化场馆,阐释天府文化的历史、现代以及未来文化场景,弥补天府文化物质文化载体不足之处,打造时间意义上和空间尺度层面上精彩演绎天府文化的城市文化展示体系。

4 结束语

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为实现公园城市建设中传承与发展天府文化,推动公园城市与天府文化共生共荣,本文结合成都实际情况,充分研究天府文化的价值内涵以及公园城市对天府文化内在影响逻辑,创新提出传承与发展天府文化的策略和路径,为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同时构建世界文化名城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天府绿道成都
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空天之远
深度探访“天府家风馆”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成都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