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铜器上的几种工艺表现

2021-01-25周叶青

收藏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青铜器器物纹饰

□ 周叶青

青铜器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夏文化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以青铜作为主要金属用具的历程长达1500多年。在这样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内,青铜冶炼铸造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不断演化的技术,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器型。审美的变化使得青铜器表面的装饰手法变得多种多样,整体工艺的进步使我国的青铜艺术变得越发绚丽多彩。通过这些青铜器我们有幸窥探各个时期的技术脉络。

从工艺角度讲青铜器,必然绕不过董亚巍。董亚巍按照分型制模、制作底模、分模制范、制作芯盒及泥芯、制作底范、合范阴干、焙烧浇铸等一整套工艺流程①,通过试验的方法,原大小复原青铜器。而青铜器上具体的工艺需要在具体的东西上呈现,使其清晰且便于了解,本文意在通过具体实例介绍各时代的工艺痕迹。

一、范铸与补铸

散伯车父鼎(图1),西周晚期,方耳直立,平沿外折,口微敛,垂腹,足呈蹄形,口沿下部饰窃曲纹,足跟饰兽面纹,腹内有铭文。该器物为典型的西周晚期青铜鼎,从器物的底部可以明显看出该器物使用分范法制作。范线的出现是使用分范法制作青铜器的必然结果,通常在浇铸完成后,打开陶范在器底和侧面均有明显的范铸痕迹,在制作后期需要打磨抛光,器物侧面仅纹饰凹陷处才可能残留部分范线,如图2。鼎侧面的每块陶范以三足为每块范的分范处,三块陶范主要表现器物的形状及纹饰,器物底部有三角形的底范以保证器物完整并和侧面的三块陶范相合。底范与侧面的三块陶范相合之处就是该器物底部的三角形的范线的所处位置,三角形范线的形成原因是在浇铸过程中铜液浸入两块陶范结合处的缝隙而形成的(图3)。高温下铜液的浸入是“无孔不入”的,这造成了范线的形状通常来说不是一条规整的直线。在底部的不规整的范线上有时还能发现一小段相对规整的矩形,这段矩形通常略宽于范线,在铸造工艺上被称作浇冒口。

图1 散伯车父鼎

图2 散伯车父鼎口沿下范线

图3 散伯车父鼎底部范线

图4 弦纹椭方形

图5 散伯车父鼎立耳局部

图6 瓦楞文簋侧耳局部

图7 兽面纹爵局部

图8 凤柱局部

图9 凤柱 内衔接处

该件器物表面粗糙,但补铸工艺明显,补铸痕迹从右侧口沿上部延伸到下腹部中间,浇冒口依次排列。四个浇冒口从下往上逐步地进行补铸,并且从补铸部分的边沿发现,补铸的部分是叠压在之前补铸的腹壁上面。补铸的原因,通常有两种情况:其一,在合范完成后浇铸铜液,铜液并未完全灌注范内的腔体,浇铸不完全所导致的。其二,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由于器物的相互碰撞,或遭遇钝器的冲击所导致的残损。

补铸工艺,意在修补残损的青铜器,是一种补漏的工艺。现有资料显示,补铸痕迹主要出现在商代,铸造工艺还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在合范阴干焙烧浇铸这个步骤中铜液浇铸不完全,造成缺失,工匠对缺失处进行的补铸。从地域角度看,在同一时代背景下中原地区和靠近中原的较发达地区,青铜器补铸的情况较少,而远离中原地区的游牧民族聚居地,在青铜器上进行补铸就比较常见。而这一现象的成因有三:

①工艺角度:在同一时代,发达地区技术普遍条件优于欠发达地区,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发展方向以走向繁复,细小的蟠虺纹极尽精巧,而同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器物以素面为主,制作粗糙。

②迁徙问题:逐水草而居是游牧民族的重要特征,在迁徙过程中所要携带的物品应尽量满足轻便且耐用的特点。这就要求在制作器物时器壁要尽量薄,在迁徙时集中收纳,路途颠簸不免发生冲撞,造成需要补铸的情况。

③资源问题:资源问题一直是困扰草原游牧民族发展的重大议题,因为资源的匮乏,草原游牧民族经常南下掠夺农耕文明的资源。资源的局限导致青铜器铸造时,工匠需要用有限的铜料铸出更多的青铜器,而器壁较薄的素面铜器就是最优的选择,并且对出现空洞的部位进行补铸也是节约资源的重要手段。

二、部件的衔接

这里提到的部件的衔接主要是指在制作完器物主体之后的其他部件,如:耳、、异形足和其他部件等。在铸造主体后附着在主体上的部件需要进行各种方式的衔接才能达到器物所要求的样式。

立耳(图5):这种耳常见于鼎的口部,直立,故称为立耳。这种耳在浇铸时与器物本体同时进行,耳与器物口沿衔接处没有范线,自商代早期至西周,凡立耳多可看到一个规律,即耳的外面宽里面窄,耳的外孔大内孔小,这个规律在绝大多数商代的鼎及鬲的立耳上都可以看到。

侧耳(图6):这种耳常见于簋、壶和鍪的两侧,其制作方式为器体与耳分别浇铸,在整体浇铸完成后,再在器物体侧的固定位置放置好耳,在侧耳与其身之间浇铸铜液,待其冷却,如此反复对侧耳进行浇铸,侧耳与器身为一整体。通常情况下,在环形耳的内侧可以看到残留的陶范,并且在侧耳与器身相接处还能看见一圈范铸痕迹,这些特点在西周到春秋的簋和壶上较为明显。②

图10 兽面纹

三、打磨

打磨是每一件使用分范法浇铸的青铜器,必须要经过的最后一步工艺,并且不同的打磨方式会使得器物纹饰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图12显示重点打平器物四周的范线,次要处理纹饰上的凸棱,不让凸出的范线影响器物的整体效果,尽可能展现器物浇铸时的模样。图13可以清晰地看到带状足上的纹饰处在一个平面高度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打磨青铜器时不仅打磨范线部分,同时也打磨纹饰部分,并且有意识地把纹饰打磨在同一平面高度上,形成纹饰之间的统一性,从而达到别样的美感。这两种对青铜器表面不同的处理方式,前一种较早出现,后一种主要流行在西周时期。

以上就是在青铜器上可以观察到的工艺痕迹,这些工艺痕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先民们的技术成就,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看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富足程度,并且结合文献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经过,尽可能地拓宽对先民们的认识,还原史实。

图11 兽面纹内箅子与钩

图12 仅打磨范线及细节

图13 同一高度平面打磨

注释:

① 董子俊编《范铸工艺》,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16。

② 董亚巍《商代晚期圆形鼎的范铸模拟实验研究》,《四川文物》2010年5期。

猜你喜欢

青铜器器物纹饰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清三代青花瓷铭文与纹饰的认知特征与图文关系
青铜器辨伪概论
琳琅满目——中国古代器物之扇子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青铜器上的中国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