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政策机遇与治理策略

2021-01-25柳鸣毅胡雅静孔年欣龚海培孙术旗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青少年培训体育

柳鸣毅,胡雅静,孔年欣,龚海培,孙术旗

亚当·斯密(Adam Smith)认为,经济行为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类,并将是否带来资本增值和财富积累作为产业判断标准,且此理论出自于大量投资、产生利润并积累财富的制造业时代。此后,鲍默尔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了服务业生产效率低下的判断。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以现代制造业出现及因生活转变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业,已呈现技术含量高、规模经济显著、劳动生产率快等特点,更是在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影响下,服务全球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产业转型趋势[1]。

体育运动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化和产业融合化的助推下,已由过去“不可贸易”演变成为现代服务产业的主流业态和支柱地位,如运动竞赛已由古希腊奥运会时代的竞技演变成与现代传媒、网络等产业高度融合的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也由过去体育锻炼演变成现代体育健身服务产业等。显然,体育服务产业已在全球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和体育强国中占据重要份额。对于生性活跃且处于身心发展敏感期的青少年群体,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更是独具特色,且已发展成为体育培训产业的源头。如在举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英国围绕《英国体育遗产计划》启动了一系列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政策。2012年,英国政府主导在4 000 所中学创建面向社区青少年开放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提高课后体育技能培训的质量[2],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和市场为主体的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其青少年群体以现场或网络等不同方式,以观看和参与等不同形式活跃于体育运动之中,将其逐步引导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消费人群。

在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协调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等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引和现实诉求。伴随我国居民教育、体育和健康等素养的提升,促使青少年参与体育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和多项目的发展趋势,激发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的潜力。从人口学角度分析,青少年作为社会关爱和家庭关心的特色群体,拥有近3亿的庞大人口规模,因而在维持与进一步提高青少年体育培训参与率,助推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可持续的贡献力。面对新时代服务经济的融合发展及青少年健康促进的多元化需求,国家出台一系列宏观政策助推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发展,且迎来政策机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于2020年8月31日由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体教融合旨在打通体育或教育领域政策壁垒,面向全体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多元化体育服务。尤为重要的是,体育促进健康的理念深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将更有利于激发市场参与青少年体育产业的活力[3]。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政府、社会和市场对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作用,尤以对其机构组织、政策法规、从业人员、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等进行规范治理是关键命题,以此种形式使体育成为促进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逐步发挥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在助推我国体育产业转型、拓展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和夯实群众基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 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的政策分析与机遇

1.1 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政策分析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从供需双侧的视角分析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发展逻辑,一方面,发展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是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普及青少年运动技能、培育体育后备人才等的应然诉求;另一方面,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迅速发展,是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态所带来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的必然结果。诚然,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作为社会性服务产业的一部分,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和发展空间[4]。从政策层面分析,虽然我国尚未颁布一部专门针对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的政策文件,但在宏观政策、经济政策和体育政策的推动下,其凭借当前国民生活质量和健康素养提高等因素,正面临较好的政策机遇(见表1)。

(1)从宏观政策层面,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呈现“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特点[5]。伴随着制造业份额(占GDP比重)已近饱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 年的20%左右增加到2018 年的52.2%[6],健康医疗、文化体育、教育培训等服务经济已形成跨界融合态势。国家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并以青少年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契机,将有效激活基层开展各类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建立符合青少年体育参与规律、体育消费等特征的服务体系。(2)从经济政策层面,刺激消费升级创造服务业发展新机遇。经济政策更加侧重于促进“互联网+”、养老、家政、教育培训等服务业的发展,且呈现体医融合、医养融合和文旅融合等多元化融合发展态势,而体育作为健康服务产业的重要部分,也成为经济政策中激发国民消费的热点。在政府推动体育消费的背景下,构建大众运动项目、户外体育旅游、体育健康服务和体育数字服务等多种类型的服务体系,带动体育服务业快速发展将成为未来趋势,而青少年将成为消费主力。(3)从体育政策层面,体育治理改革引导体育服务产业发展方向。从顶层设计层面,体教融合背景下中考改革、课余训练、师资培训、赛事体系和社会组织等方面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路径,为拓展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空间创造政策机遇和发展空间,以及包括网络消费引发的青少年运动项目、运动明星崇拜等参与体验的前效应,青少年体育参与引发的服装装备、结伴旅游、群体带动等后效应,都将是体育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表1 国家相关政策中涉及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政策分析Table1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Policy of Youth Sports Training in Relevant National Policies

1.2 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政策机遇

从服务产业的视角分析,在产业经济转型、国家体育战略、社会意识提升和身心发展需求等因素驱动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呈现组织建设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态势,且已形成了组织、场馆、课程、服务和装备等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1.2.1 “以服务为主导”的经济改革激活服务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一系列以促进服务业发展、刺激消费来调整产业结构的宏观经济政策。从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第4 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已超过GDP 的90%。2018 年末,中国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有2 178.9 万个,产业活动单位2 455.0 万个,个体经营户6 295.9 万个,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且拥有巨大市场基础[7]。从产业发展视角分析,产业服务化是从产业发展全局需求和产业发展规律出发,构建制造业和服务业一体化经济体系,如数字化信息技术服务、健康医药和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等。显然,产业形态从低级业态向高级业态迈进,从“传统生产业—传统和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演进是产业经济转型的必然趋势[8]。

1.2.2 “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目标促进青少年体育组织体系化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主要论述,坚持办“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努力构建“小政府、强社团、大社会”的体育发展新格局[9]。从青少年体育视角分析,当前需要在政府主导下构建政府、社会和市场多元主体的青少年体育供给侧改革,着力围绕不同类型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不同类型运动项目、不同层次青少年体育活动等方面,构建以满足青少年身心健康为主体的体育治理现代化体系。在组织建设方面,国家出台《关于促进和规范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政策,形成了以深化体教融合改革破解学校支持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瓶颈,构建多元化青少年体育赛事,尤其是通过社会力量参与弥补政府供给不足的问题,以多类型青少年体育组织夯实基层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的主体,形成政府以基本体育教育和公共服务兜底,以服务产业体系满足青少年多元化需求。

1.2.3 “以休闲为时尚”的生活理念促进青少年体育服务产业化 随着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变化,休闲时代已悄然来临,其直接影响青少年社会活动、教育观念和生活习惯等。家长观念逐步由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转变,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多元化需求和追求正在成为其融入社会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更是促进青少年生活习惯、行为规范和认知情感逐步完善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家教育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学业减负的政策,同时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诸多商家均瞄准青少年体育服务产业,除了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传统项目,还激发了如击剑、马术、冰雪、轮滑等新兴项目的市场潜力。在市场行为背景下,各类青少年体育组织采用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等课程融合,运用产业包装、构建赛事平台、吸引家长参与、建设课程体系和运用智能场馆等方式,以项目、装备、场馆、宣传等手段构建青少年体育服务产业,以求同存异、禀赋特征的时尚理念满足青少年多元化休闲生活的需求。

1.2.4 “以健康为中心”的成长理念促进青少年技能参与多元化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对青少年健康状况的关注也逐步提升,但由于缺乏体育运动与身体锻炼等因素引发的青少年视力不良、过度肥胖、身体僵硬和无力、脊柱侧弯和缺乏阳刚之气等身体健康与社会风气问题,亟需引导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提升各方面身心健康素质。在2018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指出少年儿童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家庭、学校、社会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10]。在此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以区别于学校体育课程的多元化课程体系、便捷化参与方式、多样化培训形式和差异化服务内容,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首要目的,衍生教育、文化、娱乐等多元化功能,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少年体育服务产业体系。

2 中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治理困境

长期以来,由于体育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地位边缘化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一元化,在庞大人口规模红利、体育促进健康意愿较强的机遇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且因产业基础不够夯实等因素导致其存在诸多方面的治理困境。

2.1 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组织多样化且治理主体政策缺位

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治理的主要特征是监管或扶持主体多元化以及跨界领域的多样化。具体而言,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是以从事体育教育为主要业务的体育经营性机构,其以多部门管理架构产业主体。在社会家庭及其青少年体育参与意愿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属于民办非企业性质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及商业性质的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等组织存在政策缺位现象,主要表现在传统行政管理致使国家政府部门政策文件缺位。同时,基层体育部门尚未形成行政审批和业务管理的跨域性治理机制,在基层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证照审批、业务指导与监管、享受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及场地、师资培训等方面都缺乏政策支撑。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组织总体体量、服务质量都无法满足青少年体育发展需求,尤其是青少年以链接网络、崇尚体育明星、自身参与体验等方式已成为我国促进体育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在体教融合或体医融合政策机遇驱动下,势必以加强青少年体育组织能力建设而逐步改善培训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使其成为承担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和后备人才培养任务的主要载体。

2.2 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基础动态化且治理人力资源缺失

尽管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青少年大规模体量需求和其产业必需的政府扶持、场馆设施、师资队伍、政社合作或政企合作的机制存在供需矛盾,表现在产业组织以小微企业为主,且硬件和软件等基础体系动态化较强,因缺乏强制性或扶持性机制,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复合型、高素养、层级式技术人员或管理团队。如国家对从事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的组织缺乏场馆设施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其资源闲置浪费或高收费使得青少年难以享受体育场馆设施服务。据2018 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调查显示,71.37%的活动承办机构以租赁或合作形式获取场馆设施资源。可见,目前我国大部分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组织的硬件设施不是固定资产,从而导致经营成本过高且组织流动性较强。同时,体育教育边缘化等因素及缺乏考试指挥棒等强制性措施,使青少年参与校外体育培训、竞赛、文化交流等活动的意愿较为随意,给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组织生存带来困难,也给其经营人员在继续教育培训、基本保障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造成严重困扰[11]。

2.3 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资源零散化且治理能力建设缺乏

在青少年体育促进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主要以校外体育技能培训、体育赛事组织和体育文化交流等服务为主要业务。随着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发展,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将会以与政府、社会组织合作或直接进入学校提供服务等形式,逐步承担起发现和输送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社会责任。但是,目前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技术禀赋内容较少,存在诸如技能培训同质化、课程内容可复制性较强、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和缺乏行业认证标准等现象。实际上,青少年群体作为服务对象,其学校创建的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政策体系不足和领导意愿不强阻碍了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开展课外体育特色服务等,同时,普通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资源未面向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在资本运作和投资体系等方面均难以得到政府和市场的支持。可见,资源离散化导致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存在“与其他行业缺乏竞争性”或“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现象。

3 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治理策略

面对新时代产业经济转型、国家体育战略、社会意识提升和身心发展需求等政策机遇,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在产业融合创新、组织体系化、服务产业化和参与多元化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动力。然而,长期以来受学校体育在教育体系中地位不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较为封闭、体育产业方兴未艾等多因素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存在供需不平衡、场地设施资源紧缺、专业指导团队不足、市场监督管理不力和行业准入机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且由于服务经济宏观政策、体育服务产业相关政策等均是在“十三五”期间才逐步实施,加之青少年体育培训技术性较强、标准化建设较为迟缓、附加值挖掘滞后于文化等产业,其青少年体育培训的产业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还未形成。因此,建议从宏观层面的政策体系、中观层面的融合治理体系、微观层面的师资服务体系和功能创新层面的数字产业体系4个方面加快推进改革,为发挥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在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后备人才和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奠定基础。

3.1 宏观层面:构建放、管、服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凭借庞大的青少年群体,在服务经济产业聚集效应和健康中国政策引领融合发展的态势下,将会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其产业特征决定了需要构建国家体育、工商、税务、民政、教育等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共同为处于初创期的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激励,以简政放权、加大监管和多元扶持的方式,助力构建政策体系。

(1)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构建青少年体育产业体系。青少年体育产业体系是以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为主要业务,需要在政府行政部门联动机制强化放、管、服改革和体育行政市场监督的政策环境下,构建由体育教育培训活动、体育组织活动管理、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场地设施服务、体育服装用品销售和体育传媒信息服务等组成的产业体系(见图1)。对于支撑产业发展的体育社会组织和体育商业机构两大组织需进行实体化和标准化改革,尤其是国家行政部门要督促各地方政府制定青少年体育培训、赛事等方面的政府购买服务清单,激活青少年体育产业动力。(2)政府部门加强监管,规范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政府部门要形成联合执法监管机制,针对享受大型体育场馆补贴单位给予青少年体育活动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活动时间。对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7〕1号)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学校体育场馆得以有效利用,促成学校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商业机构合作或委托关系。同时,要对恶意竞争、违法经营的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进行督查,保护青少年消费者权益,维护培训市场绿色环境。(3)政府部门政策扶持,创造青少年体育营商环境。建议政府将扶持青少年体育培训小微企业纳入稳就业等“六稳”和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等“六保”范畴之列,以“六稳”和“六保”来保障青少年多元化体育促进健康的服务需求。同时,政府部门要通过简政放权盘活产业所需人力、场馆、组织等方面资源,补齐产业发展中“缺师资、缺场馆、缺政策”的短板,以合理利用公共服务资源破解痛点,并根据城乡差异、青少年个体差异等情况制定各区域管辖内扶持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的政策,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图1 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体系Figure 1 Youth Sports Training Industry System

3.2 中观层面:构建多元化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融合发展治理体系

从中观层面,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需要由政府主导改革,促进其依法依规开展活动,以盘活存量、补齐短板促进国家、社会、市场多元化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融合治理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可单一或同时归属于体育、工商、民政或教育部门,其微观组织形态主要包括各级各类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商业培训机构、普通学校体育组织和各级各类体育场馆等,各类组织在技能培训、赛事活动、亲子体育、文化交流、健康服务和后备人才培养等业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见图2)。

图2 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体系Figure2 Youth Sports Training Institution System in China

(1)政府主导各级各类体校和普通学校开放办学。当前,由于区县体育行政部门合并导致各级各类体校萎缩,建议各级各类体校凭借丰富、专业的体育硬件和软件资源,通过机制转轨等方式,将其打造成为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的主体。同时,体育行政部门应鼓励各级各类体校与教育部门合作,倡导开放办学的理念,以社会化、市场化、合作化模式松绑办学机制,利用体育进校园、体育冬夏令营等活动主动作为,发挥自身专业化场馆和教练团队的优势,以此作为初级选材和发现后备人才、培育人才的路径。对于普通学校而言,应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贯彻于办学之中,可通过委托代理、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俱乐部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解决体育师资不足和培训质量不高等问题,拓宽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供给侧。(2)促进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体育、民政等职能部门应鼓励和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协会等社会组织发展,发挥其纽带性、基层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特点,使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体育社会组织为青少年体育产业打基础、做贡献,尤其是基层体育行政部门要以跨部门治理的能力破解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瓶颈,提供参与青少年体育治理的平台且给予发展空间。(3)给予体育商业机构发展的政策优惠。实质上,商业性质的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才是产业的核心组织力量,应由国家行政部门发挥体育、教育、工商、财政、国土资源等多部门协调机制作用,从国家到地方给予体育商业培训在税收、水电能耗、土地、场馆使用、借贷等方面的硬核政策扶持,解决商业机构初创期的应急之需。同时,各基层体育行政部门应发挥跨域性政府治理效能,围绕制定青少年体育政府购买服务清单、多部门联合监督执法、体育赛事社会化管办分离等政策,促进体育商业机构高质量发展。

3.3 微观层面:构建各类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参与共治的服务体系

人力资源是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石,尤其是跨领域、知识、信息、创新引领下的服务产业更是需要依托人力资源团队。在服务经济时代,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拓展了体育服务产业的发展理念,构建复合型教练团队成为拓展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体育教师就职于普通学校,以及教练员服务于各级各类体校等运动队,且体制内的“单位体育”概念有效释放了专业体育师资和教练员团队的功能。同时,体育服务产业方兴未艾,使得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专业指导人员规模不足,且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和治理机制。在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以专业、业余教练员和体育教师等多种身份共治参与的服务体系(见图3),成为在其产业初期破解瓶颈的有效举措。

图3 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教练团队培育路径Figure3 Training Path of Coach Team in Youth Sports Training Industry

(1)出台激励教练员和体育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政策。受政策因素影响,我国诸多省市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均不允许在校外承担体育技能培训工作,尤其是普通中小学,将体育教师等同于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老师,严禁到校外兼职从事培训等工作。因此,各级政府在落实深化体教融合改革的政策中,无论是体校多元化改革驱使教练员走向社会和拓展招生渠道,还是普通学校联合创办俱乐部等促进体教融合,都应出台“允许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兼职兼薪按劳取酬”等可操作性的激励政策,以合理调配资源弥补体育教师、教练团队等不足的问题。(2)完善适应于幼儿和青少年体育培训的专业学科建设。在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爆棚式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退役运动员、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从事青少年甚至幼儿体育培训工作。建议大专院校体育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和课程改革方向应以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需求为导向,拓展适合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并将儿童青少年体育生长发育、运动训练、体能训练、技能培训管理、体验式教育和运动损伤应急处理等课程作为必修课,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同时课程大纲和教材也可直接应用于全国青少年体育培训工作之中。(3)制定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的从业人员职业认证体系。针对人力资源队伍,其标准化建设是规范产业发展的基础,应通过建立职业认证体系,广泛吸纳体育技能传授、体育产业运作、体育场馆管理等各领域人才。同时,以职业认证体系促进我国优秀退役运动员转型,实现缓解竞技体育人才上升通道狭窄的困境,弥补青少年体育培训师资人员不足和水平不高的缺失。此关乎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服务质量与治理效能,以从业人员职业认证体系定期更新知识,提升草根、基层等各类青少年体育教练员执教能力。

3.4 功能创新:构建以培训为核心延伸多元产业业态的数字体系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学界已将数字化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12]。从体育产业发展的视角,数字化[13]发展作为构建体育服务产业体系的一种升级技术,凭借其高新技术、高度融合、高效渗透和高增长率等特征,为人们带来了更丰富的运动场景,降低了运动的门槛,也为在特殊情况影响下的“宅家运动”提供了助力。当前,数字化与青少年生活息息相关,且青少年更是数字化体育参与的主体。我国具有一大批国外体育职业和国内大众项目的赛事网络用户、体育明星粉丝、运动品牌追寻者和运动App 使用者,且都以年轻人为主。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统计,在Keep App上青少年人均参与运动项目达2.77个,高于其他群体[14]。在从观看型向参与体验型转变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改变过去仅以体育技能培训为唯一服务产品,围绕数字化服务和数字化产品延伸多元产业业态(见图4)。

图4 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数字体系Figure4 The Digital System of Youth Sports Training Industry

(1)青少年体育数字化服务。政府松绑青少年体育公共事务的目的是引入产业化创新和行业竞争理念,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可依托于数字化时代构建的网络平台,将体育赛事活动的报名、成绩发布、会员服务等进行常态化的网络跟踪服务,还可植入多元化的健康产业业态服务。同时,培训选材、场馆讯息、社交媒体平台的运用更是拓展了体育培训产业的范畴,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以体育、健康、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数字化平台,也为构建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大数据库提供支持。(2)青少年体育数字化产品。数字化将彻底改变传统体育技能培训的场景和方式,将深化智能化、区块链、大数据和新基建的硬件与体育产业活动密切相连。青少年不仅在现场体验体育培训、赛事、文化交流等乐趣,还会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身体健康数字化常态管理、网络社区直播等活动,尤其是基于新媒体的视频转播等方式,实现青少年体育活动的线上线下互动和服务产业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为青少年体育培训及其衍生的体育装备用品、体育服装、体育赛事、体育明星、体育俱乐部等进行跟踪关注,其心理情感投入、身体体验投入、消费投入等都是其体育产业的技术附加值。

4 结 语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发展形势下,基于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普及青少年运动技能、建设多元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等实际发展需求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国家体育产业由体育用品制造业向体育服务业转型的突破口。从服务产业的视角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呈现出组织建设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发展态势,且形成了组织、场馆、课程、服务、装备等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彰显融健康、教育、文化等跨界融合的体育服务产业发展特色。但是,其也存在产业组织多样化致使治理主体政策缺位,产业基础动态化导致治理人力资源缺失,产业资源零散化致使治理能力建设缺乏等现实问题。因此,本文从构建政策体系、治理体系、服务体系和数字体系4个层面提出具有系统性、联动性、可行性的治理策略,推动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业态创新、协调治理、健康发展、区域开放和资源共享。

猜你喜欢

青少年培训体育
教师培训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会议·培训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会议·培训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我们的“体育梦”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