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范式的湘西竹编发展策略研究

2021-01-24万洁涛肖德荣WanJietaoXiaoDerong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11期
关键词:竹编湘西工艺

■万洁涛,肖德荣 Wan Jietao & Xiao Derong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长沙 411201)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等重要指示。湘西是湖南省主要的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和生态脆弱地区,又是湖南地区竹资源丰富的地区,充分挖掘地域资源来发展经济,不仅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又顺应习主席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逐渐改善湘西等地区的贫困程度,加大对地区的贫困扶持力度,扩展地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而受到湘西非遗文化保护的竹编市场将会逐步出现在社会的视野之中,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学界关于湘西竹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湘西竹编设计研究[1-3]、湘西竹编艺术及美学价值[4]、湘西苗族竹编文化底蕴及当代转型[5]等方面。对于湘西竹编优劣势分析较少,藉此,研究基于SWOT范式对湘西竹编发展进行全面的剖析,旨在为湘西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精准扶贫提供借鉴。

1 湘西竹编发展现状

2009年,竹编技艺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精神实现渠道及情感载体,竹编技艺成了湘西许多民间艺人一生的追求和奉献。湘西竹编是少数民族文化经历岁月的沉淀而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民族文化传承下的瑰宝。湘西竹编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简单实用,如湘西竹编背篓(图1),不仅外形给人清雅质朴、美观大方、赏心悦目的艺术美感,同时还具有盛放东西、背菜及其他物品等多种功能。竹编原本就是以竹子为原材料,通过对原材料进行锯、刮、破、匀、撕、分、染等工序加工成竹丝篾片,采用挑压法编织图案和物件的工艺。湘西竹编是在继承竹编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实用与美观、造型等多个方面进行结合,完美地将历史文化习俗和艺术创新设计相契合。湘西竹编记录湘西人民的美好生活,蕴含着独特的美学价值、促进了湖湘文化多元化发展。现代人们的生活GDP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而提升,对于质量层面上的追求也日益上升,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由于竹材料的特性,竹材料逐渐被塑料、金属等替代,购买竹产品的人越来越少,其销路越来越窄,许多手工匠因此放弃了手艺,到沿海地区务工挣钱。湘西竹编传承人继续坚守自身职业的人越来越少,湘西竹编面临新的发展困境。

湘西地区多为贫困山区,国家相关部门为改善湘西地区生活条件及经济基础,颁布了援助政策。而单一的救济扶贫方式难以改善湘西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及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授人以财,不如授人以才”,与此同时,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带动当地旅游及手工制造等产业的发展,以多元化扶贫的方式来实现湘西地区精准脱贫。藉此,竹编逐渐成为湘西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湘西产业扶贫重要的途径。

2 湘西竹编发展SWOT分析

2.1 湘西竹编发展的优势

湘西地处多省交界地段,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地形、气候以及雨量等要素,造就了湘西地区竹资源生长的良好自然环境。良好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湘西丰富的竹资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竹资源丰富的居民对当地的竹子有着特殊的感情,土地中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竹式,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用品的原材料都离不开竹子,用竹子编菜篮子洗菜(图2),编斗笠遮阳避雨(图3),编背篓、畚箕等背东西、挑泥土等。家中成年男子会基础简单的竹编手艺,以满足日常劳动生产中的需要,若是要有精细的竹编活就需要叫手艺好的来编织。竹编制品牢固,与现代家具设计有良好的契合点[6],湘西竹编具有浓厚的湘西地域文化特色,竹编产品均融入了湘西特有的文化元素,湘西竹编工艺相比目前机械制造的工艺来说具有不可代替性,与此同时,湘西竹编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程度上宣扬了湘西竹编技艺,拓宽了竹编产品的销售渠道,既推崇竹编技艺的发展,又为湘西经济的提升提供来源基础。

2.2 湘西竹编发展劣势

湘西竹艺从原材料的提取到工艺制作完成相当复杂,由于人工成本较高因此竹编产品的价格较高,与同等塑料及金属制品的价格相比不具有优势。与此同时,湘西竹编人才匮乏,竹编工艺的传承成为较大的问题。人才是湘西竹编工艺传承发展基础保障。但竹编手艺学习时间长、难度高、竹编手艺效益转换率低,湘西竹编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得到拓宽,湘西竹编人才培养依旧难以满足社会对于竹编手工艺产业人才的需求,形成人才供需瓶颈,严重阻碍湘西竹编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持续增长,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了目前迫切稀缺的新需求,成为最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人才资源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竹编制品需要做好防虫等多道工序,与其他塑料制品工艺相比竹编制品的工艺甚为繁琐,而与塑料等制品相比竞争优势不大,因此,市场中的竹编制品逐渐被塑料、金属等制品而替代,无形之中限制了湘西竹编的发展。

■图1 湘西竹背篓(胡廷贤老师作品)

■图2 湘西竹编篮 (胡廷贤老师作品)

■图3 竹斗笠

■图4 竹畚箕

2.3 湘西竹编发展的机遇

2.3.1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明确提出振兴传统工艺,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湘西竹编作为湘西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极具文化价值。为推进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生产性保护和经营性开发新模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创意设计等相关产业进行融合创新发展,带动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由政府机构牵头,相关部门进行协助,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能够增加湘西地区农民的平均收入,全面带动湘西地区经济的发展。

2.3.2 竹编工艺开启扶贫新模式

湘西竹编是传统工艺制品,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湘西竹编产品也是湘西工艺品的代表。现下国家层面正在探究“非遗+扶贫”的发展模式。将湘西竹编手工技艺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既能够发扬传统手工艺,让手艺人依靠自我能力实现经济增收,又通过相关技能培训,帮助贫困户进行创业就业,先富一部分人再带动其他人实现富裕,助力脱贫攻坚,这一新的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扶贫相契合。竹编工艺作为开启扶贫新模式的领头羊,推崇湘西地区文化产物,成功为湘西地区经济产业提供机遇与发展。

2.4 湘西竹编发展的挑战

因现代“互联网+”高速发展,科技工艺进步飞速,传统的竹编手工业受到抨击[7]。湘西竹编是传统手工业,以自产自销的营销模式为主,依靠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手段与扶持策略,实施了企业与竹编手艺传承联合开发湘西竹编的模式,通过企业联合发展的模式将湘西竹编利益最大化,而将湘西竹编进行工业化集中生产。工业化生产模式往往忽视了湘西竹编工艺的特质,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没有实质性作用,对湘西竹编文化和手工艺发展更是新挑战。

3 湘西竹编发展策略选择

3.1 推陈出新完善湘西竹编设计

发掘湘西传统的竹编工艺,设计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创新市场新工艺[8-9]。笔者认为,湘西竹编推陈出新重点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人才是保证竹编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重要因素。打破传统师傅带徒弟单一的培养方式,联合地方性高等院校,合力开展线上与线下联合培养竹编工艺人才的新模式。其次,紧跟市场发展,加强竹编产品的功能设计。传统的湘西竹编产品大多是箩筐、簸箕、竹篓、竹椅等日常生活用品,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使用上,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其功能逐渐向实用与美观倾斜。如竹编在茶具保护等方面,在设计上保证美观与实用的双效。通过不断将竹编与现代审美结合,顺应市场的发展打造出高品质的产品。最后,湘西竹编产品围绕湘西地域旅游做文章。通过将湘西文化与湘西竹编相结合,设计具有湘西特色的竹编文创产品,将其用于旅游景点的纪念品,未来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3.2 加大科技投入创新营销模式

湘西竹编手工艺产品的发展遇到了营销等瓶颈,但只要充分发掘和妥善处理湘西传统的竹编优劣势,合理利用湘西区域特有的旅游资源,并将地域文化与其相结合,形成有湘西特色的竹艺产品。有研究表明造型别致的竹艺装饰品非常受年轻人的喜爱[10-11]。因此,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工艺,重新开辟出一条适合湘西的发展营销模式更有利于湘西竹编的可持续发展[12-13]。伴随绿色经济的发展,湘西旅游等产业迅速发展,促进湘西当地竹编手工艺产业的发展。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链,进一步推动湘西地区精准扶贫。综合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统一有效领导、协同并进加强对湘西竹编非遗文化的保护,在传承中发展并带动与湘西竹编附带的产业,进而为推动湘西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奠定基础条件[14]。同时,确保在安全生产前提之下,加快竹编设计的创新研发进度,在技术上攻克竹编产品防虫、防潮以及美观设计的重难点问题,在设计思路上融合传统文化精髓,为民族手工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4 结语

湘西竹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自信的主要载体。目前湘西竹编发展优势与机遇较为明显。湘西竹编传承人以及相关企业结合湘西竹编可借助产业发展优势,顺势而为,抓住发展机遇,减少自身劣势,化解威胁,加快湘西竹编工艺和造型的创新,通过研发与设计获得更多的自主产权,加快湘西竹编产业结构优化,助力湘西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促进湘西经济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竹编湘西工艺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小方坯连铸无塞杆保护浇注工艺实践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