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的历史: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个春节
2021-01-23朱建华
朱建华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而昨天的新闻已经成为历史。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进入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1950年的春节,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的第一个春节。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的交汇点上,回看《长江日报》对1950年春节的报道,仍能深刻感受到人民对从旧社会到新中国当家做主之后生活变化的喜悦之情。
第一个人民自己的春节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一周后,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报头的《长江日报》创刊,这是党在武汉这座大城市创办的第一张党委机关报。1950年春节期间,《长江日报》刊登了多篇读者盛赞新中国首个春节之变的报道和来稿。
作者金本富在《感谢与努力——春节小感》一文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武汉,人民翻了身,当家作了主人……”。作者凌鹤在《新春小感》一文中写道:“在中南区,这是解放后第一个春节。这春节给广大群众带来了无比的欢欣,给翻身的人民有机会表现胜利的喜悦。”
从旧社会到新中国,人民对1950年春节的变化有着深刻的体会。张祖元是华中油脂公司的一名工人。他在《比一比》的来稿中详细讲述了这种变化:过去,到春节的时候,劳动一年,腰包还是空空的。今年(注:指1950年,下同)不同了,共产党来解放了我们,工资按价折实物计算,工会又办了消费合作社……再不愁吃、不愁穿了。
1950年春节,《长江日报》上刊发的《请解放军同志喝翻身酒》漫画。
透过《长江日报》一张张泛黄的新闻纸,1950年的春节,武汉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这既体现在刊发的市民来稿中,也体现在记者采写的新闻报道中。
“往年过年就是过关。一到年关,工友们都提心吊胆,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干活,因此,就是借钱欠债也得送年礼。今年就可大不相同了,家家户户都腌有鱼、肉,不管好坏,有多有少,自己总有得吃的了 。”这是2月19日、农历正月初三刊发的《本市工人欢度春节到处呈现新的气象》一文中援引的粤汉路武东机厂工友杨定泉的讲述。
在这篇报道中,还援引了海员工会副主任柴德巨的讲述:“从前过年,在年前便被迫送礼,并且还要给自己公司的科长、处长之类的人送礼,初一的一天,还要到他们家里去拜年,不然饭碗就保不住了。今年每一个弟兄都安心地过自己的年了!”
在2月21日刊发的《两个不同的春节》的报道中,记者还分别访问了出席过亚洲妇代会的工人代表郭巧英等人。郭巧英对记者的第一句话就说:“从来没有过过像今年这样的年”。她接着说:“往年过年,时常拿不到工资,去年年关发下钱来买不到两斗米,我们又不敢说话,忍气吞声,吃冷饭过年。今年我们都拿了一个月的奖金和折实工资。我买了四份公债后,还买了三斗米、四担柴、一斗糯米、十斤猪肉,又给孩子做了四件新衣服、买了新套鞋,我自己也做了四件新衣服。”
“睁开眼晴看远处这才对呢”
从旧社会到新中国变化,感受深刻的并不局限于一般的市民和读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的李达,在通过《长江日报》发表的春节讲话中说:“1950年的春节,是中国三亿六千万以上农民胜利的春节,是中国农民有史以来第一个快乐的春节。”
2月17日是农历正月初一,这天的《长江日报》还同时刊发了张难先和黄琪翔的题字。张难先为这年春节写了一幅标语:“咬紧牙关苦两年那就好了,睁开眼晴看远处这才对呢。”黄琪翔写的是:“人民的力量已经创造出千百年来未曾有过的新中国,为着爱护它,保养它,我们应有牺牲一切个人权益的认识和决心。”
张难先是民主革命家、爱国进步人士,历经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黄琪翔是民主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司法部长。
两位社会贤达通过在媒体上刊发题字的方式公开表态,既是对新中国成立后变化的盛赞,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今年的春节,从全国范围来说,还算是第一个人民自己的春节。……今年的春节,可真称得起‘普天同庆’了。”作者李蕤在《春节别关住门过》中呼吁:“一定要去慰劳我们的军队,慰问我们的烈属和军属”。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党和政府没有忘记解放军。2月19日晚,武汉市人民政府在市府大礼堂举行春节联欢会,“演出游艺节目,招待本市烈、军、工属”。同晚,武汉市总工会筹委会为更进一步的密切部队和工人的联系,共同搞好1950年武汉市的生产建设,还举办了春节军工联欢晚会。
2月17日的《长江日报》还专门刊登了一幅题为《请解放军同志喝翻身酒》的漫画,体现了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漫画背景中张贴的“不愁吃穿”“努力生产”条幅这一细节刻画,展现了1950年人民的第一个春节的喜庆景象。
部队会怎样过年?林之右的来稿中详细介绍他们的打算:警卫汉阳解放砖瓦厂的某部二连,春节晚上,连里请砖瓦厂的工人同志联欢,战士们自己编排的一些快板和几个短剧,节后的几日,组成秧歌队向房东及军工烈属拜年。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有人仍在岗位上坚持工作。2月20日刊发的《坚持工作庆祝春节》报道的就是这方面的情况:“抢修戴家山三号桥二野工兵团战士、湖北省邮局转运股及邮件股职工,自动发起春节不休息,坚持工作。充分表现出他们对人民建设事业的热情。”武汉市轮渡管理处、公共汽车管理处全体职工都以继续工作的实际行动来庆贺春节,保证春节中市内交通运输。
四报携手出版春节联合版
现在的《人民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从中央到地方的省市党报,是全年不休刊的,一年365天每天都要坚持出报,工作日与节假日的区别在版面数量的多少。
1950年的春节,《长江日报》等在农历正月初二休刊过一天后,连续三天推出了《长江日报》等四报联合的“春节联合版”。“春节联合版”为对开两个版。李达的春节讲话就刊发在“春节联合版”上。
出刊“春节联合版”之前,《长江日报》2月17日刊发过一则《联合启事》:遵照新闻总署关于春节报纸休假办法的精神,决定18日无报,19日、20日及21日出联合版(各报订户、照旧寄送),22日各报照常出刊。
1950年春节,《长江日报》上刊发的爱国进步人士张难先的题写的春节标语。
《联合启事》刊发在《长江日报》头版报头最左侧的醒目位置,落款是长江日报、大刚报、华中工人报、湖北农民报。当时,这四家报纸的出版地虽然都在武汉,但性质、定位并不相同。
《长江日报》当时是中共中央中南局机关报,覆盖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六省和武汉、广州二市。《大刚报》是武汉解放后唯一被允许继续出版的民营报纸。1949年6月1日创刊的《华中工人报》,定位于“工人兄弟们自己的报纸”。1949年8月5日起发行的《湖北农民》,定位是面向湖北农村。
编排方面,“春节联合版”的书法体报头打破了《长江日报》创刊后报头居中的惯例,选择了竖排居左的方式编排。四家报纸的报头则横排居于“春节联合版”报头之下,并注明是联合版第几期。
内容方面,“春节联合版”的稿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内主要的时政新闻,以新华社稿件为主,主要刊发在一版;一类是本地的新闻,以本地供稿为主,主要刊发在二版。本地稿件的消息头不一,具体有“本报讯”“本市讯”“武昌讯”“河南讯”“湖北讯”“本报江西讯”等。
“春节联合版”三天的头条消息分别为《毛主席离苏返国 斯大林盛宴送行》《全国各地人民欢欣万状 热烈庆祝中苏缔约》《世界各国劳动人民及进步报纸 热烈欢呼中苏同盟》,均出自新华社。
连续三天的“春节联合版”上都有广告。广告每次均在二版刊发,每天规模不到版面的三分之一。广告内容类型多样,既有诸如“中国人民银行汉口分行公告”“鄂南电力公司自行设立武昌收费处通告”等的公告、通告,也有中国医科大学等高校的“联合招生简章”,还有“王肇基化痰汁”“飞马抽水皂”等商业广告以及文艺演出信息。此外,还刊登有寻人等信息。
1950年之前,在我国也曾出现过报纸的联合版,如1938年5月到8月,《新华日报》《大公报》等参与的“重庆各报出联合版”,反映了当时重庆新闻界的联合和斗争。1950年之后,包括武汉在内一些城市后来在春节、五一、国庆假期时媒体也曾联动出过联合版,但1950年的“春节联合版”是最与众不同的一次联合版。
之所以说1950年的“春节联合版”最与众不同,一是系四家媒体的联合,而且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联合,后来长江日报与湖北日报、湖北日报与武汉晚报也曾多次出过联合版,但参与媒体不及这次多;二是这是同城四家不同性质、不同定位的媒体在新中国成立后首次联合出报,具有重要意义;三是这次的联合版报头设计比较特别,与后期的一些联合版突出各报报头不同,这次突出的是“联合版”的报头。
转眼,距离1950年春节已经过去了70多年,当年参与一起出版联合版的四家媒体,有的早已停刊,有的改名了,有的今天则仍在出刊。其中,《大刚报》后被改造成武汉市委机关报《新武汉报》,中南局机关报《长江日报》1952年底终刊后,《新武汉报》于1953年1月1日起改名为《长江日报》继续出刊。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旖旎风光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进一步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