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T-proBNP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价值

2021-01-23李启欧黄静炘潘志锋黄雪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8期
关键词:同工酶肌酸激酶入院

李启欧,黄静炘,潘志锋,黄雪珍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中山 52841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1],是临床内科常见的急症[2]。NTproBNP指标近些年才被应用于临床,主要反映患者心脏功能情况,尤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这一指标能够反映病变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以NT-proBNP为指标,分析其对治疗及预测患者病情的临床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不良风险事件,将患者分为35例存活组及11例死亡组,存活组年龄在42~78岁,平均年龄在64.25±12.82岁,体重在43.28~82.14Kg,平均体重在62.34±8.42 Kg。死亡组年龄在41~79岁,平均年龄在63.28±13.05岁,体重在45.72~79.82Kg,平均体重在52.42±9.25 Kg。两组资料没有可见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

(1)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本报告选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经明确临床诊断确诊,符合该疾病的诊治标准。(2)患者家属知情,且所有的研究步骤均按照医院伦理会制定的相关标准。

1.3 排除标准

(1)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者。(2)资料不全者。

1.4 临床资料

患者入院后皆给予肌酸激酶同工酶及NT-proBNP检测,获取结果,进行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皆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脉病变情况,记录病变血管数量及严重程度,并对其进行分析。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入院时NT-proBNP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死亡组NT-proBNP与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t检验,相关系数spearman分析,P<0.05有统计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入院时化验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NT-proBNP水平有差异(P<0.05)。表1。

表1 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时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酸激酶水平

2.2 死亡组NT-proBNP与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的相关性

通过表2发现,死亡组NT-proBNP与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的相关性为0.682,提示相关性较强。

表2 NT-proBNP与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的相关性

2.3 死亡组NT-proBNP水平与冠脉病变

依据病变血管的数量进行分组,分为单质病变组和多质病变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NT-proBNP水平分别为1052.35±96.57ng/L、863.25±72.41ng/L,结果显示,有差异(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严重危及着人类的健康。我国2017年在北京、上海进行人群抽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达到35%~46%。西方发达国家中这一数据更高,美国每年平均每分钟就有一名病人因本病而丧生[5]。年均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死亡人数为300万左右[4]。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急性心肌梗死以突发性心前区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形式,症状作用持续时间长、易反复,极大的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

本次研究中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时NT-proBNP水平有差异(P<0.05)。这说明不同NT-proBNP水平与患者预后是否发生死亡可能有一定关联。同样有随访调查血清NTproBNP水平与患者死亡风险具有明确正相关,前者每上升200ng/L,死亡事件发生率上述5%,ROC曲线提示血清NTproBNP水平截点为645ng/L[6]。

本文研发现死亡组NT-proBNP与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的相关性为0.682,提示相关性较强。此外还有大量报道显示NT-proBNP水平水平达到665ug/ml时,可以预测心肌细胞发生死亡,特异性可以达到96.3%。

本文研究对死亡组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冠脉病变的情况进行分组,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后的NT-proBNP水平,并且进行对比,发现有差异(P<0.05)。在一份报道中提示患者病变的血管数量与NT-proBNP水平呈现明显正相关,因此多支病变者相对于单支病变者的水平明显较高,大约是后者的1.1~1.5倍。由此说明,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的数量越多则其检测NT-proBNP水平越高。也有学者针对该化验指标进行研究,认为在心梗后两个小时内即可在血清中检测出来,并且达到峰值。如果心肌梗死后这一指标明显升高,对心肌重构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证明重构情况较为严重,该指标的变化要早于形态结构的变化,提示后期可能出现左室收缩功能严重下降,预后相对较差[9]。也有学者针对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10],入院后立即给予BNP检测,患者病情稳定后随访6个月,以2.5 ug/ml为界分为两组,一组检测水平低于这一界值,另一组检测水平高于这一界值,对比两组6个月内再梗死的几率,结果显示后一组明显较高,结果差异显著。

由此本文认为NT-proBNP水平指标对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及疾病严重程度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同工酶肌酸激酶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缺糖基转铁蛋白与线粒体同工酶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黄孢原毛平革菌抗营养阻遏产漆酶同工酶动态分析
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同工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4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稳定性变化的研究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