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旅游管理专业德育协同培养研究

2021-01-23玲,祝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中华旅游

康 玲,祝 铠

(湖北文理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引 言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优秀旅游从业人才的摇篮,旅游从业者同时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和宣扬者,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我国旅游行业人才的重要阵地,需要通过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来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内涵。随着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时代压力[1],旅游产品从过去的度假游、观光游、休憩游等转向文化层次较高的文化游、历史旅、民俗游等。要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深度挖掘、充分利用旅游资源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提升文化旅游品质,同时要求旅游从业者具备高水平的传统文化素养。

在我国现今的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中,始终将旅游服务实践技术作为教学第一目标,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对提升旅游专业建设质量的重要作用。培养具备深厚传统文化底蕴、高尚职业道德操守的旅游管理人才,是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化建设、旅游行业人才战略化储备的必然要求。通过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可以强化文化道德与旅游教育之间内在联系,发挥旅游活动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一、研究综述

近年来,如何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协同培养体系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焦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生命力,在高校道德教育中加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既满足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要求,又符合新时代背景的创新要求。在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方面,朱萌等(2011)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期历史洗礼,逐步发展、融合、形成起来的,是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方式、礼仪礼制等多个方面的有机结合[2]。对于传统文化与高校教育,欧阳登科(2015)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处于绝对重要地位[3],如果高校德育工作缺少了传统文化教育,那就不算是真正的道德教育。刘海燕(2019)也提出,高等学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东方特质,引导和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格心理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新动力[4]。

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更好地紧密融合,是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的重中之重。国内较早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与传统文化教育展开研究的是葛静宜等(2010)学者,她率先提出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指导旅游管理是建设中国特色旅游管理文化的必经之路[5]。兀婷(2017)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研究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教学之间的融合路径,提出可以从增强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手段、建立文化课程体系等多手段形成融有传统文化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特色[6]。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研究外,周利方(2014)在调研中认识到:当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着德育教育缺失现象[7]。翟孝娜等(2016)提出良好的品质道德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要素,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道德教育左右着我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研究意义[8]。

二、概念分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有力支撑,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9],它的主要内容包含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知常达变、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培育形成了讲仁爱、守诚信、重民本、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治国理政、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和借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经久不衰、饱含生命力的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见义勇为、崇德向善的道德理念和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还积淀了珍贵的精神财富,求同存异、俭约自守等处事方法、生活理念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与人文学术,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倡导向上向善具有深刻影响[10]。

(二)高校道德教育

“高校道德教育”字面含义指:高等学校针对学生道德品质和品格的教育活动,从现实含义来讲,即指国家和社会主导的,旨在提升学生政治思想的教育方式。高校道德教育的宗旨也可分为两个方面来分析,在个人层面,高校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德行向德、智、体、美、劳等方向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帮助学生健全人格与心智;在集体层面,高校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具备集体意识的,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才,这两个层面相互交织、互为支撑[11]。将这一概念带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旨在培养个人德行全面发展,并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能为现代旅游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管理型人才。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主要为高等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与学生。调查对象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被调查教师分为专职教师与社会兼职教师,被调查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均有分布,调查对象具有广泛代表性,有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在文献研究法基础上,采用线上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纳入对象进行调查,设计了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现状调查》的问卷。问卷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主要分为被调查者人口信息,所处学校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现状、认识、期待,共4个板块。网络问卷通过微博、微信等共回收312份,其中有6份因其完整性、逻辑性不合格被剔除,有效回收率约为98.08%。

(三)数据分析

对调查数据采取定量、定性结合分析法。共回收教师问卷48份,有效份数45份,有效率为93.75%;共回收学生问卷264份,有效份数261份,有效率为98.86%,其中男生120人,占比45.98%,女生141人,占比54.02%,性别结构合理;大一学生85人,占比32.57%,大二学生52人,占比19.92%,大三学生65人,占比24.90%,大四学生59人,占比22.61%。取样具有随机性,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可作为研究样本及结果依据。

表1 问卷回收情况一般统计

四、调研分析

调查中,在问及教师/学生对于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效果满意程度时,认为一般、较差的人数占比最多,认为好、满意的人数占比较少,相差悬殊,由此可证明,在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存在一定问题。

表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效果的满意程度

(一)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足

我国当前高校教育体制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次融入。部分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课程设置时偏于专门化、专业化课程建设,部分专业课程难以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因素。在有关传统文化课程开设方面,以湖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必须修满168个学分(含通识教育课程51学分、专业教育课程117学分)。在通识教育课程中,除思政类课程外,并未开设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在专业教育课程中,直接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仅有“旅游文化学”,占总学分的1.19%。在公共选修课中,“传统文化”类课程占比也不高,并且可选课程每年都在发生变化,无法保证学生一定会选此类课程,这势必造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的缺失,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缺乏课堂这一基本载体。其次,选修课课时一般较少,有限的教学时间难以给学生建立起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另外,选修课可选学生数量是有限的,难以满足大部分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这些都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际教育效果欠佳。

高校对于旅游专业课程建设资金和人才投入也较少,尤其是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旅游业素来被称为“无烟工业”[12],作为依托于旅游资源,出售旅游服务的第三产业,在它发展的初期,通常被误解为是投入少、利润高、回报快的产业,这样的刻板认知导致部分高校主观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不需要很大的投入,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经费长期不足。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强调理论与经验相结合、重视实操实践的专业,经费的严重不足致使本专业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打造、优秀教师引进等多方面处于容易被忽视地位。旅游管理专业未受足够重视,对于专业内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投资则更捉襟见肘。

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重理工、轻人文、实用性、功利化趋势日益显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属于社会科学类学科,社会科学类学科教育对比自然科学类,对人才及社会的影响向来不是立竿见影的,也无法带来丰厚的直接效益,往往需要一定时间,通过潜移默化才能滴水穿石,发挥其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13]。久而久之,部分高校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远不及能带来直接效益的学科,在资金投入、政策倾斜、人力资源等方面也处于劣势,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在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沦为学生休闲式学习的点缀。

(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有待加强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薄弱,文化底蕴明显不足。在调查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程度时,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了“一般了解”和“不太了解”,“比较了解”的学生占比不多,这些都表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从性别角度来看,女性学生相比男性则更加了解传统文化,这可能因为女性较男性对于历史、文学、艺术等更加敏感。

从年级层次角度来看,大一和大三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为了解,大四学生了解情况最差,这可能由于大一新生刚从高中毕业,受政治、历史等高中学科教育的效果还未衰退,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还保持在较高水平;大三学生则因为在校时间已久,有过多次参与课外传统文化教育校园活动的经历,或者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已经积累了一部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大四学生则面临着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考研等压力,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接触最少,因而认知最差。从这些数据来看,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层次差异等因素,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除了以上根据问卷数据直接推测的原因外,传统文化与时代更迭、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工业文明的摩擦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被学生忽视。目前,大学生处于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让人感到新奇、便利、轻松,中华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沧桑,经久不衰,持续散发魅力,同时也让一些大学生望而生畏,既感觉它雄浑博大,又觉得它深奥难懂,因此在思想和行动上表现为排斥、抗拒;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对中华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中西文化交错碰撞,部分大学生更青睐于“洋”文化,而忽视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随着工业化进一步加深,传统文化被一些学生误认为与时代脱节,与社会不符。除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种精神文化传承,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只能靠时间进行浸润。

表3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程度

(三)师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程度认知差异巨大

学生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不仅不够了解,还认为其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习重要程度是“一般”、“不重要”的,但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必须加紧推进。这可能由于年轻学生对新科技、互联网等“快餐式”知识更感兴趣,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古朴典雅,反而使学生对其产生了畏难情绪,两个因素叠加进而造成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不够重视,学习懈怠、接受性不强等问题。在问及受访学生“选择修学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动机”时,有近七成学生选择“仅因学分需要”“期末是考察而不是考试”,仅有不到二成学生是因“兴趣爱好使然”“提升综合能力”而选择修学文化类课程的,其余学生则是“随便选择的”,这一调研结果与“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的数据分布高度契合,进一步印证了调研结论。

而针对教师群体此类问题调研所获得的数据与学生群体却截然相反。这可能因为教师长期处于一线教学工作,对旅游管理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十分明晰,他们认识到了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加速转型升级,旅游需求的不断旺盛,这些都对旅游从业者的素质文化水平提出了重要要求,因而教师普遍认为,为了迎接行业未来的挑战,在培养旅游从业人才时,就应该加强对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并且这一工作应当得到及时重视,要尽快推行,刻不容缓。

表4 主观认为中华优秀传统和道德教育的重要程度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途径与方法单一

由于规范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德育协同培养体系还没有普遍建立,许多高校也尚未探索到很好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缺乏课堂外的教育途径、传统外的教育方法。

在对“传统文化类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调查时发现,传统的“教师-教室”教学模式仍是当前高校中华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调研数据显示,传统的纯理论教授模式仍占主要地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案例式、讨论式模式占比相对较低,而能使学生置身情景之中,切身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角色扮演教学法使用比例最低。有限的教学课时,叠加传统、过时的教授方式,自然难以激发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师-教室”纯理论教学方法对基础学科教学的正向作用是显而易见、难以否定的,但是中华传统文化有其多样性、复杂性、情景性等内在特征,这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仅依靠传统模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案例导入、师生讨论、角色扮演等为主的新式直观教学模式占比难以跟上时代发展,无法满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样性教育途径和方法要求。

五、对策与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对旅游专业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重视不足,学生对其认知程度也有待加强,教师传统文化教学途径和方式比较单一。基于这些调查结果,笔者分别从学校、学生、教师这3个主体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融合发展。

(一)高校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高校角度,应该进一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位,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协同培养体系。在旅游管理专业办学方针和培养计划中,应该纳入传统文化教育部分,还可以成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设立专项资金,并对传统文化教育专项资金实施跟踪问效的绩效管理机制,发挥教育资金投入产出最大化,使好政策要落到实地上,还要从旅游管理专业辐射向所有专业,建立长效机制。

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不能只重视技能实用教育,还应该是一种培养具备优秀传统文化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在日后的旅游业从业生涯中,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传统文化教育对此至关重要。高校还可以利用旅游管理专业“课堂理论+课外实践”特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后实训中,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与实操,不再停留在空喊口号程度上。

(二)拓展和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不应该过于枯燥无趣,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初级程度,应该多以活动形式出现,使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课堂实操化、教学内容专题化,刺激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使学生乐在其中并有所收获,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方式可以多样化。除了课程教育以外,课外娱乐活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另一教育途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特殊性,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资源,都蕴含着不同程度的文化内涵,且都以实体存在或寄托于某现象的方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之中,这就要求在专业教学时要注重课上与课外结合、知识与实操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传统文化教育是复杂的、磅礴的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仅仅依赖于课程教学一蹴而就,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也不应该被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渠道中,要充分利用课外环境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其他课堂,除了课程教育以外,课外娱乐活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另一教育途径。课外教育具有一定主观性、自主性、灵活性,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还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德育培养效果。此外,还要求学校进一步丰富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探究和拓展多种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营造优质的传统文化校园氛围,一改课堂教育的沉闷氛围。这样既可以拓宽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和方式,还可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接受度,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实现1+1大于2的培养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堂可以实操化。受现实限制,课上课堂仍是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因为优秀传统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并传承至今的,具有很强现实性,仅通过“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授课效果大多一般,为了吸引学生兴趣,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教师仅起指引、纠正性角色。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名人、风景胜地、传统诗词等,深度挖掘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内涵和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可以专题化。要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起到道德教育培养效果,不能老生常谈,要旧茶换新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专题化,体现其特色和内涵,使学生于特定的文化专题进行亲密接触,产生不一样的教育效果。专题的设置可以从民族民俗、文学经典、艺术、行为、思想、价值观念等各种角度出发,以专题化形式引导学生专门化地学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深入、更系统,这才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图1 多课堂矩阵

(三)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传统文化修养

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具有一定紧迫性。随着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传承正在面临现代化的挑战,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摆脱狭隘保守的偏见标签,给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文化素养要求。高质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教师掌握粗中取精的教学技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常常陷入教学过于浅显导致知识点庞杂散乱、教学过于深入,其他知识又难以兼顾的困境,无法达到预期中的教学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我们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融入旅游学科教学。除了专业知识传授,教师们还应将文化传承、立德树人放在教学重要位置,联系社会时事,深入挖掘旅游服务课程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实素材,将文化与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全过程,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们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以德育德、以心育心、以人格育人格[14]。

终身学习是知识时代必然潮流,高校应积极组织传统文化专题培训,提高教师队伍传统文化素养和文化教学能力。学校要面向全体教师,定期组织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文化素养,提高教师将传统文化融入专业学科的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示范的引领作用。

结 语

2019年“两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覆盖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强调需融入教学体系、教材编写、人才培养全过程。而旅游管理专业因其具有重文化内涵的特殊性,更要求行业人才要具备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因此,基于某专业视角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协同培养研究将成为未来教学研究中的热门主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协同培养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需要基于大量样本数据,综合运用政治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多领域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而本调研所获取的样本量和采用的方法论还不够丰富和全面,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希望本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期待有更多学者关注并研究这一领域,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和健全高校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中华旅游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旅游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