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歌王”李根繁
2021-01-23文/图
文/图
弹不尽的龙头三弦,唱不完的白族山歌。声名远播的剑川县石宝山被人们称之为“歌城”,而在剑川县石宝山腹地的沙溪镇石龙村,有一位改革开放后长年热心于白曲传承,被当地人誉为“白曲第一人”的李根繁。他不仅是闻名剑川的“白族民间歌王”,还是云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宝山歌会”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坎坷人生路
教书3年、赶马帮8年、当石宝山白曲演唱义务宣传员12年、当村干部10年……这一份简历不仅是李根繁的生活记录,也是他历经坎坷的人生旅途。
在李根繁的引领下,石龙村白曲传承人才辈出,白族文化精彩纷呈。除全国知名的李宝妹、董继兰、姜续昌外,还先后涌现出了李繁昌、张路章、张福妹、张五妹、李丽琴、王五妹、王三妹、张小发、张塔宝、董福妹、张冬梅、姜玉山、李福元、董禄龙、张银耀等一大批唱白曲的民间高手,石龙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白曲之乡”,石龙白曲也成了剑川木雕之外的又一张白族文化名片。
1969年5月,李根繁出生于石龙村的一个白族家庭。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村里不通电,一到晚上,母亲李玉福就刻意教他学唱白族调,那些被许多人传唱的月亮歌、“喇叭歌”、出门调、五更曲,就是他从母亲那里学来的。与生俱来的爱好,让李根繁从小就迷上了龙头三弦和霸王鞭。在一年一度的石宝山歌会上,他随父母一道,跟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唱白曲、对山歌……密林中,此起彼伏的白曲对唱,在李根繁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根繁的外公李长安,是当地的白族老艺人,走到哪里,他都会随身带着一把祖上传下来的龙头三弦,一有时间就会弹龙头三弦。李根繁从小就跟着外公学习龙头三弦,天长日久,竟然成了弹奏龙头三弦的一把好手。
一年一度的石宝山歌会,就是一个民俗活动的大观园,除了白曲对唱、跳石龙霸王鞭、阿吒力教科仪和乐舞展演外,还有“朵兮波”祭祀、本主崇拜等系列宗教祭祀活动。此外,还有有趣的“丢豆豆”、叩拜“阿央白”、到石宝灵泉摸瓜子、钱币等民间传统活动。另外,在每年过春节和本主会期间,石龙村的男女老少都会集中在村子里的“大黑天神本主庙”里,唱滇戏、对调子、打霸王鞭,这些热闹的场面,自然少不了李根繁的身影。
那时,李根繁最拿手的传统民曲是《鸿雁带书》《出门调》。几年下来,他对当地流传已久的白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便开始收集那些面临失传的曲调唱本。读小学三年级的那一年,已经掌握了一定汉语词汇的李根繁,已学会在小楷本上用汉语谐音来给白族调注音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李根繁学会了唱滇戏。有些本子,如《穆桂英破天门阵》《薛仁贵征东》《大黑天神本主》等,他至今还能大段大段地唱出来。
李根繁在沙溪读初中的那三年,由于失去了唱白族调的环境,他唱白族调的兴致也渐渐淡了。1985年,初中毕业的李根繁考上了高中。因为家里有7个兄弟姊妹,生活困难,父亲跟他商量“如果考不上中专,高中你就不要再去读了”。
于是,初中毕业的李根繁,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不得不回到村里,当上了一名代课教师,这是1989年的事。
3年多的代课教师生活,村里浓郁的白族文化氛围又重新引燃了他弹唱白族调的浓厚兴趣。在教书之余,李根繁开始拜省级民间音乐大师苏贵、黃四代为师,还拜舞蹈师李定鸿为师,潜心向他们学习白曲创作弹唱技巧和石龙霸王鞭舞蹈,不仅熟练掌握了白曲弹唱和石龙霸王鞭舞蹈的精髓,还深入学习了白曲与石龙霸王鞭的起源、流传和技艺特点等理论知识,成为当地著名的白族民间艺人、演唱白族祭文的头号能手。
在白族民间,既流传着大量的山歌、小调,也有各种体裁、形式的叙事歌曲。歌词大都有较严格的句式、格律。除了到石宝山歌会上唱白曲,亲自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李根繁还对每一首白曲的内容、词义、旋律加以整理,在整理中不断积累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知识。
1986年,李根繁第一次报名参加了石宝山歌会的对歌比赛,获得了一等奖。之后,他年年都参加对歌比赛,也获了许多奖项。1997年,已小有名气的李根繁第一次走出剑川,参加大理州文化局组织的大理西部民歌大赛,把“东山调”唱出了名。之后,他成为了剑川县里的白族调表演骨干,不断被邀请到各地演出,在圈子里打响了自己的名声。
从1990年起,热衷于田野调查的李根繁收集了12本濒临失传的白族民间歌谣手稿,通过整理,改编了《老人道情》《生死恋》《老人谣》等8首本子曲。同时,他收集了《石宝山歌会的传说》《杨状元与石宝山》《石宝山寺院传说》和《石钟山石窟人物传说》等大量有关石宝山及石宝山歌会的民间传说。
那时,李根繁的梦想就是一辈子当老师,做个称职的好老师。可命运偏偏和他过不去,1992年,家里突然遭受火灾,他辛辛苦苦记录下来的几十本白族调不幸付之一炬,家人安身立命的一院房子瞬间化为灰烬,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彻底打碎了李根繁对未来生活的梦想。
对于李根繁来说,那是一段让他至今不堪回首的往事,可他明白,生活还得继续。迫于生计,身心疲惫的李根繁不得不忍痛辞掉自己心爱的教师岗位,加入赶马帮的队伍,随马帮远走他乡……
李根繁的赶马生活持续了整整8年,山道弯弯,马蹄声声,寒来暑往,在漫长的赶马路上,留下了李根繁的一串串白曲歌声,也练就了他的一副好嗓子。
对民族文化浓烈的爱,让李根繁痴迷,这种痴迷从未因生活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无论外出赶马,还是上山砍柴、放马放牛、找菌子,他都会情不自禁地放开嗓子,一展歌喉。
生活的磨练最终使李根繁变成了一个坚强的男人。随着石宝山旅游文化开发的推进,许多人意识到,世世代代生活在石宝山的人们,生活很可能会发生某种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根繁决定先行一步,走出小山村,以唱白曲为业,把自己融入到石宝山这个“歌城”里,做一个白曲演唱的义务宣传员。可能连李根繁自己也想不到,这个义务宣传员,他一干就是整整15年。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上世纪90年代,石龙村走出了李宝妹、李丽琴等一批20岁以下的白曲歌唱年轻人。难怪许多人都说,是李根繁打开了石龙村人通过文化传播通往脱贫致富道路的大门。
李根繁多年一门心思传承民族文化的举动,不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也得到了当地党组织的认可。1993年12月3日,他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此后,经过几年的努力学习和刻苦钻研,特别是年复一年参加石宝山歌会的白曲对歌,还有大理三月街的民歌比赛,李根繁用屡屡夺冠的成就,换来了“剑川白族歌王”的称号。
李根繁在做弹唱表演
白族民歌中,最受群众喜爱而又流传最广的当属“白族调”,其中又以大理、剑川和洱源西山“白族调”最有代表性。这类民歌多在山野、田间演唱,既可伴随栽秧、打柴、放牧等生产活动,亦可用于男女相互倾诉爱情,并大都节奏自由、曲调悠扬、气质粗放,有着浓郁的山野风味,故属山歌类民歌。而其中的剑川“白族调”,又常在三弦的伴奏下,用以演唱长篇叙事诗,故又具有叙事歌曲的特点。
主要流行于剑川的“泥鳅调”,属于比较古老的“小调类”白族民歌。全曲高吟低唱,起伏跌宕,再贯穿以紧迫急促的三弦伴奏,抒发了波翻浪滚、难以遏制的愤懑之情,体现了白族人民反抗压迫的传统战斗精神。其他如“麻雀调”之类的白族小调,则活泼轻快,幽默风趣,亦颇受群众喜爱。
为了更好地普及白曲,李根繁与时俱进,创作了20多首新白曲,还积极为村里的群众义务编创和演唱了上百场白语祭文,他演唱的一些本子曲被收入VCD光盘出版。
弹起龙头三弦,唱起白族小调。随着石宝山历史文化开发的推进,李根繁刻苦钻研杨延福的《剑川石宝山考释》、赵汉兴的《走进石宝山》等书籍,对石宝山的名胜古迹、寺院沿革、佛教文化、石窟历史及石宝山歌会的历史源流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向当地从事白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张文、张笑等老师虚心请教,了解到了许多有关白族本主信仰、朵兮波和阿吒力教科仪方面的民族文化知识,从而打开了一扇通往民族文化传承之路的大门。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李根繁面对生活打击不屈不挠的经历和他十余年义务唱白曲、吟诵祭文的行为,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村里的父老乡亲有理由相信,让这样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来带领大家,致富一定会有希望。2010年,李根繁当选为村委会干部。这一年,经当地文化部门推荐,他参加了“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交流学习。2013年,他被推选到昆明艺术学院参加云南文化“土风计划”培训班学习。
此后,李根繁同姜忠德、李宝妹等剑川白曲传承人一起拍摄了数十部以“石宝山歌会”为题材的白曲专辑,其中的《石宝山传统名曲》《古城情韵》《白乡情》《相约石宝山》《背盐调》《约会》《十二月风俗歌》和《白乡情》,一直在群众中广为传唱。
为了提高艺术水平,2014年,李根繁来到大理大学艺术学院,学习“北腔”演唱。这一年,他到北戴河参加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官培训,在结业总结会上,代表大理州学员交流发言。2015年,他参加北京“碧山国际艺术节”,2016年到2017年,他连续两次参加上海国际美食节并进行白族歌舞展演。
鉴于李根繁在民族民间传统技艺传承方面的成就,2016年,他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石宝山歌会的州级代表性传承人,曾先后获得大理州“民间歌手”“优秀乡土人才”和“民间艺术大师”称号,被白族民众称作剑川“白族歌王”。
浓浓乡土情
石龙村有姜、董、张和李四个姓氏,八个家族,大多都是白族。在石龙村,不仅白族语言、音乐、舞蹈得到传承,体现白族风情的节庆民俗也得到保留。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至初六,村里会在本主庙戏台唱“大戏”,跳霸王鞭,演奏洞经音乐,表演本子曲、滇戏;农历六月二十三,举办“牛会”“马会”,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六月二十四和八月十八,则举办“关圣帝会”“天公地母会”;此外,正月初九的“上九会”,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的“观音会”和六月二十五的火把节,也会以独特的民风民俗吸引大批的游客到村里过节。
白曲,对的是歌,唱的可是情。据说,石宝山歌会起源于南诏、大理国时期。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古代,很多年轻人无法结交远方的朋友,就通过歌会,寻觅心仪之人。歌会期间,剑川及其相邻地区的白族青年男女汇集到石宝山唱小调、对山歌,谈情说爱。因此有人把歌会称之为白族的“情人节”。
从小在石龙村长大的李根繁,耳闻目睹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从中汲取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营养,很快就成为石宝山歌会的主角之一。石宝山歌会不仅是他人生的舞台,也是他和同行们一年一度“打擂台”的“比武场”。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是歌会多年来“不近人情”的规则,没有任何人例外。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切磋、较量,有人收获了荣誉,有人遭到了失败。好在,李根繁是众多幸运者中的一个,他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圈子里获得了“歌王”的称号。
在自己拜师学艺的师父中,黄四代在李根繁心里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李根繁一直认为,黄四代是一个无私的人,他把自己所有的白族调演唱技巧都毫无保留地传教授给了自己。许多人因此说,李根繁身上保留着黄四代等老一辈人传统演唱的手法。
对这样的说法,李根繁是默认的。不过,他认为,自己保留更多的是过去长期在山林间和歌手自由对唱时的痕迹。有时,他觉得,只有山林间的那种自由对唱,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浓浓的乡情。
对歌台上唱几曲,密林山间对一歌。石宝山上唱白曲,歌声阵阵满山坡。对唱白曲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仅要巧妙幽默地回复对方,还要押韵,如果有一方跑了韵,便只能认输,难度不可谓不高。尽管如此,一年一度的歌会,还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白曲高手。
在歌会上,最容易调动气氛、最吸引人的当数那些能弹能唱的白族歌手。而其中引人注目的,便是“开歌”仪式。这是演出前的重头戏,所有的歌手都以被选中表演为荣。李根繁的白族调,自然成为“开歌”的首选。
石龙村离石宝山上的宝相寺最近,歌会期间,许多来自丽江、洱源、兰坪的歌友,都会不约而同来到石龙村。此时,李根繁便会忙碌起来,不厌其烦地和那些远道而来的歌友相聚交流、组织比赛、参加演出、一起对歌……他已经习惯了这种乐在其中的生活。
随着对白族文化的深入学习,李根繁意识到,具有多元文化内涵的剑川国家级非遗项目石宝山歌会,不仅是白族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白族文艺创作表演、宗教信仰祭祀、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载体,要把这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除了具备高超的白族民间艺术表演技艺外,还需要加强白族历史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于是,只要有机会,他就积极参加省、州、县文化主管部门组织的文化培训学习,把每一次培训学习当作新的起点。
从20岁那年,李根繁就开始了艰辛的田野调查工作。为此,他走遍了石宝山周边的那些白族村寨,拜访了几十个民间老艺人,调查了“石宝山歌会”的历史渊源、民间传说、各种民俗活动的来源,收集整理了许多濒临失传的本子曲,并进行改编传唱。
传承之路,永无止境。如今,对石宝山歌会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了然于胸的李根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之中,成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土专家。他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深深地热爱着生他养他的这一片故土。
追根溯源,石宝山歌会传承到李根繁身上,已经是第三代了。就传承谱系来说,第一代是卒于1973年的张明德,第二代是卒于2012年的苏贵和卒于2011年的黄四代,卒于2013年的李定鸿,也就是李根繁的爷爷。
在李根繁以后,第四代是李宝妹、李繁昌、张伍妹。第五代是张福妹、董福妹、董六龙、张银耀、董禄秀、李四叶、李秋吉、施益顺、李 倩、和玉佳、李福玉、张龙香、张太英、张四军、李宝梅、段红柏、李文江……
这个传承谱系表明,石宝山歌会的传承不但后继有人,而且越来越多。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欣慰的现象,这个现象也充分证明,近年来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所实施的政策、采取的措施是深得人心的,也是卓有成效的——而这,正是我们这个新时代给予的光荣。
在传承民族文化的道路上,李根繁是一个热心的人。他先后带出来了10多位民间歌手,他们现在都已经成为县里的演出骨干。有名的“歌后”李宝妹,就是李根繁带出来的优秀民间歌手。
身着白族褂子,手弹龙头三弦,兴之所致,高歌一曲。这便是李根繁平常给村子里的父老乡亲留下的深刻印象。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李根繁是幸运的,他不必再像过去那样,为了生活而到处漂泊。事实上,不仅传承人,所有生活在这个新时代的人,都是幸运的。
与别的技艺一样,石宝山歌会演唱也有一套核心的演唱技艺。谁掌握了核心的演唱技艺,谁就容易独占鳌头。这一点,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李根繁一直有一个目标,就是在继承传统石宝山歌会的基础上,最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技艺特点,而这个目标谈何容易。
为了早一天实现这个目标,李根繁给自己定下了四个努力的方向,一是熟悉石宝山歌会的活动流程,全面掌握石宝山歌会相关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二是对石宝山歌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传承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成为一个土专家;三是提高白曲演唱技艺水平,特别是在自编自唱、自弹自唱方面有所突破,在演唱中投入感情,做到字正腔圆、精神饱满;四是传唱好带有教育意义的本子曲。
在白族民间,还流传着几种叙事性的演唱形式,一是洱源西山区和剑川东山区的《打歌调》,二是《青姑娘》,三是《大帛曲》,四是《本子曲》。《打歌调》虽在“打歌”这一歌舞活动中演唱,而演唱者只歌不舞。《青姑娘》则以组歌形式,咏唱了青姑娘的悲惨命运,是一首深深打动人心的反封建悲歌。《大帛曲》亦名《花柳曲》,专在白族传统风习“绕三灵”中演唱。《本子曲》的演唱形式主要流行于剑川,大都以单一的曲调演唱长篇叙事诗。这些演唱形式运用的曲调均属叙事性歌曲,而《本子曲》则初具曲艺形式的特点。
因白族接受汉文化较早,故白族民歌中亦有不少白族化了的汉族民歌,白族群众惯称这为“汉调”。如“邓川汉调”既属有一定白族特色的汉族民歌,而又在白族地区早已广为流传,深受白族人民喜爱。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浓郁的白族文化氛围中,李根繁只要听到哪里有新的白族调,就会用心记下来,跟着学唱。通过多年的努力,李根繁终于成长为一名在当地有影响力,“开口即唱,随手能弹,接鞭可跳”的知名白族民间艺人。
1997年7月,李根繁被大理州文化局授予“白族民间歌手”称号。2000年以来,他多次获得石宝山歌会对歌演唱比赛的一等奖、金奖。2006年4月,他被剑川县人事局和科技局授予“剑川优秀乡土人才”。
从2005年12月到2008年11月,李根繁被北京博物院聘请为“中华民族园”白族文化宣传员培训老师,连续数年为民族园培训和输送“白族民俗艺术团”艺术人才。为了认可他的贡献,博物院专门给他颁发了“荣誉证书”。2010年3月,大理州人事局、文化局授予他“大理州民间艺术大师”称号。2012年,他被剑川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剑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宝山歌会’代表性传承人”。
许多人认可李根繁,是因为他唱的白族调,表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乡土味道,有来自泥土的气息。这一点,李根繁本人也深有同感。他觉得自己很适合传唱本地白曲里那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本子曲。比如《报亲恩》这首曲子,到底演唱了多少遍,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可那些信手拈来的句子却无时不在他心里回响。
爹妈汉朵样一场,(父母养育我一场)
冒恩情自说劳夺。(他们恩情讲不完)
酸辛苦辣奴味道,(酸辛苦辣的味道)
种千种最劳。(尝尽其中苦)
刹舍言飘汉样大,(从小把咱养成人)
供样额书上学堂。(供我读书上学堂)
培植样成人劳自,(培植咱们成家后)
冒陆续古劳。(他们也老了)
牛得闷子阿改利,(老牛生子再多呢)
闷哀乃自落趁夺。(犁田枷锁脱不了)
得兰女孙自喜欢,(有了孙子自欢喜)
冒呆女伍妈。(他们会顾他)
捏屎摸尿平常事,(尿尿屎屎平常事)
做餐打悲呆高搞。(做饭家务要搞好)
对样下一代虽自,(对得起咱下一代)
有特大功劳。(有特大功劳)
“嗓子要沙一点,节奏要慢一点,吐词要明一点”。这“三个一点”是李根繁传唱本子曲的经验之谈。
所谓本子曲,白语称为“本子枯”,“枯”者,“曲”也,与汉语的曲艺相同。“本子”含有故事或事件的意思。本子曲音乐,是白族的一个古老曲种,它的曲本、唱腔,表演形式等都与当地白族群众的生活、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子曲属白曲中的长歌,是流行于剑川的独特白族曲艺品种,唱本有故事情节,长于抒情。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本子曲,从歌词内容到表情声调都赋予了一定的教育意义。难怪有人说,李根繁传唱的《老人曲》,“能勾走听众的魂”,能够使吵闹的小孩听得纹丝不动,使老人老泪纵横。
这,就是李根繁的本事。
白曲唱不尽
“若要富,先修路。”这句话用在过去交通不便的石龙村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历史上,蓝天白云,山高水长的美好景色并没有给石龙村的父老乡亲带来富裕的生活。这个远离闹市,深藏在石宝山密林中的小山村,一直没有走出贫困的阴影,“穷”成了村子里的人们每天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穷”也成了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论的一个无奈话题。
在当地党委政府下决心把乡村旅游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并使之成为促进精准扶贫帮扶项目之一的共识后,让石龙村人记忆犹新的这一幕,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今天,只要沿着平坦的公路,进入到剑川石宝山景区,石龙村便以一大片白族民居的印象映入人们的眼帘。明镜似的石龙水库,与周边连片的田野相映成趣,在蓝天白云下让人产生梦幻般的感觉。生活在诗情画意中的石龙人,世代与本主庙、关帝庙、观音庙、古戏台相生相伴,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里快乐地生长。
李根繁参加石宝山歌会
石宝山歌会期间的石龙村,异常热闹。不用问,山路上那些弹着三弦,唱着白曲,三三两两往石宝山方向赶的人,便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对歌”人。2004年,石龙村被命名为省级民俗文化村。2010年,石龙村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石龙村以此为契机,积极利用当地自然、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旅游,加快村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18年10月,剑川县第一个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剑川县挂纸坪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石龙村成立,标志着精准扶贫,依靠文化传承助推发展的乡村旅游在石龙村迈出了第一步,石龙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让李根繁等石龙村的文化传承人们兴奋不已。
对李根繁来说,1999年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开始授艺带学徒。到2020年,李根繁在21年间先后带出了40多个学徒。在他的学徒中,有被誉为“白族歌后”的省级剑川白曲代表性传承人李宝妹,“霸王鞭”代表性传承人李繁昌;有201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在大理组织的“争奇斗艳”歌王争霸赛中分别夺得冠军和亚军的董禄龙、张银耀;有2015年在石宝山歌会节民歌比赛中获得二等奖的李文佳……
近年来,凭着自己40年来的传承技艺,李根繁培训了700多名学员,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在授艺带徒的同时,他还主动承担起石龙小学的课外辅导员工作,对小学生进行石宝山歌会的保护传承和教育工作。
中央电视台“美丽中国行”“远方的家”和“消费主张”等栏目先后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鉴于李根繁多年来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2011年,李根繁同李宝妹一起,在大理州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石宝山歌会的专题宣讲。
此外,他还积极协助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同济大学和云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在剑川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石宝山歌会的学术课题研究。同时,编创了《歌颂十八大》《云岭鲜花遍地开》《土地确权好》《三清调》《创先争优颂》《自力更生来脱贫》和《喜迎十九大》等农村政策宣传的白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群众中宣传演唱,为石宝山歌会的保护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认可。2016年,他被评为大理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宝山歌会项目传承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来,李根繁一直没有放弃对民间民谣的抢救性传承工作。为了培养下一代的民间民歌人才,他收了40多名小徒弟,一字一句地给石龙村的孩子们教授白曲。李根繁认为,白族调是石宝山歌会不可缺少的的重要内容。如果下一代不会唱白族调,石宝山的“歌会文化”就难以传承下去。
为了打好石龙村的民族文化这个品牌,李根繁带领村子里的几十个民族文化传承人,用原生态的具有乡土气息的民族文化,诠释着对地方民歌之魂的理解,让越来越多的人踏着他们的歌声起舞、随着他们的节拍高歌。这样的生活,不就是许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吗?
石龙村虽小,但名气却不小。这是因为,经常在石宝山歌会上夺冠成名的,都是石龙村的民间歌手。在中央电视台全国青歌赛上进入前十强的“白族歌后”李宝妹、在河南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中获得冠军的“小阿鹏”姜续昌都来自石龙村。另外,石龙村还有16个省州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族调、霸王鞭、乡戏还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堪称当地一大文化奇观。
最近,李根繁有了一个想法,就是把原来流传下来的那些传统民族民歌,通过艺术加工之后传承下去。这一点,曾经引起有些人的争议,他们认为,传统民族民歌经过人为的艺术处理加工之后,就变味了……
对此,李根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不能说经过艺术加工处理之后的民族民歌就不是民族民歌了。恰恰相反,许多民族民歌之所以会失去市场,就是因为内容乏味、枯燥,甚至庸俗,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时代在变,文化也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赶上新时代的步伐,剑川白族民歌也不例外。
白曲唱不尽,歌声永不落。在石宝山歌会来临前的一个晚上,一些兰坪的歌友来到石龙村,他们和李根繁见面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借助李根繁的“名气”,建立一个白曲歌友微信群,作为平时交流学习白族调的平台。面对歌友们的热情,李根繁满口答应,他高兴地在院子里弹起了龙头三弦,众人情不自禁地和着他手上的三弦,唱起了白曲……
编辑手记:
剑川石宝山歌会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举行,会期3天。每逢歌会,剑川及邻近各县市的白族青年男女及歌手云集石宝山,弹唱白族情歌。歌会上对调唱歌的白曲“山花体”格式,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可谓历史悠远,经久不衰。对调唱歌本来就是当地白族青年以歌为媒,寻求知心伴侣的传统方式,一年一度的石宝山歌会自然便成了他们最为公开的社交场合。通过对调唱歌互相了解,比试才能,倾诉衷肠,因而每段歌词都是随意而质朴,真情而耐人寻味。歌会上每当出现一对精彩的对唱,围观者立刻云集四周,人们都从中获得至善至美的艺术享受,也有不少青年男女正是通过唱曲对歌结成百年之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其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的使命,还彰显着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不断地将传承人的个性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中,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石宝山歌会传承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一个以对调、赛歌为特色的白族传统节会,以川流不息的数万人上山,随心所欲地对调唱歌而著称于世。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宝山歌会”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根繁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几十年如一日,活跃在石宝山歌会的传承之路上,默默为当地搭建起传承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桥梁。
大理艺苑栏目从2014年年初推出至2020年底,陪伴大家走过了整整6年的时光,大理艺苑栏目已经完成国家级、省级和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部分的宣传工作,从2021年第一期起,大理艺苑栏目将不再和大家见面!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该栏目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