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黄菁工作室

2021-01-23

油画艺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布面油画教学

黄 菁

2005年暑假,美术学院的几个领导受邀出访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考察期间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列宾美院的基本教学情况,特别是他们的工作室建设情况,比如:工作室的建制、运作、人员组成以及学术传承方面的问题。我们注意到列宾美术学院是以工作室带头人的名字作为工作室名称,例如现法明工作室、梅尔尼科夫工作室、莫伊申柯工作室等,同时联想到中央美术学院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做法,如董希文工作室、吴作人工作室、罗工柳工作室等。我们也在访问期间探讨了工作室教学的作用以及利弊两方面情况。

从俄罗斯回来后,刚好遇上第一次教育部组织的教学评估,学院领导层恐怕正琢磨着在评估期间能否拿得出一点有新意的教学亮点作为我们的特色展示出来,我们就在给领导汇报考察情况时提到列宾美院的这一做法。但当时大家都没有想到要去具体实施,因为用教授的名字命名工作室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就是这个领头人必须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学术上的影响力,而我们学院的教授中没有这样的人选,我们自认为无法复制俄罗斯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做法,所以在汇报中只是做一个介绍而已。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学院领导听到后眼睛一亮,认为可以做。而且选定的人里面有我、张冬峰和谢森几位老师,最终愿意做的只有谢森和我。

这种工作室机制有利的是能够比较完整地贯彻主导老师的教学育人理念和具体实施的方法。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有一定的自主性、灵活性、连续性,是一种培养小众人才的办法。学生人数不能多,我们每一届就挑选四至五个,学生报志愿教师筛选,双向选择。学生经过一年的基础训练之后,二年级进入到工作室,工作室三个年级的学生总数基本限制在十五个人左右,合成一个班,在一个教室上课,高、中、低不同年级的同学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会有一定的好处。但不利的情况同时也体现出来,即一个班里有三个不同年级的学生,怎么在同一时间,同一个教室完成各自的课程作业内容。这是个头痛的问题,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花了许多功夫。

导师工作室在广西艺术学院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我们国家的艺术院校里,除了央美过去曾经做过,其他院校都还没有。对于我个人来说,还是有点忐忑的,压力很大,我们只能尽量做好,慢慢积累经验。

黄菁 靖西鹅泉写生之一 布面油画 35 cm×40 cm 2020年

黄菁 靖西鹅泉写生之二 布面油画 35 cm×40 cm 2020年

黄菁 靖西鹅泉写生之三 布面油画 35 cm×40 cm 2020年

黄光良 秋风起 布面油画 50 cm×50 cm 2016年

黄光良 秋柿 布面油画 50 cm×50 cm 2016年

工作室成立以后,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以什么样的理念和方式设置课程,指导老师在这时候起关键作用。学院是在信任的基础上放手让我们来考虑所有教学方面的问题。学院给了我们相对宽松的政策,这一点我们还是非常满意的。开始时,我们在原来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对课程安排进行了改进,凭着自己的经验和对教学的个人看法去实施教学。

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教的问题,又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学的问题,不单是从老师教的方面去考虑,也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我们自己怎么走过来的,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带入对课程的设计之中。把个人的经验,我们自己认为好的做法植入教学里面,一面做,一面试验,一面去发现问题,一面去考究我们的做法、看法是否合理和科学。逐步地形成规律,减少个人化的色彩,慢慢地把我们的思路变为课程单元,变成有可操作性的步骤。让学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同时又允许学生有独特的个人发挥,在大的目标前提下能够自主地去学习和探索,这是我们想要得到的效果。

实际上这是块试验田,教学是否有成效要好几年之后才能见分晓。正因为这样才让我们思考再三,忐忑不安地试着往前走。首先是选学生,虽然工作室有选人的优先权,这是学校的制度安排,也体现了学校对工作室的重视。但对我们来说,有些时候是可以自己做主,有些时候也做不了主。能做主的难免看走了眼,不能做主的也不一定成不了材。在教学中,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学生,刚开始我们的做法还带有规定性的灌输式要求,想把学生往一个路子上拢,不自觉地沿用原来的思路,还是那三板斧。慢慢地就发现,有的学生并不适应这种训练的路子。这里面有学生的原因,我推测他们内心里有抵触,怕苦怕累,畏惧基本训练带来的枯燥和古板。当然,也有整个知识体系和教育背景所带来的影响。我们这代人是受苏联的影响,而新一代的人受到的影响显然会更复杂,更多元化。他们在成长期里,专业大一统的影响少一些。虽然学前训练仍带有原来的老旧因子,但整个文化底子已经完全不同了,教学就应该与时俱进地随之改变。其实,导师工作室就是一个新的尝试,因此,我们也计划在局部环节上对教学课程做一些改进,能更好地针对现实状况中的变化做出相应对策。

黄光良 欧氏祠堂 布面油画 50 cm×50 cm 2016年

在教学的“教”这个环节上,也有自己的问题,整个教学思路和课程设计上滞后的状况也是事实,虽然学校教育这二三十年来引入和接受了许多新的观念和教学方式,整体教学环境相对来说还算宽松,但老的观念依然主导着教学的全部环节,教学部分的改革和突破不可能一下子就实现,只能由各个教学单位逐步从局部入手,进行改革试验,我们也尽可能地做出一些有价值的改变。只有教的环节有了改进,才会促进学的方式的变化。

在学的环节方面应该倡导自主学习和研究型的学习。学生跟随着兴趣,跟随着问题去学,而不是为完成任务,也不是为拿高分数去学。最成功、最优秀的学生不一定仅仅是画得好,而是学会了自己去学习的学生。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那些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都是不需要老师给任务,自己就会勤奋钻研。自己会主动钻研了,成功就是迟早的事。在学校没有成功,出到社会之后也还是会成功的。杨景芝老师说过:“学习是学习者个人积极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所以,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也就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最重视的一个方面,是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志。

黄菁工作室简介

黄菁导师工作室建立于2005年12月,由黄菁教授主持。现由黄光良副教授担任工作室主管,负责安排、实施整个班级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

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有:艺用人体解剖、石膏像素描、色彩、美术欣赏、平面形式语言、人物素描、线性素描、考察写生、油画人物写生、油画人体写生等。

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有:色彩归纳与对比训练、油画材料研究、油画技法语言研究、色彩的非具象化训练,场景多元素组织训练、个人语言表现研究等。

选修课程有:结构训练、陌生化训练、黑白形态训练、造型趣味训练、点线面的运用、形态归纳与布局训练等。

黄菁工作室在教学上强调从继承传统油画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掌握绘画的基本规律,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治学能力的培养。工作室以导师的教学方式和艺术理念作为建设工作室的基本支撑。在教学中,尊重导师的主导性,同时,也尊重学生的想法。艺术教育有别于其他门类的教法,不能用纯科学的理念来分辨对错,也不能用绝对权威的姿态去面对陌生的事物,而是要用探索和实验的精神去发现新的可能性。因此,既要让学生了解规律和已经发生的事,又要包容和鼓励他们的新想法,使得教与学能达成良性的互动,老师和同学能在实践中共同进步和提高。

唐勤 庭园之花棚下 布面油画 130 cm×190 cm 2015年

廖有才 雨季 布面油彩、丙烯、稻草 140 cm×160 cm 2019年

刘序之 2017年10月1日 布面丙烯 60 cm×80 cm 2017年

吴闪哨 落潮 油画 160 cm×480 cm 2012年

工作室具体的几点想法和思路

1.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标。工作室提倡完善人的整体成长,学专业但不以专业为最优先考量,先做人而后治艺。比如:培养友爱、诚信、守纪律、互助、奉献、质疑、思考、探索、冒险、坚持等良好的品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时时提醒,着意强调,并且有意地布置和安排一些工作机会,让学生能具体地实践和潜移默化地体悟到良好品行的影响。

2.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传授。在训练基本能力和了解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注重介绍多种实践方式,从一开始就让学生不要陷入“唯一正确”的僵化思维里去,对基础知识也要保持警惕性,也要质疑与思辨。或者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基础问题,把基础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而不是仅仅当作技术去掌握。

3.善于利用业余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凡是不满足于课堂学习的学生都会在课外做专业研究,同样的,能够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一定是在课外也投入时间和精力的。课堂是老师命题训练,而课外是自己做研究创作。老师命题不一定能完全对应上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和实际状况,学习效果可能会打折扣。而业余时间里,学生可以完全自主地去决定一切,自由探索其感兴趣和思考的东西,往往比较有效率,更容易出成绩。

4.培养实验精神。现当代艺术重视实验性,这是创新需要的素质。绘画的学习和绘画的创作都离不开探索,离不开大胆的尝试。所以,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实验就会有失败,实验就会有别人的不理解,如何去面对失败,面对不理解,这也是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去获得经验的,只有经历过失败挫折的历练,才能在心理上、意志上强大起来,通过绘画学习中的练习,达到心智上的锻炼,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也是我们比较看重的。

吴志军 潮已退去之五 布面油画 200 cm×400 cm 2018—2019年

谢大胜 触 布面丙烯 120 cm×140 cm 2014年

5.破坏力的培养。我是从自身学画的体会里感受到这个优秀的素养之重要。想成功是人的本性,想轻易地去获得成功还是人的本性。这两种本性导致了大多数人无法达成自己想要的成功。因为想保住小的成果而失去了获得大的成果的机会。在绘画学习中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太想保留某一个漂亮的局部而最终容忍了致命的主要缺陷的存在,因此,作品的整体质量大打折扣。什么是“破坏力”?破坏力就是一种舍弃的勇气,在关键时刻敢于牺牲局部利益,从而保全和完善了整体格局。画画的过程每时每刻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选择,如果没有意识到要从整体和大局出发来考虑问题,或者说,没有具备这样的素养,那就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所谓不破不立,只有不怕失败,敢于涂改,敢于否定,才能建立新的秩序。这也是具有了实验精神才能有这样的勇气。

6.善于利用失败。要想有破坏力就不能害怕失败,如何看待失败,如何理解失败,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创造出失败,如何去利用失败,是需要去学习的。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失败,前面说过,渴望成功是人的天性。跟天性对着干是有难度的,而且是痛苦的。学艺术,做艺术和其他事业一样,都必定会遇到不顺利甚至是失败。这也是做事的铁律。所以,怎么与失败打交道显然是一门学问和能力。特别是在美术教学里面,启发和提醒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去面对失败,怎么能够从失败里面走出来,而且要学会利用失败的技巧,这是学生最终能否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的重要的一步。有时候,四年过去,专业也许还没能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但只要具有了面对失败的心理能量,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已经算是成功了。

7.理解成长的差异。在学习中,对自身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人的成长节奏也都不同,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理解成长差异的,并且能包容这样的差异,而且也希望同学们意识到这种差异,在学习中尊重彼此的差异,很好地顺应自己的节奏去调整学习的方式,以适应学校的固定安排和自己的灵活性之间的合理进程。懂得理解成长的差异,就有可能冷静应对学习中出现的特别状况,更好地、更有效率地获得学习的成果。

8.成功的多样性。单一的成功指标会让学生施展不开手脚,当学生被绑定在一条路子上,很容易陷入单一比较的陷阱之中。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因此,社会的认可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首先表现在时间上,其次表现在地域和文化上,最后是表现在个人的主观努力上。第一,此时不被认可,不等于彼时也不被认可,这就是时间变了结果也会变。第二,这里不认可,并不代表到了那里也不认可,地点不同,人的看法也许就不同,比如广西不认可,可能北京会认可。第三,这一次参展的作品没选上,通过努力,下一次的作品有可能就选上了。

不被认可并不等于不成功和没水平。对成功的渴望会使人不自觉地就奔往一个单一的思路,在埋怨不公平的同时,认识和判断力就会加剧下滑。这种情况在学生中是经常发生的,要让学生理解成功不是仅仅拿自己同别人比,更重要的是自己和自己比。别人在他的那条路上做得好,那我可以在另一条路上努力。有人创作画得好,参展频频入选,而另一些人的强项是画课堂习作,虽然没有参展,可是他在另一个项目上可以做得比其他人好,这也是一种成功。在成功的多样性方面给学生加以引导,这样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成长。

9.工作室贯彻相对灵活且有弹性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对既定的教学节奏做适当的调整。在任课师资的选配上也根据需求随时做出调整,以适应变化着的学生状态。

10.工作室强调以创作促基础,以写生带创作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静态的课堂教学里走出来,到生活中去发掘和锻炼自己的潜能,以适应将来的社会工作和创作活动。

工作室课程体系设置也会随着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订。在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度和选择性,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绘画造型能力和获得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曲琳 树梢系列之五 布面油画 70 cm×80 cm 2017年

王磊 丛林公路No.15 油画 100 cm×140 cm 2018年

猜你喜欢

布面油画教学
王秋莲
塬(布面油画)
四月风(布面油画)
万类霜天(油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岁月长又长》(油画)
张方白艺术作品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油画《惊涛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