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课程”的隐忧
2021-01-22陈超魁
陈超魁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教育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落地时间不久,在执行过程中能否实实在在地实现为中小学生减负的目的,还有待观察。不过这同时让我想到了另一类隐形的“课程”。为了便于理解,我姑且把这类课程叫作“文件课程”。
“文件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由上级有关部门通过文件的形式下发,要求必须进入课堂;常常统一要求,不分年级、不分学段;通常会要求学校制定方案、计划,要求在完成后写出报告递交上级有关部门,要求有照片记录为证;部分“课程”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上,还有部分“课程”对学生和家长有作业要求。
“文件课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不考虑学生的成长和认知规律。“文件课程”一般是统一格式、统一内容。不管是什么学段、什么年龄,要求一概统一。这没有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违背学生的成长和认知规律。
二是和教学内容重复。部分“文件课程”常常是为了落实有关纪念日的具体要求,如禁毒日、消防日等等。而事实上好多学校都已经开设了安全课程,这些内容在安全课程里都有。不仅如此,在生物、道德与法治等学科里也各有侧重地渗透了相关内容。有关部门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种重复没必要。
三是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文件课程”内容大多取决于各个部门自身工作需要,缺乏统一的协调、规划。有时候多部门也会对同一件事提出“课程”要求,内容一样,细节不同。学校为了满足各部门不同的要求,不得不将照片、汇报等资料“改头换面”,以适应不同的要求。而这些“改头换面”的时间都得从教学时间中“挤”出来,对教学秩序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四是增加了师生负担。“文件课程”要求每节课制定方案、每节课拍照片、每节课写汇报,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学生的负担。
这些“文件课程”给广大师生以及家长造成了很大的负擔,为此我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压缩“文件课程”,各部门尽量减少进课堂、进教材的文件要求,确实需要进课堂的,必须由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与教育部会商,形成共识,各地方政府、部门无权随意提出进课堂的要求。
第二,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该类文件进行年度专项审核,对于现有课程体系中已有的内容,应建议各部门不再下发相关文件,改由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课程落实好相关内容。对于课程体系中确实有欠缺的内容,建议整合为一门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实实在在划分课时数,让这些内容得到有序安排。
第三,确实有必要进课堂的“文件课程”,应尽可能考虑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孩子的认知特点、身心特点,要求有差异性,不可统一要求、一概而论。同时,要减少不必要的方案、计划、汇报等要求,切实减轻学校、教师压力和负担。
“文件课程”虽然体现了各部门想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的希望,但是同时也反映了教育管理的失序。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需要主动作为,主动协调整改;另一方面各部门也要充分尊重教育部门在课程主管方面的权威性和决策权,还教育本来的有序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作者单位:晋城市第五中学校)